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武侠修真 > 九涅盘 > 第一百五十六章 苏堤暮春晓 断桥有遗篇
    转眼之间,时间已经过去了三天,第三天的黎明时分。那本来清净的灵隐禅寺中晨钟响个不停,香客较前几日突然多了数倍之多,一时间熙熙攘攘,络绎不绝。

    王磐有些好奇,问了迎客的知客僧,方知今日居然是清明佳节。

    原来这清明佳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祭祖节等,乃是百姓们祭祀扫墓,缅怀先祖,踏青春游的一个节日,更是立春之后的一个重要的节日,所以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都在清明节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譬如唐朝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宋朝黄庭坚的《清明》: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鱼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候。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等等。这些脍炙人口的诗句虽然都有忧思的情绪,但是都体现出了清明节时人来人往的情形。且杭州百姓自古就有清明节出城踏青,畅游西湖的习惯,这灵隐禅寺紧邻西湖,更是百姓们踏青时最理想的祭祀场所,所以香客骤然增加,实属正常。

    王磐本就是爱玩之人,那里能受得了这种诱惑,返回回到房中换了衣服,拽起赖床的朱铭惠出了灵隐寺,随着人流直奔西湖苏堤而去。也是他夫妻二人赶的凑巧,清明节正是百花竞开的时节,那三公里长的苏堤上垂柳婀娜,百花报春,满堤竞是曼妙的春色。

    夫妻二人看的心旷神怡,流连忘返。王磐更是好奇的问了身边的游客方才得知这苏堤的来历。原来这苏堤南起南屏山麓,北到栖霞岭下,是北宋大诗人苏东坡任杭州知州时为了疏浚西湖而挖出了葑泥,并利用葑泥构筑而成的一座大堤。后人为了纪念苏东坡治理西湖的功绩,便将此堤命名为苏堤。每逢阳春三月,这苏堤上曼妙的春色展现出来,美轮美奂,被人们称之为苏堤春晓,更是西湖十景之首。夫妻二人听的如痴如醉,更是暗自庆幸这次来的正是时候。

    给他二人讲解的游客乃是一个书生打扮的年轻人,见他二人郎才女貌,心中生出莫名的好感,讲完苏堤的来历之后继续道:“依小生看来贤伉俪并非浙江人士吧?”

    “我夫妻二人乃是河南人士,慕名而来,就是为了欣赏西湖美景。”王磐道。

    “既然如此,那便由小生给贤伉俪做个向导,好好的游上一番如何?”书生热情的道。

    “恭敬不如从命,先行谢过兄台了。”王磐对着书生谢道。

    “兄台客气了,这边请。”书生客气一番道。引着王磐夫妇上了苏堤,远远的指着苏堤上修建的几座单孔石桥,侃侃而谈道:“这苏堤上有六座石桥,分别是映波桥、锁澜桥、望山桥、压堤桥、东浦桥、跨虹桥。这苏堤春晓又称为六桥烟柳,说的便是这六座古朴美观的石桥。”

    “这些石桥有什么故事吗?”朱铭惠好奇的问道。

    “这苏堤六桥倒是没有什么故事,只是那边的断桥,却是有着诸多的传说。”书生呵呵一笑,用手指着远处的一座单孔石桥说道。

    “都什么传说呢?”朱铭惠好奇的问道。

    “第一个传说便是说这断桥的来历,说这断明明没断,为何要称之为断桥呢?古来众说纷坛,说的最多的还是一个传说。据说在良久以前,西湖白沙堤,从孤山蜿蜒到湖岸上,只有一座木桥相连,桥边住着一户姓段的人家,男的靠打渔为生,女的在桥边摆了酒摊,卖些家酿的土酒,只因酒味不佳,所以生意清淡。如此这般过了数年,就在一个日落西山的傍晚,一个白须老人来到了他们的家中,声称自己来杭州访亲,亲未访到,却落得个身无分文,想借宿一宿。夫妻二人心地善良,拿出白天捕的鲤鱼和自酿的土酒热情款待了老人,老人酒足饭饱美美的睡了一夜,第二天临走时给了段氏三粒红色药丸聊表谢意,并说酿酒时将药丸放入即可。段氏按照老人所说,酿出的酒色猩红,香飘十里,顿时吸引了十里八乡的人前来品尝,就这样,他们的生意逐渐红火起来,后来夫妻二人挣了不少银两,还在桥边盖起了酒楼。更是挣了不少的银两。夫妻二人为了感谢老人,便一直打听老人的下落,可惜的是一直都没有结果。不料就在三年之后的一个雪夜里,那老人又突然出现在了桥边,夫妻二人大喜过望,为了感谢老人,拿出了一大笔银两,想要送给老人,老人拒绝了他们,只是告诉他们说这银两要用在该用之处,夫妻二人不知所云,老转身上了木桥,就在这时,那木桥突然坍塌,老人也掉到了湖中,夫妻二人心中大急,正想跳到湖中救人之际,才发现老人站在水面上对着二人微笑,继而消失不见。夫妻二人这才明白过来,老人是天上的神仙,此刻是下来感化他们,夫妻二人对着老人远去的方向拜了三拜,后来用那银两盖了一座石桥,因为他家姓段,所以被称之为段家桥,时间长了,便被世人称之为断桥。第二个传说更为荒诞,却更是脍炙人口,说这杭州城中有一名郎中,姓许名仙,在几世前救过一条白蛇,那白蛇为了报恩,千年之后在西湖湖畔寻到许仙,两人相会在这断桥之上,成就了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书生侃侃而谈道。

