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隋唐风云 > 第111章 细致
    杨坚老这位老伴儿,除了喜欢、心疼、惧怕,还有点烦。他看着皇宫那些如花似玉的美女如仙子般往来穿梭,心里急得象猫抓一样。

    没有猫是不吃腥的,即使旁边一个母老虎瞪着大眼睛看着。

    因为老虎也有打盹的时候。

    这一天,独孤老虎就打盹了。独孤皇后真的打盹了,她这几天身体不好,在自己的寝宫里小睡片刻。趁着这个空当,杨坚出来散心。

    杨坚走了走,也没有多大意思,反正没有太多事情做,不如走远点,干脆到仁寿宫去住两天。他到了仁寿宫,信步走入,一进宫门,立即被一个宫女吸引住了。

    这个宫女正在卷珠帘,帘子上细密的珍珠和宫女的粉面桃花相映,“但见她秋水为神,梨云为骨,乌云为发,白雪为肤,更有一种娇羞形态,令人销魂”,杨坚立即迈不动步子——当然,卷帘的不一定是美女,也可能是沙和尚。

    杨坚一见该美女,立即觉得别的那些美女变得无比中性,简直就象超女一个样子。他上前轻轻握着美女的手,柔声问道:“你姓甚名谁,家住哪里?来自何处?”

    宫女一见是皇帝,吓得跪了下去,低声说:“我是尉迟迥的孙女,名叫尉迟明月,前朝宣帝宇文赟的皇后尉迟繁炽是我的姐姐,因祖父之过,坐罪入宫,负责这个院子的卫生工作。”

    杨坚拉着尉迟明月的手,再不松开,要她领着自己在附近游赏,游着游着,就进到了尉迟明月的闺房,杨坚令人摆上酒菜,两人推杯换盏,一杯一杯喝了起来。

    天渐渐暗下来,尉迟明月命人掌上灯来,杨坚灯下观美人,越看越爱,酒壮怂人胆,两人终于发生了不该发生的故事。

    故事一经发生,就欲罢不能,杨坚一连在仁寿宫尉迟明月处盘桓多日,再不想离开。

    为天下者不顾家,但不会连自己也不顾,他要真毒死曹冲,曹一定会杀了他,因为他并不是不可替代的,曹植在边上笑呢。

    李世民则不同,所以他弑兄杀弟无所顾忌。1、他劳苦功高,唐家天下他打下一大半;2、有自己强大的势力,秦王府聚集天下精英,智囊猛将云集麾下,军队将领多出自其门下,在军中威望高;3、太子、齐王的势力相对较弱;4、他爹拿他没办法,子强父弱,其他人也无法替代他如果按照史载曹冲可算天才,不过就此说曹一定传为给他就未必了,因为曹冲不但年纪又小,而且他的母亲是曹的妾,也就是说他是庶出子,在封建时代,于嫡子的地位相差很大。而曹丕是嫡子,又是长子(他哥战死了,他由升级为老大),也很有才干(文学史上三曹并称指曹曹丕曹植父子),有头脑;曹植才高八斗,但头脑不如乃兄(铜雀台一事可见一斑);曹彰是一介武夫,基本没有机会跟曹丕曹植竞争;曹冲年幼,又是庶.....

    曹传位给曹冲的可能性很小,曹冲除了可爱和聪明,似乎别的地方并没有太多的说服力。而曹丕很早就作为曹的副手参与军政大事,锻炼了多方面的才能,他继承魏王之位应该是顺理成章的。

    因为是动物;人更有责任感和忠诚,因为人生活在社会组织中。想法是正常的,我想正常的人都会有这种想法,至于是否行动则决定你是什么样的人,不等于兽行。另外,顺便说一句,关于,关乎动物性,与性别关系不大,如果一定要说区别,女性在这上面表现得低调一些,那是因为几千年社会性给女性带来的影响,确切地说是“不公”。不信,可以去问李银河。杨坚确实很伤心,自己的儿子一个又一个都这样,为什么不去细查一下是不是被诬陷的呢?

    其实如果杨坚知道他的儿子是被杨广陷害的,也不能把杨广怎么的?就跟三国演义里面曹明明知道大的儿子害死了小的儿子,曹也没怎么的只能忍气...........

    没有看过新三国,但曹在曹冲死后对曹丕说的这番关于“此乃我之不幸,却是尔等之幸也”,确有其事;另外从曹丕后来的说的话,似乎也能印证这一点,他说,帝王自有天数,我兄战死宛城,假设仓舒(曹冲)还在,这个位子也轮不到我呀!不过,我坚信,曹极度悲痛之下顺便刺曹丕一句,曹丕那句话则是在得便宜卖乖

