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大明:开局卖烧饼,朱元璋求我当皇帝 > 第二十一章 愤怒的黄子澄
    鸿胪寺最近的日子可很不好过。

    鸿胪寺少卿盛嘉年已经连续半个月没睡上好觉了。

    他心中很是纳闷,这鸿胪寺虽然不是闲职,但是比起大理寺、光禄寺、太常寺以及太仆寺来说。

    他这个鸿胪寺是大明五寺里面最清闲的了。

    而最近不知道是不是走了背子,老皇帝一直拽着他们鸿胪寺薅羊毛!

    礼部尚书陈迪都被皇帝训斥好几次了,而他们的头被训斥了。

    从皇帝那出来,不就得逮着他们鸿胪寺这帮人训斥么。

    夏日开始渐渐深入,应天府的天气也越来越闷热。

    盛嘉年昨天还抽空去寺庙里求了下菩萨,希望自己霉运赶紧走。

    今天,带着沉重的心情,盛嘉年走进了鸿胪寺内。

    看着同僚们一个个愁眉苦脸的,盛嘉年也知道,最近鸿胪寺被圣上盯上了,大家日子都不好过。

    作为鸿胪寺的少卿,盛嘉年只能强打起精神安慰道:“诸位,咱们别一个个愁眉苦脸的,现在圣上不已经了解完占城的情况了么。”

    “咱们也将圣上的旨意告知占城国使节了,咱们只需等他们回复就行了,大家振作起来!”

    盛嘉年说了这一番安慰的话语,发现同僚们没有一个有精神。

    而且鸿胪寺寺臣舒华阳还朝着盛嘉年使了使眼色,示意自己办公的地方有人在等他。

    盛嘉年带着疑惑走进了自己办公的房间,发现中书舍人刘三吾和自己的头儿,礼部尚书陈迪都在自己房间等着他呢。

    “完了!”

    盛嘉年心中暗叫一声不好,但是还是强打着精神朝着两位大人行礼,挤出满脸的笑容说道:“不知二位大人一大早来鸿胪寺有何贵干,不会是今上又有什么旨意下来了吧。”

    刘三吾看了看陈迪,这里毕竟是他的地盘,刘三吾还是让陈迪来说这件事。

    陈迪也知道这盛嘉年最近的日子不好过,不过没办法,这圣上盯着鸿胪寺,他们也无能为力。

    他只好朝着盛嘉年说道:“文锦贤弟,今上此次又安排了任务下来,需要你们去将他的旨意传达到吕宋的华人那里去......。”

    文锦是盛嘉年的字,陈迪一番解释,将朱元璋的意思传达给了盛嘉年。

    盛嘉年听完陈迪的这番话,整个人都愣住了。

    将大明北征蒙元缺乏粮食的事情传到吕宋华人耳朵里,如果吕宋华人愿意捐粮,便妥善安排吕宋运粮船将粮食运过来?

    这事情难度比上次占城的难度还大!

    毕竟占城和大明在陆地上还是相连的,加上安南和占城的矛盾,他们对这个占城多少还有写了解。

    而吕宋,自大明立国二十多年来,吕宋朝贡船支总共就只来过大明一次,那时还是洪武五年!

    加之大明立国后一直实施海禁,他们鸿胪寺对吕宋的了解程度也知之甚少。

    此次要鸿胪寺和吕宋华人取得联系,难度可想而知了。

    而盛嘉年还有个最大的疑惑没有解开,他想了想便朝着陈迪和刘三吾二人回道。

    “两位大人,不知圣上为何要咱们联系吕宋那边的汉人,那些人可都是贱民,叛逃海外的贱民,咱们堂堂大明找他们,不是有损我大明颜面么?”

    刘三吾回道:“文锦,这是圣上的旨意,而且从上回圣上对占城的做法你就应该能看出,当今圣上有意对海外番邦进行控制,而吕宋华人是前朝饱受蒙元压迫才才叛逃出去的。”

    “圣上一直对被前朝欺压而叛逃的百姓是很宽容的。”

    这番话盛嘉年也明白,当今圣上本身就是因为前朝压迫才被迫造反的,自然会对同样压迫而逃亡求生的人宽容了。

    只是这就苦了他们鸿胪寺了。

    盛嘉年不记得刘三吾他们是什么时候离开的。

    只是当他走出自己办公的房间时,整个鸿胪寺已经一片哀鸿遍野。

    “咱们鸿胪寺最近怎么这么倒霉,咱们就是一个管理外邦的地方,啥时弄得和通政司一样忙碌了。”

    “吕宋,这番邦自我进鸿胪寺后就没瞧见过这个番邦的使节,要我们去联系他们,我们上哪去找吕宋使节。”

    一帮鸿胪寺的官员在叫苦连天,盛嘉年作为他们的头头,也爱莫能助。

    “听说,这主意都是大皇孙出的,包括前面掏空占城国的主意也是大皇孙出的。”

    这时,一名鸿胪寺的年轻官员突然开口说道。

    他们口中的大皇孙,自然就是现在皇孙里面年级最长的那位,朱允炆。

    “大皇孙看起来温润如玉,儒雅随和,没想到居然这么狠辣,这一招朝贡翻十倍,彻底让占城国成为了附庸!”

    “现在又开始打吕宋的主意了。”

    这位年轻官员还在滔滔不绝,说着说着,他突然发现,这帮鸿胪寺的同僚一个个都闭住了嘴巴,而且都看向了门外。

    年轻官员疑惑的顺着他们的眼神看去,发现门外不知什么时候站着一位中年男子。

    此人已经怒气冲冲,脸色涨的通红。

    盛嘉年看到此人这副模样,赶紧解释道:“子澄兄,这些人都是在乱说的,你别往心里去啊!”

    这位中年男子正是大明翰林学士,东宫伴读,黄子澄。

    黄子澄说道:“文锦,你直接和我说实话,刚才这位所说的,大皇孙将占城国朝贡翻十倍的事情,可是真的?”

    盛嘉年一脸为难的看向黄子澄,他知道朱允炆可是黄子澄的学生,所以不知该如何开口。

    而盛嘉年的这番沉默不语,更是坐实了开始那位官员的那番言论。

    “岂有此理,岂有此理,黄某近日也听说圣上施威压于占城国,没想到居然是出自允炆殿下之口!”

    黄子澄怒骂道:“我多次教导允炆殿下内圣方能外王,没想到殿下居然根本没有听进去,此次向圣上提出如此失德的计策,这简直就是有辱斯文,有辱斯文啊!”

    黄子澄越说越气,他朝着盛嘉年拱手行礼道:“殿下如此失德,是黄某教导无方,害的文锦贤弟为难。”

    “待会我会去大学堂,不管如何,就算是扒了我这身官服,黄某也必将让殿下知错,让圣上收回这样的旨意!”

    盛嘉年还想劝阻,可黄子澄已经快步离开鸿胪寺。

    “哎!”

    盛嘉年也不知该说些什么,而这时,那么年轻官员却说道。

    “这是好事啊,有皇孙的老师去劝说,圣上恐怕会收回旨意了。”

    “那咱们的苦日子到头了呀!”

    年轻官员说着,看向盛嘉年。

    哪知盛嘉年却用异样的眼神看向他。

    “太子!”

    盛嘉年像是看一个傻逼一样的看着他,然后轻轻的说出这两个字。

    之后,盛嘉年没在理会他,而是走回了自己的办公区。

    而身旁的同僚也都一个个沉默不语,并主动离的他远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