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隋唐风云 > 第147章 巧取
    而王世充,回到洛阳,垂头丧气,自己三万大军,都不能奈何人家几十人,丢人都丢到家了!但他又不敢与李世民正面作战,因为他知道,如果比排兵斗阵,八个王世充也不是李世民的对手。要想取胜,还得靠巧取。

    没多久,这个巧取的机会还真让他等到了:李世民再次轻装简行,只带少数随从,深入邙山,勘察地形!

    王世充大喜过望,心说活该你李世民倒霉,这可是你自找的,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你身为大军统帅,岂有率孤军深入的道理,一旦出事,置数万大军于何地?今天就当是对你轻敌的惩罚吧。

    王世充当即传令,选三万铁骑,开城直趋北邙山。

    这时的李世民,正带人走到北魏宣武帝的陵寝。

    这位北魏宣武帝元恪,少年即位,扩大洛阳城的范围,巩固乃父魏孝文帝的改革成果,但他无力制止权贵的横征暴敛和无休止的内讧,于是在心力交瘁之后,于三十三岁的盛年去世,留下他貌美如花但又欲望强烈(不管是对异性的还是对权力的)老婆苦撑危局。

    这位苦命的女人就是这部《隋时隋地》开端的那位宣武灵太后,最后被尔朱荣扔进了黄河。

    君臣一行人正对宣武帝的陵寝唏嘘,猛见远处里征尘大起,数万郑军精锐瞬时杀到,为首的正是前瓦岗军第一流的猛将、李密兵败后投靠王世充的单雄信。单雄信一眼就看见唐军阵中,有一位少年英雄,身着王爷的服色,他知道,这就是威震敌胆的秦王李世民!

    单雄信暗道:“你再也威震不了敌胆了!拿命来吧!”

    想毕,他的战马已经来到了李世民的马前,单雄信举起长槊,用尽平生力气,朝李世民刺去。

    李世民被惊呆了,他虽然身经百战,武艺高强,但在铁塔般的单雄信面前,也还只是个孩子。他见单雄信一槊刺来,心想完了,他把眼一闭,不忍看到自己被利槊穿了糖葫芦的惨象。

    猛然间就听半空中一声大喝,紧接着又听扑通一声。李世民把紧闭的眼睛睁开一个缝,发现自己居然没有死,而且,身上好好的,并没有什么槊插在自己身上。

    怎么回事呢?再看自己的马前,有一座比单雄信更魁梧的铁塔档在自己面前,不过,这座铁塔是黑的,原来是尉迟敬德。

    就在单雄信的长槊就要刺到李世民的时候,尉迟敬德大喝一声,奋起一槊,将单雄信刺于马下。好在单雄信反应快,在地上又猛然站起,跃上一匹马,逃离了战场。

    尉迟敬德护送秦王,且战且走,终于杀出重围,回到大营。这一次,李世民决定不再给王世充喘息之机,他立即传令,大军出动,进攻王世充。

    这一下,李世民、秦叔宝、程知节、尉迟敬德、李世勣这些时代的超级猛人们有了用武之地,他们在王世充阵中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把王世充都快打哭了。这一仗,王世充的军队被打得四散奔逃,直接崩溃,几乎全军覆没,王世充仅以身免——就他老哥儿一个孤身逃回洛阳。

    这一阵,彻底让王世充泄气了,对阵之初的豪迈气魄全部消失,王世充咬着牙,发着狠说:“看来,只有拼一把了,赌赢了,我再次上演对阵李密的翻盘好戏,赌输了,家破人亡!唐童,我跟你拼了!”