    杨坚的反常举动引起了皇后独孤伽罗的怀疑,天生的妨意将她的嗅觉磨炼得敏锐无比,比警犬还灵。

    独孤女士闻着这股女人的味道就到了仁寿宫,恰好杨坚刚刚离开去上朝,孤独伽罗直奔皇宫……

    杨坚下朝,突然想起已经好几天没见皇后的面了,也不知她的病是否好些了,于是,他想来看看独孤伽罗,当然,他还有一个目标,那就是宽慰皇后,不要让她看出蛛丝马迹。

    杨坚思维再缜密,毕竟是男人,在直觉上,女人永远比男人准确。

    当他到了皇后的寝宫,宫女说皇后到仁寿宫去了,杨坚脑袋嗡一了声,立即打马赶奔仁寿宫。

    路上杨坚心急如焚,快马加鞭,恨不能肋生双翅,飞到仁寿宫去。他连闯十几个红灯,估计今年的分数要扣光了。

    等他气喘吁吁赶到尉迟明月的院子的时候,发现一切都晚了。

    早上走的时候,尉迟明月还是一个千娇百媚的绝色MM,现在展现在眼前的,还是那么,还是那么迷人,可惜,已经不是活人了。

    独孤伽罗趁着杨坚不在的工夫,已经命人将尉迟明月活活打死。

    杨坚眼前一黑,几欲晕去,而独孤伽罗端坐在上面,看到杨坚来,不仅不站起来迎接,反而气焰嚣张,大有一口把杨坚吞掉的气势。

    杨坚看了,胸口一痛,想骂不敢骂,想叫不敢叫,他气得眼泪都流下来了:我身为一国之主,怎么这么窝囊啊!

    杨坚大叫一声,转身奔出院子,出了仁寿宫,飞身上马,扬鞭径去。

    在宫廷里,连强权男人都朝不保夕,何况女人,她们历来都是被侮辱和被损害者,包括皇后、公主。你一旦生在皇家,就不要再想过正常生活。好在,萧妃的晚年似乎相对稳定,也相对安逸,起码不再颠沛流离。男人遇到这样的女人也是没办法,现在好多男人也是看着碗里的,想着锅里的没办法,千百年来可能男人的本性就是这样滴

    也许吧,男人的本性可能是这样,在当平头面姓的时候,既没有机会、又没胆量,就算偶一为之,也是偷偷摸摸、遮遮掩掩,一旦大权在握,立即编制明确化、流程简约化、利益直白化、关系现代化。贪官无一不是这样的,被曝光的,我相信只是冰山一角。这说明什么?不要给男人机会,不要让他掌权,让他当一个小小的百姓,他掀不起大浪,充其量能坏到哪去?

    能把皇帝制服的女人证明这女人可不是一般的女人,不由得佩服起这个独孤女士来

    独孤伽罗在父亲的影响下,有着多方面的才能,所以,比起长孙皇后的贤德、萧皇后的温顺、马皇后的坚强,独孤皇后确有着不同的魅力。......

    我们相信,杨坚对皇后的感情是复杂的,又敬又爱又怕又恨。这下独孤伽罗慌了,她本想等杨坚上来道歉时,好好数落他一番,没想到杨坚盛怒之下跑了。

    就算是独孤伽罗女中豪杰,见多识广,估计把皇帝气跑了也是头一回。不由慌了手脚,想了半天没有办法,只好命人速速把高颎和杨素两位宰相叫来。

    等两位宰相前来时,杨坚早已经跑远了。

    杨坚是负气出走的,既没有任何人护驾,也没有告诉人他的动向,仁寿宫不比皇宫建在长安大兴城中,周围都是荒山野岭,万一皇上有个三长两短,谁担待得起啊。

    独孤伽罗这才觉得事态严重,也顾不得皇后的矜持和风度了,吓得脸色煞白,连忙求高、杨二相打马去追。

    高颎和杨素也不知道杨坚往哪个方向去了,边走边打听,两不愧是出将入相的豪杰人物,久经战阵,凭着直觉一路追下去,策马狂追三四十里了,终于,远远看到了骑着马游荡的万岁爷杨坚。

    二位豪杰差点哭了,心想这叫什么事儿,您和小三儿被老婆抓了现行,反让我们来找。同时,两人心里不由感叹,这母老虎名不虚传啊,我们皇上实在是太苦了。

    两人到了皇帝近前,道了惊,费了半天劲,才劝得杨坚答应回去。

    其实大可不必劝,他自己会回去的,他不回去,能到哪去?

    杨坚回宫,孤独伽罗一见,双膝跪倒,双目含泪道:“贱妾一时暴戾,触怒圣衷,死罪死罪。但念妾十四于归,至今已数十年,与陛下无纤芥嫌,今因宫人得罪,还乞陛下恩宥!”

    杨坚喟然叹曰:“不是我不让这件事情过去,只是你也太忍心了,你就下得去手?算了,我也不多说了,此事就算过去了。你也起来吧。”

    于是独孤皇后摆酒,给皇帝压惊,命高颎、杨素做陪。高、杨二相在席间拼命说合,终于让老两口重归于好。

    而这如花似玉的尉迟明月,就算白死了。

    经过这一场风波,独孤伽罗事后一想,也觉得自己太过份了,再说,杨坚已近风烛残年,男人吗,不就这点乐趣,我何必再苦苦逼他呢!

