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三国之植掌天下 > 第100章 首获大捷悲意涌
    周瑜听到诸葛亮遥对曹营发誓,不由得心中暗喜。

    只要诸葛亮立志要报仇,那么接下来对方一定会全心全意帮助自己解决掉曹军。

    而惊魂未定的孙尚香却感觉到有些可惜。

    如果刚刚周瑜迟上一点去救援诸葛亮,那东吴以后就会少了一个心腹大患啊!

    不过孙尚香看到周瑜脸上的表情,顿时有些自责,自己怎么把眼前的大事忘掉了呢?

    如今最重要的是联合抗曹啊!

    若是少了诸葛亮,按照目前的局势,恐怕东吴就难以撑得过这一劫了。

    想明白以后,孙尚香也开始略尽地主之谊,温声询问道:

    “诸葛军师,你没事吧?”

    “没……”

    诸葛亮的事字还没说完,忽听见身后滔天巨浪怒涌向南岸,当即大叫:

    “快往高处走!”

    周瑜、孙尚香都意识到不妙,听完诸葛亮的话,马上跟在诸葛亮身边,向着南岸高处走。

    三人一退再退,才不至于被人造巨浪扑到卷带他们落入江中。

    南岸的东吴兵将,有些见机得快的,在巨浪袭来时纷纷逃上岸去。

    有些被队友阻挡,无法及时上岸的,就只有随着波涛浮浮沉沉。

    水性不好的,直接被水淹死了。

    水性好的,随着退潮向北岸漂了过去北岸,还能够有些战斗力。

    这些人看向北岸的水攻器械,纷纷显出恨意,故此想要冲上前去和曹军将士拼命。

    “放箭!”

    曹操发现被巨浪卷到北岸的东吴士兵们还想负隅反抗,他自然不会客气。

    随着曹操一声令下,此前严阵以待的五千弓箭手,采取精准射击的方式,射出一箭即可收走一个东吴将士的性命。

    然后这些东吴将士的尸体随着水攻器械的再次发动,全都随巨浪涌向南岸去。

    也有一些尸体直接被冲往长江下游的。

    东吴将士中箭以后流出鲜血,把江水都染红了,空气里飘着淡淡的血腥味。

    曹军将士获此大捷,纷纷高声欢呼。

    曹操心里头也欣喜无比,当即哈哈大笑起来。

    但曹植没有笑,他的眼中却带有一丝丝悲意。

    不管是曹军还是孙、刘联军,所有的将士都是被胁迫参加战斗的。

    每一位将士到了战场,他们的家人都会在家里等他们回归。

    然而战争极为容易夺走参与者的生命!

    这些死去的将士,他们将无法回到亲人身边,不能够再一家团圆了。

    曹操发现曹植好像闷闷不乐,马上止住笑,朝他问道:

    “子建,我军大胜一场,你怎么看起来反而不高兴啊?”

    “父帅,天下本是一家,若是没有战争,天下太平,人人安居乐业岂不是更好?为什么现在我们却要杀害同是人类的敌军将士呢?”

    曹操欣慰一笑:“子建,你心怀仁德,并非嗜杀之人,这一点孤很欣赏。”

    “但是,战争一旦爆发,就只有拼出一个结果,胜者为王,让这个王获胜以后重新建立起秩序,这样才可以暂时停止争斗,使人民获得和平。”

    “子建,这是孤多年征战的心得,你瞧瞧,有些仗不得不打,只有打完仗,才可以得到我们想要的和平!”

    “孤其实也早日盼望和平重临人间,奈何如孙权、刘备之辈依然有问鼎天下的野心,孤不打他们,他们将来就要打孤了啊!”

    曹植对曹操的分析是深表赞同的。

    关于天下大势,当时的人根本就难以预料,只是凭着本能,利用手上的资源和其他势力进行斗智斗勇,才会形成三国鼎立最终三家归晋的格局。

    只不过曹植觉得,三国争战太频繁了,这才导致当时的人口数量急剧下降。

    如果让他在执掌天下的时候,却没有足够的人来给他使用,他可不乐意。

    而让天下和平,也只有像曹操定下的方针那样去征讨不臣者才可以。

    故此曹植暂时收起心中的悲意,定了定神,决定先帮曹操打赢赤壁之战再说。

    “父帅说得有理!是孩儿一时钻牛角尖了。”

    “不!子建你如今心怀苍生,境界比当初孤和你一样大的时候还要高!孤是戎马半生才悟出来的道理,你在这种年纪却可以体悟到,真的不简单!”

    “孤有你在,也就心安了,不管是现在,还是孤百年之后,你都可以让孤放心的。”

    曹操说着说着,竟然有些要流泪的样子。

    曹植自然是在一旁耐心劝慰道:

    “父帅,统帅临阵切不可被情绪控制,这是《孙子兵法》上有提到的,孩儿请父帅暂时抛开心中忧虑,以大局为重。”

    “好!孤听你的!”

    ……

    涌向长江南岸的浪涛越来越声势浩大,东吴留守在岸上的将士们为免受巨浪影响,只得一退再退。

    周瑜、诸葛亮、孙尚香站在岸边高处,三人眼中皆有未曾散去的忧惧。

    诸葛亮担忧的是曹军有备而来,东吴恐怕抵挡不住,届时刘备就要再次承受巨大打击。

    周瑜、孙尚香看着江中自家将士不是被淹死就是被曹军用箭射死,两人心痛无比。

    因为这些将士乃是东吴维持稳定局面的根本。

    这都还没有和曹军面对面干仗呢,隔着一条长江,就被消灭了那么多!

    他们还观察到,幸存的自家将士们面对同伴惨死的局面,士气变得前所未有的低落。

    孙权早已安排探子在江岸观察战况,随时汇报给他知道事情的发展状态。

    当听说己方军队火攻失利,却被曹军用水攻一次性灭掉了五千将士,孙权心急如焚。

    他已经坐不住了,马上统领三万精锐支援前线。

    长江天险是孙权最大的倚仗。

    只要曹军无法渡江进入东吴境内,孙权就可以安坐在府中。

    可是曹军利用水攻迫退了南岸的东吴守军,毁掉了浮桥、投石机,还影响到东吴将士们的士气,这可不是小问题啊!

    孙权来到前线,看到江中己方将士的尸体密密麻麻,江水都为之变红,不由得大怒:

    “曹贼欺人太甚!孤岂能饶了他?公瑾、诸葛先生,你们可有妙计解决东吴危机,迫使曹军撤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