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隋唐风云 > 第97章 保佑
    当然上述幻想仅仅停留在幻想阶段,韩擒虎不是傻瓜,当然不行。

    北周武帝宇文邕除掉权臣宇文护,继续父亲宇文泰的改革,终于灭掉北齐,黄河流域再次统一。

    宇文邕死后,外戚杨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

    隋朝建立后,准备了八年,终于于公元589年灭亡陈帝国,恢复了汉族在全国范围内的统治,也使中国在历经近四百年的离乱之后,再次走向统一。

    隋朝灭亡陈朝,在原来版图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三十个州、一百个郡、四百个县。

    其实,对大隋朝来说,多少州、多少郡、多少县都没有太多意义,一锅菜分别盛到多少个盘子里没有区别,因为都是自己家锅里的。

    陈朝灭亡后,杨坚越看建康城越不顺眼,于是他做了一件大缺德事:下令把建康城的城墙、宫殿悉数毁掉,一座千年古城遭受到重创。

    杨坚的这种变态心理由来已久,早在十年前他刚战败尉迟迥的时候,就曾经下令把邺城毁掉。

    如今,他的精神病又犯了。

    犯精神病的犯从古到今、从中国到外国都有,杨坚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的奥马尔也是一个。和平解放北平故都,使这座千年古都免受战火洗劫的傅宜生先生不但没有成为犯,反而成了一个名利又收的识务者。

    建康,即今天的南京,是六朝古都。所谓六朝古都,不是共有六个朝代在此建都。

    六朝,是指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大分裂以来、在建康(建业)建都的六个朝代,他们分别是:三国时期的吴、东晋、宋、齐、梁和陈。

    这六个朝代,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瓜葛,都是偏安江左,都是汉人政权(王师),都是短命王朝(没有活过六十年的),都是不思进取的典型,都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对象,还都是文化高度发达的的朝代。

    其实,在南京建都的朝代绝不止这六个,除了六朝,还有四个朝代或政权建都于此:南唐、明朝初期、太平天国的大陆统治时期。

    江南平定之后,平陈大军的统帅杨广带着他的战利品班师回长安。

    他的战利品包括前陈帝国的皇帝陈叔宝和他的皇亲国戚、文武大臣等大大小小数百人,再加上凯旋的大军,队伍足有几百里长。

    这支奇怪的大军从三月六日从建康出发,在路上走了整整一个半月,到四月二十二日才到达长安。

    进入长安以后,首先进行献俘太庙仪式。

    所谓献俘太庙,是指打了胜仗之后,把俘虏和战利品带到太庙,给老祖宗看看,感谢老祖宗在天之灵保佑。治力量,必须得加以笼络。

    不能不说,杨广是一位有着非凡才干、雄才大略和家,他这几招,不费什么力气,就已经将江南从百姓到地方再到士族,全部笼络过来了。

    如果,只是如果,杨广没有那么有才,也许是大隋朝的福分。历史上,所有伟大的君主,都不是什么有才的皇帝;相反,凡是有才皇帝,不是暴君,就是昏君。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也包括目前在位的这位隋文帝杨坚,都是伟大君主,但都称不上真正有才,但他们治下,清明,国力强大,人民安居乐业;

    相反,陈后主陈叔宝、南唐李后主李煜、北宋徽宗赵佶,这些位上百年才出一位的大才子,当了皇帝,立刻毁掉一下强大的王朝,生灵涂炭,民不聊生。

    原因只有一个,文人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情怀,想怎么办就怎么办,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满脑子幻想,大笔一挥,千百万人人头落地。

    所以,秀才当国是人民的不幸,越具有浪漫主义革命情怀,人民越惨。从古至今,概莫能外。攻陷建康,擒获皇帝,陈朝灭亡。但陈朝的残余势力还存在,个别地方的力量还十分强大。

