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武侠修真 > 梦醒须灭 > 第一百二十五章 议降
    “陛下!厌火国帝顺乃残暴之君,所统领的尽是虎狼之徒。陛下自思,当年世祖割地求合于兽族,兽族袭卷我国万里江山,并斩屠尽所有百姓,至今我国南方仍属他人。帝顺虽披人皮,却无仁义之心,若降敌国,即使苟安于世,但却是受制于人。车马不过一乘,随从不过数人,爵禄不过千担,再想称孤道寡,岂不化为泡影?”

    布斯国朝堂之上,杨现正在告知投降利害,而像这样的发言,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了,国君一直是犹豫不决,为此,一些言辞犯上者,也是身陷囹圄。

    “这……杨爱卿所言极是,但祖洲杨氏都败退至此,仅凭我城中这些人马,如何抵挡?”当代布斯国主名唤赵无极,是个纯粹的白面书生,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也因为他登基以来没打过一次仗,对于自家武将的实力,甚至没有外人清楚。

    这时,王洪出班奏道“陛下!莫听杨现胡言乱语。天子帝顺,乃是仁德之君,虽然进兵布斯国,但所过之处,皆是望风而降,其中木易城杨氏的四位公子便是如此,城中百姓更是无比欢悦。近日探报来报,帝顺所到之处,万民欢悦,张灯结彩,更有甚者已经投身厌火国天兵麾下,实乃仁义之君。陛下若降之,即可永坐布斯国主,再有帝顺派兵协助,天下之中,无一国敢正视布斯国。”

    兵部侍郎王洪,祖籍厌火国,极善阿谀谄媚,虽在布斯国为官,却心向厌火国。便是他极力劝主归降,虽有人劝谏,但因为他是国君的宠臣,全被以莫须有的罪名入狱。

    赵无极点了点头,别看他听不进杨现的话,王洪的话那是一听一个准,面带笑容的说道“嗯~有理,布斯国自建国以来重文轻武,到孤这一朝,杨氏竟也倒戈而降。若能求得厌火国派兵,确实有利孤家,王爱卿,不知厌火国君想得到些什么?”

    看国君赞同自己的观点,王洪又奉迎道“陛下圣明,厌火国君亲爱仁明,陛下若降之,不仅永坐布斯之主,还是上合天意,下顺民心啊陛下。”

    “哦?既如此,那孤就……”

    眼见赵无极就要同意了,杨现脑筋一转,急忙拦阻“陛下,不可听信谗言,我布斯国建国已有千年,历经九十八代先帝,虽不敢说代代贤明,但无一帝说要归顺哪国。陛下今日降敌,即使苟活于世,可若殡天之后,有何面目去见我朝先帝!!!”

    布斯国自建国来重文轻武,因此对这种家国情怀看的非常重,一听这话,瞪了王洪一眼,随后指着王洪,喝道“啊?王洪!你,你是要孤承受千古骂名不成?”

    王洪一听便是打了个冷颤,急忙跪倒“陛下~微臣绝无此意,只是在为陛下考虑。若是与厌火国交兵,我国中守将或是降敌,或是战死,朝中只有呼延老王爷与杨族长可与之一战。而厌火国呢?帝顺天子率兵二十万,天境以上修士便有九万,更有七名祖境大能,如何抵挡?”

    赵无极毕竟是一朝国君,虽然昏点,但他不傻,如此悬殊的战力,真要打起来,不还是败吗?便又倾向于王洪了“是啊~”不仅是国君,在场的文武包括杨现,也是眉头不展。

    此时,上官惊羽出面了,他是客卿,一直是坐在殿上,见众臣无话可说,他只得出头了“国主,惊羽虽然初临布斯国朝堂,但也听说布斯国人才济济。文如荀安、陈子言、钟庆馀,皆有匡扶人国之才。而魏

    (本章未完,请翻页)

    都勤、范龙华,火山王一皆武将,更是能征贯战之士,修为不在祖境之下。怎么朝堂之上不见众公身影,只听一条断脊之犬在此狂吠呀?”

    上官惊羽真没说错,自从来到皇城,在殿争辩开始,就没看见过这些人。而其余文武,一些俱怕王洪的势力,不敢出头,还有些是官卑职小,没有说话的权利。再有像呼延老王这种,已经对赵无极失望了,也没露面,总之,现在的朝堂上王洪可谓说一不二。

    就这个说一不二的人,被比喻成断脊之犬,能不生气吗“上官惊羽,你大胆!”看那架势,这要不是朝堂,他敢跟上官惊羽打起来!

    倒是赵无极有些修养,平心静气的说道“惊羽族长,这些人直言犯上,公然辱骂于孤,现已押入死囚了。”

    “哦~怪不得朝中无一人再愿出力,原来是这样。”上官惊羽点了点头,说了这么句话,看那表情还非常同情赵无极。

    但王洪可不是吃亏的主,撇了撇嘴,冷哼道“哼!上官惊羽,你一个玄隐国的人,就不要干涉我布斯国的国事了吧?”

    上官惊羽也不生气,反问王洪“那按王兵部所言,布斯国的国事,只能布斯国人说了算了?”

    “自然~”

    见他点头,上官惊羽笑道“可我没记错的话,王兵部应该不是布斯国人,而是厌火国人吧?”

    “这,是又怎样?”

