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回到明朝当首富 > 第1116章 绝境
    很难想象,一个人面对生死危机,非但半点不着急,反而还跑来……道谢?

    脑子怕不是有病吧?

    换做其他人,王恕一定会以为是疯子。

    可眼前这人不一样,虽未明说,其身份已呼之欲出,就是那繁昌侯宁远。

    这小子临危不乱也就罢了,好端端的跑来道谢……又是怎么回事?

    “你应该知道后果的吧?”王恕略带费解的问。

    “嗯,大抵能猜到……”

    宁远随口道:“所以小子才跑来,特意与您道谢一声!”

    王恕越发的不解:“你既然知道危险性,又何必道谢?”

    宁远笑了:“您会知道的,就不多打扰了,下官告辞!”

    说着,抱了抱拳,大步离开了。

    厅堂间一阵寂静。

    徐黼和李梦阳面面相觑,皆是一脸……懵逼。

    这……怎么个意思啊?

    要知道,这巡按使乔燃可是宁远一脉的人,而当下华亭县这边的闹的如此之大,便是针对宁远的。

    而这乔燃呢?

    明知道那宁远危险不已,甚至攸关性命,却……浑不在意?

    不在意也就罢了,还神神道道的与王恕王老爷子致谢?

    脑子进水了吧?

    “王公,您看这事……”徐黼欲言又止。

    “不会出事吧?”李梦阳在旁边补充。

    当下来看,无论怎样都是必死之局,无解!

    随着万千学子联合起来,诸多百姓也参与进来,一起闹事,势头已不可阻挡,包括朝廷那边,估摸着也半点办法没有。

    而就是面对这样的死局,那巡按使乔燃却仍旧不在意?

    太怪了!

    “这……”

    王恕沉吟许久,最终十分谨慎的冒出了三个字:“不知道……”

    哈?

    不知道?

    听着意思,难不成是这必死之局……还有缓和的机会?

    不是吧?

    王恕便没有作声,望向了不远处的鸿运大酒楼,眼底闪过一抹深意。

    既然宁远都出现在了这华亭县,想来,巡狩天下的哪位……也应该来了吧!

    可真是好大的事啊!

    “王公……这应该是谦谨的说法。”

    徐黼笑了笑道:“王公义高云天,为天下学子站出来,下官实在佩服之至!”

    李梦阳也不住开口:“对极,只王公出马,此事定成,护我儒家正统,王公千古!”

    这话,倒也算不得巴结,而是事实!

    如果只是学子闹事的话,与朝廷而言最多只是麻烦,就算解决不了,也不会闹的太大。

    可这位王公站了出来,一切就都不一样了。

    这等大儒,便是天下无数学子的风向标,一旦事情传开,非止华亭一地,其他地方的学子也会纷纷响应参与进来。

    若再加上其他地方的百姓也参合进来,可想而知,整个大明天下都将变得动荡。

    面对此等不可抗的大势,朝廷那边又能怎样呢?

    怕也只能选择委曲求全,彻底遏制科举改制的动静!

    当然,话说回来,这么做也是相当危险的,几乎是与天家对着干的!

    朝堂百官不能出声,地方官也要小心翼翼。

    因为谁也不知道日后是否会遭到清算!

    所以,王恕这样一位名儒站出来很是难能可贵,值得钦佩!

    “接下来就要看朝廷那边的动向了。”徐黼低声说了一嘴。

    大势已起,且注定愈演愈烈,朝廷,亦或说监国的太子殿下能扛到什么时候呢?

    “后日,你随同我一起探视遭水灾的田地!”李梦阳说道。

    徐黼会意。

    查探受灾的田地便要离开县衙啊!

    他这个县老爷离开了,那诸多学子与百姓再闹起来……怕不是想管也来不及吧?

    很快,一则消息传至京城。

    “王恕去了?”

    太子朱厚照长吸一口气!

    王恕去了,紧跟着,原本已然平息下去的诸多受灾百姓再度闹事,且愈演愈烈!

    麻烦大了!

    如果说带头闹事者只是学子的话,那这事可能还有那么一丝丝的机会。

    现在,王恕这等大儒都站出来,影响的可是天下的千万学子啊!

    天下学子一起闹事,根本无法阻止!

    “完了,这下完了……”

    朱厚照脸色泛白,心底压力倍增。

    事态已不可控!

    等待他抉择的,怕也只有一条路了!

    “殿下,那王恕致仕,已不是朝廷命官,他如此带头,岂不是要祸乱天下,难道不可以治他的罪吗?”这时,有小太监开口。

    “闭嘴!”

    大太监萧敬怫然作色,低声呵斥:“多嘴的东西,出去!”

    那小太监被吓的颤颤巍巍,小心的走了出去。

    大殿安静下来。

    朱厚照疲惫的瘫坐着,向南望了许久,沙哑道:“大伴,你说能治王恕吗?”

    刘瑾认真想了想,摇头道:“殿下,臣以为不可。”

    “怎么说?”

    “因为……治了王恕,恐将引起更多的学子闹事。”

    “嗯……”

    朱厚照应了一声,又沉默下去。

    问题就在这里。

    要治王恕,首先要有个罪名,如谋逆等。

    可若这样的话,便等同于将那华亭县所有的学子与再度闹事的百姓定为谋逆了啊!

    谋逆,朝廷这边势必要平叛的,那么到头来,便只会将事情闹的越发麻烦,乃至不可控。

    说白了便是当下的朝廷不可轻易给诸多学子闹事定性!

    不能定性,便也只能眼睁睁看着啊!

    朱厚照又是一声叹息。

    科举改制,是否有用,几乎是无需多想的。

    就如……当下?

    朝廷尚未改制科举,只是有一些风声而已,华亭县乃至整个大明便有如此多的学子出来闹事,这……岂不就是弊病之一?

    “日后,若孤为君,当不理政事!”朱厚照有些厌烦的说了一嘴。

    晚些时候,一封急报传来。

    上面仅有四个大字——大局为上!

    朱厚照看了看,长息一口,暗自摇头。

    这是父皇传来的急报,其立意……已十分的明显。

    什么是大局?

    当然是这朝堂的安稳。

    华亭县一地学子与万民几乎同时闹事,其影响将会遍及整个大明,继而产生不可预测的后果。

    那么,为了避免出现动乱,唯一的办法便也只能是对老宁下手了。

    “报!”

    就在此间,有小太监跑来:“殿下,都察院右佥都御史陆完上奏!”

    “哦?”

    朱厚照微微皱眉。

    在这等当口,都察院行动起来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