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三国之植掌天下 > 第500章 分予兵符谋大局
    曹植向曹操表明了他的领悟,说每一个决定都要慎之又慎,这其实就是因为曹植已经越来越懂得作为将帅,做出一个决策也许只需要拍拍脑袋就可以的。

    但具体让底下的将士们去实施,是影响巨大的,如果错误的决策实施起来,整支军队都将遭到致命的打击。

    曹操早已了解到这一点。

    当他听到曹植的话,便是笑着点了点头。

    “子建,你领悟了这一点,孤很高兴,但孤希望你别谨慎过头导致一些行动该快时却被拖慢了。”

    曹植理解地点了点头。

    “父帅,孩儿有了新的想法,想请父帅评判一下。”

    曹植知道东吴那边并不希望讲和,曹军这边当然要及时采取措施应战。

    而正规作战方式,怕是难以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并且东吴那边能人辈出,凭着天时地利,他们将有机会营造出有利于东吴的局面,从而令曹军铩羽而归。

    所以迂回作战成为了和东吴周旋的法宝。

    只有迂回作战,才可以让西蜀那边给曹军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

    曹操其实已经知道东吴、西蜀将会联合攻打己方军队的了。

    如何破解这一种局面,成为曹操特别头疼的头等大事。

    现在曹植特意提出迂回作战方式,绕到东吴背后去搞突袭,连曹操自己也想不到。

    曹操不禁大喜说道:

    “子建,你所说的计划令孤眼界大开!孤以为孙仲谋千算万算都算不到我军会绕到东吴背后去啊!”

    曹植并没有马上展现出欢喜的样子。

    他知道曹操必定还有些疑惑的。

    果然,刚过不久曹操便是向曹植询问迂回作战需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成功的概率有多高。

    因为迂回作战意味着曹军需要分出一部分兵力离开驻地去破开东吴的后方防御,继而进入到东吴境内去收复失地。

    一旦分兵不慎,就有可能落得两头不讨好:

    留在驻地的曹军少了,东吴这边的兵力不曾减少,加上西蜀增援的将士一起合力向曹军围攻的话,那么留下的曹军饵兵必定一个也不剩下了。

    还有,迂回向东吴的兵力也未必可以轻松抵达东吴的大后方。

    途中会不会被截杀,或者因为水土不服而造成严重后果,这都是未可预知的。

    但是临阵作战,无法做到面面俱到,否则敌对势力明知抵抗无望的情况下,根本就不肯与己方作战啊!

    曹植如实地说出自己的想法以后,曹操便是点了点头道:“子建你说得极是,只有尝试过才可以知晓策略是否可行。”

    曹操沉吟了起来。

    他需要进一步好好思考。

    因为这关系到曹军的未来,关系到曹家的未来,更关系到魏公国的未来。

    一个决定会影响万千,这让曹操不得不谨慎一些。

    曹植早已知道,收益越高,必须承担的风险就越大。

    曹操在战场前线拼死拼活那么多年,对于这样的道理也早已了然于胸。

    经过一番琢磨以后,曹操便是向曹植说道:“子建,孤马上召集谋士们,让他们为我们迂回作战出谋划策。”

