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三国召唤神兵之逍遥天子 > 第103章 袁绍的决定
    一场交谈很快结束,马文向乌桓王辞行后,乌桓王的脸色变得很是阴沉。

    二儿子没有到这里,他的大儿子和三儿子对视一眼,由大儿子上前道。

    “父王,这位马先生到底想说什么?他们匈奴人到底是走还是不走。”

    乌桓王冷冷地瞥了他一眼,说道。

    “匈奴人此番南下,就算是连我们一起算上,兵力也不会超过三十万。”

    “如今,袁绍光它的本部人马就有七十万,而且还在日益增兵,现在又加了二十多万,人数可能会将近百万,甚至会超过一百万。”

    “换成你是匈奴王,你跑不跑?”长子脸色尴尬。

    他觉得自己的父王在问自己一句废话,三十万对一百万,鬼才不跑啊。

    “匈奴人不会这么愚蠢的守在这里,他们一定是想走了。不过他们最后一句倒是有些深意。”

    “他们竟然说还要找其他的地方南下,我总觉得这话中有话。”

    “如今,整个长城防线,虽然多是溃败,但想要找到一个容纳大军突破的地方却并不容易。”

    “其他地方最多只能容纳几千甚至几百不足的士兵通过,想要让我们三十万大军全部通过,长城中没有几个隘口能有这么大的容量。”

    “以我来看他们可能不再是想要南下了,而是想把矛头转移到其他部落上。”

    乌桓王漫不经心的说着,他的长子和三子却都是心中一惊,互相对视一眼,眼中都表露着分毫无疑的震惊。

    “父王,这不可能吧,匈奴人再怎么说也是草原的王,大家一起依附于匈奴人,匈奴人总不会……”话没有说完,但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他们并不相信匈奴人会把刀兵加在自己附属自己的人身上,乌桓王冷冷一笑,缓缓说道。

    “附属,你知道什么是附属吗?就是大家依附于匈奴人,你们又不是匈奴人的部族,人家为什么要对你们手下留情?”

    “在匈奴人眼里,我们和他们的奴隶没有任何区别,唯一可能有区别的就是我们人多,他们需要给予我们一定的尊重和稍微多一些的好处罢了。”

    “如果是在平时,他们自然不会将矛头对准像我们这些其他部落的人,但如今是什么时候?草原上大雪封山,马上就要冻死一大批人。”

    “人家自己的部族都快保不住了,还会对你们做什么吗?”

    “这,那父王,我们如今该怎么办?”

    乌桓王的长子和三子都有些慌,他们虽然知道自己的父王已经投奔了袁绍,但不管怎么说,自己如今的大军还在匈奴边上。

    如果匈奴人真的下定决心要将矛头对准他们,那或许岂不是可以随时动手?自己这个位置好像很危险啊。

    “别慌,如今马文竟然能将此事告诉我们,估计他们也没有决定好要对谁动手。”

    “我看马文话里的意思,好像还有跟我乌桓一起去攻打其他部落的意思,我们乌桓应该还是没有什么太大问题的。”

    乌桓王的思考还算比较冷冷清,他的长子和三子一听这些话,心中的石头也是稍微落了下去。

    “那父王,我们如今应该怎么办?”

    “传令下去,所有人今日也都不要睡觉了,大军准备开拔,我们急速行军前往南边。”

    乌桓王说出这句话,已经是确定了,他打算现在就要去投奔袁绍了。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毕竟匈奴人现在虽然有要跟他们联手的意思,但谁也不知道匈奴人会不会突然反悔。

    他还不知道这是不是匈奴人的缓兵之计,就是为了让自己心安下心,等着一个自己没有戒心没有防备的时候突然对自己下手。

    当夜乌桓的行军非常顺利,匈奴人被打了一个猝不及防,根本没有立刻组织好兵力来阻挡乌桓人。

    等乌桓王率领大军来到南面的袁绍营帐时,袁绍已经摆酒,准备宴请好乌桓王了。

    “想不到乌桓王如此迅速,竟然真的能够说话算话,在下真的是有些荣幸啊。”

    “我也只是听到外面的斥候说乌桓王率领大军前来一时间准备的有些仓促一些薄酒还请乌桓王不要见怪。”

    袁绍一边说着,一边在乌桓王带来的人群中扫过,跟随乌桓王上来的只有他自己和他的三个儿子。

    其中有两个人表现的倒是非常热情,甚至还有些许的受宠若惊,他能感觉出来,这两人表现出来的是一种尊敬,对于汉族人的尊敬。

    只不过还有一人就显得有些气愤了,当然只是表现在脸上,却也没有做什么,只最多也就是稍微的有些行礼的时候,不算太特别的恭敬。

    对于这一点,袁绍倒是不介意,毕竟这些都是胡人,甚至是马上就要死的胡人,对于自己不尊敬自己就原谅他们吧。

    乌桓王一听有酒,心中倒是也放下了心,人家既然能准备酒宴,那就证明,对自己还是欢迎的,最起码肯定比匈奴人那边要欢迎自己。

    “实不相瞒袁公,在下也是被匈奴人逼得走投无路了,臣弟率领我们的族人前来相助袁公,只是不知道袁公何时发兵。”

    “乌桓王为何性子如此急躁?帐内有酒有肉,我们吃饱喝足再谈不好吗?而且这里……”

    袁绍看了一眼四周。

    “而且,再说了这里也不是说话的地方啊,乌桓王你说是不是。”

    乌桓王恍然大悟,汉人中倒是有一种说法叫做什么,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反正类似的话大体应该就是说话要找合适的时机。

    自己既然来投奔那就应该入乡随俗。

    “好的,好的,既然如此,那我们就进去再谈,进去再谈。”

    ……

    之前跟乌桓王沟通交流的肖明,此时也上前道。

    “乌桓王,快请吧,里面的酒肉都有些凉了。”

    “好说,好说。”

    乌桓王带着他的三个儿子,还有七八名亲卫,很快就进了袁绍的主帐,只是此时气氛已经开始有些不对了。

    “袁公,你这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