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三国之植掌天下 > 第439章 树立典型治恶霸
    县令是被人从酒局上生生扯走的。

    来人很野蛮,自称是魏公派来的,要县令去主持公道。

    县令本来喝酒喝得有点醉醺醺的,但是一听说魏公有请,喝下去的酒都化作冷汗冒出来了。

    到底是什么事情才能够惊动魏公,让魏公派人来找自己啊?

    如果自己办事不力,是不是会惹魏公生气,从而丢掉了官帽呢?

    县令越想心中越是没底,他向找自己去见曹操的人询问,结果得到的只是沉默。

    对此,县令心里头是越来越忐忑不安了。

    在县令的头上,仿佛悬着一把剑,随时可以把他的脑袋劈开!

    当来到地主家的稻田边上,县令马上看到不怒自威的曹操。

    县令此前随他的上司参拜过曹操,偷眼瞧过曹操的长相,其实当时县令心里头也是在暗暗嘀咕,曹操身为魏公,被人称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怎么长得一点也不够威猛猛呢?

    然而就是这样的曹操,横扫了天下群雄,凭着战功成为了魏公!

    地主看到县令到来,就像是见到生身父母一样。

    “高大人,你可要为小民做主啊!小民被这个家伙毁容了!这个家伙太可恶了!”

    地主声泪俱下地控诉着曹植,只希望高县令能够念他的好代他出头,给曹植狠狠地治罪。

    结果地主错愕地发现,他期盼已久的救星,也就是那个高县令,在曹操的面前直挺挺地跪下,口中说道:“卑职参见丞相!丞相恕罪!”

    曹操立即板起脸来,口中冷哼道:“恕罪?你罪无可恕了!”

    县令马上磕头如捣蒜,连连求饶。

    那个地主整个人都陷入呆滞当中了。

    他所认定的靠山,在曹操的面前卑微得跟一只蚂蚁一样!

    县令自身难保,又怎么能保自己?

    地主更加想不到的是,眼前的丑男人,居然是当朝丞相!

    而曹植刚刚称对方为父帅,这身份呼之欲出啊!

    老农则是两眼发蒙,感觉自己像是在做梦一样。

    他是真的想不到啊,为自己出头的人居然是当朝丞相家的公子。

    而且看眼前这架势,自己可以摆脱地主的纠缠了。

    想到自己之前称呼曹植为小兄弟,那太过于失礼了。

    因此老农直接跪下,叩头说道:“公子恕罪,小民有眼不识泰山,此前多有冒犯的地方,请公子不要计较。”

    曹植马上扶起老农,笑着说道:“大叔不必紧张,我还是你口中那个小兄弟。”

    曹植就算被人知道了自己的身份,还是这样平易近人,这让老农的心里头充满了感动。

    曹操对曹植这种收买人心的做法是挺欣赏的。

    如果曹植总是盛气凌人,那反而无法竖立起亲民的形象了。

    曹植悄悄看了看曹操,知道曹操对自己的做法是认可的,心里头当然高兴。

    不过曹植明白,目前自己还不能过于抢风头了,若是不分青红皂白把曹操的风头盖过去,曹操心里肯定不满啊。

    因此曹植扶起老农以后,对老农劝慰了一番,然后请老农稍候,等曹操给老农主持公道。

    曹操指着地主向高县令质问:“这个刁民为何可以在你辖区内胡作非为?夺人耕牛,破坏他人收成,抢人女儿,破坏他人家庭,这样的人,你觉得有必要让他逍遥法外吗?”

    县令冷汗直冒,他包庇地主做了那么多的坏事,得到的好处也挺多的。

    吃人的嘴短拿人的手软,现在他为了保住官帽,只能够翻脸不认人了。

    “来人哪,将此刁民打入大牢,择日候审!”

    高县令大声疾呼,马上就有随从出手,将地主押走了。

    地主大声疾呼,想要提醒高县令自己此前孝敬了多少的好处给对方,谁知高县令早就和随从有过约定,一抓住地主,就要捂住对方的嘴巴,免得让对方说出什么不合时宜的话来。

    曹植看到地主有话想说,却被高县令的人捂住嘴巴说不了,马上向曹操进言道:“父帅,孩儿以为地主有事想说,但是高县令让人捂住他的嘴巴,让他说不出,这是个问题。”

    曹操点点头道:“子建你说得不错,孤必须问个清楚才可以。”

    说完,曹操便是瞪着高县令说道:“你让他们先停下,把捂住那个家伙嘴巴的手松开。”

    高县令哪里敢违抗曹操的命令,当即让随从停下,并松开捂住地主嘴巴的手。

    曹操当即向地主展开询问。

    地主知道曹操的身份,也想要让自己的罪名减轻些,自然是知无不言。

    一旁的高县令冷汗直冒,因为地主真的是将其收买自己的一切和盘托出了。

    接下来应该难逃一劫了。

    高县令的眼神已经改变,他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命运会是什么。

    曹操的眼神变得特别冷酷,对高县令的所作所为,他已经彻底失望了。

    曹操决定趁这机会好好整顿一下居巢的吏治环境,否则将来还会有类似的事情发生。

    “来人,将高县令的官帽摘了,官服剥了!这样的县令不为民做主,居然勾结地主祸害平民,实在令孤心寒!”

