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三国之植掌天下 > 第475章 东吴备战征民力
    曹植想得足够长远,他也将自己的想法毫无保留地告诉曹操。

    曹操听了以后,心中对曹植颇为赞叹。

    曹植年纪轻轻,却早已有了大将风度。

    现在让曹操看到曹植的另一面,觉得曹植作为统帅的话,也游刃有余。

    曹家兴旺发达,是要系在曹植身上的。

    而曹植确实让曹操放心无比,感觉曹植就是上天派来接替自己的位置,助力曹家发扬光大的。

    曹操深知曹植正在谋划的事情并不是那么简单。

    他对曹植的心态、行为等方面都是进行深入了解,一旦曹植需要得到帮助,曹操绝对会伸出援手。

    因为父子二人的命运已经交织在一起了,彼此互相照应,互相获得提升,这才是最佳方案。

    曹植思想先进,谋略出众。

    而曹操知人善任,懂得在恰当的时机给予曹植进行支持,让曹植在曹军当中的表现越来越好了。

    随着曹军越来越接近建业,孙权变得越来越烦躁了。

    曹操、曹植父子二人联袂而来,这对东吴的君臣形成了极大的刺激。

    孙权已经召集鲁肃、吕蒙等人进行探讨,究竟要怎么样抵挡曹军的到来。

    东吴一向硬气得很。

    孙权倚仗着文臣武将们团结一心,从未将曹军看在眼里。

    因为有长江天险在,曹操还要顾忌大后方是不是会被偷袭,自然不会轻易发动渡江大战。

    不过这一次所得的情报,让东吴君臣们有些措手不及了。

    大家都有种做梦的感觉。

    曹军太过于疯狂,居然是长驱直进来到长江对岸,隐隐有渡江的势头。

    这样的强敌隔江对望,可比当初赤壁之战还要让东吴君臣们紧张啊。

    曹植最近成长得越来越厉害,威名早已专进东吴当中。

    有不少自信心不足的文臣,都已经打起了退堂鼓,以为凭着目前东吴的底蕴,想要和凭借朝廷正规军名头的曹军对抗,那是极难的事情。

    鉴于当初孙权执意联刘抗曹,把主张降曹的张昭弄得下不来台,大家已经有了防备,当然不会轻易再说出降曹的意见来。

    但是要他们想出抗曹的相应策略,那也实在太为难他们了。

    孙权其实对于底下的臣子的能力是心知肚明的。

    而他也相当明白,应该把重要的问题抛给谁去思考比较妥当。

    像这种与强敌迎战时的策略问题,在周瑜已死的情况下,只好交给鲁肃去分析了。

    而吕蒙也已经脱胎换骨,当初被孙权劝说好好读书以后,吕蒙发愤读书,他的军事能力随之提升起来。

    孙权还从鲁肃那里得到了确切的消息,吕蒙在谋略方面已经有点儿超越鲁肃了。

    鲁肃的身体渐渐不太好,他已经向孙权推荐过,要是他某一天不在了,那东吴大都督的位置,就非吕蒙莫属了。

    因此鲁肃一旦碰到某些谋略方面的问题,他会和吕蒙进行商讨,同时借机把自己的毕生经验传授给吕蒙。

    吕蒙深知鲁肃对自己的器重,也明白孙权是很乐意看到自己展现才华,将来好对自己委以重任的。

    吕蒙当然就是当仁不让地展现出自己的能耐,要做到让同僚们心服口服,也要使得将士们明白,跟着吕蒙一起办事,也是可以建功立业的。

    此时曹军就在长江对岸奔袭而来,东吴这边人心惶惶。

    吕蒙和鲁肃一样,都是显得十分淡定。

    他们作为孙权的股肱之臣,当然要将最好的一面展现在孙权和同僚们的面前。

    必战之局无可退避,接下来当然是要勇往直前闯下去。

    吕蒙发现有些人窃窃私语,表示曹军无法战胜,他当即在孙权的面前开口表示,要将乱了军心的人绳之以法,否则很难让东吴上下一心共同抗曹。

    孙权心里头也明白,当前东吴的军心士气特别重要。

    吕蒙的建议很快就受到孙权的支持。

    那些对抗曹抱着悲观态度的人,被挑出代表人物加以惩罚。

    而孙权当众表态,东吴还是铁板一块,大家都是东吴稳定强盛的缔造者,如果大家同心协力击退曹军,那么功劳必不会少的。

    要是谁敢在这一次的对决当中拖集体的后腿,那孙权绝不轻饶。

    孙权一向说到做到,他在东吴的权威已经相当厉害了,所以让不少人都心生忌惮。

    而孙权亲自发出来的动员令,让东吴的平民家庭走出一个又一个的壮丁。

    孙权并不是一味地将所有的壮丁抽调出来使用。

    他有一个规定:

    但凡是兄弟同时出征的,兄留在军营,弟回家服侍双亲!

    但凡是父子同时出征的,父留在军营,子回家照料家人的生活!

    这样体恤平民的做法,让平民对孙权十分感激,纷纷表示要竭尽全力协助孙权击退曹军。

    吕蒙和鲁肃探讨过。

    刚刚抽调出来的壮丁,其实是很难派上大用场的。

    东吴的根基还不够牢固啊!

    要是一开始就藏兵于民,让农民可以在闲时习武训练,在关键时刻将农民直接拉上战场,那也是没有问题的。

    现在曹军已经即将到来,再纠结这些细节已经没用了。

    不过鲁肃劝说吕蒙,将来一旦有机会,就必须赶紧实施藏兵于民的策略,在关键时刻才可以派上大用场。

    吕蒙虚心听取鲁肃的意见,决定将来在必要的情况下,会向孙权提出相关的建议,让东吴的军力随时可以从民间抽调人员来进行补充。

    而眼下迫不得已使用民间来的人上阵,那也需要合理调配。

    比如说做后勤的话,就让这些新兵去做,可以减少他们的伤亡,这也就有助于保住东吴的人力根本了。

    吕蒙以为自己在行兵布阵方面已经足够厉害。

    当他和鲁肃进行详细交流以后才知道,自己在某些方面还有所欠缺。

    可是鲁肃时不时表现出来的疲惫,让吕蒙不忍心多打扰鲁肃,总是想着快些让鲁肃去休息。

    鲁肃却总是不愿意按照吕蒙的意见去休息。

    事到如今,鲁肃对自己的身体情况也有些预感。

    他不希望等到吕蒙接手自己的位置以后变得狼狈不堪。

    所以鲁肃选择抓紧时间给吕蒙进行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