    曹操依然相信一人计短多人计长的商讨模式。

    让谋士们好好探讨迂回作战应该注意的各项问题,等到大家没有新的想法产生以后,便是可以由曹操进行最后的决策,确定计划应当如何执行了。

    曹植这边是一点意见也没有的,他深知曹操明白兵贵神速,接下来自然会催促谋士们加快讨论的速度,届时派出奇兵时才能够又快又好。

    曹操这一次没有让曹植缺席讨论会,而是要曹植直接面对谋士们,让谋士们对曹植进行诘难,只有通过这样的思想碰撞,才可以令计划更加完美。

    曹植明白曹操的良苦用心,当然十分配合,等到曹军的谋士们到齐,曹植便是与他们展开了探讨。

    关于如何征讨东吴的方案,谋士们都已经自己思考过了。

    但是谁也无法像曹植那么疯狂,要以迂回作战的方式抄到东吴的背后去搞偷袭。

    所以乍一听曹植的方案,谋士们首先就觉得应该反驳,让曹植放弃这样的奇思妙想。

    可是谋士们看到曹操对曹植的建议流露出十分赞许的表情时,他们才知道,曹操其实早已经知晓曹植的计划。

    现在曹操让大家开口说事儿,其实就是想要辅助曹植将这一个偷袭计划安排得更加完美一些。

    因此谋士们在弄明白自己需要做的究竟是什么以后,便是以曹植的建议为主,并且围绕着这一个中心点展开讨论,他们追求的目的,就是帮助曹植减去建议当中思虑不周之处。

    曹植发现谋士们从一开始的不信任,到后来努力帮助自己完善计划,心里头感觉到挺正常的。

    这些谋士说到底就是曹操身边的帮助者。

    他们如果没有两把刷子,是不可能留在曹操身边的。

    其中的贾诩最为机巧。

    因为贾诩早已明白曹植在曹操的心中有着非比寻常的地位。

    这一次征讨东吴,应该也是曹操留给曹植表演的一个舞台。

    他在心里头一直十分佩服曹植。

    这一次知道曹植为曹军攻破东吴提供了异乎寻常的意见,贾诩的佩服感就更浓烈了。

    而他也知道以后曹家的一切都将会是曹植的。

    他现在可以在曹植的面前好好表现,有助于他将来与曹植更进一步合作。

    程昱也是有了同样的想法,他觉得曹植年纪轻轻却有着天马行空的想法,而这样的想法可行性是极高的,当然十分乐意协助曹植提高这方法的成功概率。

    曹植对着贾诩等诸多谋臣说出杨修、周不疑拟定的计划,并且表示这个世界上没有完美无暇的计划,一切都要见机行事。

    但是他希望贾诩他们利用自身的经验,帮助自己发现计划当中的漏洞,并且想方设法将漏洞堵上。

    只有做到这些,将来利用这种计划去东吴人硬拼才能够避免更多的损失。

    曹植未曾开始实施计划就已经想到计划失败的可能,并且要提前预防,这一点对曹操来讲是更为欣赏的。

    曹操不多说话,他的表情变化却可以轻易落入谋士们眼中,让谋士们猜测到他的内心想法。

    因此曹植的计划进一步被谋士们剖析不断。

    曹植感觉自己的决定是正确的。

    此前他和杨修、周不疑进行探讨的时候,已经尽可能让计划变得完善了。

    现在得到曹操身边谋士们的帮助,曹植这才发现,原来三人还是忽略了一些实际上可能发生的问题。

    这是因为三人的阅历尚浅,无法像资深谋士那样分析得更为透彻一些。

    所以这也给曹植一个警示:

    接下来若是由他掌管曹家的话,绝不可自以为智慧无双,不肯去倾听他人的意见。

    只有多多听取意见并加以归纳整理,形成自己的新见解,才可以把事情办得更好一些。

    曹操是挺高兴的,因为他听到谋士们为曹植的构思计划出谋划策,让这样的计划变得更加完善,自然会让将来的军事行动变得更加有效。

    等到该指出来的欠缺之处都说完,再让谋士们提供更多的意见就难了。

    曹操看得出谋士们的尴尬,当即挥挥手让他们都退了下去。

    营帐当中就只剩下曹操、曹植父子二人。

    曹操二话不说,直接拿出军符,让曹植接下来可以凭着兵符自如地调兵遣将。

    “子建,孤将调动一半军力的兵符交给你,接下来孤要你根据刚才拟定的计划,分批次率领将士们绕道奔袭东吴的背后!”

    “诺!”

    曹植接过兵符,迅速地答应一声,随后转身离开曹操的营帐。

    曹操接下来必须留守在长江北岸牵制住东吴与西蜀的兵力。

    而且在少了一半兵力的情况下,曹操务必利用更为复杂的阵法让东吴、西蜀两边的人无法占到曹军的便宜。

    这是极为危险的事情。

    但是曹操宁愿自己扛,也不想让曹植分心于此。

    若非曹操认为自己的年纪大了,长途奔袭有些吃不消,他其实想要和曹植交换位置的。

    曹植得到兵符,知道这是曹操对他的信任。

    所以他必须对得起这一份信任,决定以自己最好的状态,率领一半曹军绕道前往东吴。

    要带什么人呢?

    曹植召来杨修、周不疑、奇奴一起商讨大事。

    杨修表示他若是跟着曹植一起绕道前往东吴背后的话,曹军背后的机关就没有主事人,很难继续发挥作用了。

    所以杨修决定暂时继续留在主力军这里,帮曹植抵挡西蜀那边的攻击力量。

    曹植对杨修的说法表示认可。

    其实若是杨修不主动提出来,曹植也是想要留下杨修协助曹操留守好前沿阵地的。

    而周不疑留在前沿阵地无法更好地帮助曹植,他当然是选择跟着曹植一起绕道前往东吴了。

    奇奴认为自己务必呆在曹植的身边,在曹植需要她的时候服侍曹植,她明确表示自己是要跟着曹植一起的。

    曹植当即答应了周不疑、奇奴的要求。

    随后曹植开始谋划要带谁作为奇兵的分队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