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武侠修真 > 武侠:我成了一代厨王 > 第四十三章 还有路可以走下去
    兵备的情况还不错,吃空饷的程度还在自己的预料范围之内,马士英这两天心里还算舒坦。茶碗刚刚端到手上,外面就热闹起来了。本来这种事儿根本用不上马士英出面,随便去个幕僚也就断得清楚了。可没想到,幕僚看到方涛手上的房契之后傻眼了,货真价实的总督印鉴哪!二话不说,忙不迭地拿着房契跑回来找马士英出主意。

    马士英看到自己的印鉴突然被盖在了房契上,自己也傻了眼。交割文书也好房契也好,衙门里办事有专用的印鉴,自己的总督大印盖在上面算怎么回事?

    “都叫进来吧!”马士英哭笑不得地将房契放在桌上,吩咐道。

    不多时,人都被带了进来,不等众人行礼,马士英指着交割文书直接问道:“这东西从哪儿来的?”

    招财连忙抢着将事情一一说明,马士英听了半晌,突然大笑了起来:“你们哪!被骗了还这么认真!”

    早就猜到结果的方涛心一下子沉到了谷底。招财却还是不服,兀自喊道:“小人不服!总督大人的印鉴难道有假?”

    马士英笑吟吟地说道:“这一伙儿人应该是五个,四男一女。李秀才、胡老板、樵夫、书吏、丫鬟;这五个人本来应该是想玩儿‘仙人跳’的局勒索钱财,可惜你们三个年纪太小,女人派不上用场,所以就设了这么个骗局。看准你们要买铺子,就找了这么一家‘店东有喜’的酒楼来诓你们,之前如许多的文章,只不过是为了骗取你们的信任罢了!”

    招财疑惑道:“怎么可能?那李秀才离去的时候,不是有摆摊卖馄饨的还跟他说笑的么?周围的街坊不也是跟着笑的么?”

    马士英笑道:“这有何难?只消这李秀才跟这馄饨摊的老板打个赌,说能把别人家的铺子卖了,卖不出去就到他那儿请吃几碗馄饨,那么这个馄饨摊的老板还不得跟着后面起哄?呵呵,也就是这一手,让你们彻底觉得他们是真的!实际上,你们若是再多一个心眼,到馄饨摊的老板那儿问一问,多半就不会上当了!可惜啊,你们被人家算得死死的,知道你们舍不得吃三碗馄饨打听消息!你们哪也不想想,樵夫给人家送柴火,都是从小巷里送到大户人家后门送进去,哪有走上大街的?北市有大户人家么?”

    招财抗声道:“可是……总督老爷,这印鉴总不会是假的吧?”

    “印鉴是真的!”马士英的脸有些挂不住了,“最奇怪的就在这儿,本督的印鉴一向随身带,贼子居然能偷偷盖上一记,这些人,恐怕不是寻常的江湖骗子!”

    “大人,要不要彻查?”旁边的幕僚低声询问道。

    马士英的声音冷了下来:“当然查!偷到本督身边来了,下次要本督的脑袋还不是轻而易举?里里外外必须彻查!”于是,整个总督府顿时鸡飞狗跳。关乎性命,马士英这一回是下了狠心了,一旦有什么蛛丝马迹就立刻深挖到底。结果,偷印的事儿没查出来,什么府内的管事贪墨、小妾偷汉子、丫鬟小厮偷偷变卖府中财物等等这些破事一下子被翻个底儿朝天。总督大人的脸直接丢了个干净。

    倒霉的是方涛三人,原本用来起家的二百多两一下子被骗掉二百,三个人攥着手上的二十多两继续蹲到城墙脚发愁。进宝早就已经哭了个天昏地暗、日月无光。好不容易哭够了,才不顾上饥饿的肚皮,抱着膝盖沉沉地睡去。

    招财则是一直没吭声,捏着一个小石子不断地在地上抠抠画画。方涛拧眉沉思良久,开口道:“咱们还有二十两,照样能活下去。人家摆个路边摊儿不过几百个钱,也能挣得全家不饿,咱们手上还有二十两,怎么也算是土财主了,断然不会没了活路!”

