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隋唐风云 > 第72章 包围
    他不理他的人民在水深火热中的哀号,杀功臣斛律光,杀亲王高长恭,杀亲弟弟高俨,现在,他的目标是另一个弟弟高绰。

    其实,这个弟弟,应该是他哥哥。

    听起来有点乱。

    高绰是北齐武成帝高湛的儿子,与高纬同年同月同日生,不过高绰生在早上,高纬生在午时。

    但高绰的生母是个普通的妃子,而高纬的生母是明媒正娶的胡皇后,庶子不能比嫡子大,因此,高湛决定,让高纬当哥哥,高绰当弟弟。

    哥哥弟弟的次序不是由出生顺序决定,而是由嫡庶亲疏,头一回听说。

    高绰不在首都邺城,而是留守晋阳。

    晋阳自我们开始这部《隋时隋地》就很重要了,尔朱荣、高欢都是驻节晋阳而非都城来遥控时局。

    高绰当时仅是个十几岁的孩子,却有着相当的性格和爱好。

    他喜欢波斯狗,养了很多。手下大臣尉破胡劝阻他,说了几句玩物丧志的话,他二话不说,拔刀劈死一条,又劈死一条,再劈死一条,砍一刀,看尉破胡一眼,把尉破胡吓得直哆嗦,再也不敢多说一句话。

    这还不算什么,尚属正常。

    我们再来看一个超级残暴的,这件事发生在高绰在定州时。

    高绰喜欢在楼上用弹弓弹路过的人,我们可以完全把这理解为童趣,因为我相信小时候几乎每个人都做过,或想做过。

    但接下来,他的做法会让我们大跌眼镜。

    有一次有个妇女抱着婴儿从楼下过,高绰瞄准射击,没打中,这个妇女躲在草丛中,高绰再射,又没打着。

    这个准头欠佳的亲王恼羞成怒,命左右把婴儿夺过来,扔在波斯狗面前让它吃。

    看到婴儿被狗吃掉,这位母亲五内俱焚,连哭带骂扑上去。

    高绰又放狗咬人,但只是咬伤该妇女,并不打算吃掉她。

    高绰命手把婴儿的血涂在妇女身上,狗群才扑上来,不一会儿,母子俩就被狗吃得一干二净。

    我们无从知道高绰的残暴、变态和毫无人性的特点是如何炼成的,只知道这是高氏家庭的遗传。

    北齐王朝从它建立的第一天,就充满了血腥、变态、伦和残暴,这一特点每个王朝都会有,但却是北齐的主流。

    文豪柏杨先生把北齐称作“王朝”,此言得之。

    高绰的这一行径终于激起了一个人的愤怒。

    这个人就是本应是他弟弟但却成了他哥哥的皇帝高纬。

    高纬听说高绰胡闹,命人将人锁拿进京。

    高绰小小年纪,心理素质倒还不错。进京路上谈笑自若,这一风度居然令高纬肃然起敬,于是把他之前所犯罪行统统赦免,一笔勾销。

    高纬问高绰:“你在定州,有什么好玩的吗?”

    高绰说:“找一个大盆,放一些蝎子在里面,再放进蛆,蛆被蝎子螫,乱翻乱滚,非常好看。”

    高纬大喜,立即将此“拿来主义”付诸实施,命人去找蝎子,倒入大浴盆中。

    接下来,该找蛆了,但天生具备发散性思维的小皇帝高纬对高绰的原创进行了重大革新,不用蛆,用活人来代替。

    被剥光衣物的大活人被扔进爬满蝎子的浴盆,蝎子立即爬到人身上乱螫乱咬。

    蝎子咬人,其疼痛的难忍程度在毒虫中是数一数二的。绝大多数人没有被蝎子螫过,我也没有,但我在农村,亲见有被蝎子螫过的人在地上翻滚不已。

    一只蝎子螫已经痛成这个样子,何况一大盆?