    唐童这个称呼,在正史中没有记载,至少我还没有查到。但在演义里、评书里和京戏里,李世民的敌人如李密、王世充等都管他叫“唐童”,大概因为李世民是唐朝的,又是小孩儿(今年虚岁刚满二十岁)。

    王世充集结军队,倾巢出去,发动了对唐军的进攻。这一次,王世充玩了命了,手下的士兵也跟着玩了命,因为他们知道,这次不玩命,就没命玩了。于是以一当十,向敌阵冲出。

    李世民自然也不示弱,他正希望王世充出城来硬碰硬,攻城,对谁来说都是难啃的骨头,特别是对洛阳这样的超级防御机器来说。王世充全部出去,正中李世民的下怀。

    两支战斗力超强的大军在洛阳城下展开了大规模的群殴,一场大战双方都伤亡惨重。而且,李世民本人在战斗中也差点遭遇不测,他与大军人马失散,而且,战马又被流箭射中,栽下马来,眼看就要被郑军生擒,这一次,扮演单骑救主角色的是一位名声并不很大的丘行恭。关键时刻,丘行恭没有辱没“单骑救主”的美名,他象他的前任秦叔宝、尉迟敬德一样,在万马军中左冲右突,终于救护李世民冲出重围,全身而退。

    这场大战,王世充损失军士近八千人,基本失去了进攻能力;而李世民的胜利,也损失惨重。虽然李世民引王世充主力出战,聚而歼之的战略没有实现,但王世充借机翻盘的美梦也破碎,接下来,他只人龟缩在洛阳城,既无力,也不敢出战了。

    这种情况是李世民不愿意看到的,因为洛阳的攻取难度在整个中国古代史上,应该是名列前茅的,这应该归功于隋朝首席建筑学家宇文恺同志,正是他设计的洛阳攻防体系。估计李世民要是见了宇文恺的话,都想生吃了他。

    对王世充来说,日子更加难过,城中粮尽,人民相食,他知道,自己没几天可活了,照这样的守法,洛阳迟早得丢。无奈之下,他想到了已经与自己翻脸的窦建德。

    本来王世充与窦建德,同属反隋中坚,虽然一个出自官军,一个出自草莽,但长期井水不犯河水,而且高兴的时候,还互相吹捧吹捧。但自从王世充做掉小皇帝杨侗登极称帝之后,窦建德就与王世充断绝了外交关系。

    现在,王世充无计可施,派人送信给窦建德,希望他能派兵来救。

    王世充在苦撑,而李世民的日子也不好过。他在洛阳城下一待就是半年,战事胶着,没有进展。唐高祖李渊已经下旨,要他班师。关键时刻,李世民表示出了超乎寻常的冷静,他不同意退兵:“我们举兵前来,就是要一劳永逸地解决洛阳问题的,现在河南一带,望风归降,只剩洛阳孤城一座,眼看就能成功,怎么能够弃之而去?”

    他写信给老爹,说服他坚持,并向部下下了死命令:“洛阳不破,誓不班师,再有言退者斩!”

    在他的坚持下,唐军忍着,没有动地方,洛阳还是被铁桶一样围得水泄不通。

    正当李世民以为洛阳就要被困死,王世充不久束手就擒的时候,传来噩耗,河北大英雄窦建德率军数十万,浩浩荡荡杀奔洛阳,来救王世充!洛阳大战,极品恶人的最后挣扎

    窦建德接到王世充的求救信,一开始并不想来招惹唐王朝这个烦,但他手下有个参谋帮他分析了天下大势,用唇亡齿寒的道理来比喻如今的中原局势,聪明的窦建德马上就改变了主意,率军十万,号称三十万,来救王世充。

    当时的中原,李渊占领关西,王世充占据河南(但已经基本没多少地盘,都被李世民夺去了),窦建德占据河北和山东。所以,窦建德也怕李世民灭郑之后,一家独大,所以,以援助王世充为名,行扩充实力之实,名利双收,这是老窦同志的如意算盘。

    窦建德来的消息一经证实,在唐军中引起轩然大波,大家面面相觑,脸上都有点变色。王世充已经是块难啃的骨头了,又来了窦建德,还让不让人活了?

