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三国之植掌天下 > 第38章 两相对比暗着急
    曹丕当真无奈了。

    他觉得曹彰若是一个有野心的人,一定会感觉到曹植的威胁,然后帮助自己去打压曹植。

    然而曹彰的目标仅是为将,和曹丕、曹植的理念是不一样的。

    而且曹彰更加重情义,根本不会像曹丕那样狠心。

    曹丕根本无法让曹彰和他真正达成统一战线。

    他只好装回好大哥的样子,希望曹彰出征乌丸成功归来时,好好和自己说说出征的全过程。

    曹彰当然是满口答应了下来。

    曹丕也到过曹植的宅院里很多次,每一次他都是心情沉重的样子。

    但是他到了曹植的面前,依然不得不装出好大哥的样子,对即将出征的曹植多加关心。

    如果曹植是曹彰,面对曹丕这样的“关心”,肯定会觉得心中温暖怀有感激。

    然而曹植身上已经多出一个来自二十一世纪的灵魂。

    曹丕的小把戏,曹植看得一清二楚。

    逢场做戏,对于曹植来讲只是小意思。

    他在曹丕的面前说尽了恭维话,对曹丕将来继承曹操的位置表示认可,还不断地表示父亲娘亲希望早点抱孙子,要曹丕和大嫂赶紧努力。

    曹植的表现是很自然的,他打算让曹丕放松警惕,使得自己在未来做足更好的准备,以便夺得应该属于自己的利益。

    曹植的表现,看似符合他的年龄,但曹丕一点都不放松警惕,不断地表示他对曹植的抱有很大的希望。

    甚至曹丕出言试探,说父亲曹操已经显出对曹植的宠爱,有意让曹植取代自己的位置。

    曹植当时却是很坦然地表示自己资历还不够,父亲这是在开玩笑。

    这还是不能够让曹丕放心。

    曹丕又邀请曹植跟他一起去崔琰家,顺便看看崔丽。

    曹丕的打算就是,安排曹植与崔丽见面,利用崔丽的美色去羁绊曹植的心,令曹植无法安心备战征讨乌丸一事。

    曹植却大义凛然地拒绝,表示征讨乌丸消除袁家余孽,那是重中之重,至于儿女私情,必须暂时放到一边去。

    由此,曹丕更加感觉到曹植很可怕了。

    年纪轻轻,却有这样的见识,等到曹植成长起来,那将会有什么样的成就?

    表面上曹丕对曹植的想法表示欣赏,暗里却更为忌惮。

    在邺城过了一个欢庆的新年,曹植却觉得这个年和以前没什么两样。

    他想要保持自己的武艺不生疏,就必须天天修炼。

    所以曹家的小孩子们在玩闹的时候,曹植还是继续修文学武,一天也不放松。

    这一点,他是在向曹操看齐的。

    曹操在马背上征讨八方,军旅生涯虽然辛苦,但在回到家里,他依然手不释卷地看书。

    而且曹操不会读死书,能够活学活用,这样在临阵对敌时,才能够得心应手。

    更重要的一点,曹操善于利用各种人才为他出谋划策、冲锋陷阵,从而实现非凡的战绩。

    曹植觉得自己既然决定要成为曹操的继承人,那就要以曹操为目标去努力,最后做得比曹操更好,才可以让历史上曹操完成不了的统一大业在自己手中完成!

    欲成大器者,需要承受他人无法承受的苦处难处,还需要适当地放弃享受!

    曹植深知自己不像那些皇二代,有父辈祖辈打下来的江山,只要努力守住江山就完事了。

    目前天下还未大定,曹操过了年就五十三岁了。

    历史上的曹操是在六十六岁离世的。

    也就是说,曹植能够被曹操罩着的时间,也就剩下十三年!

    这十三年听起来是挺长的,但曹植不敢有丝毫放松。

    他若不能够在和曹丕争夺继承人的斗争中取胜,将来也许只有被迫害而死的下场了了。

    历史上的曹植,本来就是要被曹丕处死的,只因为有卞氏护着,加上曹丕也了解曹植偏于文学,对于治国平天下方面,根本无法与自己争锋,这才留了曹植一命,封他一个王爷。

    现在的曹植,却知道自己一旦展露锋芒,就势必令曹丕心生嫉妒。

    他日要是曹丕被曹操立为世子,最终篡夺汉室江山成为魏文帝,他自然容不下曹植的。

    因为曹植现在可以看得更长远一些,料定自己文韬武略强过曹丕的话,根本就是曹丕的心病。

    但曹植来到这一个世界以后,他就已经打定主意,让自己成为世界的主宰!

    只是目前羽翼未丰,曹植还需要让自己得到更多的功劳,加重自己获胜的砝码。

    不过曹植想要安心地修文练武,却是有些困难。

    因为曹操见识过曹植的谋略以后,为了照顾郭嘉,令郭嘉可以安心养病,在需要听取下属意见的时候,他总会命人来请曹植代替郭嘉去商议。

    曹植当然不会拒绝。

    他在后世读过的书,了解过的谋略,只需要加以调整,就可以因地制宜为曹操提供帮助。

    当知道曹植不时被曹操召唤商讨要事,而自己只是被安排管理邺城的一些繁琐事宜时,曹丕感觉到心头犯堵。

    这样不断被边缘化,简直要让他抓狂了。

    曹丕不得不做出一些应对行动。

    他和贾诩走得很近,所以每当会议结束,曹丕总是会去找贾诩询问过程。

    曹丕先是问贾诩关于曹操提出来的问题是什么。

    然后曹丕不动声色地仔细思考应对策略。

    在心里有了想法以后,他再让贾诩把曹植的应对策略说出来。

    通过暗中对比,曹丕发现,自己假如和曹植同时参与到讨论会当中,风头依然会被曹植抢了去。

    这是不是意味着父亲已经知道自己在谋略上不如曹植,所以不想打击到自己,才会只召唤曹植去参与到讨论当中?

    越想越觉得有可能,曹丕恨得要发狂。

    为什么上天让他降生到曹家,在曹昂死了以后,他本可以顺理成章当曹操的继位者的,却又让曹植这一号人物降生到曹家呢?

    曹丕心里头特别愤慨,同时他感觉到危机重重。

    他深知贾诩知人性懂分寸,便是诚恳地求教道:

    “贾大人,我要怎么做,才能够保住自己应有的地位呢?”

    贾诩自从跟到曹操的身边以后,就十分注意收敛自己,应该说什么不应该说什么,他都很清楚。

    他可不像许攸那样,有了功劳就不断地夸耀自己,最终被曹操借机杀掉了。

    听见曹丕的问题,贾诩笑道:“大公子,身为人子,尽孝为根本,身为人臣,尽忠为根本!只要你尽孝尽忠,日积月累提升自己,下官以为丞相会做出正确选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