    人在盆被咬得辗转哀号,高纬高绰兄弟二人在外面鼓掌大笑。

    因为这一功劳,高绰被任命为大将军,整天和皇帝在一起,一时荣宠无比。

    高纬高绰兄弟俩的兴趣爱好出奇一致,让我们感叹,不愧是老高家的后人啊,和他们的父亲、祖父简直一模一样。

    高绰的行为,让一个人很看不下去,这是一个极端仇视汉人却视自己为汉族文豪韩愈后代的大臣,一个与穆提婆和高阿那肱号称“三贵”的大臣。

    这位大臣名叫韩凤,字长鸾。我们按习惯称他为韩长鸾。

    韩长鸾对高绰实在是看不上眼,再加上高绰暴虐,决定除掉他。

    于是,这位韩先生只是稍稍发挥了一下自己的特长,就将亲王、皇弟高绰轻松干掉。

    他的特长就是诬告,诬告的主题是高绰谋反。

    历来告状,最狠的莫过告对方谋反,这是一条红线,除了皇帝之外任何人不得触动。当然有一个人例外,就是北魏孝静帝元善见——他涉嫌造自己臣子的反,这个臣子正是高绰的亲大爷,高澄。

    你告一个人贪污,没用,我保证这个人还活生生的,那是经济问题;

    你告一个人谋反,有门,我保证这个人会死翘翘,这是治问题。

    所以我们总结出两个规律:

    一,古往今来,没有听说哪个人是因为经济问题下台的;

    二,如果有,请参见第一条。

    犯了经济问题被了官位或是砍了脑袋的,那背后也是治问题,不是没站好队,就是后台不够硬。

    你真相信贪污会坐牢、会杀头?

    谁信谁八戒呀!

    总之,身为“三贵”之一、手段老辣的韩长鸾同志,成功地将高绰定性为谋反,尽管高纬并不想杀死这位弟弟哥哥,但无奈老韩同志这一状告得太准了,最终高纬决定处死高绰。

    高纬派了一位杀手,这位杀手是一个胡人,名叫何猥萨,据说这是历史上第一位姓何的人。

    何猥萨与高绰相扑,摔倒高绰之后把他掐死。

    这位姓何的少数民族兄弟是一位相扑高手,看来,中国早在南北朝时期就已经有相扑,而且是用于实战的相扑。这一伟大发明后来传到岛国…嘘,小点声,别让韩国人听见。

    高绰的尸体被草草埋在兴圣寺中,过了一年多才真正入土为安,那个时候,高绰的发肤姿色、形体态度,和活着的时候几乎一样。

    高绰是五月初五生日(那一天正好是屈原同志的忌日),据说生于五月初五的人,脑可不坏,不知是真是假。

    当然是假的了!

    顺便说一句,给高绰风光大葬的不是高家的人,而是高家的敌人——周武帝宇文邕。

    高绰死后不久(一年多),北齐就被北周灭了,上至太后、皇帝和百官,下至普通百姓,统统成为北周的臣民,统统归北周发落了。

    高绰的妃子郑氏,据说长得国色天香,被周武帝给“幸”了,于是她就有了与武帝对话的资本,请武帝帮忙,将已经被杀一年多的前夫高绰的尸体葬掉。

    这样高绰才入土为安,不至于成为游魂野鬼。

    高纬对弟弟无情,对老婆倒是有情。

    高纬的老婆数也数不清,我们还是重点说两个,一个是穆黄花,已经被册为皇后,另一个是冯小怜。

    其实高纬对穆黄花,也算是够意思,要钱给钱,要权给权,从来没有恩宠旁落的主观想法。

    只是穆黄花小姐有作为一个女人的感,他知道丈夫高纬身为皇帝,后宫佳丽三千,说不定哪天就会移情别恋。

    换句话说,穆小姐的知道居安思危,有危机和忧患意识。

    每当高纬在宠幸别的女人时,这种危机和忧患意识会更加明显地困扰穆小姐,经常和自己的助理冯小怜小姐长吁短叹,相对唏嘘。

    冯小怜长相非常可人,聪明伶俐,多才多艺,能歌善舞。有一天,穆小姐看着冯小姐的花容月貌,突然想出一计。

    想把她盛妆后送给高纬,这样自己就有了双保险。

    穆小姐这样的想法事后被证明是对的,不过受益者却是冯小怜。她的双保险是:穆皇后的保举,和高纬的宠爱。

    但至少目前胸大无脑的穆小姐还意识不到冯小怜不仅不是自己倚靠的对象,反而她会象其他女人一样,与自己争宠。

    因此,她对冯小伶的好,是真心的。

    就这样,冯小伶半推半就地上位了,高纬一见,立即被迷得神魂颠倒,爱得不得了。从此,日必同席,夜必共枕,眼里再看不见其他女人,包括皇后穆黄花。

    等这个时候,穆小姐再后悔,已经晚了。

    高纬是音乐家,会唱,会弹,会谱曲,和周杰伦基本同属一个级别。

    冯小伶不仅身材好,容貌好,更重要的是懂音乐,我们不知道该拿她去比侯佩岑还是蔡依林,但至少,她与高纬是知音,这是她与其他女人最本质的不同。

    当然,之前高纬宠幸的女人中也有懂音乐的,但又不够有心计,所以才被一一算计掉。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皇宫里面更是这样啊!

