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隋唐风云 > 第184章 对峙
    开府大将军宇文忻劝道:“陛下神文圣武,现在敌人荒纵,我们乘胜追击,如汤沃雪,定能取胜。如果我们退走,万一北齐出现一位明君,君臣协力,就算我们有商汤、周武复生,恐怕也无法荡平对手了。”

    这位宇文忻,虽是国姓(那里大概还没有国姓这个词),但与北周皇帝家没什么血缘关系,不过这不妨碍他成为北周和隋初的名将。

    与上文提到的梁士彦一样,都成为后来功高震主反被主忌的典型,梁士彦则更不如,不仅和宇文忻、刘昉一样谋反被杀,还被自己的同志刘昉戴了一顶十分时尚的绿帽子。

    但现在,宇文忻正处在职业生涯的上升期,他抛了砖,自然引得玉来。这个玉是王韶,时任军正,军正,就是大军的总教官。

    王韶接宇文忻的话,对武帝说:“北齐几代以来就自乱朝纲,这是天赐给我们的礼物啊,我们一战扼住敌人的咽喉,取乱侮亡,正在今日,为什么要放弃掉这么好的机会?我实在是不能理解。”

    武帝赞赏他们的见解,说:“你们的考虑很有道理,不过,我自有主张。”

    于是,北周大军撤退,让齐王宇文宪殿后,留梁士彦守刚刚攻下来的平阳城。

    北齐后主高纬见北周大军后退,立即派勇将贺兰豹子追击(从名字就看得出来这是位勇将)。

    宇文宪和宇文忻配合十分默契,轮流交战,边战边退。

    贺兰豹子穷追不舍。

    看来,贺兰豹子同志不太懂兵法,不知道穷寇勿追的道理。

    中国历史的一个墨菲定律就是:凡是追穷寇的,一定会倒霉。

    贺兰豹子就是这样,他对宇文宪宇文忻的穷追不舍使自己变成了这一定律的又一牺牲品,被宇文宪诱入绝地,等贺兰豹子反应过来,为时已晚,宇文宪和宇文忻各带一百人马,突然反击,贺兰豹子猝不及防,被斩于马下。

    宇文宪击溃追兵,从容渡过汾水,在玉壁追上了武帝的大队人马。

    北周主力后退,将刚刚占领的平阳城暴露在了北齐大军的炮火之下。

    北齐后主高纬亲率大军包围平阳,昼夜猛扑,炮火十分猛烈,城楼和墙垛全被摧毁,城墙也只剩六七尺高,平阳城危在旦夕。

    关键时刻,新被任命的北周晋州刺史梁士彦挺身而出,向属下的一万多名将士发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说:

    今天是我们的死期,而我,将死在你们有前面!

    梁士彦的演说在关键时刻发挥了关键作用,一万多名士兵听说这句说后,奋臂齐呼,惊天动地,与敌交战,无不以一当十,齐军终于稍稍后退。

    趁敌军后退的空当,梁士彦令军士加紧修城,军士不足,取之于民,人民不足,令城中妇女一齐上阵,甚至自己的妻妾也编入队伍之中,搬土运石,修补城墙。

    关于梁士彦将自己妻妾编入行伍的事,不同的史书都有记载,包括小时候砸缸的北宋大历史学家司马光先生也采用这种说法。

    不过我有点怀疑。

    梁士彦随周武帝伐齐,明知是一场血战,会带着自己妻妾上阵?还是这些妻妾是在战场上新娶的或是周武帝赏赐的?

    可能性都不大。

    历史上只有一对君臣上阵喜欢带着自己的宠姬,那是万众景仰的齐桓公姜小白同志和管仲同志。

    我相信,因为我知道这是两个嗜色如命的同志。

    总之,梁士彦成功地遏制了齐军的一轮攻势,为赢得主动争取了时间。

    这是非常重要的。

    梁士彦在平阳浴血奋战的同时,周武帝也没有忘却这些孤悬前方的将士,命齐王宇文宪率兵六万进驻涑水,作为声援。涑水在平阳的南面,离玉璧很近。

    但远水解不了近渴,梁士彦还是要靠自己。

    平阳被围多日,梁士彦在城内激励志气,齐军毫无办法,高纬仿佛看到了他英雄一世的爷爷高欢在玉壁碰得鼻青脸肿惨象,叹道:

    难道我要重蹈覆辙?

