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隋唐风云 > 第264章 胁迫
    2杨广来江都,开始时只说去那里玩玩,可玩到最后,居然在朝堂上讨论起来在丹杨建都的事情,准备在江南另开一座隋朝分号。按照此前杨广的行为逻辑,谈论只是个形势,此事基本就算拍板了。

    杨广的性格太过任性从来只考虑自己,而没有闲心去考虑一下其他人的感受。这个决定是有很大问题的,跟杨广一起来江都的随行人员,都只当来是出差,没想到会差成了定居。杨广倒是无所谓,他走到哪就把一家子带到哪,可其他人的老婆孩子可都还在陕西呢,全家就自己一个人定格哪门子居?光是大臣们还好说,可杨广最依仗的骁果军,都是如狼似虎的年纪,让他们打光棍是很容易出事儿的。

    裴矩倒是考虑到了这一点,帮杨广出了一个歪点子,给骁果军特殊福利,只要有看上的姑娘,能抱过来就给他当媳妇,凭皇帝陛下的口谕马上结婚,连办证的时间都省了。这个办法解决了一部分问题,可新鲜劲儿过去之后,还是有很多人想回家,逃兵现象非常普遍。

    原华阴县令李孝常以永丰仓献降李渊,杨广知道后把他几个弟弟抓住砍了泄愤。而李孝常这几个兄弟,都是骁果军官,此事在骁果军中产生非常恶劣的影响,不但普通士兵开始逃亡,一些军官也开始。大家的家属可都在长安呢,谁也不能保证家里人会不会投降叛隋,一旦出事了,以杨广那翻脸不认人的性格,基本是死定了。所以骁果的军官司马德戡、元礼、裴虔通,开始聚在一起商量在杨广下手之前先跑了算逑。

    只是这三人搞点阴谋诡计实在是专业不符,倒是很有几分开老鼠会的潜质。本来是私下谋划的逃亡行动,被他们整动静的越来越大,参与者人员非常之多,连看城门的警卫还有医务工作者都被拉了进来。甚至开会商量跑路的细节时,都不避嫌,几乎搞得宫中人尽皆知,还有人把他们的意图已经报告给了杨广。要不是杨广此时根本听不得这类消息,直接把告密的人给杀了,这帮人早就玩完了。

    只是这三人搞点阴谋诡计实在是专业不符,倒是很有几分开老鼠会的潜质。本来是私下谋划的逃亡行动,被他们整动静非常大。司马德戡等人拉了一帮人入伙,这些人又再发展下线,参与者人员越来越多,最后愣是带出了一个很有规模的逃跑团伙,连看城门的警卫还有医务工作者都被拉了进来。甚至开会商量跑路的细节时,都不避嫌,全部大大方方的高谈阔论,几乎搞得宫中人尽皆知。

    如此明目张胆,可不是因为他们胆大妄为、无法无天,而是蠢。杨广治不了国内的叛乱问题,可想要处理身边这帮家伙,还是不难的,而他们之所以没被处理还是运气好,摊上杨广这样怪脾气的主子。也有宫人把他们想要谋划的事情告诉给了杨广,可惜杨广根本听不进去,反而把告密的人给杀了,至此也就没有人愿意多说什么,由着这帮人去胡搞。

    司马德戡他们搞着搞着,最后把一个‘很有分量’的人给搞了进去,此人就是宇文化及。

    宇文化及是宇文述的儿子,也是隋末著名的历史人物,不过他的名气全是被演义演出来的,与史籍记载中‘真身’严重的名不副实。不仅没有传说中那种老谋深算、老奸巨猾的狡诈,甚至还蠢的令人发指。

    当年在长安的时候,宇文化及就是出了名的纨绔子弟,生性目无法纪,经常胡作非为,人送雅号‘轻薄公子’,可以想象此人平日都喜欢干些什么勾当。

    凭着老爹的关系,在杨广还是太子的时候,宇文化及就做了太子仆(东宫高级属官),跟杨广的关系开始还搞得不错。不过宇文化及在杨广身边很快就按耐不住寂寞经常受贿,还严重到被罢官的地步,而且不只一两次,不过每次杨广念及他老爹的功劳还有他工作的苦劳,吓唬完之后就官复原职。就这么宇文化及跟着杨广混到了他登基当皇帝,被授予了太仆少卿。