    招财的手停了下来,低声道:“还是涛哥儿你说了算吧!我什么都不会,进宝也做不了什么……”

    方涛想了想,说道:“咱们可以做米糕、面饼!跑车船的,都图个实惠、经饿,咱们只要做得大一些,卖得便宜些,自然能卖出去,每日小赚一些没大碍。”

    招财皱了皱眉问道:“可是……锅灶哪里来?还有蒸米糕、面饼的笼屉……”

    “这个要买,”方涛立刻反应过来,脑子开始高速运转,“咱们去城外,城外有空地,不少跟咱们一样的穷苦人家都在城外搭这茅草棚子,咱们也去搭上一间,至于灶……直接从河边捡一些石头回来可以暂时摞起一个,城外靠林子的地方柴草倒是不会缺了,米面可以进城去买,也可以等到夏收之后直接去乡间购一些回来。至于大铁锅、笼屉什么的,是要到集市上买的,不过可以买旧的回来凑合用,还得买一根扁担,明日便可挑着进城沿街叫卖。”

    招财的脸色渐渐平复过来,点头赞同道:“不错,不错!等米糕什么卖得稳当了,咱们还可以在路边扯起个幌子,每日你做了米糕、面饼我便跟进宝出去叫卖,你守着摊子卖些馄饨面条……”

    方涛笑了起来:“有了摊子,能做的就多了。银子没了就没了,咱们加把劲,日子会好起来的!”

    …………………………

    “哟!这位爷面生啊,头一回来咱们媚香楼?”龟奴看到虬髯怒目的郑芝龙先是吓了一条,旋即条件反射般地招呼了起来,“爷一共几位?”

    “两人,”郑芝龙身后的郑森迫不及待道,“我们是来找朋友的,他在包间等我们。”

    龟奴立时反应过来,笑着行礼道:“原来是刘公子的客人,小的怠慢了,两位请!”一路将两人引到三楼,在最里间的包间门口停了下来。郑芝龙推门进去,却看到一个十六七的少年正打开窗户端着茶碗欣赏着秦淮的夜色。

    听到有人进来,少年转过身,朝郑芝龙拱手微笑道:“想必阁下便是郑龙头了吧?在下刘弘道。”

    郑芝龙不敢怠慢,连忙拱手道:“‘龙头’二字愧不敢当,刘家的坚船利炮,郑某实在难以望其项背!这是犬子,郑森。请问刘泽深刘侯爷公子如何称呼?”

    刘弘道微笑道:“正是家父。”

    郑芝龙一脸肃容,恭敬道:“原来是小侯爷!下官……”

    刘弘道摆摆手微笑道:“惭愧惭愧!在下上有大哥宗道,二哥载道,自己不过行三,算不得什么小侯爷。郑龙头何苦打这个官腔?你我两家干的什么行当难道还要摆在明处说么?”

    郑芝龙一愣旋即笑了起来,抬手道:“倒是在下见外了,刘公子请!”

    “郑龙头请!”刘弘道亦是手一抬,谦让了一番。

    三人在桌边刚刚坐定,郑森就有些迫不及待地问道:“刘公子,你们的船是怎么造出来的?”

    郑芝龙先是一愣,旋即有些不好意思道:“犬子有些急躁……”

    刘弘道大度地挥挥手道:“不妨!不妨!郑兄弟与我年纪相仿,倒是对我脾气!”说罢,从袖子里掏出一张图纸铺到桌上,指着图纸道:“这张图上画的就是你们在海上看到的那种,草图加设计图一共六十张,我先带来一张让郑龙头参详参详,其余的改日奉上。不过在下也直言相劝,这种船毛病不少,在下正在设法改进,郑龙头可别在这种船上砸进太多的钱。”

    郑芝龙如获至宝地盯住图纸看了半天,欣喜道:“刘公子说笑了,在下第一眼看到那船就已经心服口服,若是还有比这个更厉害的,我可就想不出来了。”

    刘弘道脸色渐渐严肃道:“说实话,确实有的!前些日子一个青甸镇的一个西夷属下送来一张新船的图纸,这艘船体型巨大,光是火炮甲板就有七层,一条船上将近一百七十门火炮。这种船组成的船队开战时如同我们的战术一样,舰船呈直线排列,抢占上风位,让海上阵势形成一个‘丁’字形上的那一横,然后所有船只集中火炮轰击敌船最前面的一艘。”

    “嘶——”郑芝龙倒吸一口凉气,忍不住爆了粗口,“娘的,一侧就得八十多门炮,若是有这么二十艘,那还不得把人轰上天去?”

    “西夷把这种专用于作战的船只称为战争舰,我父亲说,以战为主,列线而阵,故而称呼为战列舰,”刘弘道有些忧色道,“虽然说这种船速度有些勉强,可火力强大,船上的木板也极厚,有些部位还包裹了铜皮,若是开战时再有轻便快船在左右作为游击,那将是一股无坚不摧的力量……据说西夷已经准备从泰西调一批这样的战舰往咱们中原来……”

    郑芝龙顿时浑身一阵冷汗,西夷调战列舰到这里来,肯定不是为了跟自己人开打,说白了,还不是为了对付他郑芝龙!

    看到郑芝龙煞白的脸色,刘弘道微笑道:“郑龙头放心,若是对方真的来了,就交给我们刘家。青甸镇跟这些杂碎有些过节,正好可以料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