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大明:开局卖烧饼,朱元璋求我当皇帝 > 第一百三十二章 科举考试
    这炒面的事情就这样被确定了下来,朝廷立即下旨要进行炒制!

    同时,这册封朱允熥为吴王,朱允炆为淮王以及朱环为吴商的消息,也已经让举朝皆知。

    对于朱允熥和朱允炆的册封,朝堂内的诸位官僚意义不大,无非就是几家欢喜几家愁而已。

    但是对于吴商这个册封,朝廷里,特别是文官集团对其反感特别大。

    毕竟,这吴商二字,历朝历代都没有出现过,突然给一介商贾来个册封,这不是涨了贱民的气焰么!

    然而,朱元璋早已经联络了刘三吾以及詹徽和傅友德等人,他们在朝堂上完美的狙击了这帮文官的反弹。

    用水泥发明以及炒面作为武器,成功的压制了这帮文官的反驳!

    “诸位还有什么意见!”早朝上,朱元璋带着刘三吾等人反驳了文官集团的言论后,朱元璋面带威严的扫视群臣,再一次问道。

    然而这帮文臣已经无力再反驳了。

    毕竟这水泥对黄河水患的治理是实打实的,这炒面虽然还没看出效果,但是从各方的反馈来看,的确效果也不会太差!

    所以这真的是没法辩驳呀!

    这帮文臣也很无奈。

    朱元璋看着这帮文人一个个面露难色,心中也是一阵得意。

    他心中暗道。

    大孙子,咱就这样一步步的将你扶起来,等到你羽翼丰满了,咱再让朝廷众人看看,咱的大孙子是何等的厉害!

    “退朝!”朱元璋满意的离开了龙椅,朝着自己的书房走去。

    而在陆续退朝的众官吏当中,黄子澄却留了一个心眼,拉上礼部侍郎农子墨以及现在是大理寺寺臣的盛嘉年,一起聚在了一起。

    农子墨和盛嘉年那都是黄子澄这一脉的人,他们不知道为何黄子澄要拉着他们一起躲在一边。

    黄子澄却打了个马虎眼说道:“诸位先等下,待会有好事!”

    “好事!”盛嘉年闻言,眼睛一亮。

    他最近可是运气差到了极点,真的迫切的需要来点好事来冲冲喜!

    果然,没过多久,淮王朱允炆便来到了这个小房间内。

    “淮王殿下!”

    黄子澄等人连忙朝着朱允炆行礼。

    朱允炆此时还在服丧期间,身上还带着白哨,不过他母亲已经下葬了,所以他不用再去灵堂那里守灵了。

    只不过对于目前的安葬,朱允炆也十分的不满意,自己母亲可是堂堂太子妃,为何下葬在父亲的旁边,而不是合葬!

    对于这个问题,朱允炆也和黄子澄一起联名上书给皇上,但是却被皇上直接被驳斥了!

    吕氏的太子妃是后来扶正的,并非正儿八经的太子妃!

    这太子妃只有一个,就是朱允熥的母亲,常氏!

    对于这个回复,朱允炆气愤的握着拳头,指甲都将手掌皮给抠破了,但是这又有什么办法!

    皇上的决定,一言九鼎!

    不过,这也让朱允炆明白了一件事情,就是那日守灵时,黄子澄等人来看望时跟他说过的那一番话。

    “淮王殿下,你母亲虽然已经不在了,但是你一定要坚强!”

    “你母亲给你留下了宝贵的遗产,我们这些文官都是支持你的!”

    朱允炆心中想道。

    自己以前一直都躲在母亲的羽翼之下,也正因为如此,母亲才会遭到打击,被赐死!

    但凡自己当初懂事一点,成长的快一点,娘亲也不会如此操劳,做这种铤而走险的事情。

    因此,这次朱允炆决定自己面对着惨淡的人生!

    我朱允炆出生书香门第,身后是富庶江南的文人集团,还有天底下大儒的帮衬!

    这太子之位,我朱允炆坐定了!

    谁敢阻拦我,我朱允炆定当让他死无葬身之地!

    带着这份信念,朱允炆便联络了黄子澄等人,以及礼部和支持他的文官,一起要密谋这次的大事。

    这大事就是马上要举办的秋闱!

    “诸位前辈,晚辈这次前来是有要事相求!”

    朱允炆朝着黄子澄三人深深地行了个大礼。

    三位连忙躲开,黄子澄作为他的老师,直接扶起朱允炆说道:“淮王殿下,你不必如此拘礼,这些人可都是知道淮王你的深明大义的!”

    农子墨和盛嘉年也都点了点头,眼中的嘉许之色溢于言表。

    他们这些文人就喜欢守礼之人,这堂堂大明淮王殿下能够不拘一格降人材,不以淮王身份欺压官僚,还一口一个晚辈相称,就凭借这份风范,这满朝皇子皇孙,谁能出其右!

    朱允炆这时深吸一口气说道:“如今秋闱在即,大家也都知道,当初皇上是将此次秋闱的事情交给了晚辈,但是晚辈和几位老师一起出了个题目,却被皇上给驳斥了回来!”

    “如今皇上另外改了一份题目,晚辈也打听到了,是从《管子》中出题,这肯定是有违我大明科举取士的,所以晚辈还想请诸位前辈相助!”

    “从《管子》中出题,这管仲虽然也是齐国贤相,不过这管仲毕竟不是我儒家门生,在汉朝时,有人将其归为道家,在前隋中,这管子的言论又归于法家!”农子墨沉吟道。

    “但无论如何都与我儒家思想大相径庭,如何能够成为此次科举的考题呢?”

    “但是如今科考也没有强制要求所有题目必须出自儒家经典,所有我们以此来作为措辞反驳,恐怕不会有什么效果!”盛嘉年回道。

    这盛嘉年也是礼部出来的,虽然现在被贬到大理寺去了,但是他在礼部还是有人脉的!

    “所有,晚辈只能请求诸位前辈,这科举取士毕竟都是归于礼部管辖,还望诸位前辈帮忙看着,别让那些歪门邪道之徒进入我大明官场!”朱允炆朗声说道。

    “这个请淮王殿下放心,我们都是衍圣公的门生,岂会让这些邪门歪道之辈进入朝堂,这不是侮辱了衍圣公的至圣至贤的智慧么!”黄子澄说的冠冕堂皇。

    这番言论也深得农子墨和盛嘉年的认可。

    而朱允炆看着他们一个个答应了下来,心中也是大喜。

    这次科举的布局,朱允炆也是想要对目前的局面进行一次反击。

    他想要让这些阅卷的考官将那些说歪门邪道的考生全部打掉,留下遵循儒家思想的人,这样就能让皇爷爷知道!

    你所信奉的那些王霸之术,其实是会被世人唾弃的。

    而只要皇爷爷转变了观念,那这太子之争,他又会占据优势地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