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北宋纨绔:开局狗头铡,包大人饶命 > 第六十八章 吴公子,霉粮
    把胖知州打发走,曹斌带上斗笠,继续带着轿子等人向城外走去。

    如今整座济州城都在戒严之中,只有南门开放,但也兵丁密布,守卫甚严。

    守门士兵见曹斌一行人过去,上前止住道:

    “城门禁止出入,你们可有府衙通行文书?”

    时迁连忙从衣兜里拿出一面身份令牌,正要展示一下。

    却见那城门官小跑着奔向他们身后一群人,来到一个二十五六的青年面前,点头哈腰道:

    “吴公子,您要出城怎么不通知小人?我好大开城门,省的浪费您的时间。”

    那青年满意地点点头道:“你小子眼色不错,开门吧。”

    城门官闻言,连忙驱散挡路的士兵,又不耐烦地将推曹斌等人驱到一边:

    “闪开,闪开,不要挡了吴公子的路。”

    吴公子带着一群人,像是没有看到曹斌等人一样,旁若无人地乘车出城去了。

    时迁鼻子都要气歪了,指着那城门官骂道:

    “狗眼看人低的东西,你不是说要府衙的通行文书吗,为何他们没有出示。”

    城门官瞪大双眼道:“你这小矬子竟他么敢骂我,找死是吧?”

    “你们能跟吴公子比吗,也不看看自己的身份,我看你是活腻歪了。”

    说着,就要来揪时迁的脖领子。

    时迁直接蹦起来踹了他一脚,将身份令牌举道城门官面前道:

    “睁大你的狗眼看清楚,我们是什么人。”

    那城门官没想到时迁竟然这么灵活,一脚下去直接被踹了个四脚朝天。

    他正要发怒,却突然看到了时迁举到眼前的身份令牌。

    他瞪大眼睛道:“钦使行辕?”

    听到这话,本来要上前的守门士卒也停了下来,眼里露出了谨慎。

    城门官连忙爬了起来,诚惶诚恐地作揖道:

    “小的不知道大人的身份,才冒犯了大人,请大人恕罪啊。”

    时迁抱着肩膀,斜眼看了他一眼,冷笑道:

    “还不快打开城门?”

    那城门官闻言,不敢怠慢,连忙命令士卒让开,殷勤地将曹斌等人送出城门。

    不一会儿的功夫,又接连有手持“钦使行辕”令牌的人出城。

    此时,已经是天光大亮,但由于下雪的缘故,整个天空灰蒙蒙的,给人一种萧瑟的冷寂。

    虽然场外聚集了数十万灾民,但此时一片寂静,连绵的草棚上也积攒了一层薄薄的寒雪。

    时迁有些皱眉道:

    “伯爷,这些灾民太不晓事了,他们竟然懒得连积雪都不清除。”

    “这样下去,过不了多久,这些草棚就塌了。”

    曹斌没有说话,只是一边在草棚中间行走,一边四处观望。

    淡淡的臭味充斥在空气之中,脚下充斥着肮脏的杂务,甚至一不小心就会踩到屎尿。

    这棚户区的情况太过糟糕,济州的官吏根本就没有用心规划。

    正在这时,只听远处一阵清脆的锣响,将棚户区的寂静打破。

    一个嚣张的声音随着锣声开始喊了起来。

    “有好事关照你们,快都出来......”

    曹斌疑惑道:“是什么人在喊叫?”

    时迁连忙解释道:“伯爷,这可能是城中的富户在现场买人,咱们要不要去看看?”

    曹斌这时也想起了临行前,庞煜的嘱托。

    每当大灾的时候,都会有一些人趁机买卖人口。

    此时正是灾民们在生死线上挣扎的时候,脆弱的很。

    为了活命,可能只要一点儿粮食就将自己给卖了。

    听到时迁的建议,曹斌也点点头道:“那就去看看吧,我倒要瞧瞧是什么人在趁火打劫。”

    一片开阔的空地上,已经围拢了很多灾民。

    中央支了一把硕大的遮阳伞。

    两列大汉左右而立,一副凶神恶煞的模样,目光紧紧地盯着那些灾民。

    伞下放了一张长桌,桌前坐着一个拿烟斗的老账房。

    他身边正是曹斌在城门处遇到的吴公子。

    只见他翘着二郎腿,一副自得的模样,不是捧起热茶喝一口,饶有兴致地看着排队卖人灾民。

    这时,老账房敲了敲桌子道:

    “今日,我吴家只买美貌少女,三升粗粮一人,盖不还价......”

    一个灾民弱弱地喊道:“能不能多给一些粮食,三升粮食吃不了几天啊。”

    那老账房脸色一沉,用烟斗使劲敲了敲桌子,怒道:

    “你们别不知好歹,这是救你们的命,如果不同意,大可以转身就走。”

    “好了,开始吧。”

    虽然已经排队地灾民心里十分不忿,可也强忍住没有离开。

    曹斌见状,见一个灾民正要拉着一个眉清目秀的小姑娘前去排队,不由拦住他问道:

    “这位老哥,现在虽然天降大雪,但官府每日发粥救灾。”

    “只要坚持过今年冬天,很快就能摆脱困境吧,哪里到了卖人的地步?”

    那灾民见曹斌穿着富贵,又有手下跟在身后,不由有些心怯,糯糯道:

    “这位公子恐怕不知,靠官府救灾的粮食根本没有办法活命,我老汉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啊。”

    曹斌有些奇怪道:

    “我听说官府救灾的标准是每人每天半斤粮食。”

    “虽然很难吃饱,但总不会饿死吧?”

    “难道济州官府克扣灾民口粮。”

    那灾民听曹斌如此说,苦笑道:

    “公子有所不知,官府发放地粮食虽然足量,但其中有参杂了不少......发霉的陈粮。”

    “若是运气好,倒是能够充饥,若是运气不好,那就惨了。”

    他满面凄苦道:“我也是没有办法,才为孩子找一条活路,给人当奴婢,总比饿死强。”

    说着,他突然拉着小姑娘跪倒在地道:

    “公子,不如你买了这丫头吧,她在家的时候,特别勤快。”

    那小姑娘不过十几岁,也脸带渴求的看着曹斌,跟着她的父亲不停地磕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