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隋唐风云 > 第573章 猛虎死亡
    现在表弟杨广这只猛虎终于死了,宇文化及这帮家伙也算是帮了我李渊大忙,省得将来我李渊背上弑君主害表弟的千古骂名了!我李渊绝不会像表弟杨广那样心慈手软,这些争天下的对手如果落到我手里,我会让他们死得很难看!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人让自己感到畏惧了!自己的忍辱负重、自己的兢兢业业,终于可以如愿以偿,终于可以真正地扬眉吐气了!自己终于可以真正实现与亡妻窦惠妹妹建国成功、济世安民的夙愿了!

    想起自己最爱的亡妻窦惠妹妹,想起自己最怕的表弟杨广,李渊总痛不欲生、仰天恸哭,十分伤心地说:“吾北面事太上皇,作为太上皇的老臣,作为太上皇的亲表哥,眼看太上皇被奸贼陷害,我却因关山阻隔、路途遥远而不能相救,实在是让我痛心疾首啊!”这场面让裴寂同志等文武百官也不敢控制,李渊总情真意切的表演感动了在场的所有观众。他们也都陪着李总默哀,只把眼泪抹去。这场哭表弟大会持续时间并不是很长,因为李渊总还有很多事情要办。要说之前他忙得兢兢业业,现在就只能用急不可耐来形容。

    所以表弟杨广的死,意味着隋朝实际上已经灭亡!

    身在长安最高权力中心地带的李渊总此刻面临着一个至关重要重大的抉择:

    是继续维持现在的局面?还是马上废掉小皇帝杨侑自己登上皇帝的宝座?

    可以说表弟杨广的死,为李渊总带来了一个突破口,表弟杨广这个最大障碍已经清除,而且在所有的反隋势力中,薛举同志早已经称秦帝,南方的萧銑同志在得到隋炀帝杨广的死讯后,马上称帝,建国号为梁。

    李渊理估计在未来的日子里,还会有很多割据一方的天下枭雄宣布自己是皇帝或者国王。表弟杨广没死时,隋朝虽然天下大乱,但曾经开创丰功伟绩的隋朝英明领袖杨广这面旗帜终究还在,瘦死骆驼比马大、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但是现在表弟杨广死了,大家就会争着当皇帝,以此表明自己才是大隋帝国的当仁不让的替代者。

    李渊理非常清楚,如果这个时候,自己还是羞羞答答、扭扭捏捏的像刚刚攻克西京一样,在隋朝小皇帝面前装扮忠诚,那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像曹操同志那样把汉献帝玩弄于股掌之上的过于自信,面对汉献帝的反抗游刃有余,自己避免留下篡位的千古骂名,让自己的儿子篡位。第二种就是像宇文护同志那样没有自己做皇帝的自信,先后废立了三个北周皇帝仍然难逃身败名裂,没有自信的前提就是没有足够的威信!

    李渊理庆幸自己没有像王莽、曹、杨坚那样把女儿嫁给小皇帝,那样就会落得外戚篡权的千古骂名!自己也算是隋朝的外戚,是隋朝开国皇后独孤伽罗的亲外甥,自己的外甥女王梅儿也是表弟杨广的宠妃,她们也的确对自己有恩,可她们毕竟都死了,自己也用不着良心有愧!自己不想像曹操、司马懿那样让儿子、孙子当皇帝,我可不想像曹、司马懿那么偷偷摸摸、辛辛苦苦,要像王莽、杨坚那样自己做皇帝,有七姨父杨坚的光辉榜样,我李渊一定会更加成功!一定要把握千载难逢的机遇!天予不取,反受其咎。如果让小皇帝长大成人、羽翼丰很多隋朝的大臣也许会背叛我李渊投靠他做隋朝的忠臣,如同曹下的荀彧忠于汉朝一样。

    所以李渊理当机立断,马上废掉隋朝的小皇帝杨侑,由自己取而代之!

    那个让无数英雄豪杰魂牵梦萦的最高宝座就在眼前,如果不坐,就是傻瓜、就是白痴、就是脑残了、就是妇人之仁了!。

    李渊总宏观的战略决策已经制定,但具体执行起来,还需要一些合适的战术步骤。

    隋朝的小皇帝杨侑同志虽然是个傀儡皇帝,但毕竟是在李渊总的英明决策下拥立的,君臣的名分尚在!

    如果在这个时候,毫无理由的强行废掉他,那李渊总等于说自己当初拥立小皇帝是错误的决策,是在抽自己的耳光!

