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戏侃三国 > 第177章 历史就是一个小姑娘
    不错,刘表老板对我们还不错。但你发薪水我干活,我们的交情只是薪水之间的那一点交情。除此之外,你要是还以为有点别的什么,还是劝你趁早洗洗睡吧,睡着了再做梦。

    交情再好,好不过一个钱字。这个道理,我懂,你不懂。

    投降吧!投降吧!

    一时之间,投降的声音萦绕在新任荆州牧刘琮的耳朵里,挥之不去。

    没有哪个做老板的,在预期收益不高的情况下,心甘情愿自己的公司被人兼并。

    刘琮也不例外。蒯越等人投降了,可以继续当干部,很有可能还要升官。他刘琮投降了,还能做荆州地区的一把手吗?绝对不可能。

    年轻人刘琮表达了不想投降的意愿后,老江湖傅巽看出刘琮之所以不投降,是因为对不投降的预期收益还存在一丝幻想——以为不投降就可以继续做荆州地区的一把手。

    傅巽决定立即让刘琮从幻想中清醒过来。

    傅巽从三个方面分析问题:第一,投降曹操就是归顺朝廷,不投降曹操就是对抗朝廷,就是叛逆,这个罪名你背得起吗?第二,一个人最重要的品质是有自知之明,对抗曹操,一定会输,这个你考虑清楚了没有?第三,想让刘备抵抗曹操,同样会输,这个你也别抱希望。

    给刘琮当头浇了一盆冷水后,傅巽接着问老板:“你觉得你比起刘备怎么样?(将军自料何与刘备)”

    刘琮倒是个坦率人,承认自己比不上刘备。

    傅巽如此循循善诱,是把刘琮往圈套里引,他早就为刘琮量身定作了一个二难命题:如果刘备打不过曹操,你即使想打,也打不过;如果刘备能打败曹操,肯定不会让你当老板,而是要当你的老板。

    最后,傅巽为刘琮指明出路:形势如此严峻,不论采取哪种方式,这个老板你最终都当不成,还不如直接投降曹操,好歹能混个一官半职。

    傅巽把收益算清楚后,刘琮终于明白怎么走都是死胡同,无奈之下同意投降曹操。

    时间是建安十三年(208年)九月。

    刘琮决定接受曹操集团兼并,按理说应该通知公司全体员工,让大家上下一心,统一思想,统一行动,改头换面,重新做官。但刘琮偏偏没有让刘备知道消息。

    这个可以理解,刘琮明白刘备是不可能投降曹操的,自己投降后,刘备很有可能会带人杀过来,至少也会痛骂自己一顿。刘琮不打算自找没趣。

    等到曹操大军开进荆州地盘,刘备左看右看,看不出刘琮这边出兵抵抗的一点动静。

    别人来抢东西,主人无动于衷,这唱的是哪一出?莫不是已经投降了吧?

    刘备急忙派人前去询问新任领导刘琮。刘琮这才派了一个叫宋忠的人,给刘备传达投降曹操的意思,并建议刘备同志一起接受曹操收编,曹老板已经答应不计前嫌、量才任用等等。

    刘备怒了。这叫什么人?做的什么事?既然你们要投降,好歹大家一个锅里吃饭的,你不能早点打个招呼啊?现在曹操都杀到家门口了,你才告诉我,实在太不厚道了。

    刘备拔剑出鞘,有一股想砍了宋忠的冲动。但人到中年的刘备,早已不是鞭打督邮时血气方刚的那个年轻人,他压住火气,训斥宋忠:“就是砍了你,我也不能解恨,临别之际杀你,我还觉得耻辱!(亦耻大丈夫临别复杀卿辈)”

    从刘备骂走宋忠的话中(临别),可以看出刘备又一次决定跑路。樊城北边有曹操大军逼近,南边的襄阳已经投降,刘备在夹缝中根本无法生存,撤退是正确的选择。

    郁闷的刘备,只好召开紧急会议商议对策。当然,主要是商议撤退的目的地和怎么落实的问题。

    撤退的目的地很快确定下来——江陵。江陵是东周时期楚国都城所在地,秦汉时期一直是南郡治所,按今天的标准来看就是大城市,既是战略要地,又是兵马粮草等战略物资的囤积地,还有大批水军驻扎。如果赶在曹操之前占据江陵,就能摆脱被夹击的不利形势,以空间换时间,组织有效抵抗。