    曹操一怒之下,给高县令进行重罚。

    高县令不敢再多说什么,面如死灰地接受处罚。

    因为高县令知道,以曹操的地位和脾气,说出来的话就不容他人反驳的了。

    曹操处理完事儿,让曹植送老农回家,并且要曹植对老农家的具体情况进行研究,到时候给曹操一个交代。

    曹植答应下来,便是陪同老农回家去,然后看到了老农的女儿。

    怪不得地主想方设法要纳这个女孩为妾呢,她长得实在楚楚动人哪。

    不过当老农开口表示愿意送女儿服侍曹植的时候,曹植直接就拒绝了。

    帮老农主持公道,乃是曹植心中一股正义感在起作用,若是帮了老农之后让其女儿追随自己,岂不是和那地主没两样?

    曹植当即向老农追问,在本地除了那个地主之外,是不是还有别人会欺负他。

    老农此时赶紧表示,除了那个地主之外,就没有别人会欺负他了。

    但是老农担心地主如果将来被释放出来,将会变本加厉对付他。

    老农告诉曹植,以前他和其他贫农受到地主的欺负,也曾去告官,谁知地主很快就把事情摆平,然后回到自己的庄园继续为非作歹。

    曹植马上要老农把地主的劣迹一一说出,他则是逐条记下。

    老农的心情一下子变得激动了。

    因为曹植对他说过,在取得地主的不良行为记录以后,就会让地主付出代价。

    老农请求曹植稍等一下。

    曹植答应了老农的要求。

    老农马上就去找街坊邻居,让他们一起在曹植的面前举证地主的恶行。

    一开始他的街坊邻居都不敢造次,生怕后来被地主报复,等到老农说出曹植的决心,让他们都安心以后,他们才决定跟随老农来到曹植的面前举证地主的劣迹。

    曹植对他们义愤填膺的样子表示理解。

    他知道这帮贫农心中对地主积压了太多的怨气没处发泄,直到自己替他们出头才让他们有了机会。

    曹植反过来提醒他们,举证是要讲事实的。

    他们一个个拍打心口进行保证,说自己所说的话都是真实无误的。

    曹植通过对各人的细微表情的观察,确定他们所说的都是真的,故此对地主的不满渐渐增加了。

    如果让这样的地主继续欺压贫农,那魏国还怎么发展经济?

    在曹植的心中,那个地主妥妥的就是害群之马啊。

    等到老农和街坊邻居都没能再说出有关地主的劣迹以后,曹植起身告辞,向他们保证,只要他们能够勤劳务农,创造出来的财富不会再让人夺走了。

    知道曹植的身份,并且从曹植那里得到保证以后,贫农们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希望。

    曹植回到营帐之中去见曹操,把自己了解到的情况如实汇报。

    曹操听完顿时大怒。

    “孤辛苦维持秩序,为的是让民众安居乐业,谁知有这些地痞恶霸胡作非为,弄得民不聊生,怪不得国库总是收不足税额哪!”

    曹植连忙表示认可,向曹操建议道:“父帅,像这样的事情绝不能容情,要严肃整顿才可以。”

    曹操点头道:“子建你说得很对,接下来孤要就这一起案件树立典型,让各地自查扰民的恶霸进行处理,只有这样,才能让基层农民安心耕种,不必一天到晚忧虑太多。”

    “父帅英明。”

    曹植由衷地赞叹了一声。

    他是知道的,下决心整顿各地的扰民者,这将会引起朝野震动。

    毕竟这还是一个关系错综复杂的时代,许多事情有暗规则在维持的,一旦较真,就会出现各种变故了。

    而曹操一向是以大局为重,他才不怕得罪人,所以这一次的整顿应该是会有奇效的。

    曹操当即拟了一道奏折,让人送去许都,由汉献帝出面派人整顿。

    曹操对自己的威势极有信心。

    他认为自己的奏折一上,就会让汉献帝听从的。

    如今普天之下,谁还敢和他曹操唱反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