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隋唐风云 > 第276章 大战
    排名第二的是李渊集团。

    李唐集团控制的地区主要是山西、陕西、四川等地,不仅地盘很大,而且土地富饶,战略地位非常优越。唐军拥有士兵20多万,精兵在10万左右。领袖李渊同志老谋深算,两个儿子李建成、李世民文韬武略,非常优秀,有很多丰富经验的前隋朝优秀大臣处理政务,是群雄之中所处战略位置最好、发展潜力最大的的一个!

    不利之处是:李唐政权建立不久,根基还不太稳;统治集团内部矛盾重重;周围面临薛举集团、刘武周集团等强敌的挑战。

    排名第三的是萧铣集团。

    萧铣集团控制着湖北、湖南、江西、广东、广西、贵州、云南、越南北方的部分地区,领袖萧铣同志是梁朝皇帝后代,又是个勤奋孝顺的知识分子官员,在南方有一定威信,梁军拥有士兵40多万,精兵不低于10万。是群雄之中占据地盘最多的一个。

    不利之处是:领袖萧铣同志的才能一般,而且手下大多是低级军官出身,没有非常突出的谋臣武将。而且当时南方这一带的居民多是散落没有凝聚力也不成气候的少数民族,实力十分脆弱。

    排名第四的是窦建德集团

    窦建德集团主要在河北地区发展,夏军的士兵人数在20万以上,精兵在10万左右,领袖窦建德同志是行侠仗义的草莽英雄,手下有王伏宝、曹旦、高雅贤、阮君明、苏定方等能征惯战的猛将,还有宋正本、凌敬、孔德绍等足智多谋的谋士,战斗力比较强。

    不利之处是:领袖窦建德同志气魄不大,待人有时过于宽厚,又难辨是非,关键是地盘有限,而且受制于一带的罗艺集团。

    排名第五的是宇文化及集团。

    由于继承了隋炀帝杨广的全国最精锐的禁卫军老本,后来自称许帝的许国公宇文化及同志拥有当时天下最训练有素、装备最精良的一支头号王牌正规军,几乎无人可比,许军拥有精兵15万左右!

    不利之处是:许军一心想回关中老家,没有稳定的根据地,到处流浪,领袖宇文化及同志的智商水平不稳定,缺乏众望所归的威信,在多次的兵变与内讧中损失了很多优秀将领与文臣。

    隋军的兵力不高于15万,与李密集团多次激战,战斗力不错。

    排名第七的是杜伏威集团。

    杜伏威集团主要在江苏、安徽的淮南地区活动,杜军拥有士兵10余万,杜伏威同志的娇妻单云英足智多谋,有辅公佑、阚陵、王雄涎等猛将,战斗力较强,在长江下游地区实力最强,控制的地区不是很多。

    不利之处是:领袖杜伏威同志年轻有为,但进取心却不太强,没有当年孙权、刘裕等威震东南的雄心与霸气,只满足于做割据一方的诸侯。

    排名第八的是刘武周集团。

    自称天兴皇帝的刘武周同志虽然起兵很早,但却一直在山西北部、内蒙古一带发展。领袖刘武周同志虽然是富二代,却骁勇善射,喜交豪侠。

    刘军的士兵人数在十万出头。手下有宋金刚、尉迟恭、黄子英等名将,战斗力较强,而且有强悍的突厥的支持,对李渊集团的太原老巢构成巨大威胁!