    这时,上官惊羽也是撇了撇嘴,冷哼道“哼!王洪,你一个厌火国的人,就不要干涉布斯国的国事了吧?”

    “你,本官乃是布斯国兵部侍郎,在其位谋其政,自然要为国君效力了。”

    “你所说的效力,就是劝主投降将这大好江山拱手让与帝顺那枉披人皮之人?”这次,反倒是上官惊羽指着王洪骂道。

    赵无极在金殿上看着,心里还是向着王洪,见他有些吃亏,就说道“上官惊羽,你不过是客卿,不要过多干涉他国政事!”

    国君发话,上官惊羽也不能再多说些什么了,退在一旁。

    “众卿~”

    “陛下请讲。”

    “我意已决,明日,众卿随我出城迎接厌火国君入城!”说完,赵无极便离开了金殿。

    “啊?陛下三思,三思啊!”杨现连喊数声,赵无极无动于衷,倒是王洪紧紧追赶着赵无极,连声应和道“陛下圣明~”随后,文武众卿也退出了金殿,投降敌军的消息,便在皇城中漫延开了。

    消息自然也传入了天牢,那些所谓的罪臣们听到这个消息,顿时是泣不成声“唉~不想我国竟是毁于我等任上,先帝!你选错了人啦~~先帝!!老臣!来也~~”

    荀安牢中碰墙而亡,陈子言临死之前大呼国君不明,亦随荀安而去。一众武将无不失声痛哭,死囚之中狱卒也是泪流满面。夜间,趁着无人,狱卒打开牢门,放这些忠良之辈离开了。这些人草草掩埋两人尸体后,一同在出城的必经之路上长跪,要以死谏君。

    天刚蒙蒙亮,就见皇宫中奏起国乐,接着文武众臣簇拥着九龙沉香辇车,辇车上端坐国主赵无极,手捧玉玺,低头不语。两旁文武中,独不见呼延老王与两氏族族长,王洪仍在车边向国君进言,其余文武皆是面带悲色。

    (本章未完,请翻页)

    行至御水桥,钟庆馀等人极忙跪爬几步,拦住了去路,齐声喊道“陛下,王洪卖国求荣,您,您万不可降啊!”

    赵无极抬头看了眼车前的众人,问道“嗯?下跪何人?”

    “罪臣钟庆馀、魏都勤……”

    赵无极还没说什么,王洪倒是大喝一声“大胆!尔等顶撞君主,陛下已将尔等打入死牢,现在竟敢越狱来这御水桥边惊驾,是想被诛九族吗?”

    钟庆馀没理王洪,双目含泪的向赵无极说着“陛下!自古道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历数哪国哪代,并无一位君王屈膝投贼,陛下难道不怕被万民耻笑吗?”

    “再者,帝顺此贼,残暴至极,陛下若降之,必是有死无生呐!!”

    火山王赵广课,赵无极的皇叔,此时也是跪爬在地“陛下,万不可听奸佞之言,若陛下振臂一呼,必是八方响应,老臣愿以此残躯,保陛下突出重围!”

    “是啊陛下,陛下莫忘,城中还有精兵不下三万之众,粮草能够支付一年使用,就是死守城池,也不能降啊!帝顺虽号称有二十万精兵,但攻城掠地已损伤无数。再者他举国征战,战线拉的过长,粮草无法接济,尤其现在大夏国已列兵麒麟关,愿助我国,宁可给大夏国十个州城,也绝不能交于这残暴之辈。”

    “要知道天时不如地利,即使皇城守不住了,还有许许多多州城未被占领,可以再到别处扎营,就是耗!也要把这残暴之师给耗死在我布斯国!”

    这是这些文官想了一夜才想出的主意,没办法,若赵无极早听良言相劝,布斯国也不会沦陷的这么快。

    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着,赵无极还真有些心动了,但也只是心动,王洪这一夜都在给他灌输战必亡的思想,便问了钟庆馀一句“哦?依你之言,战便可保孤不死吗?”

    “陛下?难道降便可活吗?帝顺不是傻子,换任何一个人,都不会允许一个治理布斯国千年的血脉存活的。陛下应该明白这个道理。”

    钟庆馀这话让赵无极有些反感,态度马上就冷漠许多“既然不能保孤不死,听它何用?念你等一片忠心,退下吧!”

    “陛下~陛下若不答应臣等,臣等宁可劫了圣驾,也决不能让陛下死于敌国之手!”

    说着,这些人个个手握短剑,一齐向辇车上拥来,随行的侍卫,文武,只有王洪挨国君最近,抢先一步把赵无极拉下了辇车。

    “反了~反了!!来人,将这班乱臣贼子拉下去,缢首!”国君有令,这些人不敢不从,一拥而上包围了钟庆馀等人。

    这时,赵无极整整衣冠,指着钟庆馀几人是破口大骂“尔等逆贼!孤待尔等不薄,今日竟敢刺王杀驾,砍了!给孤砍了!!”

    “何劳陛下动手,臣等自裁便是!”

    说着,这一干文武皆是横剑自刎,在场众人有些都差点哭出声来。

    “继续赶路,迎接帝顺进城。”

    行至西门,城门早已大开,帝顺所率领的大军早就在这等候了,赵无极也早已下了辇车,与一众文武在城门前等候。

    过不多时,就见远处飞来一骑,马上坐的是个武将打扮,在马上扫了这些人一眼后,说道“赵无极可在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