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戏侃三国 > 第172章 时机
    我认为,这是完全有可能发生的事件。

    理由一:刘备不能跟刘表翻脸。翻脸了刘备没地方可去,又要过起流浪的生活,所以只能忍着。装作没这回事,是他最好的选择,不可能要求刘表给个说法。

    理由二:这次不愉快事件不是刘表主使。刘表并不想除掉刘备,否则刘备逃得了初一终究逃不了十五。也明确了这一点。

    理由三:蒯越、蔡瑁确实与刘备不合,矛盾很大,后来刘表一死他们就分道扬镳了。所以蒯越、蔡瑁谋杀刘备是很有可能的。一次谋杀不成功,刘备必然会加强戒备;同时,刘表虽然不至于处罚他们,但免不了要批评一番,他们应该有所收敛。

    总而言之,刘备在荆州刘表的屋檐下,始终是矮着半头,有吵有闹,凑凑合合过日子。

    这一凑合,就凑合了整整七年。

    人才是怎样选择老板的(一)

    虽然这七年里刘备蛰伏荆州,没什么事情可做,但他并没有闲着。

    除了三陪之外,刘备在做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

    乱世中什么最贵?人才,绝对是人才。

    和平年代人才影响的也就是GDP、经济增长率等等,乱世中人才影响的则是多少万人掉脑袋、天下姓刘还是姓项的重大问题。

    刘备所做的有意义的工作正是招揽人才。

    并不是像一些人所说,刘备摸爬滚打了大半辈子,事业一直处在低谷,痛定思痛,直到这个时期才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其实刘备一直很重视人才,从年少时期组织少年团队,到乱世打拼一向礼贤下士,无一不是为收服人才而努力。

    但令刘备无比气馁的是,人才却不重视他。

    这也是为什么刘备身边人才不多的原因:不是他不重视人才,而是人才看不上他。

    东汉初年的名将马援对光武帝刘秀说过一句乱世名言:“当今之世,非但君择臣,臣亦择君。”

    的确,在大一统的时代,士人要想当官,老板没得选。只有一个皇帝,一个朝廷,等于只开展一家垄断公司,人才想干就干,不干就拉倒。乱世却不一样,老板往往不只一个,以三国来说,就有曹老板、袁老板、孙老板、刘老板等N个,有了选择的余地。这就与今天的大学生就业一样,成了双向选择。

    有了选择性的时候,到底选哪一个老板?这里边的差异是非常大的。

    选择的差异归根结底来源于人的差异。如同今天找工作一样,应聘者要考虑薪酬待遇、发展前景、企业文化、工作环境等等因素,当时的人才选老板同样要考虑这些因素。但每个人最看重的东西并不一样,有些人更看重薪酬待遇,有些人更看重发展前景,有些人看重与老板的私人感情,还有一些人看重企业的特色——虽然乱世中各个老板本质上都是打天下闹革命,但还是有所差别的,比如曹操相对倾向于威猛,刘备则相对倾向于仁义。当然每个人看重的因素也不是泾渭分明的,往往交织在一起,最后做决定是多种因素综合起作用的结果。

    现在,我们不妨从找工作的角度,给三国时代的老板们做一个鉴定。鉴于有些老板的成色实在太差,我们先锁定袁绍、曹操、孙策孙权兄弟、刘备这几位大哥级的老板。

    第一回合,论实力。

    袁绍大佬的实力原本是最雄厚的,所以他麾下的人才也最多,连荀彧、郭嘉等猛人开始也在他手下打工。但他在官渡被曹操打败后,开始走下坡路。后来曹操老板兼并了袁老板的公司,就成为天下第一,地位无人能够动摇。孙氏兄弟占据江东,割据称雄,但还没有逐鹿中原的实力。刘备老板公司倒闭好几次,勉强能够依附别人重组公司,更没法和曹老板同日而语。

