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大明:开局卖烧饼,朱元璋求我当皇帝 > 第三百三十二章 人心才是最复杂的
    老爷子可谓是毫无保留的将这些人的心中所想给剖析了出来。

    说的朱环都愣住了。

    而朱元璋接下来的这番话,却更是一针见血。

    “大孙子,你别看现在那些江南士族是在支持淮王,但是如果淮王没有被立为储君,你信不信,那些江南士族转头就会抛弃了淮王,转向储君那边去,你信么?”

    “同样的,只要淮王被立为储君了,现在那些勋贵和淮王不对付,那只要淮王表示出自己愿意不计前嫌,那些勋贵马上就会和淮王打得火热!”

    “这就跟当年张士诚一样,那些江南文人开始和张士诚的关系多好,咱皇帝一打败张士诚,他们转变立场比谁都快,什么忠义廉耻,全都只是挂在嘴巴上的。”

    “这是不是就是说,满嘴仁义道德,满肚子男盗女娼!”

    “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是么?”

    朱环看着朱元璋说道。

    “对,大孙子,你总结的很到位,这也说明,你明白了这个道理了。”

    朱元璋赞许道。

    而朱环更是受教了。

    其实这些话朱环在后世可是听到过很多次的,但是却真正切身体会,还是只在这次才切身体会到了。

    毕竟他以前处在社会底层,而这社会底层的人往往比社会上层的人更加有人情味。

    这不是说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为读书人么!

    就是这么个意思。

    “哎,感觉一个人越是在社会上层,就越没有人情味,相反这社会底层的人,往往还更加讲义气一些。”

    朱环虽然明白了老爷子的这番话的意思,但是他本能的还是抵制的。

    “你看那刘捕头,还有那张二狗他们,咱就感觉他们虽然没有那些朝廷官员有钱有权,但是他们更加有人情味,更像是个人。”

    “而相反,听老爷子你这么一说,这些勋贵和文官们,他们感觉都不像是一个人了,而是一个利益的结合体一样!”

    “大孙,你这话说的是没错,他们的确已经不仅仅是一个人了,而是一个利益的集合体!”

    朱元璋知道自己说的这些东西有些残酷,但是考虑到自己这大孙子以后可是接班人,所以还是仔细的和朱环分析道。

    “你说的那些刘捕头他们,是因为他们所处的社会阶层利益还不够大,一旦利益到了一定程度,你信不信,他们也会和那些朝臣一样,功利世故!”

    “因为当他们处在了这个位置上,那么他们就不只是一个人了,而是代表了家族,代表了各方的利益了。”

    “就像那顾文钧他们,他们代表的就是顾家的利益,还有那孔讷,他也不是一个人,而是代表了整个孔家。”

    “所以为啥那孔讷见风使舵的比谁都快,一开始义正言辞的要替江南士族出头,结果一看到咱查那些银子了,立马就转变立场,跑回山东去了!”

    “这是人性,没办法的!”

    朱元璋这番话说的朱环也哑口无言。

    因为按照老爷子的这番话,他自己其实也不能免俗。

    随着自己在应天府一项项的产业布局起来,其实自己也不再是一个人了。

    想起当初,自己和养父卖烧饼,那真的也就是只要自己吃饱,就可以了。

    但是随着自己开了酒馆,建了水泥厂,去了云南,再到现在煤炭,包括今年还打算做的烟草和纺纱。

    自己身边也围着一群人了,有那些勋贵,还有煤工,包括张软萌他们还有那南蛮的这群人。

    一旦自己倒下了,这些人全都会受到影响,这不也说明了其实自己已经慢慢的不再是一个人了,而是一个利益集团的结合体了。

    这真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了!

    朱环越发深刻的体会到了以前只在网上随口唠叨的一些话。

    他也明白为何那些上流社会的人,有时候做出来的事情恶心到令人发指了。

    为了利益,可以什么都能付出了。

    自己一旦越往上走,是不是最终也会成为这样了。

    朱环不想在想下去了,因为这样的人,一直以来都是自己最讨厌的人。

    而自己现在看起来,就要活成这样子的人了。

    朱元璋见朱环脸色阴晴不定的,他知道自己这大孙子将他的这番教诲听进去了,便问道。

    “那现在,你觉得接下来你打算怎么做?”

    朱元璋将话题又引回到了烟草上,而这时朱环显然不能随意回答了。

    他思索了一番说道:“这次这个烟草,咱要不就拉拢一些文官,但是这样凉国公他们不会有意见吧?”

    “你说他们为啥要有意见呢,他们本身就在煤炭这里赚了不少钱了,而且这烟草和煤炭也是有区别的,”

    朱元璋喝了一口茶水,润了润嗓子,说道。

    “这烟草可是高价卖出去的,而煤炭是低价卖给百姓的,所以这烟草虽然还没卖,但是咱却能笃定,这烟草肯定比煤炭利润还高!”

    “而辽东才多大,那些女真才多少人,才多少钱,但是今后卖到东瀛或者西域,那利润可是非常可观了。”

    “咱看得出来,凉国公他们难道不知道,到时候完全可以把利润进行一个均分即可!”

    这其实就是朱元璋在教朱环做事了。

    咱们都知道朱元璋是个十分强势的人,所以朱元璋在历史上被人污蔑嗜杀成性。

    但是其实朱元璋也是一个会自我反省的人,我们可以看到,朱元璋在开国的时候,所杀的人和朱元璋晚年所杀的人是有区别的。

    他在刚开国的时候,最典型的就是处死了魏观等人,而这些其实就是朱元璋对江南文人的鄙视,想要用杀戮将那些利益集团给彻底剿灭。

    但是朱元璋一路杀过来发现,打压了江南士族,结果淮西集团又填补了那些利益的真空。

    之后朱元璋又杀了胡惟庸李善长等人,发现将淮西集团压下去了,这江南士族又冒出来了。

    这就是按下葫芦浮起瓢,最终朱元璋不得不承认,这人可以杀掉,但是利益真的不能彻底斩尽杀绝。

    这就跟刘伯温告诉他的王朝周期律一样,是个无解的问题了。

    或者说,只能从制度上进行改革才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