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武侠修真 > 陨埙寄世 > 第四章 清风之身世
    明远道将清风带到了忘兰阁,这是一座四角三层阁楼,两人却并未向上走,而停在一面壁画前面,明远道伸手一挥,壁画便如水面被投入石子激起了圈圈涟漪般波光粼粼,二人一前一后走了进去。两人脚下的阶梯成圆形蜿蜒向下伸,两边墙上的豹头油灯也随道二人经过一一亮起。二人大略往下走五丈之深便有一道石门出现在二人面前,石门上的豹头铜环扣甚为硕大,直径有两尺长。明远道一扶袖,两道门便缓缓开启,因为石门千斤重,开门声异常沉响。二人踏步进入,四周立即由黑转亮。

    明远道站定,清风在他背后两步开外,身着深紫绣领束身锦服,秀骨清像,明眸沉静。乖巧的注视着明远道等待着他的恩人开口。明远道转身上前一步,拉起清风的右手,解开袖子将袖口往上卷起至手臂处,露出一朵鲜红色火焰胎记。清风有些许不解,看着家翁。

    明远道:“以前我只叫你不要把这胎记显露于旁人见之。你一定很好奇这其中原因吧?但你性子乖巧,我没讲你也不曾问过。”

    清风道:“如若家翁要告知清风,自然会告之。”

    明远道:“是。这是你的家族,情渊一族族腾,每一个你们家族的人自出生时便会以灵术印于身体不同之处。我以前说它是你的胎记是不想引出无关事端。”

    清风终于等到翁终跟他讲他的族亲了,双肩一震,但激动的情绪却被他生生压下。

    清风道:“那,我还有其他族人吗?”

    明远道抬手重重的压了一下清风的右肩,道:“有的。”

    清风抬头急道:“那他们在哪?”

    明远道摇头,道:“当年,我赴你们族长五年之约到情渊冢,本是身松意惬,可当我到冢前发现你们历代族长所设的结界已被破坏,我便知晓情渊冢已出事。我进入冢谷时,已是一片狼藉。当我进入情渊祠堂时发现族长尚有一丝气息尚存。他临终说一群鬼面人灭了他们一簇带走了两卷族策和两个五岁孩童。随后他指了指庭院里的一口井便去逝。后来我在井里找到了你并带回了泽梦岭,当时你也是五岁。”

    清风一直对五岁前只有些许零星的记忆且是模糊不清的。脑中是有一幅三个孩童在河边一起玩耍欢畅的画面。

    明远道走到高墙前面,从一暗格里拿出一卷卷书,递到清风面前道:“这是我救你时在你身上发现的,现在交于你,我知这是你族绝学。但既有人要灭你全族,便不可放过其遗孤,是故你幼年之时我并未交于你修行。”

    清风手颤抖着接过卷书。凝视着卷书,仿佛所有的情感都承重于这轻薄的卷书之上。

    明远道静静看着清风,仿佛在等待清风的情绪平静下来。

    明远道:“此次烈文和怀粼上星晓阁,你不必跟随。这期间你独自去往你的簇址情渊冢修行此卷书上的家传绝学。修成你可自行去查明灭你全族是谁所为。这些年我暗中追查,发现情渊冢似乎与粼儿的陨埙有关。”

    清风道:“那两位公子的安全。”

    明远道:“放心,有烈文在,且粼儿身上的秘密暂无人知晓。你不必多虑。还有,当年你拼死把粼儿从凤鸣山上救下,我一直欠你一个谢字。”

    清风抿唇轻道:“家翁,我与汝南明家永远用不到一个谢字。”说完清风便转身离去。

    明远道凝视着这孩子的秀丽背影心道:情渊,一朝入情道,一世沉深渊。清风你这一世所载恩情这一渊可有解?另两个孩子这一世又承的是什么情道呢?情渊老头,你这一族可真的都将为情所困吗?

    清风拜别明家翁后,来到了射猎场的城楼上,远远的看着猎场中一白衣挺拔的少年,就算拉弓也是一如既往的沉静优雅姿态,箭离弓,少年立即沉肩站定,转头回望城楼上的清风,两人相望如斯,直到清风转身离去,明烈文目光一沉,道:“保重。”

    明泽阁内,明烈文、明怀粼堂下对案而坐,明远道堂上正坐。

    明道远道:“烈文,粼儿两个月后你们便上晓星阁受礼学道,两年后方可归家。与你们一同的还有其余各家子弟。切勿多生事端,可知?”

    两弟兄同时道:“孩儿知道。”

    明怀粼嘴上温顺听话,心里却想,终于可以离家了,自由了。笑得合不上嘴,被明远道看见。明远道无奈摇头“烈文,看护好粼儿。”

    明怀粼一个白眼,突然问道:“清风呢?”