    长江上游的杨素、中游的杨俊此时发挥了重要作用,将陈朝布置在长江江防的敌军全部消灭,曾经威震一方的陈朝名将周罗睺、陈慧纪也先后投降。

    曾经从后梁叛乱到陈的萧岩等人,也被捉送隋军,斩首示众。

    这样,长江以南,望风而降,除了遥远的岭南,陈朝的残余势力便全部肃清。

    岭南,自古以来就是一片神秘的地方。

    岭南,指五岭以南的地区。这里大多属带海洋性气候,远离中原统治中心,是五越生活的地方。大体包括现在的广东、广西以及湖南、江西一部,甚至还包括越南。

    要知道,越南也曾经是中国的领土,就象外蒙一样。

    就因为山高皇帝远,岭南长期以来维持着半的状态,这里的酋长们高兴的时候,接受汉族府的册封,算是中央的臣民,不高兴的时候,干脆自己过皇帝瘾。

    在陈朝的时候,岭南由一位洗夫人管理,这位洗夫人,驻节高凉郡,高凉郡在今天的广东阳江,位于湛江和茂名之间,靠近雷州半岛。

    陈朝灭亡,岭南一片混乱,人心惶惶。洗夫人联合一些还没有降隋的郡成立自治联合会,实行“东南互保”。

    东南互保者,相互保护也。不是八国联军侵华时张之洞、刘坤一他们弄的那个对抗清廷、不与洋人开战的“东南互保”。

    晋王杨广派柱国韦洸向洗夫人宣读通告,告诉她,陈帝国已亡,要她接受大隋的统治。

    洗夫人闻听故国灭亡,纠集了数千人在一起放声大哭,声势巨大,感天动地。

    哭完之后,洗夫人马上接受隋帝国的劝降通知,从此成为了大隋的子民,转换速度之快,令人惊异。隋文帝杨坚任命洗夫人的孙子洗魂为仪同三司、洗夫人为宋康郡夫人,共同治理岭南。

    在洗夫人的帮助下,韦洸顺便地剿灭了当地的陈朝残余势力,从此,陈帝国彻底灭亡。

    从陈霸先公元557年建立陈帝国,到公元589年被隋朝所灭,陈一共延续了33年,先后共五位皇帝。与所有南北朝的朝代一样,都是短命王朝(北魏除外)。

    一朝兴,一朝亡,造就多少英雄好汉,有称王称帝的,当王侯卿相的,但这都跟老百姓无关。老百姓只知道,每次皇帝换回姓,自己就要到一次霉。

    正如元朝诗人张养浩言: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但如今隋王朝统一全国,对老百姓来说,还是有点不同的。

    全国统一了,不打仗了,大家可以安心在家种地,的克扣也会收敛些,这样我们就能不被饿死了。

    不被饿死,就是中国社会五千年来农民的唯一要求!

    就连这个要求,从古到今也从来没有哪个朝代能够连续五十年做到过!

    那些天之骄子们、王侯将相们、真命天子们、人民救星们,你们不羞愧吗?你们是人民的领袖,还是吸人民血的吸血鬼?

    唉,一声叹息,不让农民饿死,至少隋文帝杨坚部分地做到了,从这个意义上说,他是伟大的。

    因为隋帝国能部分地做到让农民不被饿死,所以,我们才会花点时间歌颂它的大一统。离开了民生,再歌颂也是空谈,再歌颂也是放P。

    前段时间电脑坏了,里面数据全部丢失,所以耽误了。今天晚上起,恢复更新。

    这次统一,不仅仅是领土上的统一,不仅仅是文化上的统一,不仅仅是军事上的统一,不仅仅是人心上的统一,也不仅仅是民族上的统一,而是大一统!

    公元220年,东汉灭亡,出现了魏、蜀、吴三国,中国封建社会发展上的第一个黄金阶段结束,开始了第二个大分裂和民族大整合阶段(第一个是春秋和战国)。

    三国之后,司马炎建立的西晋统一了全国,但十分短命,西晋命仅五十年,八王之乱掏空了它的躯干,随后,真正的乱世到来了。

    五胡乱华,在北中国建立了无数少数民族政权,幸存的晋王室被迫南迁到江左偏安,司马睿建立了东晋。

    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中国的统治权由汉族向异族倾斜,五胡,其实就是建立政权的五个少数民族,匈奴、鲜卑、羯、氐和羌(现在,五胡中只有羌留下来了,其余的四个民族全被融合)。