    猫改不了偷狗改不了吃屎,宇文化及也改不了他的老病,依然锲而不舍的贪污受贿,然后就玩了一把大的。在大业三年,杨广找染干进行国事访问的时候,不顾禁令贪到了突厥人的身上。这次的腐问题相当严重,杨广雷霆震怒,差点就把宇文化及给砍了,不过多方说情下,还是饶了他这条小命,让他回家给他爹宇文述做奴,算是回家反省。

    宇文化及用来反省的时间还是比较长的,一省就是十年,直到大业十二年,才反省完毕。而他之所以不用再反省了,也不是因为他终于大彻大悟改过自新,而是他爹宇文述在这一年暴病身亡了。杨广念在其父乃是自己麾下的第一马仔的份儿上,让宇文化及做了右屯卫大将军。

    关于宇文化及的前半生,基本就是如此。很简单的一个狂妄自大的官二代形象,在牛人辈出的历史长河之中无甚稀奇之处,如果不是前代文人把他爹的事迹硬搬到了他的身上,根本就没有值得多描写的地方。宇文化及能登上历史的舞台,只是因为他参与了(注意这个词)那项足以让天下震惊的大事件,而且还是很无奈的意外被牵连进去的。

    司马德戡等人将他们的逃亡行动看做是唯一的求生之路,发展下线的动作很快。其中有两个人,一个叫赵行枢,一个叫杨士览,跟宇文化及的弟弟宇文智及交情匪浅,所以很仗义的来问宇文智及是不是跟他们一起跑路。

    宇文智及跟其兄脾气相仿,宇文化及办坏事的时候,都少不了宇文智及的参与,性情狡诈寡恩,还是一个唯恐天下不乱的人。在听到司马德戡他们居然拉起这么多人准备逃亡时,宇文智及觉得这是一个天载难逢的机会,便劝他们如果只是逃跑,很有可能会被抓回来,到时候还是个死,既然玩,不如玩一把大的,干脆搞个变!

    宇文智及的这个想法把司马德戡他们吓了一跳,不过仔细想想在决定逃亡那一刻,他们已经成了亡命之徒,既然如此确实可以玩一把试试。可是他们这帮人都只是朝廷的中下级官员,宇文智及的官位算是最高的,也不过是个宫里管被服伙食的管家(时任将做少监),做这等大事不管是职位、威望、能力都有限(还是比较有自知之明的),所以经宇文智及建议,他们特意去找宇文化及入伙。

    也是在胁迫之中被逼上了历史的舞台,而且点头之后也不需要他做什么。司马德戡拉了这个‘大人物’加入,对自己的事业更信心十足,马上着手开始变。

    大业十四年(618年)三月十日三更,司马德戡带队数万人冲入内殿,因为看门的都是自己人,早已按照约定不锁上城门,他们进军路线没有任何阻碍,非常顺利。

    具体的细节就没有写下来的必要了,变的人马基本上是一路绿灯,面对政,杨广基本就是一副不做抵抗的求死状态,任骁果叛军在宫中恣意妄为,对还仍支持他的部下、臣子不管不顾不理不睬,好像他只是一个看客。直到司马德戡与裴虔通手持利刃来到他的身边,杨广才回过神来,原来他才是这场悲剧的主角。

    在寝殿之中,杨广留下了他人生中最后一段对白。有趣的是,跟他对话的既不是司马德戡也不是宇文化及,而是一个叫马文举的小人物。并且此君在这关键的历史节点上一点也不怵场,跟杨广一起留下了一段非常精彩的对话。

    杨广看周围杀气腾腾的叛军将士问“虞世基呢?”

    马文举回答道“已经死了”。

    杨广叹了口气说“我有何罪过,要到今天这个地步?”

    马文举等这一刻应该已经很久了,他饱含着愤恨,说了一段很经典的话“陛下违弃宗庙,巡游不息,外勤征讨,内极奢使丁壮尽于矢刃,女弱填于沟壑,四民丧业,盗贼蜂起,专任佞谀,饰非拒谏,何谓无罪!”

