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大明:开局卖烧饼,朱元璋求我当皇帝 > 第三百五十章 跟着老皇帝走没错
    拉拢文官!

    无论是詹徽还是李景隆,他们都觉得老皇帝这么做不错!

    因为除了朱环还被蒙在鼓里,他们淮西这帮人都已经猜到。

    老皇帝已经将朱环列为了下一任接班人了。

    只不过朱环还需要成长,所以老皇帝才将朱环的身份暂时隐瞒,给他成长的时间。

    避免他不要过早的被卷入政治风波当中。

    但是!

    你拉拢文官可以,为啥要着重拉拢江南籍贯的文官呢?

    他们不相信老皇帝不知道,这江南籍的官员,无论是直接公开支持淮王的江南文人集团。

    还是那些暂时保持中立的其他江南籍官员。

    让他们来选,淮王绝对是不二的人选。

    老皇帝要朱环这么做,意义到底在哪里?

    詹徽和李景隆想破脑袋,都想不出个所以然来!

    朱环看着詹徽他们的表情,也猜到了他们心中所想。

    詹徽他们,不管怎么样,朱环都是要想办法让他们支持老爷子的。

    于是,朱环也就开门见山,将老爷子的计划给说了出来。

    也就是那个摊丁入亩的计划。

    詹徽他们听着,整个人都愣住了。

    他们怎么样都想不到,原来老皇帝居然是这样的计划。

    只听朱环说道。

    “老爷子的意思是,要将土豆种到两湖去,然后在江南实施摊丁入亩永不加赋的政策!”

    “而为了避免江南官员的反弹太过强烈,老爷子的意思就是要咱拉拢一批江南官员,让他们和咱一起做辽东互市,这样,皇帝推行这个政策的阻力就会小很多!”

    说到这里,朱环也耐心的解释道。

    “詹叔,曹国公,咱也希望你们能够清楚,这兼并土地,对朝廷还有百姓都不是好事,”

    “但是,这天下还有很多地方可以让你们的财富增值,不要总是盯着老百姓的土地,这样对朝廷,对百姓,包括对自己都是有好处的!”

    “呵呵,朱环,咱们现在手底下可是没有多少土地了!”

    詹徽脸色变换了几下,他何尝不知,这其实就是老皇帝的意思。

    而且,朱环一旦成为了下一任大明的皇帝,那么这也就代表了下一任皇帝的意思了。

    而且,这摊丁入亩永不加赋,以及士绅一体纳税的政策一旦真的实施下来,那将农民的土地给集中起来,对他们来说也没啥好处了。

    你土地越多,缴纳的税款也就越多,而这土地其实利润也不高,至少,在他们见识到那煤炭的利润以后,他们就知道了。

    李景隆这时也笑了起来说道:“是啊,上次在朱环你的建议下,由凉国公带头,咱们这帮老淮西可是将手里的土地都给拿出去了,现在又去收,哪里还有这个胆子?”

    “老皇帝可是说了,既往不咎,如有再犯,一律严惩了的!”

    “只是朱环,你既然说,这赚钱的地方多着呢,那你赚钱别忘记咱们可就行了!”

    李景隆这意思很明显,就是朱环你刚才说的这些,咱们可就是答应了。

    不管这辽东互市你带不带我们去,反正一旦皇上提出了你刚才说的那个建议,咱们直接跟着皇上的意思走就是了。

    詹徽也点了点头说道:“既然皇上有这个意思,那咱们做臣子的跟着走就是了,反正咱们也没多少土地了,缴税又能缴纳多少!”

    “真正的大户,还真的就是那些江南籍的官员了。”

    说着,詹徽便朝着朱环又说道:“此事既然朱环你也开口了,咱自然会帮你去做,但是那些江南籍官员一项和咱们也尿不到一壶去,能够来多少,也就只能看他们的意愿了。”

    朱环闻言大喜,这时,他突然脑海中灵光一闪,说道:“此事自然是多谢詹叔了,不过詹叔麻烦你也和凉国公他们都带个话,咱最近在纺车上面略有心得,改日咱会专门宴请诸位叔伯。”

    “到时候还请诸位叔伯带上家眷一起前来,帮咱看看咱最新研制的纺车,是否比市面上的那些纺车更先进!”

    朱环这话还未说满,他也是突然想到的,本来他就有进军纺织业的想法。

    后来因为这辽东互市,包括南蛮寄来的烟草,朱环的这个想法就被暂时搁置了下来。

    如今,既然这辽东互市,淮西这帮人没机会分享利润了,那么也不能寒了他们的心。

    那就干脆左右开弓,这珍妮纺纱机干脆也就一起上马,看能否推动大明纺织业的进一步发展!

    朱环心中是这么想的,但是在詹徽和李景隆他们眼里却是直接眼睛一亮!

    他们可是见识过朱环赚钱的本事的,既然朱环说了,那这说明,朱环肯定要带着他们进军纺织这一行了。

    而这大明的纺织业的利润,他们可是亲眼目睹了的。

    那里面的收益他们看了也眼红。

    只可惜这大明纺织几乎都在江南人的手里,他们想要涉足也很难,所以只能干眼红。

    如果朱环这次真的能带着他们分享到纺织业的一块蛋糕,那么这所获得的收益,那可真的就如同朱环所说。

    比从农户手里收购土地,收益可要大多了。

    别说今后士绅一体了,就算是按目前来说,那他们也不会再迷恋土地,而是将所有的财力转移到商业上来了。

    于是詹徽和李景隆对视一眼,一起举杯说道:“行,那咱们便等着朱环你的好消息了!”

    三个杯子碰到一起,众人皆相视而笑。

    ……

    春耕的日子已经选好了,这次是春耕前的最后一次早朝。

    朱元璋坐在龙椅上,钦天监的官员将春耕的时间说了出来。

    随后,礼部官员和工部官员均出列,将春耕的祭祀,以及春耕的一些器具准备情况一一汇报了上来。

    这本来就是大明每年都要举行的大事,自然没有什么官员有异议。

    这春耕,皇上会亲自下地里去耕地,这是农业帝国最重要的事情。

    春耕大典,并非从这天开始百姓才能够耕地,而是作为人君,要像上天祈福,保佑大明今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礼部和工部官员一一汇报完毕,朝堂之上都是安安静静的。

    这事情没有异议,也不敢有人有异议。

    关乎到大明千千万万百姓的吃饭问题,没有哪个官员敢顶风作案,说着春耕有问题。

    而底下的官员还是有些人眼珠子滴溜溜的转着。

    老皇帝端坐在龙椅上,将这些人的小心思尽收眼底,心中一阵冷笑!

    还剩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