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隋唐风云 > 第175章 惩戒
    穆小姐本是斛律后的贴身服务员,据说长得“轻盈妖艳,荡逸飘扬”,天生是特殊服务从业人员的料子。高纬一见她,立即魂不守舍,那里还能把持自己!皇帝的眼光完全被她吸引过去,宠爱程度直追斛律后。

    高纬给穆黄花起了一个新名字,叫做“舍利”,穆MM为此大喜过望,不知道人家给自己起了一个类似“骨灰”的名字,有什么值得高兴的。

    穆骨灰为了自己前程的光明,想找一个人作为靠山;

    陆干妈为了自己地位的稳固,想找一个人作为依托。

    于是,这两个不平凡的女人一拍即和。

    穆小姐认陆女士为干妈,共同的利益把两个人结合在一起,成为母女。既然自己的女儿姓穆,那儿子没有理由再姓别的,于是,陆令萱的儿子由骆提婆变成了穆提婆。

    这一家人,也真够亲的。

    高纬、和士开、穆黄花、穆提婆、陆令萱、祖珽以及陆女士的另一个干儿子、同时也是高纬的宠臣高阿那肱,组成了北齐末年的折腾小组,一损俱损,一荣俱荣,这个团队十分和谐,非常六加一。非常六加一中的祖珽,目前不在朝中。上次因为和士开的问题,被武成帝高湛罚为奴隶,并且熏瞎双眼,目前在劳动改造中。

    后主高纬经常想起这位足智多谋、多才多艺又会玩乐的瞎子,他知道祖珽也想回来。就找和士开谈话,试探一下他的意思,毕竟,当初祖珽是得罪了和士开才落到今天的田地的。想招祖珽回来,也要和士开同意——这是管理学上的一个不成文的原则,可惜,现在很多的民营企业家不懂这个道理,会越过部门经理直接向基层员工发号施令,也就是说,他们在管理上还不如一千五百年前的小昏君高纬。

    高纬只是想找和士开试试看,不想后者想都不想就同意了,还说这也是我的意思,十分爽快。高纬倒是有点不太爽,白做了半天要持久战的准备。

    祖珽的利用价值还是有的,和士开坏,但不傻,这一点他看得很清楚,想给祖珽一点甜头,显示自己胸襟宽大,不计前嫌,准备再给祖珽一个机会。当然,他和祖珽共同的地方是利益,而不是什么友情、道德或职业精神什么。

    祖珽反过来劝皇帝:“文襄帝(高澄)、文宣帝(高洋)和孝昭帝(高演)三位先帝,他们的儿子都没有当成皇帝,而您之所以能当上皇帝,是祖珽的功劳。我们应当知恩图报,祖珽虽然品行不好,但谋略出众,我们可以量才录用。而且,祖珽眼睛已经瞎掉,想反也反不了。我们可能召他回来,当个参谋也可还是可以的。”

    高纬听了和士开的话,觉得甚有道理,不过只有一个感觉,这些话本来是我想说的,怎么都从你嘴里说出来了?

    祖珽从此被召回,任秘书监,加开府仪同三司。

    非常六加一团队建设正式完成,北齐朝廷的大臣,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大齐已经成为一块破门板,只要有人朝这块破门板踢一脚,它就会倒下来。

    尚书令、陇东王胡长仁被和士开诬陷骄纵不法,被贬出邺城,任齐州刺史。胡长仁不服,做了一个比较不官方的决定:刺杀和士开。

    当然,胡长仁的执行力和他的智力一样不济,事情被和士开知道了,找到祖珽与胡太后商量,祖珽给这对男女讲了一个汉朝的故事。

    汉文帝的舅舅薄昭犯了杀头之罪,文帝顶着各种压力,包括心理上的,还是依法把舅舅处死。之后,他令百官去参加薄昭的追悼会凭吊舅舅,以示缅怀。

    这位饱学之士的激情演说感动了胡太后,派人到齐州将胡长仁赐死。

    顺便说一句,这位胡长仁同志,是胡太后的哥哥,也就是和士开事实上的大舅哥。

    胡太后为情哥哥,处死亲哥哥,大义灭亲,真算是性情中人。

    但偏偏就有不怕死的,当然,这是因为他地位特殊,以为自己死不了。

    这个人是琅玡王高俨。

    高俨是后主高纬的弟弟,自幼被父亲高湛和母亲胡皇后溺爱,不把皇帝哥哥放在眼里,对皇帝宠爱的和士开、穆提婆、祖珽等人,更是看不上眼。

    和士开、穆提婆向高纬进言:“琅邪王眼光奕奕,数步射人,向者暂对,不觉汗出;吾辈见天子奏事尚不然。”

    高纬本来对高俨就又恨又怕,正好借这个机会让他迁居北宫,五天才上朝一次,并要他不要动不动就去见太后。

    高俨大怒,与自己的亲信、侍中冯子琮商量说:“和士开罪大恶极,我准备杀掉他。”

    这一勇敢而莽撞的主意得到了冯子琮的赞同,因为后者希望高俨篡位,自己好成为开国元勋。

    冯子琮不是个莽夫,他知道后主高纬无论如何都不会同意处死和士开,但他有办法。

    在向高纬递要求处理和士开奏折的时候,他写了好几道其它的奏折一起呈给皇帝,他知道,根据小皇帝不学无术的特点,这些奏折他基本上不会看的,最多写上“同意”二字。

    事实也是这样,高俨就这样接到了处理和士开的圣旨。

    他欺骗领军库狄伏连,说:“奉旨,让你们抓捕和士开。”

    库狄伏连把此事请示冯子琮,请他再向皇帝复核一下,冯子琮说:“琅玡王已经领到圣旨,何必再奏?”