    正在小皇帝苦闷的时候,捷报传来,原来,齐军从平阳城下挖掘地道,放入火药轰塌城墙十多丈,固若金汤的平阳城,一下子被撕开一个大口子。

    眼看平阳就要被攻陷了,眼看我们就要化被动为主动了,眼看我们就要趋势打过汾水和黄河攻入北周境内了,眼看……

    这时,高纬突然下了一道命令:你们统统给我住手!

    正在奋勇攻城的北齐勇士们懵了,不知道高纬此时发布这道命令是为什么,难道我们的皇上疯了?

    高纬是疯了,不过他只对冯小怜疯狂。

    他不希望现在就攻破平阳,因为他想让冯小怜能够亲眼看到平阳城破的壮观景象,从而把攻克平阳的功劳算到美女头上,从而名正言顺地册封冯小怜当左皇后。

    当初他尽管宠幸冯小怜,但只是给了她一个淑妃的名号,毕竟曾经和穆黄花小姐恩爱过一阵子,不忍废她的皇后,只打算让小怜当左皇后,而穆小姐,是右皇后。

    曾经的左皇后实际是有人的,那是胡小姐,胡太后的亲侄女——她的哥哥胡长仁的女儿——不过,被陆令萱和穆黄花算计掉了。

    其实,高纬本是有情人,是万恶的封建社会和帝王世家毁了他的一生。

    如今和冯小怜耳鬓厮磨,相比起穆皇后的工于心计,冯小怜无疑更单纯和可爱,因此,他临时决定,把攻破平阳的功劳算作冯小怜的,将冯淑妃升格作冯皇后。

    他令攻城士兵暂停,等美女前来。

    冯小怜闻此消息,喜不自胜,立即拿出她的家当,开始化妆。描眉画目,涂脂擦粉,当户更云鬓,对镜贴花黄,好一会儿才姗姗来迟。

    攻城的齐兵可以暂停,但守城的周兵不会停,趁着齐兵等冯小怜的工夫,早就把被挖塌的城墙用巨木堵起来,塞得十分坚固。

    齐兵错失了攻陷平阳的最好时机,个个怨气冲天,暗骂冯小怜是狐狸精。

    其实,能全怪冯小怜吗?她只是个戏子或说红颜祸水的都是男人,都是不长进、没出息的男人,自己不能治国平天下,就怪女人坏人他们的好事。

    神马玩意!

    高纬很失望,攻破平阳看来一时半会儿是无法实现了,事实上,不是暂时无法实现,而是北齐永远再无法攻破平阳了。

    既然无法以攻破平阳的方式让美人高兴,那就该想别的办法,这才是真正的男人。这个办法,高纬很快就想到了。

    据说,在平阳城西的山上,有神仙足迹,高纬打算携冯小怜前往观看。但偏偏路上有一座桥,是去看圣迹的必经之路,而这座桥,正好在北周军队弓箭的射程之内。

    为避免敌军射到自己的爱妾,高纬命人从攻城的工兵中,抽调核心工程人员和上等物料,在远离敌军射程的地方为冯小怜再建一座新桥。

    高纬老兄,实在是不爱江山爱美人啊!

    桥造好了,高纬与冯淑妃才得以立马登桥遥看圣迹,不想桥新不稳,禁不起马和人一起住上站,咔嚓一声,坍塌了好几尺,差点把皇帝和冯小怜摔到河里。幸亏两人已到靠近岸边的地方,过了桥中间,总算没有落入水中,免做水底鸳鸯。

    就这样,两人卿卿我我了两个时辰,工兵也忙了两个时辰,才把桥修好,两人方才回营。

    想必是这些工兵愤恨皇帝和宠妃不干正事,才故意做了手脚,不过没有做得彻底成功而已。

    不过成不成功也无所谓了,高纬今天不死,则明天就死,有什么区别呢?

    梁士彦在平阳死抗的时候,北齐帝国的援军也开到了。

    原来,当年的十一月十八日武帝回到长安,第二天,就下旨再次东征。

    齐王宇文宪率自己的部队自涑水先期到达平阳,周武帝宇文邕亲率生力军也急行军赶到,十二月六日,各路大军在平阳城下聚焦完毕,北周深沟高垒,连扎数个大营,共八万人马,东西连绵几十里。

    高纬看到北周大军到达,深怕城里城外里应外合,将自己包了饺子,于是在城南由东往挖了一条长堑(就是长沟),以不防敌人发动突然袭击。

    北周、北齐就这样隔堑对峙。

    武帝令齐王宇文宪观察齐兵的排兵布阵,宇文宪回来之后汇报:“齐兵虽多,但毫无斗志,我们足可灭掉对方,灭此朝食,就在今日!”

