番茄小说 > 武侠修真 > 将君赋 > 第1144章 到了
    “到了。”

    远远地看到了城门,小将离轻轻勾了勾嘴角,眼眸中闪过一抹微不可察的笑意。

    好戏马上就要开始了。

    她这一日,上午用于与自己手底下的一众兵卒赶路,以及查抄地方土老爷势力。

    中午因为时间过于赶,连午膳都没来得及吃,便乘着快马往京都这头赶。

    此时。

    小将离赶回来正值艳阳高照之际,**的日头洒落在她身上,却是驱不散她身上那股透骨的寒意。

    阔别三日,这京都小将离又再度回来了。

    因为明日便是要举行登基大典,故而,小将离就着下午的时候便赶回来了。

    时辰尚早。

    她还能试试那赶制出来的朝服合不合身。

    她这些日里,每日都有将查抄的那些东西寄回给秦正二人,如此,灵绣门那边的事情估摸着应该也是成了的。

    且,只是一些凡器而已。

    应该花费不了多少功夫。

    不过有了这些凡器助阵,想来明日的登基大典,会有着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此财大气粗的手笔,想来也能让秦国在各国来使面前大出一场风头。

    其他的怎么样,暂且不说。

    至少脸面上要做的派头足,而且要在各国来使面前赚足面子,要让他们看到秦国昌盛繁荣的一面。

    让他们哪怕心底再如何生气,偏生还要笑脸相迎!

    当初老皇帝寿宴时,

    各国来使心怀不轨的赶往京都贺寿,如此,趁着这新帝登基大典一事,小将离等人也要借机挫挫他们的威风!

    毕竟,这事情是已经商量好的。

    小将离与秦正太子二人和谋已久。

    为的也就是趁着这登基大典的几日内,让这各国来使落了面子,下不来台,偏偏还不敢轻举妄动!

    秦国皇位交替,以及皇子夺嫡一事,虽未波及到百姓身上,也未将范围牵连甚广。

    但因为老皇帝在位时,所行的败朽之举,致使秦国入不敷出,外强中干已成定局。

    眼下这会儿,

    定是不能让人看穿了这其中的关窍。

    故而,这明日登基大典是重中之重。

    不管如何,这派头都必须要做足了。

    秦国皇位交替,因小将离插手,致使那范围波及较小,且因她横插一脚,致使底下各皇子横死府中。

    当日所造杀孽,今日暂不细说。

    但夺嫡那一日所造成的动静,也已惊动了各国来使,现下他们传回了多少消息,暂且还不清楚。

    小将离虽然也有从秦正二人那里得到消息,但都不确切,还是要加以防范。

    夺嫡那日的惨烈景象,想来各国来使这些天里也能探听出些许大概。

    且秦正二人大肆选举文武百官继任的举动,声势浩大,此举,怕是瞒不过那些人的耳目。

    如此,

    明日的登基大典,便成了重中之重的大戏。

    更何况,小将离那日上书谏言屠戮文武百官之举,便已经足以震动整个京都上下。

    那日百姓闭门不出,各国来使虽待在驿馆行宫内未曾出来,但想来各国的探子,也是能从中探得些许消息的。

    但这里有一个盲点,便是出在皇宫那里。

    那日因小将离领兵进入皇宫,且与烨王寒天烨打斗,无意间落入皇宫机关城内。

    造成了一些不小的变数。

    那一日皇宫上下,基本上无人生还。

    且机关城的变动,几乎是将整个皇宫上下的所有人都悉数囊括了进去。

    机关城的险峻,小将离深有感触。

    这虽然不会对她造成什么太大的威胁,但是对于一些普通的凡人来说,已经完全足够了。

    那日她将领兵之权交于关津,让其带着手底下的兵卒出宫,外出查抄文武百官家实。

    故而,那日。

    站在小将离这一行的人,基本上无碍。

    且秦正与太子二人因有事,被小将离遣出宫门,所以……当时的机关城,基本上逃脱出来的便大致只有四人而已。

    这还是基于他们当时的能力,做出的判断。

    若非是他们几人有着不俗的实力,想来,那从机关城内逃出来的人数,也远没有这般。

    知情的四人,现下基本上了无音讯。

    除小将离外其余三人下落不明,烨王遭小将离重创,暂且归隐山林,一时半会儿闹不出什么大乱子。

    上官凌月的行踪她倒是有点眉目,就是不知梨原县外面那个山洞中,小将离若有所感的气息是否是她了?!

    如此有大气运之人,想来那机遇定不会差,他日再见时,必定又是一番功成名就,辉煌履历。

    两位受大气运眷顾之人,都未丧生于地宫机关城之下,他日再见,想来又是一番争锋。

    这些,小将离现在倒不是特别关心。

    除去这二人之外,还有另一人——君影!

    至今也是下落不明。

    在机关城深渊之下,两人在无意间连接上了红线,牵系了姻缘,这实属那意料之外的事情。

    但想想,小将离归京已有小半月有余。

    但君影至今还下落不明。

    所以当日知道皇宫机关城下落的人,基本上除了小将离外,无一人出面入世。

    如此,也造成了各国来使的视野盲点。

    因为当日在皇宫内的探子是回不去的,当日机关城开启,整个皇宫上下皆被禁制封锁。

    而皇宫也经历了一轮新的洗牌。

    在那样的情况之下,除了在皇宫之外的人还能生还,皇宫之内,基本上已经历了一**清洗。

    否则小将离那日入宫时,也不会在皇宫之内,只看到一派冷冷清清的场面。

    正是因为那日皇宫机关城突然开启,致使皇宫上下,上至皇帝嫔妃,下至那宫娥太监,悉数落入了机关城内。

    生死不明!

    那条巨大的裂缝,不知吞噬了多少人的性命,而能从中生还者,只有寥寥几人。

    皇宫被封锁,消息传不出来。

    各国来使对于夺嫡那日所发生的事情,也是一知半解。

    又因秦正太子二人,与其手底下的众人守口如瓶,所以各国来使那边,至今未能得到任何确切的消息。

    也未能得到夺嫡那一日的全部过程。

    他们只知道那一日京都的皇权新旧交替,而大皇子新帝继位。

    血染皇城,再多的便是没有了。

    除了知道这些相对片面的消息之外,各国来使派出去的探子,未能探到任何有用的消息传回。

    也正是因为他们探不到秦国的底,所以此时还不敢轻举妄动,否则,早就已经大军压境了。

    哪里还容得秦正与太子二人,在御书房内忙得那般焦头烂额?!

    若是消息早就暴露出去,这会儿他们定是早已准备好御驾亲征,哪还能待在御书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