    无需翻译,也不需要解释,马文举这句话,每一个字都戳到了杨广心中的痛楚,没有任何遗漏,杨广也无法反驳。

    可杨广心中也有一口怨气“我确实对不起天下的百姓,可并你们享受着荣华富贵,为什么还要做这种事?到底谁是主谋!”

    到这份上,也不能光让小弟出马了,司马德戡回道“普天同怨,不止一个人!”

    至此,对话结束。同时这段对话也相当于是对杨广一生所作所为的判决,惩罚是死刑。

    杨广早已料到会有这一天,甚至是有些期待这一天的到来。曾几何时他的这幅身躯已经变成了一副没有灵魂的躯壳,在他心里不能成就他一直向往千秋伟业,是不是活着和能活多久,没有多大区别。所以杨广很早在就身边准备好了毒药,当下说道,取毒酒来。这一幕情境在杨广脑海中应该预演了很久,不过他没想到搞了一个乌龙,当下环境太乱,毒酒找不到了,只能勉为其难的接受了第二套方案,找来一条比较好找的长巾,然后被勒死。

    杨广,一个曾经努力追求和无限接近成为一名伟大皇帝的人,最终还是随着这条三尺白绫(可能不是三尺也可能不是白绫,但是whatever)没有任何眷恋的离开了这个世界。

    杨广在五十年的人生中,做了很多事情,很多大事情。这些事情可以让一个人名传千古,也足够让一个人遗臭万年。

    杨广太迷信权力的力量。他一直只相信他的权力可以让他掌控所有的人,所有的事,但他不明白人是复杂的,复杂到他根本没办法完全去掌控。而在他意识到这一点之后,竟然又自暴自弃。他将个人的‘丰功伟业’建立在无数无辜百姓的尸身之上,又为了个人情感至千百万人的性命于不顾,还将正在欣欣向荣蓬勃发展的强大国家,在数年之内拖入几乎万劫不复的泥潭的人。

    这样一个人,不能简单的用‘好’和‘坏’来区分,应该说他是一个极端自私的人。

    在杨广准备放弃自己生命的同时,也意味着他放弃了那些愿意信任他追随他的人,所有的事不会以他一个人的死而结束,必将血流成河。

    除了隋朝的宗室、外戚,给杨广一起陪葬的,还有内史侍郎虞世基、御史大夫裴蕴、左翊卫大将军来护儿、秘书监袁充、右翊卫将军宇文协等等,名单很长。

    其中虞世基和裴蕴,实在是死得其所。早在政发生前裴蕴已经得到了准确的消息,甚至已经有了对策,先矫诏调动兵力把宇文化及给拿下来,然后去救援杨广。可是在行动前裴蕴出于往日的习惯,去找了虞世基商量一下,而虞世基觉得消息‘可能’不准确,也按照往日的习惯,把这件事给压了下去,说先等一等再说。然后这俩哥们儿就这么给等死了…

    当然江都之变中,也不全是这种乌龙故事,还有很多人的气节和守值得一书。像虞世基谋事不行,虞家却家教有方,他儿子虞熙本有机会可以随宗族人渡江逃难,但他果断拒绝,竟与其他几兄弟的行刑前,争相赴死。虞世基的弟弟虞世南听闻兄长要被处死,哭喊着要代兄赴死,不过请求未被应允,而保住了一条命。虞家一门忠烈,可叹怎么就出了一个虞世基。还有通议大夫许善心,他出身是陈朝的降臣官职比也较小,政处死者的名单中根本没有他,而他还是政的主谋之一许弘仁的叔叔,所以他本无需去死。但是许善心不齿宇文化及所为,一而再再而三的不给宇文化及面子,还是以身殉国了。