    和士开按惯例入朝晋见,在宫门口碰到了库狄伏连,后者热情地抓住他的手,说:“今天有一件大好事。”

    和士开正想问是什么好事,却见一批全副武装的士兵到来,对库狄伏连说:“皇上有敕,要你进见。”

    来的士兵一半保护库狄伏连入朝,另外一半把和士开围了起来,当他看到闪着寒光的大刀片向他的脑袋劈过来的时候,才明白库狄伏连说的一件大好事是什么。

    和士开的宠臣兼太后老相好的生涯至此结束。

    给别人戴绿帽子是一项风险系数很高的业余爱好,特别是给皇帝。

    但故事还没有结束,高俨杀死和士开,已经骑虎难下,现在,他面临的只有两条路可走:

    一,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二,一鼓作气,攻下邺城,取高纬而代之。

    年轻气势的高俨选的是第二条,第一条路不能确定他能不能活,第二条路已经让他死定了高俨——断送在狠心哥手中的花季少年

    琅玡王高俨矫诏杀死自己母亲的和士开,骑虎难下,欲罢不能,他手下的人说:“事已至此,无法停止,只有坚持下去了。”

    高俨本身就兼任京畿大都督,相当于后世的九门提督或卫戍司令,掌握京城军队指挥权,于是调动京师军队三千人在千秋门集合,但他们既不采取行动进攻,也不据此进行谈判,没有人知道他想干什么。

    后主高俨派刘桃枝带兵八十,来召高俨。

    刘桃枝是北齐著名的大力士,也是北齐著名的鹰犬,几次大的灾难中,都有他的影子。既为鹰犬,就该忠实地为主人服务,这是他的本分。

    刘桃枝确实做到了,无论他的主人是谁,他都能称得上是一个忠实的鹰犬。从高欢、高澄、高洋、高演、高湛,直到现在的高纬,一贯忠心耿耿。

    高纬要他只带八十个随从,去到对方三千人的队伍中召高俨回来,他既没有推辞,也没有害怕。

    可见,鹰犬也是有职业。

    当然,有职业守不代表傻,刘桃枝在离高俨很远的地方就站住了,下跪,要高俨奉旨去见皇帝。

    高俨很干脆,没有说不去,直接把刘桃枝绑了,准备开膛,刘大力士的部下纷纷逃散。

    后主高纬又派了一个使者去见高俨,这次他派去的是高俨的一个亲戚,冯子综。这位冯先生是高俨的母亲的妹妹的老公,简单地说,就是胡太后的妹夫,高俨的姨夫。

    高俨对姨夫果然比较给面子,对自己不去见皇帝哥哥的理由做了完美的表述:“和士开实在罪该万死,他是想把皇帝哥哥拉下马,还逼迫我那太后老妈出家为尼,所以我不得已才矫诏杀了他。如果哥哥想要杀我,我不敢逃。如果要赦免我,请让姊姊来接我,我马上就去见驾。”

    姊姊是指陆令萱,北齐的女性亲属称谓比较乱,妈妈、姊姊和姑姑有点分不清,这大概也是北齐宫廷比较乱的原因之一。

    高俨想见陆令萱的原因不是他多想见这个又老又坏的女英雄,而是想把她骗出杀死。

    陆令萱很清楚高俨的目的,自然不肯出来送死。她此刻正躲在后主高纬的背后,手执利刃,瑟瑟发抖。

    高纬见冯子琮作为姨夫出马仍然没有把高俨叫来,于是派出了第三位使者,韩长鸾。韩长鸾实际在北齐也是位响当当的人物,与和士开和祖珽等人一样,深受皇帝宠爱,只有由于篇幅所限,不能对韩长鸾同志的英雄事迹一一列明,实在死罪死罪。

    韩长鸾果然不凡,不知用了什么办法,居然劝服了年少气盛的高俨,眼看高俨就要跟着韩长鸾入宫了。这时高俨的下属刘辟强拽着他的衣服不让他去,说:“如果不杀穆提婆母子,殿下千万不能入宫。”

    这边高俨在为进不进宫而纠结,那边后主高纬已经在立遗嘱准备后事了。

    高纬跪在胡太后的眼前,哭道:“如果我们母子有缘,可以再次重逢;如果无缘,就此永别了!”

