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大唐,签到九五至尊,我的身份竟被李二曝光 > 第五十三章 吏部不是人呆的地方
    “单靠想象分析即可推断而出,中书省上下官员,最起码得熬一定的资历才能够混进去。”

    “而进了中书省之后,你又得考虑怎么继续升官。”

    “可你升官的途径从哪来呢,想来想去好像只有靠累积资历,耗时间硬生生的耗上去。”

    “毕竟光做决策能有什么功劳,决策好还不都是陛下的想法过人,跟中书省又没什么关系。”

    “反倒决策的不好,那这屎盆子就要扣在你们这些中书省官员头上。”

    “这样一来,你得多少年才能成为真正主政一方的朝堂大员?”

    “到时候你还有青春年少吗?恐怕你也要成为糟老头子当中的一员了。”

    房玄龄为了打消李现对中书省的向往,那是不顾一切,不留丝毫余地的抹黑这个部门。

    仿佛整个朝堂上下就这个部门最苦最累,最得不到升迁的机会。

    倘若让中书省那群官员知道房玄龄这么抹黑他们形象,估计一个个都要驾着马车到他府上去,把他蒙着头打一顿。

    当然房玄龄也懒得管那么多了,现在这关头,先做了再说。

    要是错失了这样的人才,那损失真的比什么都大,还不如让蒙着头打一顿呢。

    ……

    事实证明,房玄龄这一招还真有点用。

    李现表现出了相当程度的犹豫。

    他了解的是唐朝三省六部制的职责分工,以及大体上的官员构成和级别分品。

    但至于中书省内部官员的升迁考核制度,究竟是怎么样的,他还没有细细了解过。

    万一真就和这老房想的一样,需要熬资历熬着上升,那他可没那么多闲工夫耗在这上面。

    李现有些迟疑的问了一句道:“真有你说的这么险恶?”

    看着李现略显迟疑的模样,房玄龄心里暗喜。

    随后猛地拍了一下大腿。

    “害,你还不相信老哥我,咱们两个什么关系,我能害你不成?”

    “你要有朝一日腾云直上,我们哥几个不也跟着沾光?”

    “这都是老哥这么多年的经验之谈,你听了肯定没错,这可是受用终身的学问。”

    “而且你不妨再去了解一下,在中书省身居高位的,哪个没有过尚书省的经历?”

    “所以要我说啊,你想身居高位处,庙堂之高,怎么的也得去尚书六部走一遭。”

    李现再一次陷入了沉思之中,脑海中飞快的转动起来。

    良久之后他才开口问道:“那老房以你之见,六部之中也应该有个高低之分,去哪个部门好一点?”

    房玄龄就差没有喜形于色了。

    果然问到点子上了,他左等右等不就在等李现给句话嘛。

    强行压下心中的喜悦,房玄龄正色说道:“要按我说啊,吏部是再适合你不过了。”

    作为吏部尚书,房玄龄是根本不兜圈子,直接把吏部给提了出来。

    然而还不等他阐述原因,李现就直接摇着摇头。

    “不去不去,吏部去了没什么意思,我还是再考虑考虑别的。”

    这下房玄龄可算要急得跳脚了,刚刚说中书省都没这么大的反应,怎么就对吏部有这么大的意见?

    “李现,这你可要听我说一句,吏部那是真正的好地方,比尚书省其他五部,好了不止一星半点。”

    李现对此并不作回应,只是眼神中显露出的依旧是极不情愿,以及并无想法。

    房玄龄也不管那么多,只能先拼着老命继续说。

    “吏部掌管的可是天下官员的官帽子,这是真正握紧生杀大权的地方。”

    “凡天下四品以下官员,不论是升迁,贬谪还是调任,都由吏部来进行考核决定,相关的文书也都是吏部来开具。”

    “这无异于凌驾于其他几个部门之上,毕竟不论是工部,刑部还是兵部,户部,都是四品以下的官员占了绝大多数。”

    “这些朝堂官员见了吏部的人,那都得恭敬几分,所以才有吏部为六部之首的说法。”

    “而且不仅如此,要论官职升迁,那也是一等一的迅猛。”

    “我以前听人聊起过,只要所负责的范围内并未出现严重的官场事故,那就算是记大功一件。”

    “如此根本不用多少年,你就能成为吏部真正话事人,也就算是朝堂上真正的高官了。”

    “你说说看,这样的好地方你不去,何苦去其他那些既没什么权柄,又没什么升迁途径穷酸部门。”

    房玄龄为了把李现拐到自己手底下来,那可算是费尽了心力。

    今日算是他这个吏部尚书这么多年以来,头一次把自己所管辖的部门夸到了天上去。

    似乎整个朝堂上就只有这个部门能够待人,其他的都不是人待的地方。

    甚至说着说着,房玄龄自己都有些不太好意思。

    有些所谓吏部的好处,他自己都没有感受到,就骗人家来。

    只是反正房玄龄脸皮也厚,演技也高,也就不管那么多了。

    然而这位爷说的口干舌燥,李现依旧是不动如山。

    只是在房玄龄说完之后,又猛的摇了摇头。

    “老房啊,你这可就不地道了,这是要把我往火坑里推。”

    “那吏部是人呆的地方吗,那地方就和御史台没什么两样,天天干些得罪人的活。”

    “虽说是掌管天下四品以下官员的帽子,但问题这也不是什么美差。”

    “你要给官员升迁,那人家只会当做是自己政绩得当,不会念着吏部的好。”

    “可你要把别人给贬谪了,那就成了吏部官员欺压寻常官吏。”

    “如此一来,好处沾不上,反倒惹了一身腥。”

    “长年累月之下,成了不知多少人的仇家对头,被旁人视为眼中钉,你说这日子能好过?”

    房玄龄不由抓了抓头。

    尼玛,哪有说的这么恐怖!

    明明是权柄如此之高的部门,却好似成了大火坑一般。

    可问题天下想进吏部的官员数不胜数,你李现却反倒嫌弃的不得了。

    这又是哪门子说法。

    还不等他出言反驳,李现就继续说了。

    “还有一点,你刚刚说需要吏部官员升迁的渠道,需要所负责的辖区没有重大官场事故。”

    “可你看看这些个年头,哪一年各地不出现各种贪污?”

    “从太上皇的武德年间到如今贞观二年,才多少个年头,你去问问各地上报京城的贪官污吏已有多少。”

    “估计用纸张来书写名字,那纸都可以装一箩筐了。”

    “就以吏部现有的考核制度而言,提拔十个,估计有六个存在问题。”

    “就这样,你让我去吏部,随便一个考核失误的罪名,我就吃不起。”

    “我估计要坐冷板凳,坐到上面的官员两腿一蹬,我才有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