    明远道:“他有别的事,不与你们一道,已经离开。”

    明怀粼埋怨:“哼,什么嘛,都不道个别就走了。”

    明远道:“粼儿,你过来。”

    明怀粼听言走到父亲身边,父亲递给他一张锦绢,上面密密麻麻写着好些字。明怀粼瞪眼咽了一下口水有一种特别不好的预感。轻声问道:“父亲,这是……?”

    明远道:“背下来。烂熟于心。”

    明怀粼差点没怄出血来,急忙撒娇到:“这这这,父亲,能不背吗?”

    明远道:“不能。”

    明怀粼还在作最后的垂死挣扎:“这有什么用嘛,我都看不懂。”

    明远道:“这对你习埙有用。不懂我可以解释于你听。”

    明怀粼这下彻底死心认命了。他不知的是,这对他以后可真的取到颠覆之用啊。

    切韵之学本出于西域,汉人训字止曰“读如某字”,未用反切。然古语已有二声合为一字者,如“不可”为“叵”,“何不”为“盍”,“如是”为“尔”,“而已”为“耳”,“之乎”为“诸”之类,以西域二合之音,盖切字之原也,如“輭”字文从而、犬,亦切音也,殆与声俱生,莫知从来。今切韵之法,先类其字。各归其母,唇音、舌音各八,牙音、喉音各四,齿音十,半齿、半舌音二,凡三十六,分为五音,天下之声总于是矣。每声复有四等,谓清、次清、浊、平也,如颠、天、田、年、邦、降、庞、厖之类是也,皆得之自然,非人为之。如帮字横调之为五音,帮、当、刚、藏、央是也。帮,宫之清。当,商之清。刚,角之清。藏,徵义清。央,羽之清。纵调之为四等,帮、滂、傍、茫是也。帮,宫之清。滂,官之次清。傍,宫之浊。茫,官之不清不浊。就本音本等调之为四声,帮、牓、傍、博是也。帮,宫清之平。牓,宫清之上。傍,宫清之去。博,宫清之入。四等之声,多有声无字者,如封、峰、逢,止有三字;邕、胸,止有两字;辣,火,欲,以,皆止有一字。五音亦然,滂、汤、康、苍,止有四字。四声,则有无声,亦有无字者。如“萧”字、“肴”字,全韵皆无入声,此皆声之类也。所谓切韵者,上字为切,下字为韵,

    切须归本母,韵须归本等。切归本母,谓之“音和”,如“德红为东”之类,“德”与“东”同一母也。字有重、中重、轻、中轻,本等声尽泛入别等,谓之“类隔”。虽隔等,须以其类,调唇与唇类,齿与齿类,如“武延为绵”、“符兵为平”之类是也。韵归本等,如“冬”与“东”学母皆属“端”字,“冬”乃“端”字中第一等声,故都宗切,“宗”字第一等韵也,以其归“精”字,故“精”徵音第一等声;“东”字乃“端”字中第三等声,故德红切,“红”字第三等韵也,以其归“匣”字,故“匣”羽音第三等声。又有互用借声,类例颇多。大都自沈约为四声,音韵愈密。然梵学则有华、竺之异,南渡之后,又杂以吴音,故音韵厖驳,师法多门,至于所分五音,法亦不一。如乐家所用,则随律命之,本无定音,常以浊者为宫,稍清为商,最清为角,清浊不常为徵、羽。切韵家则定以唇、齿、牙、舌、喉为宫、商、角、徵、羽。其间又有半徵、半商者,如“来”、“日”二字是也,皆不论清浊。五行家则以韵类清浊参配,今五姓是也。梵学则喉、牙、齿、舌、唇之外,又有折、摄二声。折声自脐轮起至唇上发。,如鈝浮金反。字之类是也;摄字鼻音,如歆字鼻中发之类是也。字母则有四十二,日阿、多、波、者、那、啰、拖、婆、茶、沙、嚩、哆、也、瑟吒、二合。迦、娑、麽、伽、他、社、锁、呼、拖、前一拖轻呼,此一拖重呼。奢、佉、叉、娑多、二合。壤、曷罗多、三合。婆:上声。车、娑麽、二合。诃婆、縒、伽、上声。吒、拏、娑颇、二合。娑迦、二合。也娑、二合。室者、二合。佗、陀,为法不同,各有理致,虽先王所不言,然不害有此理,历世浸久,学者日深,自当造微耳。

    已是傍晚时分,父亲已离去,兄弟两还在研习古籍,当然明怀粼是忙着背他父亲新给他布置的任务。

    “哥,你帮我看看这是什么意思吗,这我连意思都不懂要怎么背啊。”

    “嗯,我看看”

    于是便成了两人一起研究父亲留来的锦绢上的古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