    不利之处是:地盘较少,而且过于依赖突厥,被强大的李渊集团压缩了发展空间。

    排名第九的是薛举集团。

    自称秦帝的薛举同志是个大富翁,又是一个容貌瑰伟的帅哥,凶悍善射,骁武绝伦,交结豪猾,大儿子薛仁杲是个善于骑射的大力士,军中号为万人敌。智囊郝瑗足智多谋,名将宗罗睺骁勇善战。薛举集团是李渊集团在关中根据地的主要竞争对手。秦军的士兵人数在10万左右,但战斗力极强。

    不利之处是:地盘在甘肃、宁夏一带,处于李渊集团与李轨集团的夹击之下,又得不到突厥的支持,难有大的作为,除非能攻破长安、出奇制胜消灭强大的李渊集团。

    排名第十的是林士弘集团。

    自称楚帝的林士弘同志占据江西、广东、福建的部分地区。一度占据“北至九江、南洎番禺(今广州)”的广大地区,地盘较大,林士弘同志是一位豪迈爽直,好武功,通谋略的农民军领袖,楚军拥有兵力10余万,战斗力较强。

    不利之处是:东西两面受到萧铣集团、杜伏威集团的牵制,岭南、海南岛一带的冯盎集团并不是真心归附,林士弘集团偏据南方,统治并不稳固,无力争夺天下。

    排名第十一的是李轨集团。

    后来自称大凉皇帝的李轨同志机智多谋,能言善辩,又能赈济贫穷,在当地老百姓有一定威信,与薛举集团一样,也是李渊集团在西部的一大对手,主要控制青海、甘肃的河西走廊一带。凉军的士兵人数在10万左右,战斗力与薛举集团旗鼓相当。

    不利之处是:领袖李轨同志缺乏联合薛举集团、梁师都集团等抗击强敌李渊集团的全局观念,不善于审时度势,明辨是非,正确处理内外关系,而且地盘更偏,更难有大的作为。

    排名第十二的是冯盎集团

    领袖冯盎同志是著名的巾帼英雄冼夫人的孙子,有谋略,英勇善战。他做过隋朝的官、封疆大吏,控制广东、广西、海南岛的大部分地区,地盘较大,冯军兵力不超过10万,战斗力较强。

    不利之处是:自称总管的领袖冯盎同志没有称王称帝的雄心,只是满足于称霸岭南地区,一度被迫归附于江西的义军林士弘集团。

    排名第十三的是朱粲集团。

    自称楚帝的朱粲同志是县级官吏出身,作战非常凶猛,有较强的发动群众能力。

    朱粲集团在湖北、河南、安徽、陕西等地流动作战。楚军的兵力有20多万人。

    不利之处是:没有稳固的根据地,领袖朱粲同志过于残暴,横征暴敛,尤其是爱吃名声太臭,这样素质的领袖手下人数虽多,却只能是一群乌合之众,战斗力较差。

    排名第十四的是梁师都集团

    早已自称梁帝的梁师都同志既是一位出身豪门望族的富二代,又是一位累立军功的武将,梁师都集团占据陕西北部、甘肃、宁夏一带,梁军的兵力不超过十万,但有突厥的支持,对李唐集团构成一定威胁。

    不利之处是:地盘较小,而且过于依赖突厥,自身的战斗力平平,发展空间受到李渊集团的严重压制。

    排名第十五的是高开道集团。

    自称燕王的高开道同志是贫苦盐户出身,武功高强,骁勇善战,高开道集团在河北、天津、山东一带活动,燕军的兵力不到十万人,战斗力一般。

    不利之处是:地盘较小,义军领袖高开道同志性格反复无常,而且受到周围窦建德集团与罗艺集团的牵制。

    排名第十六的是李子通集团。

    后来自称吴帝的李子通同志是渔民出身,却乐善好施,仗义执言,喜欢打抱不平,而且善于收拾人心,抚慰士卒。李子通集团在江苏、安徽、浙江一带发展,吴军的兵力不超过十万,战斗力较强,而且手下有足智多谋的谋士毛文深。

    不利之处是:地盘不大,领袖李子通同志骄傲轻敌,并且受到“克星”杜伏威集团的牵制。

    排名第十七的是沈法兴集团。

    自称梁王的沈法兴同志在苏南、浙江一带活动,作为江南的豪门大族,他是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县,位杭州市西北)人。世代为郡豪强,有宗族数千家,拥有雄厚的群众基础。梁军的兵力不超过十万,有精兵六万。

