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大明:开局卖烧饼,朱元璋求我当皇帝 > 第九十章 黄子澄的怒火
    “哪句话?”

    朱元璋问道。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刘三吾回道。

    此时的大明,虽然也在科举中有八股文的趋势,但是还没有完全彻底的固化起来。

    八股取士是一个过程,在明初洪武年间到成化年间这段时间,科举考试虽然有文体和考题的要求。

    但是却并非成化年间以后那么严格。

    因此,朱环这话虽然《春秋》中有只言片语,但是这“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却是出自《管子》的言论。

    《春秋》里面也明确记载了这话是《管子》的学说,包括《史记》也记载了这是管仲所言。

    如果在成化朝以后,包括满清时期,这话可是不能用入科举考试的。

    但是在此时的洪武年间,没有这么严格的规定,因此朱元璋沉思一番,也认可了下来。

    “三吾,你找礼部的官员商议下,就从这句话里截取几个字,作为本次的考题!”

    “对了,别找农子墨这帮腐儒!”

    朱元璋此时对黄子澄之流观感不好,连带着将农子墨这个和黄子澄尿一窝的江南文臣也讨厌上了。

    这事情牵涉到朝廷的举措,身为商人的朱环也不好讨论,所以朱环就在一旁看着,任由黄老爷子和刘三吾两人在那讨论着。

    此时,烈日当空,包间外的喧闹声也日趋变大,此时大明京城满街的长袖儒生,朱元璋和刘三吾也怕身份曝光。

    于是,两人也就离开了酒馆,由朱环送出酒馆大门,就自个儿离去了。

    走在回皇城的路上,朱元璋还在品味着朱环刚才的那番话,突然,朱元璋朝着刘三吾问道。

    “三吾,你说咱那朱允炆是不是也被黄子澄他们给教坏了!”

    刘三吾闻言,心里咯噔一下,此时朱元璋问出这问题,刘三吾一下子都不知该如何回答了。

    “不如皇上你回去,拿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番话来考考允炆殿下不就知道了。”

    刘三吾心中思索片刻,直接回道。

    朱元璋沉默不语,刘三吾更是不敢再开口,两人便各怀着心事回到了皇城内。

    ……

    黄子澄待在家里,作为当世大儒,黄子澄的家里并非想象中的那样珠光宝气,奢靡豪华!

    相反,大明洪武朝的官员俸禄也不多,加上老皇帝对官员考核要求严格,这帮官员更是就拿着那些俸禄,连外水都不敢拿。

    黄子澄更是因为身为大儒的身份,自然是自视甚高!

    其实,整个明朝,江南官员在操守上还是挺不错的,那些诸如严嵩之流的大贪官,都是江南之外的官员。

    江南出来的官员大多在贪污腐败这块还是坚守的不错的,所以后世江南官员被称为清流!

    明末东林党就是这帮清流搞出来的。

    这也和江南繁华有关,江南士子为官之后,他们家族往往也会因此涉及商贾,而江南商人特别是以洞庭商帮为首的商人,可是和微商、晋商合并为大明三大商贾。

    有这些作为底蕴,他们不缺钱,因此江南出身的官员,往往更在乎自己的名声,比起其他地方的官员,他们名声倒是更加好。

    但此时的黄子澄这些江南官员,却还没有后世的江南官员那么舒坦。

    但是秉持着文人的操守,黄子澄打心底也不屑于捞偏门,反倒是衣着朴素,吃的也有些寒酸,好在自己在士林中有些名气。

    自己的墨宝倒也能卖出一些好价钱,用于补贴家用。

    但是!

    今天的黄子澄心里可不舒坦,想着自己堂堂当世大儒,为官多年,居然被皇上下旨骂了一通。

    虽然没有罚俸禄,但是丢脸呀!

    而这被骂还是因为自己这个儿子,那更是丢脸丢到了奶奶家了!

    黄子澄在家里将自己这个儿子黄圭给骂了一通,骂完了,还气呼呼的坐在椅子上,生闷气。

    黄夫人见自己儿子被骂的缩成一团,心里也心疼儿子。

    她一直跟着儿子在昆山住着,知道自己儿子一直很优秀,此次考试更是苏州府府试泰首!

    这种孩子自尊心也强,黄夫人自然也明白,便安慰了儿子一番,又朝着黄子澄骂道。

    “你就知道说儿子,你也不想想,你儿子也是被那占城国的使节给骗了,要不是那使节在哪里妖言惑众,你儿子会说那样的话么!”

    “你不知道找那些蛮夷算账,尽把气洒在儿子身上,你想什么话!”

    黄子澄本来就是因为满肚子气没地发洒,这时听到自己老婆这么一说,也顿悟了。

    “哼,区区蛮夷,还在我大明皇城根下妖言惑众,真当我黄子澄是泥捏的不成!”

    黄子澄骂完,便朝着门外走去!

    “你去哪!”

    黄夫人问道。

    “我去办点事!”

    黄子澄懒得和一个妇人多说什么,他一甩长袖,朝着皇城内走去。

    他准备去鸿胪寺,叫上盛嘉年,将这帮占城国使臣给赶出去!

    ……

    四夷会馆,此时胡姜正在自己的房间内,喝着茶水,看着窗外熙熙攘攘的行人,面无表情,但是却心中满腹心事。

    突然,房门被敲响了,胡姜的思绪被打断,他听到敲门声有些急促,便也起身打开房门,见到是自己的心腹,时天工。

    “怎么了,发生了什么事?”

    胡姜让时天工进来,将房门关上,看着时天工焦急的脸色,不解的问道。

    自己虽然对大明有些不满,但是占城国可是上贡了这么多宝物粮食,鸿胪寺的官员对自己也都客客气气的。

    胡姜想不明白,会有何事让自己的手下如此焦急。

    “胡大人,刚才我下楼去买些吃的,就看见四夷会馆的官员告诉我,鸿胪寺那边传令下来,说大明科举在即,要我们在七日之内离开大明!”

    时天工将自己所知的情况告诉了胡姜。

    胡姜闻言,脸色大变,他再也忍不住了,大声骂道:“这上国也太霸道了吧,我们虽然是小小藩国,但是也上贡了这么多财物,居然要我们限期离开大明!”

    “不会是吕宋华人使团来了,想给他们腾出房间来么!”

    胡姜没有想到别的原因,还以为是今日吕宋华人先遣团来了,所以大明要赶他们走了。

    时天工也是刚刚听到消息,也不知道这事情的内幕是什么,因此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而这时,胡姜的房间大门又一次被敲响。

    门外更是响起了四夷会馆少卿的声音。

    “胡使臣,我是四夷会馆少卿芦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