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三国召唤神兵之逍遥天子 > 第96章 匈奴的谋士
    这也是为什么他们现在,在袁绍大军已经抵达了他们面前,他们却仍然不想离开的原因。

    毕竟,如果抢不到足够今年让他们过冬的食物,它们即便是回去,也会饿死在草原上。

    而与其饿死在草原上,不如跟这些中原人最后搏斗一番。

    哪怕是死了,也能多省出一份口粮给自己的族人和家人。

    虽然很残忍,但这就是草原上的事实。

    否则草原人也不会在这么多年一直能保持着强盛的战斗力。

    但如果能抢到袁绍给予乌桓人的物资,那事态就不一样了。

    因为这可不仅仅是简单的抢夺物资。

    要知道乌桓人为了过冬,其实也在自己的部族,储存了不少好东西。

    如果能在抢夺到这些物资的同时,又将乌桓人给除掉,然后他们直接挥兵北上去端了乌桓人的老窝,那今年过冬的物资就彻底不需要发愁了。

    而且如果攻打这些装备精良的中原人,那他们匈奴部族肯定要死伤不少,毕竟现在可是有着一汉当五胡的时代。

    作为同为草原上民族的乌桓人,那匈奴人打起来就不需要费太多力气了。

    甚至在掳掠到他们的女人和小孩儿之后,还能增强匈奴部族的不少实力。

    身为匈奴部族的王又有谁会拒绝能够增添自己不足实力的事情呢?

    “想问先生,我们应该如何做?”匈奴王极其谦虚地开口。

    对于匈奴王听人劝的这一点,谋士感觉非常满意。

    他在草原上这么多民族,选择了匈奴这一支。

    除了因为匈奴比较强大以外,也是因为如今的这位匈奴王,能够听得进自己的话。

    想了想他转头看向那名还在匈奴王面前的来自乌桓的眼探。

    “如今你们在乌桓那边可否拉拢到了什么地位高贵的人吗?”

    作为眼线和探子,他们自然不是仅仅负责搜集情报那么简单,更重要的还是要在乌桓部族中,拉拢那些心向匈奴的人。

    即便是没有,也要用尽花言巧语或者是金银财帛,让他们投靠到匈奴这一方。

    “回先生,我们在乌桓那边,自然是也收拢了一批。”

    “其中地位最高的,当数乌桓大王如今的第二个儿子。不过……”

    这名眼线话说到一半,突然迟疑地顿住了。

    “不过什么?有话就说!匈奴王在此。”谋士有些急切地开口道。

    “先生你也知道,我们在乌桓那边地位并不高,只是跟乌桓王第二个儿子有一些接触。”

    “平日里他对匈奴这边,也是极为推崇。”

    “但我们如果想要说服乌桓王的儿子归附我们,恐怕我们的身份还不够。”

    这名眼线说着的时候,忍不住的抬头看向谋士,眼中有些期盼。

    他如今说这一番话,其实也是想为自己和自己手下的人争取一些好处。

    毕竟,如果他们想要说服乌桓王的第二个儿子,就要得到一些相对应,甚至是更高的一些名分和地位。

    类似于中原人那边常说的升官发财。

    即便他们不是中原人,而只是草原上的匈奴人,但升官发财这种事,又有谁不希望呢?

    不过谋士却并没有想到这么多,他沉吟着点了点头,开口道。

    “你说的确实有道理,吴桓王的儿子身份尊贵,确实不是你们这些人可以轻易说服的。”

    “那该如何是好?先生,您还有什么别的法子吗?”

    匈奴王这时候有些急了,要知道,对于那些袁绍给予乌桓的物资,他比谁都亲切,毕竟他才是匈奴人的王。

    “大王放心,在下自有办法。只是……”

    匈奴王觉得这位先生,也跟那个眼线学坏了。

    以前说话都是直接说,有什么说什么,为什么这次也跟着迟疑了起来?

    “先生有何话就说,本王何曾怪罪过先生?”匈奴王大大咧咧地开口道。

    “既然如此,那在下就说了。”谋士向着匈奴王行了一礼,恭声道。

    “如果大王可以屈尊前往乌桓军营,前去当面与那位乌桓王的儿子谈话,说服他加入匈奴,那此计或许能成。”

    “只要本王与那位乌桓王的二儿子谈话即可?”匈奴王迟疑地开口。

    他觉得这根本不是什么事嘛,只是跟人家的儿子谈个话,为何还要这般小心翼翼?

    “自然是跟那位乌桓王的二儿子谈话,不过大王所想可能不是直接前往。”

    “不是直接前往,先生,这是什么意思?”

    “回大王,以在下所想,不如让在下带着人前往乌桓军中慰问。”

    “大王您则扮作在下的寻常义士,悄悄前往乌桓军。”

    “由这位眼线带领大王,前去拜访乌桓王的二儿子。”

    “这样一来,才能达成神不知鬼不觉的作用。”

    匈奴王知道,为什么这位先生会在这时迟疑了。

    让自己堂堂一个匈奴人的王,去假扮军中一士卒。

    这简直是对自己匈奴王身份的侮辱。

    要知道,匈奴人是草原上的民族。

    跟那些中原人的看法不一样,匈奴人素来以强者为尊。

    如果匈奴王不顾身份,而是假扮军中的一士卒,势必会对他匈奴王的尊严产生巨大的影响。

    但如今的这位匈奴王却不同,他对于自己匈奴这些身份毫不在意,此时更是大大咧咧的摆了摆手道。

    “先生放心,你这个法子很好,本王同意了。”

    “到时候就由本王,亲自假扮成先生身边的一名侍卫。”

    “我们一起前往乌桓军,先生大可放心。”

    听到匈奴王并没有怪罪自己,反而是一口答应下来。这名谋士的心中顿时多了几分感激,还有几分对匈奴王的刮目相看。

    因为他在匈奴这边这么久,一直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匈奴这边还是保持着在中原春秋时期的那种所谓的规矩。

    也就是不管做什么,都要堂堂正正。

    但如果在战场上,太过于强调这种堂堂正正,那岂不是要被对手阴到死。

    如今,匈奴王可以不顾身份,同意他让匈奴王假扮成一氏族的看法,这无疑是一件巨大的好事。

    “那大王且稍待,在下这就去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