    从此,独孤伽罗对杨坚搞女人,采取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因此,老两口的感情更深了。

    正是由于有了这次契机,杨坚才得以放心大胆地向前陈朝公主、陈叔宝的妹妹莲花公主伸出了咸猪手,这个能够排进中国历史上最漂亮的MM前十五强的妹子,就是著名的陈宣华。

    其实,独孤女士现在已经几乎完成了她一生所应该完成的所有事业:

    父亲独孤信冤死,被宇文护赐死于家,她通过帮助杨坚篡夺北周江山,大杀北周皇室的方式间接为父亲报了仇;

    她帮助夫君杨坚,趋利避害,重振武川集团雄风,建立隋朝,主政皇宫,母仪天下,实现了夫君的事业巅峰;

    她运用自己的影响力,力挺爱子杨广登上太子之位,成为这个中国历史上空前强大的国家的储君;

    通过尉迟明月,她把爱的权利交还给老公,让他在暮年又找回了做男人的感觉。

    她在人世间已经没有什么可留恋的了,她已经完成她在人间的所有心愿,她可以静一静了

    公元602年八月十九日,隋文帝杨坚的皇后独孤伽罗同志,走完了她的一生,享年五十九岁。

    她的一生,是勇敢的一生,坚强的一生,光荣的一生,伟大的一生。没有她,父亲独孤信的功业没有那么完美;没有她,夫君杨坚的天下没有那么夺目;没有她,儿子杨广的败家没有那么夸张。

    不管怎么样,全国妇联独孤伽罗的死,再一次搅动了已经暗流涌动的时局,杨坚应该如何应对?杨广又该何去何从?

    皇后独孤伽罗去世,最悲伤的人是杨广,至少所有人都这样认为,除了他自己。

    在皇后的葬礼上、追悼会上,杨广几番哭得晕厥过去,一连多日,守在母亲的灵柩边,不说不笑,不吃不喝,整个人就象傻了一样。

    杨坚看了,不由一阵心疼,心想:“孩子,你妈抛下我们走了,以后,就我们两个相依为命吧。”

    杨广当然不可能完全不吃不喝,这会涉嫌挑战人类的生存极限。

    杨广采用了一个小学生专用的方法:偷吃。

    他在自己的衣袖和头巾中藏了咸肉和腌鱼,趁人不注意就拿出来咬几口。这个办法是如此有效,以至于绵延至今都有不少学生效仿,很早以前,我在没有吃早饭的时候就是这样糊弄老师的,虽然我的早餐比起杨广的来要简单得多。

    这一切,都是杨广在刻苦练习他的表演天赋。对这位春风得意的太子来说,皇宫是舞台,工作是舞台,几乎所有场合都是舞台,除了自己家。一回到东宫,杨广立即换了一个人,生龙活虎,喜笑怒骂,好象死的是别人的妈。

    不管怎么说,杨广成功地将老妈的葬礼变成了自己捞取资本的台阶,他的声望更加隆祟,已经和他的皇帝老爹不相上下。

    老伴去世,老迈的隋文帝立即就象身边少了什么似的,他已经习惯于这个母老虎整日在他身边咆哮,如今身边变得冷冷清清的时候,他意识到,这一生他最信任、最依赖的那个人走了。

    杨坚一下子老了很多,尽管他本来就够老了。

    杨坚命上仪同三司萧吉为死去的皇后选择墓地。

    萧吉在传统的古代史上是一个不显山不露山的人物,但那是长期以来,辩证唯物主义对生命采取了一概棒杀的处理办法。而现今,一个生命科学大师,如果没有听说过萧吉,或是没有看过他老人家写的《五行大义》,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懂风水。

    萧吉考察之后,找到了一块理想的墓地,向杨坚汇报:“我已经发现了理想的墓地,如果将皇后安葬于此,大隋的江山可保两千年,隋的皇帝可传二百代。”

    每次看书看到这里,不由得感叹萧吉放卫星的水准之高,放在几十年前全国集中进行放卫星大奖赛的红色年代里,也不逊色。

    大隋江山可保两千年,皇帝可传二百代,一代皇帝整整十年。不知萧吉这个数字是怎么核算出来的。

    但杨坚看到了萧吉的意见,不以为然,下结论说:“吉凶自在人手,和墓地有什么关系?”

    看来,杨坚同志是一个坚定的唯物主义者。

    萧吉在传统的古代史上是一个不显山不露山的人物,但那是长期以来,辩证唯物主义对生命采取了一概棒杀的处理办法。而现今,一个生命科学大师,如果没有听说过萧吉,或是没有看过他老人家写的《五行大义》,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懂风水。杨坚接着说:“北齐后主高纬在埋他老爹武成帝高湛的时候,难道没有选择好的墓地?但北齐还不是没几天都亡了?再说我们杨家,如果说祖上的墓地不好,我怎么会当皇上?如果说好,我弟弟杨整又为什么战死沙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