    高纬一心与冯小伶在后宫切磋琵琶才艺,完全忘了西边杀气腾腾的北周大军,他基本不上朝,所有朝廷大事,一概委托穆提婆、韩长鸾和高阿那肱等人去处理。

    于是,北齐的灭亡,等于有了加速度,到这个时候,即使是高欢再世,恐怕也无能为力了。

    小皇帝兼小昏君高纬不想活了,但他想要一个垫背的,不把北齐折腾死了不罢休;

    而周武帝宇文邕的配合也是相当给力,他马上就要派兵,成全活腻味了的高纬。

    公元576年,北周出动大军,再次伐齐。

    上次伐齐,因武帝生病,全师退回,那已经是一年多以前了。

    虽然第一次伐齐没有取得实质性的战果,但武帝完全看清了了北齐的孱弱本质,尽管还有人能打仗,还有战斗力不算弱的军队,但看看领兵的将领,再看看作为这些将领顶头上司无愁天子高纬,武帝已经确定,这次出征,必灭北齐。

    周武帝发兵之前,举行誓师大会,发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说:

    我们去年伐齐,因为我生病,才没有荡平敌寇。但我们已经看到敌人的行军打仗,毫无章法,几同儿戏。北齐朝政腐,宵小横行,百姓啼肌号寒,挣扎在死亡线上。对我们这是天赐良机,如果没有把握住,就再没有这种机会了。如果这次伐齐还走上次的路线的话,只是撼动敌人的皮毛而已,还不足以捣要害。晋阳是高氏起家的地方,地位十分重要,我们如果去攻,敌人势必救援,我们严阵以待,趁势杀入,灭齐必矣!

    演说完毕,调遣三军。

    越王宇文盛、杞国公司宇文亮和随国公杨坚,统帅右三军;

    谯王宇文俭、大将军宝泰、广化公邱崇,率左三军;

    齐王宇文宪、陈王宇文纯,统帅前军。

    周武帝宇文邕,命太子宇文赟留守,然后亲自督军前进,直扑晋州。

    晋州即平阳,平阳是晋州的州治(首府),在北齐陪都晋阳的南部,汾水的下游,再下游一些就是成就了一代名将韦孝宽的玉壁。

    平阳一旦被攻克,则晋阳不保;晋阳一旦被攻克,则一太行山隔的都城邺城则可一鼓而下。

    因此,双方在平阳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还记得魏裂东西时,宇文泰的西魏只有区区几万军队,用来对付兵强马壮的东魏。

    现在时过境迁,双方实力此消彼长,北周的励精图治,北齐的自杀式胡搞,成就了目前北周以泰山压顶之势将晋州包围。

    十五万大军集结完毕,只等周武帝一声号令,灭齐大幕正式拉开。

    北齐完全没有想到继去年伐齐之后,北周军居然不顾北齐还没有反应过来,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再次发兵,直平阳。

    周军来得太快了。

    这一年的十月十九日,北齐军在晋祠(晋阳附近)集结完毕,六天之后,在后主高纬的亲自率领之下,向晋州进发。

    仅仅两天之后,平阳就陷落了。

    如此之快的陷落,很简单,因为有内奸。

    北齐的内奸叫崔景蒿,时任晋州刺史。

    接受他投降的,正是前文提到的、曾同太子宇文赟西征吐谷浑的、现已经升任上仪同大将军的王轨。

    小皇帝高纬,虽然御驾亲征,但这不是他的本意。

    他的本意,是舒舒服服地躺在冯小怜的身边,听她轻歌,看她漫舞,欣赏她弹吉他——不好意思,写错了,是弹琵琶,还,还,和大臣们一起,看冯小怜的表演。

    这种彻底的行为艺术即使放在当代也是相当出格的。

    冯小怜美,柔,娇,艳,世所罕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