    后来,强大的北魏统一了黄河流域,北魏曾经强大得可怕。

    东晋在谢安击退前秦氐族的百万大军之后,苟延残喘了一阵子,被刘裕取代。刘裕建立的朝代叫宋。

    宋后来被其大将萧道成篡位,建立齐。

    齐后来被其大将萧衍篡位,建立梁。

    北魏盛极而衰,宣武灵太后的乱政和六镇将曾经强大到可怕的北魏拖入末世。不久,魏裂东西。

    东魏也曾经强大,由权臣高欢控制;

    西魏曾经弱小,由权臣宇文泰控制。

    东魏叛将侯景叛入梁朝,将老糊涂的梁武帝萧衍饿死,强大的梁朝不久四分五裂。

    乱世中崛起枭雄陈霸先,成立陈朝。

    东魏抢得梁朝的淮南大片土地;

    西魏抢得梁朝长江中上游大片土地,并成立后梁傀儡政权。

    东魏被高洋取代,成为北齐;

    西魏被宇文觉取代,成为北周。

    北齐是历史上著名的王朝,由强变弱;

    北周是历史上著名的改革王朝,由弱变强。

    北周武帝宇文邕除掉权臣宇文护,继续父亲宇文泰的改革,终于灭掉北齐,黄河流域再次统一。

    宇文邕死后,外戚杨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

    隋朝建立后,准备了八年,终于于公元589年灭亡陈帝国,恢复了汉族在全国范围内的统治,也使中国在历经近四百年的离乱之后,再次走向统一。

    隋朝灭亡陈朝,在原来版图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三十个州、一百个郡、四百个县。

    其实,对大隋朝来说,多少州、多少郡、多少县都没有太多意义,一锅菜分别盛到多少个盘子里没有区别,因为都是自己家锅里的。

    陈朝灭亡后,杨坚越看建康城越不顺眼,于是他做了一件大缺德事:下令把建康城的城墙、宫殿悉数毁掉,一座千年古城遭受到重创。

    杨坚的这种变态心理由来已久,早在十年前他刚战败尉迟迥的时候,就曾经下令把邺城毁掉。

    如今,他的精神病又犯了。

    犯精神病的犯从古到今、从中国到外国都有,杨坚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和平解放北平故都,使这座千年古都免受战火洗劫的傅宜生先生不但没有成为犯,反而成了一个名利又收的识务者。

    建康,即今天的南京,是六朝古都。所谓六朝古都,不是共有六个朝代在此建都。

    六朝,是指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大分裂以来、在建康(建业)建都的六个朝代,他们分别是:三国时期的吴、东晋、宋、齐、梁和陈。

    这六个朝代,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瓜葛,都是偏安江左,都是汉人政权(王师),都是短命王朝(没有活过六十年的),都是不思进取的典型,都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对象,还都是文化高度发达的的朝代。

    其实,在南京建都的朝代绝不止这六个,除了六朝,还有四个朝代或政权建都于此:南唐、明朝初期、太平天国的大陆统治时期。

    江南平定之后,平陈大军的统帅杨广带着他的战利品班师回长安。

    他的战利品包括前陈帝国的皇帝陈叔宝和他的皇亲国戚、文武大臣等大大小小数百人,再加上凯旋的大军,队伍足有几百里长。

    这支奇怪的大军从三月六日从建康出发,在路上走了整整一个半月,到四月二十二日才到达长安。

    进入长安以后,首先进行献俘太庙仪式。

    所谓献俘太庙,是指打了胜仗之后,把俘虏和战利品带到太庙,给老祖宗看看,感谢老祖宗在天之灵保佑。在献俘行列的最前面,是曾经养尊处优、不知忧愁为何物的前陈朝皇帝陈叔宝,其后跟着太子陈深和陈朝的那些王公卿相们。这些人穿着原来陈朝的官服,服装是一样的服装,人不是一样的人。现在,他们已经不是作威作福的官老爷,已经是奴了。

    这些人的后来,是从陈国带回来的文化典籍、文物古董这些文化精髓。

    这一行列的人和物,排列好了队伍,在两旁隋朝铁骑的“保护”下,由灭陈战争中立下大功的两位亲王晋王杨广、秦王杨俊领着,鱼贯而入太庙。

    献俘仪式结束之后,隋文帝杨坚,当场册封灭陈的第一功臣、晋王杨广为太尉,并赐车、马、衣、帽并各色美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