    天下群雄可能会因此嘲笑李渊总是个口是心非的伪君子:李渊你刚刚拥立小皇帝杨侑几个月,你口口声声拥戴隋朝,现在你的表弟杨广的尸骨未寒,你就原形毕露、迫不及待地废掉小皇帝,是什么意思?要是想做皇帝,就直接自己做,你这叫掩耳盗铃、自欺欺人!

    事实上李渊总绝对不是掩耳盗铃,他已经尝到立傀儡小皇帝的很多甜头,去年刚刚拿下西京长安的时候,如果自己贸然称帝,很可能会遭到忠于表弟杨广的隋朝军队主力的攻击,很可能会遭到天下群雄的围追堵截,很可能会遭到各地隋朝官员的抵抗,因为谁都想得天下做皇帝,但谁都不想背上乱臣贼子的骂名,枪打出头鸟,宇文化及集团杀害太上皇杨广一下子成为天下群雄的众矢之的就是明显的例子。

    而李渊总通过挟天子以令诸侯,使很多好面子不想公开背叛的隋朝官员可以半推半就地投降李渊集团,使李渊集团事半功倍地很快巩固了关中地区,获得了争夺天下的主动权,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得到了富饶的天府之国巴蜀之地!

    可以说目前在天下群雄中,李渊集团的根据地最大最巩固,占据了夺取天下的天时地利人和的主动权,虽然李渊集团的兵力还远远不如李密集团,可是李渊集团的发展潜力已经远远超过李密集团,因为李密集团处于中原群雄混战之地,四面受敌,现在表弟杨广死了,隋朝的大旗实际上已经倒了,李渊集团的后方已经稳固,没有必要再打着隋朝的旗号作茧自缚,一定不想授人以口舌,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小皇帝杨侑主动将皇位交出来!

    李渊集团所利用的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禅让制度!

    所谓禅让制度,是中国传说中的上古时代,推选人民领袖的制度,简单地讲就是现任领袖从自己的部下中选拔自己的接班人,经过考察民意并加以锻炼,然后自然地移交权力。一般选中的人都是德才兼备、众望所归的一代英才。比如著名的尧、舜、禹。到了封建时代,这种禅让。禅让制度就变成了家篡夺国家权力的布,比如王莽同志取代西汉、曹丕同志取代东汉、司马炎同志取代曹魏、杨坚同志取代北周等。

    事实上李渊总是想利用禅让制度的形式,表明自己登上皇位的合法性,是大势所趋!

    这是一种冠冕堂皇的篡夺最高权力的方式。

    在李渊理看来,这是一种很适合自己的方式。因为自己敬爱的七姨父杨坚总年就是用这样的方式夺取了北周天下,开创了辉煌灿烂的大隋帝国,现在自己要以其人之道还制其人之身,用同样的方式夺取隋朝天下,开创更加辉煌无比的大唐帝国!

    但是李渊集团的这种禅让的方式想要顺利实现,也并不是那么轻而易举!

    小皇帝杨侑同志虽然是个十几岁的少年,但如果给你李渊总来个宁死不屈,装疯卖傻地不买账怎么办?难道自己现在就杀了他?现在绝不能立即杀了小皇帝,因为如果自己现在就杀了小皇帝,不仅与宇文化及一样成为天下群雄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而且让怀念隋朝的官员与人民寒心,更重要的是留下弑君篡位的千古骂名,冥冥中也会伤了大唐帝国的福报。

    所以李渊总与李建成、李世民、裴寂、刘文静等研究后决定,一致认为隋恭帝并不是一个特别聪明的孩子,对付这样一个小孩子,不到万不得已,不能立即杀了他,而应该给他强大的压力、让他忍气吞声地把皇位主动献出来是很有把握的。

    而众口铄金的舆压力,往往是所有的压力中最难扛的,何况承受压力的人是一个涉世未深的小皇帝!

    要想让杨侑同志这个小皇帝乖乖听话,就必须彻底打破他继续作为隋朝皇帝的精神幻想。

    从精神上击垮对手,可以事半功倍!

    所以李渊总决定发动自己的虾兵蟹将,为自己制造当皇帝的强大舆,首先看看小皇帝杨侑同志的反应!

    第一种论方式:提高待遇!