    胡太后也跟着大哭,全然忘了这正是当初她和老公、前太上皇高湛溺爱高俨的结果。

    这时,小皇帝高纬突然想起一个人来,他立即派人去召来晋见。

    同时,高俨也想起了他,也派人去招。

    照常理推测,两方敌对势力共同倚靠的,必然是另一股可以强大到足以左右局势的第三方势力,正如中原大战时介于蒋先生和冯阎桂之间的张汉卿先生。

    这个推测是没错的,高纬和高俨同时想起并同时召见的人是斛律光。

    斛律光对于北齐江山来说重要性不言而喻,高纬高俨对此做了注脚。

    斛律光听说高俨杀了和士开,鼓掌大笑:“到底是凤子龙孙,果然不同凡响。”于是入宫,正好后主高纬正在动员他所能调动的宫中宿卫的士兵,发给盔甲和武器,准备出战。顺便说一句,他所能动员的士兵人数,是四百人。

    斛律光说:“小孩子动动刀兵,打他一下就会自乱阵脚。您可以亲自到千秋门去见他们,琅玡王必不敢动。”

    有了斛律光的鼓舞,高纬的胆子大了起来。关键原因是斛律光使他有了底气,这就是气势,斛律光的气势。

    斛律光走在队伍的前面,喊道:“天子在此!”

    就这四个字,惊得高俨的部下纷纷逃散。

    这就是力量,同样的四个字,要看谁喊,如果是我,可能喊来的是因为扰乱社会治安。

    后主高纬勒马于桥上,远远呼喊他的亲兄弟。高俨还站在那里不敢近前,斛律光走到他的眼前,笑道:“天子的弟弟杀一个匹夫,有什么可怕的?”说完抓住他的手,把他拉到皇帝的马前,对皇帝说:“琅玡王年少,脑满肠肥,行为轻率,长大一些就不会这样了。请您宽恕他的过错。”

    高纬拔出高俨所佩的宝刀,用刀环对高俨乱打,打了一会儿,气消了(也可能是害怕的情绪消了),就放他走了。

    当然,皇帝肯原谅高俨不代表他会原谅跟着他叛乱的这些人,甚至他想将这些人一体,还是斛律光出面,说这些人都是朝中显贵的子弟,全杀了,恐怕会人心不安。高纬这才罢手,只是“首恶必办,胁从不问”。

    就这样,一场惊心动魄的,就这样在斛律光的气定神闲中,未遂了。后来太后在责问高俨时,高俨供出了是冯子综在背后指使,太后大怒,令人用弓弦绞死冯子综,派车把他的尸体载回家,以示惩戒。

    冯子综是太后的亲妹夫,也不免被杀。

    做胡太后的亲人,不是件容易的事。

    武成帝高湛是胡小姐的爱人,胡小姐送给他一顶绿帽子;

    后主高纬是胡小姐的亲儿子,胡小姐差点废了他立另一个儿子高俨;

    高俨是胡小姐的亲儿子,胡小姐因为杀害自己的,一度产生杀他的念头,后来高俨被杀,胡小姐也只是哭了十几声而已;

    胡长仁是胡小姐的亲哥哥,胡小姐派人杀了他,因为他对自己的不敬(想暗杀他);

    现在轮到冯子综了,只是可怜了他的妹妹,至于他的妹妹是否和她一我们不得而知。如果是,倒是她的幸运。

    高俨图虽然在斛律光的努力下化解于无形,但这给他和哥哥高纬的心理上,树起一道无形的屏障。对此陆令萱心知肚明,她时不时就在皇帝耳边嘀咕:“琅玡王聪明神武,非久居人下者,自从杀死和士开和图谋以来,心怀恐惧,总想图谋不轨,请早图之。”

    皇帝犹豫不决,以他的年纪,杀死自己亲弟弟毕竟要背负很大的心理压力,于是他决定咨询一下祖珽的意见,这算是问对人了。

    祖珽的特点是,不仅同意或推荐皇帝杀人,还引经据典,指出这种事例古以有之。这次也不例外。

    祖珽举出了周公当年杀死亲弟弟管叔、季友毒死亲弟弟庆父的历史上有名的案例,以支持高纬准备杀死弟弟高俨的英明决断。周公和季友都是历史上有名的大圣人,而管叔和庆父则是有名的大坏蛋,特别是庆父,还给我们留下了“庆父不死,鲁难未已”的精神财富。

    高纬听了祖珽不容置疑的分析,下定了决心。

    这一天,后主高纬对胡太后说:“明天我要和弟弟一同打猎。”

    胡太后没有多想就答应了。其实,胡小姐对高纬的用心不是没有怀疑过,自从上次高俨遂,胡太后就怕高纬会趁机报复,因此她要高俨跟她住在一起,每次吃饭之前,她会亲自尝高俨的饭菜,生怕爱子中毒。

    但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着。

    就算胡太后和高俨再小心,也有着道的一天。

    当夜,后主高纬召高俨入见,高俨对此十分犹豫,陆令萱说:“哥哥叫你,你怎么能不去?”

    高俨在狐疑中入宫,在永巷,遇到了象征着灾难的刘桃枝,想跑。被刘桃枝反剪双手捉了起来,高俨大呼:“让我见见太后和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