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科幻小说 > 心理侦探大师 > 第01章 童年入学
    江淮之间的丘陵地带,虽然没有山林的浪漫与神秘,也没有平原的辽阔与宽广,但却对农民来说,却有着旱涝保收的庄稼。

    因为地缘和解放后兴修水利的原因,洪涝时,滂沱大雨可以顺着四通八达的河床,奔向湖海。干旱季节,同样也可以通过四通八达的河床,从众多水库引水而入。

    所以这对70年代末的农民来说,虽然物质匮乏,但对生存也充满了安全感。

    这个时代的人们,特别是在农村,绝大多数人,还有着严重多子多福和传宗接代的封建思想。

    由于田地已经分到户,相对拥有了更多的自由,和基本生存的控制权,再加上当时国家对计划生育的放松,造成生孩子的问题,对很多父母来说,好像就是她们人生的责任和意义。

    虽然,那时的农村没有马路,没有一切电器化用品,就是家里的照明等,也时常断电,需要用煤油灯代替。可是,这并不妨碍她们多子多福的思想,反而让她们觉得孩子越多,干活就越多,收入也会越好,甚至觉得哪怕是吵嘴打架,也能人多势众……

    80年代的农村,几乎到处都一样,土做的房子,卫生也很糟糕,几乎家家户户都有跳骚和虱子。户外经常处处都是猪粪,牛粪,鸡粪……

    勤快的人们,总是像如获至宝一样,把路上的各种粪*收集起来,用来给庄稼施肥。

    那时人们穿的布丁衣服,比现在流行的时装秀还要普及,布丁几乎就是衣服的代名词。

    很多孩子和大人,只要不是在太冷的天气里,都因为没鞋和舍不得穿,经常在天晴雨天,都光着脚丫在土地上行走……

    可是,在如此匮乏的年代,人们的却有着很好的幸福感,人性也比较朴素直白,甚至人与人之间,有着天然无私的团结与关爱…

    那时的天,没有污染,比现在蓝。空气也比现在新鲜。那时的农村,几乎每个地方都差不多,像原始社会,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

    日复一日,又是一个开始收获的秋天,在众多忙碌的村民中,一位四十多岁的孕妇,就在如此贫穷的年代,再次生下她第九个孩子。

    这种原始的生育模式,就是放在今天条件优越的时代,也很难想象。可是,在他们和以前的那个时代,让人更难以想象的是,很多妇女都像生育机器一样,一口气生个七八,十来个孩子,甚至都很普遍。

    她们在养育方面,更是接近天然的放养模式。因此,孩子多的家庭,特别在农忙时的夜晚,父母怕丢了,往往就借着月光点点数而已……

    不过,这个新生儿的家庭,因为他母亲,在中间夭折过几个孩子,让他和妹妹与四个哥哥姐姐,年龄相差很大,大到在15之30岁之间。

    因此,相对而言,因为年龄的缘故,他和妹妹的成长比哥哥姐姐们要顺利幸福许多。

    光阴流逝,四季轮转……

    随着健康顺利的成长,这个当初的新生儿,逐渐成了人们心目中的乖孩子。

    他一张清纯清秀的脸蛋,弥漫着懂事乖巧的沉静。小小年纪,却有着一股无欲无求的天然气息…

    这片充满泥土的世界,让这个孩子很快到了上学的年龄。那时恰逢国家进行全国扫盲运动,有幸让他成为了班级最小的孩子……

    在入学的前一天,他的班主任向他道:“你叫什么名字?”

    可是他听了,却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因为父母并没有帮他起过正式的名字。

    这样尴尬的事情,在那个时代很正常,所以他的班主任很快明白,然后又接着问道:“那你爸爸姓什么?妈妈姓什么?”

    这时,一直愣在那里的孩子,立刻回答道:“爸爸姓凌,妈妈姓峰……”

    班主任听了,笑着说道:“那你以后就叫凌峰吧……”

    就这样,凌峰有了自己的名字,终于顺利入学,正式成为一名小学生。

    虽然,他比较安静,并不调皮。可是,在小学的几年里,成绩也一直中上,但他并不知道自己为何要读书。因为这个问题,从来没人告诉他。而他从来也没想过要问过谁。

    因为在他心里,一直以来,之所以读书,那是因为父母和老师的要求。因此,觉得自己读书,只是为了满足他们,不想让他们为难而已……

    至于到底为何要读书,会对自己将来如何?虽然老师在课堂上说过,读书将来成才成为科学家,可是,凌峰以前并没有接触这类言辞,所以对这些概念,也难以理解。因此在他眼里,成才几乎就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概念。对于科学家,觉得也就是做事情而已,可是自己为何要做事呢?这好像是他人生第一个问号……

    由这个问号开始,他开始逃避学习,因为心态的放松,导致他经常在课堂上忍不住想睡觉。虽然时常搞不清楚老师在说什么,可是每当老师故意向他提问时,他几乎每次都能莫名其妙的答出来。

    因此,让老师觉得他不尊师重道,故意课堂随意,气的老师开始对他睡觉迟到进行罚站……

    凌峰虽然不是故意为之,但也难以解释,更难以取得老师信任,因为课堂睡觉,这是任何老师都难以容忍的事情。然而更严重的是,老师后来特因为此事,又找到了他的家长……

    凌峰在双向惩罚和压力下,虽然勉强振作,但内心仍然死气沉沉。这种强制学习的心态,导致他上课,做作业,考分几乎所有目的,好像都是为了逃避惩罚的痛苦而学习……

    然而后来,随着成长的觉悟,凌峰自己也发现有些不对,自己为何时常开小差想睡觉?虽然时常听不懂,可是不管是老师提问,还是每次考试都能稳定在中等偏上呢?