    除了皇帝的称号以外,作为唐王、首相、总、军委的李渊同志的官职没有什么提升的空间了,但李渊同志的待遇可以进一步提高,全面享受皇帝的待遇,加李渊总九锡,让李渊总戴十二冠冕,建天子旌旗等,让未来的大唐开国皇帝李渊同志不仅在实力上而且在气势上完全压倒隋朝的小皇帝,让小皇帝杨侑同志失去最后一点作为隋朝天子的自信。

    第二种论方式:歌功颂德!

    实际作起来,就是由裴寂同志带领一帮文武群臣,联名向小皇帝杨侑同志

    上奏章。

    这是一封看起来令人非常肉麻的奏章,主要意思就是大讲中国历史上的帝王更替,禅让制度的经典事例,说些“国运递兴、诸王更生、春兰秋菊、五绝终古”之类的话,总而言之深受广大人民爱戴的红太阳李渊总如果不当皇帝,那这个世界真是没有天理了!

    李渊总是人民的大救星,对隋朝皇帝对天下老百姓的恩情比天高、比海深!

    我们敬爱的李渊总什么时候当皇帝?广大人民群众都盼着这一天啦!

    .

    第三种方式:民间歌谣!

    由温大雅同志向小皇帝与李渊总献上民间流传已久的《桃李子歌》:“桃李子,莫浪语,黄鹄绕山飞,宛转花园里。”并且大造舆:“李为国姓,桃当作陶,若言陶唐也;配李而言,故云桃花园,宛转属旌幡。汾晋老幼,讴歌在耳。忽睹灵验,不胜欢跃。”等等,在广大人民群众要求李渊理当皇帝的千呼万唤下,小皇帝杨侑同志自惭形秽,而李渊理志得意满地笑着说:“花园可耳,不知黄鹄如何。吾当一举千里,以符冥谶。”

    第四种方式:借助天神!

    历朝历代想做皇帝的枭雄,都会把天神搬出来,说自己当皇帝是天神的意思,这个招数虽然很普通,但是在那个人们普遍相信鬼神的帝王时代,确是屡见不鲜,人们还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这一次,裴寂同志等人模仿东汉光武帝刘秀时强华同志上奉赤伏符的故事,向李渊总献上了所谓在太原的神人慧化尼的谶语:“东海十八子,八井唤三军,手持双白雀,头上戴紫云!”、“西北天火照龙山昭,童子赤光连北斗,童子木上悬白幡,胡兵纷纷满前后。拍手唱堂堂,驱羊向南走。胡兵未济汉不整,治中都护有八井。”、“兴伍伍,仁义行,武得九九得声名。童子木底百丈水,东家井里五色星。我语不可信,问取卫先生。”

    所谓的天神慧化尼同志运用隐喻暗示、拆字和谐音的手法,她宣告李渊总当“受图享国”。以“堂”谐“唐”,暗指唐朝之将兴,用“驱羊”影射赶走杨姓皇帝。李渊总的名字则被拆作“童子木底百丈水”,至于“白雀”、“白幡”则象征李唐政权的“色尚白”。最值得注意者是“武得九九得声名”中“武得”二字,“得”者“德”也,似乎唐王朝改元“武德”的年号早已由谶谣预定。她预言在一场之后将是桃花、李树即陶唐和李渊同志的天下。

    其实不管是什么天神,只要搬出来一个就能忽悠一通,更何况女神慧化尼同志是在太原下凡。李渊同志也是在太原起兵的,更有说服力。

    第五种方式:利用道教!

    由于李渊理自称是道教创始人老子李耳的后代,当然要利用这位伟大的老祖宗为自己当皇帝大造。茅山道士王远知同志向李渊总密告符命:“唐王之龙潜也,远知尝密传符命。”另一位著名的预言家李淳风同志煞有其事地说李渊总的老祖宗老子太上老君下凡:“老君降于终南山,语山人李淳风以唐王受命之符”。这位李淳风同志的老爸李播同志曾经是隋朝,因为嫌官职小而不得志,弃官而为道士,李播同志颇有文学才能,自号黄冠子。所以李淳风同志本来就出自道教家庭,所谓太上老君语以唐王李渊受命之符,也许是李淳风同志为李渊总当皇帝而自编自演的一出神话剧。

    第六种论方式:精神恐吓!

    这种方式是李渊集团专门针对杨侑同志的年龄与性格设计的,毕竟隋恭帝杨侑同志不是秦始皇嬴政同志、不是清康熙帝爱新觉罗玄烨同志那样天生聪明神勇的少年天子,而且他只是一个14岁的普通少年,一个势单力孤的少年是经不住如狼似虎的李渊集团的吓唬的。

    实际的作方法是,李渊集团指使小皇帝杨侑身边的近臣、侍卫、宫女、太监等一干人,当着小皇帝杨侑的面故意肆无忌惮地讨论隋朝太上皇杨广被杀的事情,给小皇帝施加巨大的精神压力!