    “这是白娘子的故事,我小时候倒是听人讲过,还听说那白娘子最后被镇压在了雷峰塔下。”朱铭惠道。

    “是这个说法。这断桥残雪和**夕照都是西湖十景之一。”那书生点点头道。

    “那雷峰塔在何处?”朱铭惠问道。

    “就在那里。”书生遥遥的指着西湖南岸的一处山峰,那峰上高高的矗立着一座七彩佛塔,说道:“那座山叫夕照山,峰换做雷峰,所以塔称之为雷峰塔。”

    “那雷峰塔下面真的有一条白蛇吗?”朱铭惠问了一个大家都想问的问题。

    “这个真不清楚,那白娘子只是一个传说,无从考证。”书生道。

    “先生刚才一直在说西湖十景,那西湖十景除了苏堤春晓、断桥残雪和雷峰夕照之外,还有那些美景呢?”朱铭惠没有再纠结白娘子的问题,转了话题,兴致勃勃的问道。

    “除了那三景之外,分别还有曲院风荷、平湖秋月、花港观鱼、柳浪闻莺、三潭印月、双峰插云、南屏晚钟七景。”书生如数家珍的回答道。

    “这些景色还有什么故事没有?”朱铭惠好奇的追问道。

    “拙荆好奇心强,兄台原谅则个。”王磐见朱铭惠问题有些过多,心中过意不去,对着书生抱拳,略带三分歉意的道。

    “尊夫人天真浪漫,兄台好福气。”书生道:“只是这七景中至少有两景是无法欣赏到了,像那曲院风荷乃是盛夏时节,荷花盛开时的美景,平湖秋月却又是晚秋之景。这西湖十景中可是包含了一年四季和朝暮夜色所有的美景。”

    “兄台对西湖之景如数家珍,小弟佩服!”王磐由衷的道。

    “茫茫人海中既然碰面便是缘分,今日能为贤伉俪做一次向导,也是荣幸之至。现在已近午时,小生还有事情要做,就不陪二位了。”书生客气的道。

    “兄台暂且留步,今日还是由小弟做东,请兄台吃上一杯,聊表谢意。”王磐道。

    “兄台客气了,只是小生刚刚想起今日尚有要事要做,还请原谅则个,改日有缘再见时,由小弟做东,请兄台吃上一杯,告辞。”书生道,说完看看日头,急匆匆的走了。待他的身影消失之后,王磐这才惊觉,居然忘了问他姓甚名谁了,不禁有些遗憾。

    “相公,你怎么了?”朱铭惠蕙质兰心,看出了王磐的遗憾,问道。

    “一时失策,竟然忘记了问他的名字了。”王磐不无遗憾的道。

    “相公,人不是常说嘛,做人不要事事遗憾,以后若有缘自会在见,若没机会相见,只是说明缘尽如此,有何遗憾的呢。”朱铭惠笑嘻嘻的道。

    “娘子所言极是,相公受教了。”王磐口中说道,心中却是有些吃惊,自从朱铭惠醒了之后,比以前越发的多了几份佛性。

    “相公,既然那位公子已经给我们讲了西湖十景,那我们便不能辜负了眼前的美景,今天就把能欣赏到的尽数看完可好。”朱铭惠道。

    “那是自然,今日我们就是看到三更时分,也必须将美景看完。所现在我们便从这苏堤的六桥烟柳开始看起。”王磐笑着道,说完拉了朱铭惠的手。朝着苏堤上的映波桥走了过去。

    朱铭惠在苏堤上留下一串银铃般的笑声,跟着王磐走上了石桥,一时间,二人便沉浸在了美景之中,将所有的烦恼琐事都抛之脑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