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武侠修真 > 将君赋 > 第1463章 安置
    回到南境之后,小将离的精神状态不太好。

    整个人看上去恹恹的,没什么精神。

    但她还是强打起精神去跟夏挽歌会合,并交代了一下后续事宜,这才找了个地方,暂且平复下心绪。

    至于被两人遗忘的关津……

    夏挽歌也早已派将士将人给寻回来了,那两匹马一直乖乖的待在原地吃草,并没有跑远,倒也让人好找。

    两人短暂的交接过后,夏挽歌看出小将离的状态不好,也并未强求她留下来,跟自己处理后续的事宜。

    虽然入主南境之后,许多文书事宜都需要两人一一批阅处理,可这才刚到南境,她们还需要适应。

    也就不急于今日。

    夏挽歌也只是腾出时间,简单叮嘱了小将离两句,便忙不迭地又开始忙活起来了。

    现在就她一个人可以主事,还真是忙得她焦头烂额,差点忙不过来,不过她也没抱怨什么。

    反倒是任劳任怨的,将事情揽了过来。

    关津现在还晕着呢,暂时没有能力可以帮衬着处理文书,小将离这边的状态又不太好,强行批阅的话,说不准效率也不高。

    思量再三。

    夏挽歌也只是长叹一声,继续埋头忙活着。

    也好在她今日需要处理的事情不多,不然,夏挽歌也担心自己会不会累死在案牍上。

    虽然这南境的地方匪患严重,但这平和也是浮于表面,故而明面上,还找不到什么纰漏。

    具体的事情,可以日后再行细究。

    现在,只需将大体处理好就行。

    先将小将离手底下的三万将士给安排了,让他们安营扎寨,随后便是处理那些匪寇。

    普通人则直接上镣铐,那些修士则需要特殊安置,夏挽歌一一安排,倒也井井有条。

    至于那些老弱妇孺,夏挽歌也并未为难她们,反倒是将她们安排进了城镇之中,暂且用闲置的屋舍将她们安置。

    因为小将离带兵一路查抄地方土老爷势力,他们的米面粮食以及种种供需,倒也丰盈。

    故而,夏挽歌便做主又给那些老弱妇孺,送了一些东西过去,也算是妥善安置。

    小将离与夏挽歌两人去端掉那些营寨时,看到那里的现状,也是不禁有些暗叹。

    这些营寨也不丰裕啊!

    这钱财少的可怜,虽然也没穷的叮当响,但也没富到哪里去,凑合凑合倒是还能看。

    关于这些财物上的事情,夏挽歌倒也没有做的太绝。

    她只是让那些老弱妇孺领走了自己的家当。

    剩下的则直接充公,这些东西多半都是那些匪寇劫来的财物,直接充公,夏挽歌倒也不觉得有什么。

    这也算是黑吃黑了。

    但,谁让她们拳头硬呢?!

    夏挽歌心底不以为意的笑了笑,转头又忙活开了。

    虽然将手头上的事情暂时做了个大概处理,可南境这边,却还有一大堆事情等着她去办呢。

    不论是大事小事,那些奏折文书可都是一摞一摞的,堆在城主府的书房里呢……

    想到自己当时看到的场面,夏挽歌便觉得一阵头皮发麻,心下也不免有些庆幸,还好小将离有先见之明,提前把关津给绑来了……

    不然,光是那文书的累积,夏挽歌就觉得自己非得看到吐不可。

    南境这边大事小事不少。

    这地方的琐碎事,更是多如牛毛细雨般,差点就把夏挽歌给吓得转身拔腿就跑,也亏得她稳住了。

    并未让自己的形象,在众人面前有所崩塌。

    端着架子,夏挽歌随便翻了几本文书奏折,便是眼皮子跳个不停,直觉的必须要尽快把关津给弄醒,让他把这些东西给处理了!

    光看着那文书上一堆堆的文字,夏挽歌只觉得在读天书一般,脑袋都跟着晕乎乎的。

    看着那一摞摞的文书,以及上面堆叠在一起的字句。

    夏挽歌恍惚间忆起了学堂时期,看到了那个在夫子教习之下,看着文字堆叠的书本,却脑子晕乎乎,打着瞌睡的自己……

    但也仅仅只是回忆了一阵,夏挽歌便不禁打了个哆嗦,又突然想起了夫子那打得人掌心疼的戒尺……

    甩了甩头,抛开这些杂念。

    夏挽歌神情专注地翻看了几本,只觉得脑子嗡嗡作响,一个字也看不进去,旋即,她也不勉强自己。

    转头就出了书房,招人打点南境这边的事情。

    南境这边的大小官不少,夏挽歌也没腾出时间去一一见会。

    她只挑了几个看上去还行的,简单了解了一下南境这边的局势,便又将这些人给打发了。

    说是明日再议。

    这些事情,她实在不擅长。

    夏挽歌也担心自己贸然处理,把事情给搞砸了。

    如此,还是等小将离与关津两人回来之后,再行处理这些文书事宜吧……

    夏挽歌直觉得自己不是那块料。

    把自己能做的尽可能的安排好,她又招来小将离手下的几员将领,让他们拟定征兵文书,分置东南,西南,在各个大小城镇贴上征兵告示,并允于一定宽厚的待遇。

    小将离一路带兵查抄地方土老爷势力,从他们那里收缴而来的金银财物,也足够让他们给予那些新兵一定的厚待。

    哪怕是自给自足,不用朝堂调拨军用粮饷,这也足以支持他们两三年的军用。

    就算不够,她们还可以再带兵出去……

    反正那些土老爷留在地方作威作福,迟早也是个祸患。

    因为钱财尚且充裕,所以夏挽歌对于将士的待遇也是给予了一定的优厚,身为将领,却是从底层做起。

    夏挽歌很清楚这些东西,已经是她们能给的最大限度了。

    别的地方,她们也帮不上什么忙。

    征兵,尤其是在这个时候征兵,便很可能是意味着将来马革裹尸……

    其中有着怎样的意义,不言而喻。

    夏挽歌她们也只能在钱财方面,尽可能的做出弥补,一旦征兵受用,那么……便会给予一定的钱财补偿。

    之后每月,也可以领到相应的月饷。

    这也是钱财充裕的情况下,她们可以做到的最大限度,这也是小将离与夏挽歌两人,商议后裁定下来的决定。

    至于其他人是否反对,那并不重要。

    因为这些银钱,不论是给这些新征兵而来的将士,还是给他们身后的家属,都意味着可以让将士们心安,日后在战场上更加奋力搏杀。

    正所谓慈不掌兵。

    既然给予了一定的厚待,那么在训练上,夏挽歌等一众将领也不会留手。

    他们并不会要这些人的命,他们只会更加严苛的训练,为的,就是能让将士们掌握更多的生存能力,以便日后战场上荣耀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