    这个问题,开始让他认真学习。可是没想到,他为了解释自己的行为,把认真学习的力度,却用在寻找答案的课外书籍上…

    就这样,心不在焉又努力学习的凌峰,顺利读到了初二的下学期。然而就在那时,他在一位同学的影响下,第一次接触心理学方面的书籍。

    后来,在此类许多书籍中,他对书中弗洛伊德潜意识论很是好奇。因为他觉得这个概念似似而非,但同时更觉得这个概念又深不可测……

    于是,他为了彻底搞清楚这个概念的意义,终于在一天晚上,准备到他同学家向他请教。

    五月的乡村,在月光的笼罩中,虫吟蛙鸣。当他走过中间的一个村庄,很快推开同学家的篱笆大门,然后在同学的迎接下,走了进去……

    虽然这是一个泥做的小屋,但小木桌上的很多书本,同样可以让人感受到书香弥漫的气息。

    他的同学叫刘温,看起来很是消瘦。因为父母关系不好,母亲把他寄送在外婆家读书。

    当时刘温告诉他说道:“我父亲很难沟通,性格暴躁,我母亲怕他伤害到我,就把我送到外婆家了…”

    凌峰听了,那一刻,突然觉得同有几分心酸,想想自己的父母家人,又何尝不是如此?

    所不同的是,自己父亲的性格,是出了名的老实人,可是母亲却天天喜欢吵闹,经常搞的家里鸡飞狗跳,让所有人都无可奈何……

    也许是同病相怜,此时让两个少年显得更加亲近。

    愣愣之中,又若有所思的凌峰,看看书桌上的手表,已经8点钟了,于是便懒洋洋的躺到了刘温的小床上。

    春天的夜晚,仍然凉意阵阵。小床上破旧的被子,虽然有股淡淡的霉味,但却厚厚的。下面的稻草也铺的很厚,整个小屋在黯然的油灯下,沉浸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倒也显得的几分惬意……

    凌峰望着刘温略显沉静的面孔,然后问道:“你为何喜欢看心理学的书呢?”

    一直坐在凳子上的刘温听了,有些不好意思的回答道:“也许是因为我的父母吧,因为我不明白他们为何总是喜欢吵架,特别我父亲,在我母亲伤心时,他好像还很得意…”

    “是啊,我觉得你父亲很像我母亲,她对我父亲和哥哥姐姐也好像如此……”

    当凌峰说道这里,再看看刘温手里的书本,突然想起今晚前来的目的。便赶紧起身问道:“刘温,你说这潜意识到底是怎么回事?”

    等凌峰说完,只听刘温回答道:“如果按照我的解释,我们人的大脑会思考,我们的心有感受,这些思考和感受会成为意识,存放这些意识的地方就是潜意识,你觉得呢?”

    凌峰一听,立刻说道:“我觉得你说的好像很有道理,但还不够全面,我觉得自己有时会不由自主的思考,心情好像也不是可以随意控制的,这应该好像和潜意识也有关系…”

    刘温听到这里,突然笑了起来说道:“看来你将来肯定比我厉害,还没几天,你已经想到这个层次上了…”

    这回凌峰好像有些急了,有些不耐烦的说道:“你别卖关子了,我就想知道潜意识是什么,其他倒没想过……”

    刘温见他有些憋屈的样子,赶紧说道:“我认为你的思路很对,潜意识里的意识可以反过来支配人的思想情绪,但很多人又难以发觉,这可能就是心情有时不好控制的原因……”

    “哦……”没等刘温说完,凌峰突然拇指一翘说道:“英雄所见略同!”

    说完,他又向刘温问道:“你将来想做什么?”

    刘温回答道:“我要好好读书,我要出人头地,我希望母亲能开开心心…”

    凌峰听了,发现他的眼眶似乎闪烁着泪光,突然觉得有些惭愧的说道:“你好伟大,你母亲有你这样的儿子,一定会很开心的…”

    坐在一旁的刘温转过头去,努力眨眨眼睛,然后默默向凌峰同样的问道:“那你将来想做什么呢?”

    其实这是凌峰发自内心的困惑,虽然他也想过这个问题,可是直到今天也难以确定自己未来的方向,只觉自己很想无所事事的走遍天下……

    可是,觉得这又算不上理想,但此时在刘温的追问下,也只有直白无奈的回答道:“我想流浪…”

    不料,刘温一听,忍不住的笑了起来,然后说道:“那也可以,我将来入朝为官,你就做个浪迹江湖的侠客,看在同学一场的面子上,到时我去诏安你……”

    “好!那就一言为定…”

    两个天真无邪的少年,戏言尽兴之后,终于在寂静的包围下,带着各自的理想进入了梦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