    几乎所有人,包括前隋朝名臣封德彝和刚在洛阳城下建立奇功的屈突通,都主张退兵,但瓦岗旧将郭孝恪和李世民的机要秘书(记室)薛收表达了不同意见:“王世充府库充实,只是没有粮食,如果让窦建德兵临洛阳城下,与王世充汇合,那窦建德会把河北粮食源源不断运到洛阳来,我们就麻烦了。所以,为今之计,我们不但不能退兵,还要分兵据守武牢关,迎战窦建德。一旦窦建德被灭,再打王世充就不难了。”

    李世民点头称是,作为战略大家的李世民心里非常清楚,尽管主张退兵的人非常多,但这一次真理掌握在了少数人手里。

    于是,李世民分兵两路:

    一路由四弟、齐王李元吉率领,屈突通辅佐,继续围困洛阳。齐王李元吉比起二哥李世民,无论文治还是武功,都差得太远,他甚至也不如精明强干的大哥、太子李建成。上次,刘武周进攻他的老家太原,正是由于他的不战而逃,才使得老爹和老哥苦心经营的根据地差点丢失。好在王世充已经被吓破了胆,即使是李元吉围城,他也不敢进攻。

    另一路,由秦王李世民自己亲自率领,这是一支人数少而精的部队,只有三千五百名,而带队的大将则基本聚集了那个时代的几位战神级人物:秦叔宝、程知节、李世勣和尉迟敬德等。他率这三千五百精兵直趋武牢关。

    李世民进行军队调动的时候特地选在了正午时分,这一系列的调动让在洛阳城楼上的王世充看了个清清楚楚,但王世充没有动,不是他不想动,而是既没有能力动,也没有胆量动,更没有魄力动。

    武牢关就是虎牢关,因为李渊的祖父就是威名远震的西魏八柱国之一的李虎(就是那位威风凛凛的大野虎),为避讳,特地改“虎”为“武”,这样,虎牢关就变成了武牢关。

    李世民进入武牢关后的第二天,亲率精兵五百名,出关二十里,侦察夏王窦建德的情况。他一边走一边留下一些人马,命秦叔宝、程知节和李世勣分别率领,埋伏在两边。而自己只和尉迟敬德率四名亲兵走在前面,李世民边走边说:“我拿弓箭,你拿长槊,就算敌兵百万,又能奈我何!”

    见无人应场,过了一会儿,李世民再次抒发自己的豪情壮志:“如果敌人看到我们就跑,那算他们聪明。”

    再往前走,离夏营三里地的时候,遇到了夏军的巡游骑兵,夏军没有在意,以为只是唐军的小股侦察部队。李世民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很没面子,对敌人大声自我介绍:“我是秦王李世民!”喊完之后顺手一箭,射死一名夏军将领作为补充。

    这下夏军有了反应,但他们显然没有李世民预料的那样聪明,因为他们不仅没有逃跑,反而大声呐喊,从夏营中叫来了五六千大军,排山倒海般向李世民扑来。

    跟随李世民的四个亲兵吓得腿肚子转筋,李世民充分发扬了先人后己的优良传统,对他们说:“不要紧,你们先跑。我和尉迟敬德断后。”说毕,和尉迟敬德缓缓后退。

    等夏军追近了,李世民弯弓瞄准,将冲在最前面的夏军一箭射死,再复一箭,又将后面的夏军射死;而尉迟敬德,则手执长槊,连劈带刺,刀刃十数人。夏军一时大骇,逡巡不敢近前,而李世民和尉迟敬德也不跑远,始终给夏军留有希望,但只要你近前,必定会丧命,就这样追追停停,数千夏军的精锐就来到了李世民预定的地方。

    这个地方,埋伏着唐军的五百精锐,由战神秦叔宝、程知节和李世勣等分头率领。一见夏军追近,发一声喊,一起冲出。这下本来就被李世民和尉迟敬德的神勇吓破胆的夏军被惊得魂飞魄散,自相践踏,死伤无数,留下了数百具尸体败回了大营,乱军之中还被人家擒去了两员大将。

    窦建德这个郁闷啊,这叫什么事儿!几千大军连人家六个人都追不上,还中了埋伏,丢多少士兵是小事,丢人事大啊,以后让我有什么脸面见人!而且,刚刚与唐军开战,就被人家猛抽了一个大嘴巴,以后还不得一见人家就腿肚子直哆嗦!

    窦建德的担心是对的,在长达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夏军多次主动进攻,想挽回一点颜面,但战争的结果是被李世民抽了更多的嘴巴。这样,窦建德的十万大军被挡在武牢关,一步不能前进,而洛阳的王世充整天眼巴巴地盼着救兵,那个可怜劲儿就别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