    灭此朝食:消灭这些敌人后再吃早饭。

    可见,宇文宪观察过敌人之后,既急迫,又自信,认为灭齐必矣。

    武帝十分高兴,说,要真这样,我还忧虑什么!

    于是准备立即发动攻击。

    武帝骑着一匹劣马,带着几个贴身护卫,到前线巡视,所到之处,见到这些兵士,往往能叫出一些小头目的姓名。

    这些人跪到在地,涕泗横流,能被皇帝记住名字,那是多大的荣耀啊!

    关于这一细节,可参见卡内基《人性的弱点》,一个成熟的家,同时必是记忆别人姓名的高手。

    从早晨到近黄昏,两军隔长堑对峙,都显得老成持重,谁也不敢先动一步。

    北周军不动,是因为他们真持重;北齐军不动,是因为他们犹豫不决。

    高纬问高阿那肱:“今日可战否?”

    高阿那肱说:“我们的军队看似人数众多,但真正可以打仗的不多,昔日神武皇帝(高欢)在玉壁受阻,寸步难行,难道我们这些人能强过神武皇帝吗?我的建议是:不要出战,退守高粱桥。”

    高阿那肱的懦夫行径遭到了武卫将军安吐根的立即反驳:“敌人不过是小撮毛贼而已,看我一枪刺死,扔进汾水。”

    安吐根是安息胡人,南北朝后期著名的军事家和外交家,从高欢开始就忠心耿耿地为高氏家族卖命。这次与北周争夺晋州的惨烈斗争中,他是北齐实际上的主帅。

    显然,他并不觉得北周军有多可怕,原因只有一个,他懂军事。

    事实上,北周军也并无必胜的信心和把握,否则,周武帝也不会在已经攻下平阳的时候班师了。

    狭路相逢勇者胜。

    安吐根是勇者,但他的老板高纬呢?

    高纬被安吐根的豪情壮志同化了,跟着激动了半天,这时,一群身残志坚的特殊人物帮高纬下了最后的决心:

    “他们的主帅是天子,我们的主帅也是天子,为什么他们能够劳师袭远,我们就得躲在壕沟后面当孬种?”

    这群身残志坚的特殊人物们是宦官,那时还没有太监一说。太监本是高级宦官的官名,出现在唐高宗时期,后来才渐渐等同于宦官。

    宦官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相当特殊的群体,尽管在身体构造上讲比普通人少了点什么,但为了表示自己的身残志坚,往往争先恐后地做点什么以弥补这个缺陷。

    可惜,除了蔡伦、郑和少数几人外,其他多数成了祸国殃民的罪魁祸首。原因是:身体的缺陷导致人格的缺陷。

    问题是,高纬听了这群人格有缺陷的特殊人士的话,认为非常有道理,大喜道:“正合我意。”

    于是下令填平壕沟,向北周发动猛冲。自己带着冯MM,在一个小山丘上立马观战。

    其实,对周武帝宇文邕来说,高纬的决定才是真的“正合我意”。

    北周长途奔袭,正需要休息,同时待敌人主动出击,这样才能化被动为主动,变成“以逸待劳”。

    看到北齐大军出去,武帝喜出望外,指挥各路大军,从容还击。

    客观地讲,北齐军队的战斗力并不弱,如果真枪实弹打起来,很难说谁打得过谁。

    但是,关键时刻,冯小怜小姐帮了北周的大忙。

    我们有理由怀疑,冯美眉是北周的卧底。

    剧情大意是这样的:

    小怜本是周武帝宇文邕的初恋情人,后来在战乱中失散,阴错阳差成了北齐穆皇后的侍女,后来被高纬看中,成了北齐的准皇后。

    现在,旧情人率军东征,准备灭齐,小怜在前男友和现任老公之间痛苦徘徊了许多,历经痛苦挣扎,终于决定倒向正义的一方。但她又不能彻底抛弃对她有情有义的老公,于是,在北齐灭亡之际,悄然离开曾经的富贵繁嚣地和龙争虎斗门,不顾宇文邕的苦苦寻找,一个人守着清灯古佛,最后孤独地离开了这个让她爱、让她恨、让她魂牵梦萦的世界。

    这符合中国人的审美。

    如果我是狗血剧导演,这个电影就这么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