    “真是太惨了!你们听说在扬州的太上皇杨广被人绞死了吗?”

    “听说了!据说太上皇口吐鲜血、死不瞑目呢!”

    “是啊!太上皇好像是被宇文化及他们杀了吧?”

    “嗯!好像是!而且他的十几个儿子、孙子也都被杀死了!”

    “太上皇要是早点把皇位让出去,说不定也就不会死了!”

    “是啊!是啊!没有实力就趁早下台!省得死于非命!”

    可怜的傀儡小皇帝杨侑同志,听了这帮奴才的话却敢怒不敢言,因为他完全没有一点的生杀大权,他周围的禁卫军及侍从都是李渊理的爪牙!

    “是啊!太上皇好像是让宇文化及他们杀了吧?”

    于是在经过了很多个辗转反侧的夜晚后,杨侑同志终于决定让出自己的皇位。

    这个皇位虽然曾经属于我,但上天却没有给我一点点保住它的资本,如今我把它让给有资本得到它的人吧!

    比起宁死不下台的萨达姆、卡扎菲等当代枭雄,年轻的杨侑同志还是很识趣的!

    杨侑同志知道如果自己再不从皇帝宝座上抬起屁股来,也许某一天自己在睡梦中,就会被李渊表爷爷一刀结果了性命!

    既然大家都为表爷爷李渊歌功颂德,那干脆也算我一个,歌功颂德不花钱,也许还能保住性命与富贵,何乐而不为呢?

    于是在经过了很多个辗转反侧的夜晚后,杨侑同志终于决定让出自己的皇位。

    这个皇位虽然曾经属于我,但上天却没有给我一点点保住它的资本,如今我把它让给有资本得到它的人吧!

    比起宁死不下台的萨达姆、卡扎菲等当代枭雄,年轻的杨侑同志还是很识趣的!

    杨侑同志知道如果自己再不从皇帝宝座上抬起屁股来,也许某一天自己在睡梦中,就会被李渊表爷爷一刀结果了性命!

    既然大家都为表爷爷李渊歌功颂德,那干脆也算我一个,歌功颂德不花钱,也许还能保住性命与富贵,何乐而不为呢?

    不久在李建成、裴寂、刘文静、李世民、唐俭、刘政会等人的之下,隋恭帝杨侑同志迫于李家父子已掌握朝廷大势,他不得不决定下诏禅位于唐王李渊。

    于是在公元618年6月12日隋恭帝杨侑正式宣告禅位,其词如下:

    天祸隋国,大行太上皇遇盗江都,酷甚望夷,衅深骊北,悯予小子,奄造不愆,哀号永感,心情糜溃。仰维荼毒,雠复靡申,形影相吊,罔知启处。相国唐王,膺期命世,扶危拯溺,自北徂南,东征西怨,致九合于诸侯,决百胜于千里。纠率夷夏,大庇甿黎,保朕躬,繄王是赖。德侔造化,功极苍旻,兆庶归心,历数斯在。屈为人臣,载违天命。在昔虞夏。揖让相推,苟非重华,谁堪命禹?勉强附会。今九服崩离,三灵改卜,大运去矣,请避贤路。予本代王,及予而代,天之所废,岂其如是?庶凭稽古之圣,以诛四凶,幸值维新之恩,预充三恪。雪冤耻于皇祖,守禋祀为孝孙,朝闻夕陨,及泉无恨。今遵故事,逊于旧邸,庶官群辟。改事唐朝,宜依前典,趣上尊号。若释重负,感泰兼怀。假手真人,俾除丑逆。济济多士,明知朕意!

    隋恭帝杨侑的禅位诏下,为了表示自己让位于表爷爷李渊同志出于一片诚心,杨侑同志立即派兼太保萧造同志,农业部部长兼太尉裴之隐同志,捧着皇帝的玺绶,恭恭敬敬地送到表爷爷李渊同志的唐王府中。

    对于杨侑同志的反应,李渊理都看在了眼里,但是既然是禅让制度,作为德高望重的受禅者当然也不能恬不知耻、理直气壮地登上皇帝宝座,既要做婊子又要立牌坊,要履行一个禅让制度的所谓程序——要口是心非地再三谦让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