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我的1987 > 第15章 稿费
    说完,刘云飞就拉着苏芯走出人群,准备回家。

    刘云飞是气话,本来想给他们想想办法的,但陈翠花就是个傻子,说出那样的话,太难听了。

    “刘云飞,你就这么走了,这里怎么办?”陈翠花急忙喊住他。

    刘云飞回头看了陈翠花一眼,不耐烦地说:“我不回家我还在这里干嘛?在这里等你们胡说八道吗?”

    见刘云飞不高兴向前走去的背影,陈翠花小声地嘟哝:“我说的是实话也是真心话,我怎么了?用热脸去贴你的冷屁股?”

    陈翠花总觉得自己说得非常正确。

    回到家里,已经夜深,刘云飞倒头就睡,连梦都来不及做,天就亮了。

    这两天天气都不错,刘云飞早上看了一会《窥心》,他发现自己慢慢喜欢上这本书了。

    经过老头批注分析,随着刘云飞不断深入分析了解,他发现这本书越来越有味道了。

    由于昨天晚上睡得有点晚,苏芯一直以为刘云飞还在熟睡,也没有去打搅他。

    大约看了两章,已经块十一点了。

    刘云飞起床后,看见苏芯坐在院子里托着腮帮,似乎在思索着什么。

    见刘云飞起床了,她高兴地说:“大娘他们去摘红豆去了,我已经把饭做好,我们一起吃吧,吃完和我一起去区卫生院。”

    洗漱完毕,刘云飞就和苏芯一起吃早饭。

    此时,父亲刘爱国和母亲吴晓芬分别背着一背篼红豆,赶着牛回来了。

    见刘云飞爸妈回来,苏芯忙跑到院子里:“大娘,我和云飞哥准备去趟区卫生院,所以先吃了,你们快来吃,饭菜都还是热的。”

    “你们今天就去吗?对了云飞,一会你带着你舅舅给我们家的那几十斤粮票到粮站去买些包谷回来,要不猪和人都没吃的了。”说完,母亲放下背篼,走进屋里拿出一踏粮票。

    刘云飞一张一张地数着,有壹市斤,贰市斤,伍市斤,拾市斤等不等面值,一共有五十斤。

    “云飞哥,我都有购粮证,你也应该也有购粮证吧?把购粮证一并拿着,你既然已经到马场坪区教育组去报到了,八月份是算你工作时间的,你拿着购粮证去粮站看看,看能不能提前购买八月份的粮食。”苏芯提醒刘云飞。

    是啊,在去师范学校拿报到证的前一天,刘云飞就去大山县粮食局办了粮食手续,好像有一个长条形的本本,就叫购粮证。

    购粮证,必须要城市居民户口才能有。

    刘云飞上了师范,户口就从原来的农民户口转成了非农户,这就意味着自己可用购粮证去买粮食。

    吃完饭,刘云飞走进房间,在枕头边的那个包里把购粮证找出来,和那叠粮票一并装进衣服口袋,就和苏芯一起出了门。

    来到马场坪区集市上的时候,刘云飞先去了趟马场坪邮电所。

    要毕业的这两个月,刘云飞投稿的时候留的地址都是皮匠湾村。

    村里离区里还有一段距离,一个月邮电所的人难得去村里一趟,好在刘云飞上初中的时候就经常写些诗歌散文投稿,与邮电所四十多岁的业务员刘强比较熟悉。

    马场坪区邮电所就在街道口进去三百米的地方,一栋七十年代用预制板搭起来的小二楼,人走在楼梯上和二楼的楼板上感觉整栋楼都是晃动的。

    见刘云飞从邮电所前面走来,刘强大声喊道:“云飞本家,你有几封信在这里,还有几张汇款单,你过来取一下。”

    还真有自己的信,并且有汇款单,看来这个月家里的煤油钱和盐巴钱有着落了。

    刘云飞内心高兴,他和苏芯一起进邮政所,刘强递给他四封信。

    一看信封,其中两封分别是《高原日报》和《大山报》的信封,刘云飞知道,这肯定是两个报社寄来的样报。

    另外两封,一个是大信封,信封的左下角印着《西部文学》的字样,右下角是邮政编码。

    还有一封是一般的平信。

    随着,刘强就把三张汇款单递给刘云飞。

    刘云飞看看汇款单,一张六块,一张十块,一张二十块。

    汇款单上明确写着,六块的是《大山报》社的稿费,十块的是《高原日报》社的稿费,二十元的是《西部文学》的稿费。

    “我说本家哥哥,我今天没带户口本,这稿费能不能取?”刘云飞笑着问刘强。

    “按道理,必须要有户口本或大队的证明才能取,但我们俩熟,本来这钱就是你的,你直接把单子填了,我给你领出来就是了。”刘强也不客气,笑着说,“没想到你的稿费收入还不少,你得请我吃顿马场坪豆花饭才行。”

    “这个没问题,不就五毛钱一顿吗?走,现在就落实。”刘云飞笑着说。

    “和你开玩笑,我还有事呢,你把钱收好,以后有机会再让你请。”刘强笑呵呵地把三十六块钱递到刘云飞手里。

    走出邮电所,苏芯接过刘云飞手里的几个信封,把《西部文学》的信封拆开:“云飞哥,没想到你还是个作家,不错嘛,文人,大文人,我发现我越来越佩服你了。我看看这本杂志上发了你的什么大作,20块钱的稿费,肯定是好东西。”

    “也没什么,就是一个两千多字的短篇。”刘云飞尽量压制住自己的兴奋,很平淡地说。

    刘云飞知道,投给《西部文学》的篇小说,是上个假期在家写的一个名叫《蔷薇花开》的短篇,写的是一个农村女孩怀着对美好未来的向往,最后终于走出大山,找到自己想要的生活的励志小说。

    没想到会被《西部文学》采用了。

    按照刚才稿费单上的标准,杂志社给了刘云飞差不多千字10元的稿费。

    这在1984年10月颁发的《书籍稿酬试行规定》中,千字6-20元的标准,千字10元,算是高的了。

    一般要那些大家才能达到最高千字20元。

    当然,诗歌的稿费最高,好像是按照行来算,《高原日报》10块的稿费,是一首10行不到的现代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