    相似的人,还有很多,在此就不一一列举。写这些人或者说这类人的事,跟其他人比,打字的手感都不一样,颇有一些沉重。

    隋朝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其实没有什么存在感,因为他存在的时间太短了,但杨广很还是出名的,大家都知道,他算不上是一个好皇帝,倒是一个很能作的皇帝。假设我们不幸穿越到了那个时代,更不幸的做了杨广的手下,在江都之变中会不会选陪他一起去死呢?就算是傻子都百分之百会选NO。生命很宝贵,得懂得珍惜,老板没了换一个就是了,到哪打工都管饭。

    可这些选择选择YES的人,他们是傻子么?他们要么是这个时代的金领,要么是这个时代的高管,最次也是一个高级知识分子,是国家的精英阶层,说他们脑子不正常的人才是不正常的。既然如此,那他们为什么选择一条必死之路,是简单的脑子一根筋不识时务还是早被唾弃的迂腐的忠君思想?

    我觉得不能用这么一个廉价的解释来回答。他们所做的事跟得失没有任何关系,自然也不能用得失来评价他们做的事,是非对错。他们是用绝大部分人不会做或不敢做的实际行动来证明他们一直坚守的内心世界那一份纯洁,不要被自己不齿的污玷污,让自己的心灵干净比保住自己的生命更重要。

    他们是一种很纯粹的人。

    江都之变是非常严重的事件,在之后隋朝作为国家的正统的独权,已经宣告瓦解。其他的继承人不过是真正掌权者的玩物和傀儡。

    而江都之变也是一次既成功了也很失败的。成功是在战术上,失败则是在战略上。

    的主要行动负责人司马德戡制定的作战计划是占领江都宫,控制军队和百官,杀掉杨广及其主要亲信夺取政权。不过司马德戡没有考虑到,其实夺取政权,不是一定要杀掉杨广。

    仔细想一想,留着杨广用处还真是蛮多的。首先政的口号可以喊成‘清君侧’,有一个正当的政义,稳固军心和人心。其次隋朝的大框架可还是在,还有很多州郡仍效忠于杨广,比如有大把饭票和人票的东都洛阳,拿着杨广去‘挟天子以令诸侯’,要钱要人要粮都是妥妥的。而需要付出的代价也很低,只要管顿饭,别让杨广跑了或被别人抢走了,就OK。可杀了杨广就很复杂了,能控制的还是只有自己手上那点人,脑袋上还扣一个‘逆贼’的帽子,立一个皇帝也不被人承认合法身份,走到哪都人人喊打,还有人因为杨广之死捂着嘴偷笑(比如李渊),真是赔到家了。

    司马德戡只是想着能够成功,对大的环境局势还是没有考虑得那么周全,可政之后的政格局,一样让他哭笑不得。

    政中仅剩的隋朝皇室是萧皇后和秦王杨浩。留着萧皇后是为了用隋朝皇后的身份给新君一个合法身份,而杨浩就是那个新皇帝。这是一个很lo的选择,因为杨浩不是杨广的儿子,而是他三弟杨俊的儿子,最合适的新皇帝人选,应该是杨广的小儿子杨杲,那小娃娃血脉正宗如假包换,而且才十二岁,非常适合做傀儡,即便是杀杨广也该留着杨杲当新皇帝。但可惜的是,在时杨杲因为哭声大,被裴虔通给杀掉了。而他们会选杨浩,仅仅是因为平时杨浩跟宇文智及玩的不错…

    立完名义上的新君之后,没出啥力的宇文化及摇身一变成为新朝廷的一号人物‘大丞相’。后面的二、三、四号人物,分别是他的俩弟弟,宇文智及(左仆射)、宇文士及(内史令)

    和裴矩(右仆射)。中没出啥力的宇文一家完全篡夺了变的胜利果实,而且没有参与变的裴矩这个老滑头,也凭着他给骁果军拉皮条的交情,坐上了一把交椅。而忙活半天出力最多的司马德戡不过得了一个公爵的虚衔,还是带他原来的那些兵,基本就没捞到什么好处。

    平日里总说要多读书也不当回事儿,看看这就是读书少的后果。司马德戡此时的处境简直就是一个上非常天真的小孩子玩了一场过家家,还是自己把什么场地、玩具都准备好了,叫一帮小伙伴儿来玩,他们都当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自己当孙子…

    他感觉自己弱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