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武侠修真 > 将君赋 > 第1261章 传音
    对于秦正等人的效率,小将离表示高度赞扬。

    且这些人行事也不犹豫,基本上也算是彼此信任,所以对方才能这么毫无芥蒂的,接纳小将离的意见。

    当然,也可能是她这话说到了点子上。

    这才被皇帝听取,继而传达至下面。

    但……

    不管如何,这一小波人的离开,让小将离对于山下百姓那边的状况,也暂时没那么担心了。

    那边一时半会儿,应该还出不了什么问题。

    有那些人在下方疏导百姓,想来,若是那些人能力足够,肇事者应该也翻不起什么浪花来。

    只要将肇事者揪出来,那些百姓也就不需要再让他们分出多余的心神去考虑。

    秦正与皇帝二人的忧心,也可以暂且放下。

    他们现在的着重点,还是在于各国来使的刺杀,在于他们刺杀秦国这些刚继任的文武百官身上。

    百姓的安危固然重要,可这些文武百官也是秦国的栋梁之材,将来也很可能会成为秦国的中流砥柱。

    这些人的安危,他们自然也要多考虑一下。

    免得到时候得不偿失。

    倘若真因此事损失惨重,那么秦国很可能会从此一蹶不振不说,他们想要再挖些有用的人才为己所用,也是难了。

    毕竟……

    没有人会看好一个正在逐渐走下坡路的王朝,也没有人愿意与这样的王朝打交道,即便前面的利益再如何巨大,但也让人望而却步。

    乱世之中人才不少。

    想要搜罗有用的人才,其实出去多转悠两圈,也是可以找到不少的,但是……

    能不能让其为秦国效命,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这些人也不是傻的,能在乱世之中闯出一片名声,那脑袋瓜子自然也是好使的很!

    相较于在秦国这里苦苦挣扎,想必更多的人会直接选择那些新崛起的势力,压上自己的赌注。

    又或者……

    是寻找那些在乱世之中,声名强盛的王朝加入,为自己寻一个好的开始,在这乱世之中继续闯荡。

    可不管是哪种。

    显然,秦国都不在这些人的选择范围之内。

    一旦秦国因为刺杀的事情,而导致在朝文武百官人数急剧锐减,新继任的文武百官也是接二连三遇难,那么……

    不仅他们后面搜罗人才更加困难。

    那些刚继任的文武百官,也很可能会为自己的安危而感到忧心忡忡,每日都要担心自己的项上人头,能不能保得住。

    威胁不是来源于他们所效忠的秦国,而是来源于那些与他们敌对的势力。

    毕竟……

    想要搞垮秦国,直接将它的根基摧毁,便是最直接的方法!

    而秦国在朝的这些文武百官,便是秦国的根基所在。

    不同于百姓所积淀出来的基石,这些文武百官拥有着上行下效,统帅御下各处,运作各司的能力。

    可想而知,这一批文武百官对于秦国而言,究竟有多重要,所以……这才更不能让那些人的计谋得逞!

    小将离与秦正等人处心积虑的谋划,推算这件事情,无非也是想趁此机会,在这些人身上找回点场子来。

    毕竟这些人一开始的目的便是不纯,他们这样子也不算是故意找茬,只能算是“礼尚往来”。

    那些人就算知道是他们在其中作祟。

    没有证据,只怕……也得将这记闷亏吃下,什么也做不了,作为东道主,秦国还是拥有一定的主场优势。

    即便他们很可能面临各国夹击的险境,即便他们很可能面临十几国瓜分的惨状,但,秦国的底子还在。

    只要文武百官的职位上有人做好相应的职责,那么……秦国便会不倒,而秦国的一切也会随之慢慢改变。

    诚然,面对十几国联手夹击。

    秦国确实毫无反击之力,但是……倘若秦国真想垂死挣扎一下,也势必能从这些人身上剜下一块肉来!

    有时候,那临死前的反扑也往往出人意料。

    各国使节很可能也考虑到这方面,所以这才没有大张旗鼓的,在秦国这边作威作福。

    虽然这些人心底已经有了自己的小想法,但事情尚未定下,这些人也并没有表露得太过明显。

    “你们能不能不要在我面前谈正事?说的我头疼。”秦正不满的嘟囔着,声音在传音入密的结界中响起。

    小将离饶有兴致的挑了挑眉头,看着山下的变化,声音不急不缓的询问道:“怎么,你是想我把你踢出去不成?”

    “不要!”秦正立即大喝了一声,试图制止住小将离这危险的举动。

    然,不等他把话说完,小将离已经有所动作,转瞬间便将秦正给踢了出去:“终于清静了。”

    小将离将秦正给踢出传音入密后,这才长叹了一声,皇帝也若有所思的应了一声,似乎是在认同她这话。

    “确实有些括噪。”皇帝如是的开口。

    他们在这里谈事,秦正在那边不满的嘟囔着,虽然并不会有什么影响,但脑子里有人说话,那思绪也是嗡嗡嗡的很是烦人。

    见皇帝这话中似乎也有嫌弃秦正的意思,小将离当即眉开眼笑的又道了一声:“陛下与三王爷的关系还真好。”

    “哪里哪里,将军与夏家小姑娘的关系也是不错,非常引人羡慕呢。”皇帝很是上道的客套了一句。

    一提到夏挽歌,小将离面上的神情未变,但瞳孔明显收缩了一下,但很快,这一丝异样便转瞬即逝。

    她笑着应承了一句,很自然地岔开了话题,并没有在有关于夏挽歌的事情上多做议论。

    皇帝也没有想要追问的意思,看出她并不打算在这件事情上多言,皇帝也很明智的并未深究。

    有时候太过深究,反倒会引得人厌恶。

    适可而止,才是他们身为合作者最该做的。

    什么该问,什么不该问。

    正事可以谈论,但别人的私事,若对方不想说,他们这般执意探究,也只会结下恶果。

    皇帝也并非那般粗心大意之人,自然看出小将离在夏挽歌这件事情上,很是抵触与人谈论。

    所以……

    他也不会细问或是继续深究。

    若是换做那些只看表面,目光短浅之人,只怕早已就着夏挽歌的事情追问到底了。

    可到底皇帝还是有远见之人,有些事情说得太明白,追究的太清楚,反而对他们不太好。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

    知道的越多,死的越快!

    这句话也未尝不是没有道理的,既然她不说,那皇帝也不会打听。

    对方也很自然地接过小将离的话茬,将话题转到了下山时的事情上,此时,山下已经有人开始拦截文武百官的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