    此外,曹操纵横北方靠的是什么?精锐的步骑兵。如果能迫使曹操在长江一带打水战,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化解曹操的优势,扭转不利局势。

    至于撤退的方式,有人建议,既然刘琮不仁,就别怪我们不义,干脆打进襄阳活捉刘琮,然后号召荆州军民一起撤到江陵。

    史书记载刘备大义凛然地拒绝了这个建议:“刘荆州(表)临亡托我以孤遗,背信自济,吾所不为,死何面目以见刘荆州乎!”

    刘备这句话更像是外交辞令,有些实际问题是省略不讲的,讲的只是冠冕堂皇的理由。他省略的是可行性问题——襄阳城不是想打就能打下来的,很可能两家拼死拼活相争不下,曹操已经开开心心当了渔翁。即使在曹军到来之前打下襄阳,损失肯定不小,还怎么抵抗曹操?

    收起这个念头吧,还是抓紧时间跑路比较实际。

    历史不是个小姑娘(一)

    刘备来到荆州,过了长达七年的稳定生活。虽然这七年不像在徐州一样大起大落,没有做出多少成绩,但除了招聘诸葛亮等一批荆州人才,收服许多荆州士民的人心之外,他还有一样可喜的收获。

    儿子。

    刘备此前可能有过儿子,但颠沛流离的生活,杀伐征战的乱世,婴儿活下来的几率太小。在荆州的第六年——公元207年,他有了儿子刘禅,乳名阿斗。对于一个已经四十七岁的父亲来说,老年得子的喜悦是不能用言语来形容的。

    历史人物也罢,心怀天下也罢,他们的天伦之乐与普通人没有什么不同。

    除了刘备,关羽、张飞等骨干成员也在这段难得的稳定岁月中生儿育女。以关兴、张苞的年龄推算,他们很有可能也是出生在这个时期。

    乱世中稳定的岁月,终究有个尽头。

    在路上,才是这个时代永恒的主题。

    经过一番准备,刘备再次上路——从樊城出发向江陵跑路。

    这次跑路是有计划的战略撤退。兵分两路,陆路由刘备自己统领,谋臣有诸葛亮、徐庶等人,大将有张飞、赵云等人,直趋江陵,路程约五百汉里(下同,单位都是汉里)。水路由关羽率领,战船数百艘,军士约一万人(哪来的这么多水军后面将会交代),沿汉水南下,前往江陵会师(进军路线请看下文),路程约一千几百里。

    陆路距离最短,水路迂回曲折。但水军顺水行舟的速度,可达步兵的三四倍。步兵一天行走三四十里,水军一天可行驶一二百里。

    按照这个计划,水陆两军,差不多可以同时到达江陵。

    关羽率领的水军,还承担了运输军需物资的任务。刘备在樊城驻军多年,囤积的军需物资不少,这次战略撤退,能带的家当自然都要带上。古时候陆路运输不便,依靠水路运输军需物资在情理之中。

    管理学有个规避风险的理论——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否则篮子一翻,全部完蛋。

    正是这个分兵策略,最终挽救了刘备集团的命运。

    襄阳在樊城的南边,只隔着一条汉水。刘备南撤的第一站就是襄阳。

    年轻人诸葛亮来到刘备集团才一年时间,不像关羽、张飞等人已经经历过N次有惊无险的跑路。这是诸葛亮第一次跑路。

    第一次,总会有些不习惯。诸葛亮不认为跑路能跑出一个新局面。惶惶如丧家之犬,樊城守不住,江陵就能守住吗?既然免不了与曹操一仗,晚打不如早打,不如就在襄阳决战。否则跑到江陵一带,士气丧尽,又人生地不熟,这仗还怎么打?

    路过襄阳的时候,诸葛亮忍不住向刘备提出建议,攻打襄阳吧,拿下荆州省会襄阳,就能号令整个荆州,然后利用荆州的人力物力与曹操开战,胜算比直接跑路大一些。

    刘备又一次否决攻打襄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