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三国召唤神兵之逍遥天子 > 第21章 黄天已死,岁在甲子
    刘辩摆了摆手,转身便对荀彧说道。

    “我料不出一日,这长安城内必会有惊天大变,到时候尔等与我共同去击杀国贼便是,也没有必要在这里多说什么其它的事情!”

    见刘辩如此说,荀彧这样的汉臣自然不敢多说,即便是在乱世之中,他也是对汉室忠心耿耿。

    “传朕旨意,全军且先在此处修整,等到城内的斥候探回情报再做打算!”刘辩说道。

    随后高升,周仓,韩忠各领左,中,右三军前去修整,而刘辩却单独留下荀彧,一起进入自己的中军龙帐。

    “荀大人,朕知道你可能不理解朕为何会如此做,但是朕这么做自有自己的道理,等到时,你们就知晓原因了!”刘辩语重心长地对他说道。

    荀彧虽然是智谋,可他也确实猜不出刘辩这般做的原因,所以只能与众将士等待。

    刘辩屯兵雨长安城外,没有丝毫进宫长安城的架势。

    不过这件事情却已经被司徒王允得知了。

    “也不知道这弘农究竟是在搞什么名堂,竟然一直屯兵城外不肯进军,这样的话国贼何时才能除掉?”

    王允在大厅中来回踱步,忧心忡忡说道。

    “义父且先小声说话,免得招来巡夜的鹰犬!”

    说这话的人不是别人,正是这王允的义女貂蝉。

    她不仅长得漂亮,而且聪慧无比,现在他们被董卓囚困,周围全是那国贼的耳目,自然当小心行事。

    “也不知道这种苦难的日子,究竟什么时候才能结束,只希望能够尽早铲除国贼,早日还都,让天下早归于平静才好。”王允满脸愁容,忧心说道。

    大汉几百年的基业,就因为董卓,毁于一旦,现在国不成国,家不成家,乱象丛生,诸侯争霸,百姓生活于水生火热之中。

    他心中虽然焦急无比,但也很清楚现在不是发牢骚的时候。而且最重要的是弘农王既然已经进兵,那有朝一日他定会入主长安或者是还都洛阳。

    只要大汉,还姓刘,他这老臣虽死也得以有脸见汉朝列王了。

    另一边,董卓自然还不知道刘辩已经重新复活的消息,所以说他此刻还沉浸在一片纸醉金迷的生活之中。

    每日都*女于庭中,饮酒作乐。

    只是十八诸侯的事,就像一根刺,让他有些坐立不安。

    “这十八镇诸侯现在已经把我们从洛阳逼迫到了长安,而且还把这汉献帝给劫走了,不知道老夫接下来究竟应当怎么做?”董卓身穿锦绣长袍,坐在座椅上满脸忧心说道。

    他这几日一直在苦思冥想,究竟如何才能从十八镇诸侯的手中重新劫回天子。

    李儒从外面走进来,摆手说道。

    “相国大人,在下有一计定可退敌!”

    李儒是一个能臣干吏,每逢大事,都是他跟董卓献计。

    董卓一听,当即起身,激动的望着他说道。

    “何计?你快说。”

    李儒连连上前,望着董卓说道。

    “相国大人,楚霸王昔日也只不过是找了一个放牛娃,虽说这放牛娃号称是楚怀王的孙子,但是真是假也已经不可考了。如果我们能够仿效楚霸王的旧事,再立一位刘氏的宗亲为帝,也未尝不可!”

    董卓一听,当即扬身哈哈大笑,手扶着肚子喜悦说道。

    “哈哈,本相得李儒,如周公得吕望,汉王得张良!”

    李儒得到嘉奖,当即跪地拜谢。

    另一边,刘辩日夜的在山中操练这些兵马,一直都处于一种磨刀霍霍的状态。

    他心里也很清楚,将士们早就已经按耐不住了,所以说现在就是要寻找一个时机,重重打击董卓一次。

    “传朕旨意,即今日起,命令各路兵马在最短的时间之内给朕挥师东进,攻打长安城!”

    刘辩望着众将,颇有王者之范说道。

    众臣闻言,立刻激动站起身,准备出战。

    不过高升,周仓,韩忠虽然是打起仗来不要命的人,但是荀彧可是一个智谋之士,担有辅助纠正之责任,他立刻上前,弯腰说道。

    “陛下,以我军目前的战力,如想与西凉军硬碰硬,恐怕不一定能够取胜,还请陛下三思才是!”

    刘辩挥了挥手,并没有同意荀彧的这个决定。

    因为他的心里很清楚,这个时候三军将士的实力完全可以碾压董卓,而且他还有那10%的胜率。

    “丞相大人此言差矣,这一次我军挥师东进,完全是替天行道,为国除贼。为何又要惧怕他们那些反贼?我们现在要尽快攻入长安城,防止他再立一个新君!”

    刘辩厉声说道。

    荀彧见刘辩决心已定,也不多说,只能遵从。

    但其实这些,刘辩早就考虑到了,只是他在系统商城中不仅购买了一些强身健骨的丹药,而且还购买了一些兵法韬略。

    他指挥的这支弘农大军,也定能战胜董卓的西凉军。

    “什么?长安城西出现了一只兵马,究竟是谁的兵马,竟敢如此放肆?”

    董卓正在相府之内议论新君的人选,但是不想前军校尉突然进入相府之内禀报此事,他当即就怒了。

    “相国大人,不论是谁,我们都要早做准备才是!”李儒上前提醒道。

    董卓一听这话,脸上当即露出冷笑,完全不在意。

    “不知道长安城外的那些贼子们,统帅是谁啊?”他挺直身体,问道。

    前军校尉微惊,赶紧说道。

    “回相国大人,为首的三位将领分别是周仓,高升和韩忠,听闻这三人原是黄巾旧部,失败之后便隐遁山中,不知去向!”

    众文武皆露疑惑之色,流寇也敢这般猖獗,攻打长安城?

    他们不怕掉脑袋啊?

    董卓一听,脸上表情更加不屑,朗声说道。

    “传本相命令,击杀这些贼子,简直不自量力!”

    前军校尉领命离开。

    董卓也开始继续议论究竟该立谁为新的君主,他心中也根本没拿那些黄巾贼当回事儿。

    长安城外,刘辩所率领的这支劲旅正在窥伺城内的一举一动。

    刘辩抬头看了眼城墙上悬挂的黄天已死,岁在甲子的条幅,心里感觉很不是滋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