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大明:开局卖烧饼,朱元璋求我当皇帝 > 第三百四十一章 农村人口进城
    朱环耐心的解释道:“咱举个例子,就比如在洪武元年,一户家庭有三亩土地,然后这户人家生了三个儿子。”

    “到了洪武二十年,三个孩子都二十岁了,成家立业了,这一户家庭就会将这三亩土地分给这三个儿子,那么这每个儿子就只有一亩地了。”

    “再过二十年,就比如到了洪武四十年,这三个儿子,每人在生三个,那么洪武元年的一个男人,到了洪武四十年就变成了九个,这九个男人只有三亩地,怎么分?”

    “哪怕就没有地主乡绅兼并土地,四十年后,这九个儿子至少会有六个主动去给地主当佃农。”

    “你就算想要阻止,这些佃农都会反对你,你说是么?”

    朱元璋听到朱环这番话,也点了点头说道:“不错,这个咱的确当初也没想过,大孙你说的对!”

    朱环接着说道:“这人口的增长是恒定的,他会缓慢增长的,但是这土地是有限的,咱大明除非一直向外扩张,否则哪里来的那么多土地。”

    “所以即便你让皇帝限制了地主乡绅兼并土地,百姓的土地也是会慢慢减少的,而且这还不考虑天灾人祸!”

    “因此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让那些失地农民进城,到城里来务工!”

    “而这些进城的农民怎么找工作,就让地主乡绅来城里办作坊,让地主乡绅投身商贾,用商业的繁荣来解决农民的就业!”

    朱环知道目前说的这些都是比较超前的知识。

    这大明,或者说自从汉朝以来,咱们大中华的执政者一向都是重农抑商的。

    也就北宋和南宋时期的商业算是繁荣,但是也仅此而已。

    但是!

    这知识是超前的,百姓的生活却是现实的。

    以前,朱环没有跟着老爷子到民间去,自己坐在这酒馆内高谈阔论,老爷子听没听都无所谓。

    但是如今却不一样了,这百姓的生活困苦被他朱环给看到了,那么他真的就不能坐以待毙了。

    他觉得必须要做点什么才行了。

    于是,朱环见老爷子眉头皱起,似乎对他的这个观点有些抵触,于是朱环便开口进一步解释道。

    “老爷子,咱就在举个例子,就说咱这煤炭公司,这津宁巷子的煤工可有好几千人呀!”

    “这桃坪村的农户满打满算,男女加起来也不过这么多人吧,但是这津宁巷子仅仅是煤工就有几千人!”

    “这还仅仅是一个煤炭行业,还有纺织,茶叶,木工,对了,那四夷巷子的舌人你知道么,那也有很多人!”

    “这每一个行业都能容纳很多人口的,甚至是开海禁!”

    “老爷子,你不是说开海好费钱财么,如果能让那些地主乡绅们把钱投入海上,咱和你说过,这海外的财富可是千倍万倍国内的。”

    “那么咱大明的丝绸、茶叶等卖到海外,又会促进这些行业的发展,而这些行业就会继续容纳更多的百姓就业!”

    “咱大明人口越来越多,如果都将人口集中在农业,农业多内卷,农民凄惨的生活何时是个头呀!”

    朱环一口气说了这么多,说完,他满怀希冀的看向老爷子。

    老爷子已经听愣住了,他真没想过这些问题。

    作为一辈子当过乞丐和农民的朱元璋,他知道百姓的苦,但是作为一个传统的中国人,他本质上是看不上商业的。

    但是今天朱环的这些言论,的确是打开了他的眼界。

    他已经没有了刚才的戏谑,而是问道:“大孙子,你说的是真的,这老百姓如果都涌入城里,这些行业真的能容纳这么多百姓?”

    “能让他们不用借高利贷,不用饿肚子?”

    “当然能!”

    朱环满怀信心的说道。

    突然,朱环想到了什么,他笑着说道:“老爷子,今天你带着咱去看了大明的乡村,要不明天,咱带你去看看咱的煤工!”

    “咱让你看看,咱手底下的煤工的日子咋呀!”

    “你们这些人不都是说商人吃人不吐骨头么,贪得无厌么,咱向你保证,咱的煤工兄弟日子,绝对比农民过的好!”

    “老爷子,这话朱环说的没错!”

    朱元璋还未开口,一直在隔壁桌吃东西的廖镛也忍不住插了一句话进来,说的。

    “以前咱也不知道农民过的日子辛苦,今天咱跟着您去看了,咱真心觉得,煤工们虽然也辛苦,但是一天两顿饱饭没问题的。”

    “而且朱环心肠好,那些煤工不仅能吃饱饭,现在逢年过节都还能买套新衣服穿,哪像那些农户,一家三口一条裤子!”

    一旁一直不作声的张旺福也说道:“俺也说两句,老爷子,俺以前当农民的,俺就真心觉得,现在和吴商大人一起做事,虽然没有田,但是却更有奔头!”

    “咱也觉得是的,咱以前在辽东当猎人,日子也没有现在过得好,咱觉得虽然吴商大人是商贾,但是给咱的生活可比以前强多了!”

    吕承弼也跟着说道。

    “老爷子,咱也是这么觉得!”

    马三宝这时也说道。

    “咱这辈子日子最快乐的就是跟着吴商大人,其次就是跟着四皇子殿下,反倒是回云南种地那几年,日子真辛苦!”

    朱元璋听着他们这番话,心中的某根弦像是被触动了。

    他说道:“你们真的都这么认为,你们认为种地比给商贾做事还辛苦?”

    “是的!”

    吕承弼等人都应允道。

    “成,大孙,今晚咱就住这里了,明天咱和你一起去津宁巷子看看!”

    朱元璋脸上露出一丝希冀,他感觉自己似乎真的找到让百姓过上好日子的方法了。

    说着,朱元璋朝着解雨辰吩咐道。

    “你待会回宫里一趟,告诉金黑子他们,今晚咱在这里休息了,不回宫里去了。”

    解雨辰连忙答应了下来。

    而吩咐完这些,朱元璋又朝着朱环问道。

    “你刚才说了农民进城,那你不是说还有个摊丁入亩么,取消人头税,咱觉得也不靠谱,不过你也和咱说说,这个是什么意思!”

    “咱突然觉得你这管子的门徒,很多看法和咱的看法不一样!”

    “当年青田先生也有许多稀奇古怪的想法,但是咱好歹还能听懂,你这些想法,咱很多都听不懂!”

    朱元璋喝了口酒,砸吧砸吧嘴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