    所以,第一回合胜出者是曹老板。

    第二回合,论业绩。

    曹老板凭借首先倡导讨伐董卓、搞定吕布袁术等老板的一系列出色表现,赢得不少分数,业绩十分辉煌。尤其是搞定袁老板之后,已经被公认为最彪悍最能干的CEO。孙策老板的业绩也不错,可惜英年早逝,接任的孙权老板还没干出多少成绩,并不为人所知。倒是刘备老板,越挫越勇,百折不挠,凭借打不掉的勇气、打不完的魅力、打不散的团队,虽然业绩不够突出,声望值却上升很快。

    第二回合,最终胜出者还是曹老板。

    第三回合,论出身。

    东汉魏晋南北朝,是一个很看重门第出身的时代。在这方面,袁绍老板有着先天优势,四世三公的家族地位,除了皇帝没人能比。曹老板虽然也是高干宦官子弟(需要指出是养子),但比起袁老板那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孙老板是小公务员后代,与刘老板差不了多少。不过,世间已无袁老板之后,这几个老板中间出身最好的就是曹老板了。

    第三回合胜出者依旧是曹老板。

    第四回合,论政治背景。

    起初袁老板被推举为讨伐董卓各路诸侯的盟主,占据政治优势。但建安元年,曹老板抢到汉献帝做公司名誉董事长兼公司代言人之后,顿时万众瞩目,袁老板立即黯然失色,孙氏兄弟和刘老板等其他诸侯更是自惭形秽。

    第四回合的胜出者,毫无疑问是曹老板。

    第五回合,论企业特色。

    袁老板和孙老板的企业特色不很明显,只是乱世称雄,谋求霸业。相对来说袁老板行事比较犹豫少断,孙策老板比较威猛躁急,孙权老板的特色还不为世人熟悉。曹老板的企业特色很明显,老板为人多谋略善用人,少拘束重实用,在他带领下的企业,军队非常有战斗力,屠城杀降样样都干,震慑性很大。但如郭嘉所说,很多地盘都是“徒以威服”,可以说是倾向于暴力强权。刘备老板的特色也很明显,思想正统,行事稳重,注重仁德,仁义之名远播,但同时的负面效果是少权变见事迟。总体来说,刘老板倾向于仁政。

    第五回合,曹老板和刘老板平分秋色。

    通过对四大老板的比较,可以看出曹老板得分最多,他的企业优势很大。所以,很多人才首选的就是曹老板。就连刘备识拔举荐的袁涣、陈群、田豫等人,后来都投奔曹操,成为曹魏名臣。

    这个完全可以理解,与今天的人们找工作一样,大多数人都是希图高官厚禄的,都是希望饭碗稳定的,所以哪个老板开的薪水高,工作有保障,投资风险小回报高,大多数人就会选择哪个老板。

    此外,与老板的私人感情,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砝码。比如曹操决定单干讨伐董卓时,首先过来帮助他拉起队伍的就是夏侯惇、夏侯渊、曹仁等本家兄弟;刘备起兵时的班底也是自己早年结交的关羽、张飞等兄弟们。

    不过人才选择老板,也不是看中哪个就选择哪个的。除了想投奔老板的主观愿望是否强烈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客观限制因素——地域。

    地域因素在今天已经比较薄弱了,但古代交通不方便,人们的乡土意识又很重,地域因素绝对是一大局限。很多人就近选择在当地开张的老板那打工,比如河北人才多选择袁绍袁老板,江东人才多选择孙老板。项羽所说“富贵不归乡里,如衣绣夜行”,也代表了一大批人的观念,做官最好能荣归故里,如果家在曹老板的地盘,自己却在孙老板那里打工,有家难回,宦游的滋味是很不好受的。再者,乱世中跑来跑去找老板风险很大,搞不好就在路上出个意外被人干掉(参见韩暹大将军的悲惨遭遇),那可真是冤枉到家了。

    因此,即使江东或荆州的人才看好曹操老板,在机遇到来之前(比如曹老板把生意扩大到江东和荆州),这些人也就凑合着在孙老板和刘表老板的公司干了。但这绝不意味着他们欣赏孙权老板、刘表老板多于曹老板,只是机缘巧合而已。

    如同今天的大学生毕业,有些毕业生非常看好一个企业,可是这家企业偏偏此时不招聘新人或者要求有工作经验,这些毕业生只好先去别的企业打工,但心里很有可能还在想:等到时机成熟,我立马就跳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