    不利之处是:领袖沈法兴同志能力一般,梁军战斗力较差,处于杜伏威集团、李子通集团、陈稜集团等势力的混战之地。

    可是独孤怀恩部长虽然雄心勃勃,却没有出类拔萃的军事才能,表哥李渊对他寄予厚望,派他攻打河东的隋军,他率领唐军数战无功,就是拿不下这座孤城,唐军士气丧沮,因为是自己的从小一起长大的亲表弟,表哥李渊也没有注意教育方法,维护表弟的自尊心,李渊同志的诏书切责痛骂这位志大才疏的表弟,被皇帝表哥骂得狗血喷头的独孤怀恩部长当然怨恨表哥李渊的翻脸无情,他只好满腹牢骚地率领唐军继续猛攻河东。

    没想到这次独孤怀恩部长败得更惨,他急火攻心地率领唐军猛攻据守蒲反(今山西省永济市)的隋军,隋军河东军区司令尧君素同志设下埋伏,唐军再遭重创,死伤惨重,更要命的是唐军的前敌作战司令、副部长赵慈景同志竟然马失前蹄,这位赵副部长是唐高祖李渊的五女儿桂阳公主的驸马,他竟然被尧君素司令带领的隋军擒获。对李渊集团深恶痛绝的尧君素司令立即下令就在城外把赵慈景司令斩首示众,表示决不投降唐朝。李渊同志非常喜欢聪明漂亮、能诗会赋的爱女桂阳公主,她的帅哥女婿赵慈景副部长被杀,使李渊同志更加迁怒于作为唐军主将的表弟独孤怀恩部长。

    由于隋朝河东郡军区司令尧君素同志坚决保卫郡城蒲反。李渊同志先后派吕绍宗、韦义节、独孤怀恩等大将相继进攻,都不能攻克,但唐军的包围圈越发紧缩。尧君素司令指挥隋军士兵制造木鹅,把奏章装到木鹅脖子里,详细分析世局,顺黄河漂流而下。河阳(今河南省孟县)的隋军捞起来,呈报东都洛阳隋朝。处于李密集团包围之下的隋朝皇泰帝杨侗同志看到尧君素司令的奏章,他只有摇头叹息,却无可奈何,最后,杨侗同志擢升尧君素司令为正三品的国务委员以表示鼓励。后来隋朝大臣庞玉、皇甫无逸脱离东都,投奔李唐王朝。李渊同志先后派他们到河东城下,向尧君素司令陈述利害,被尧君素司令拒绝。李渊同志又赏赐金券,承诺永远赦免尧君素司令的死罪。

    但坚贞不屈的尧君素司令不为所动,不过,他也知道自己没有希望战胜强大的李唐集团,于是立志一死,他每谈到国家大事,没有一次不悲痛哭泣,对隋军将士说:“领袖(杨广)当亲王的时候,我就事奉他,在大义上不得不死。如果隋王朝终于结束,天心另选君王,我自当把头砍掉,交给各位,任凭各位拿它去换荣华富贵。现在城池坚固,粮食及军用物资都十分丰富,前途仍不能肯定,不可以横生二心!”

    尧君素司令性情严厉、作风清廉,有领导群众的能力,所以隋军的部属不敢背叛。然而,孤城河东郡在唐军的长期包围下,长久下来,粮食终于耗尽,饥饿的河东居民互相格杀、人吃人,甚至发展到交换孩子相吃,又掳获外面的人,知道了隋朝皇帝杨广已被宇文化及集团杀害、大隋帝国在扬州遭遇灭顶之灾的消息,河东郡军民的心离散惊惧。人心惶惶之下,一些所谓的不祥之兆也出现了,有人看到白虹降临到尧君素司令的府门之上,还有人看见兵器的锋端,夜里都闪着光芒。

    所谓大厦将倾、独木难支,在李渊集团攻陷长安之后又坚守孤城河东郡整一年的隋朝忠臣尧君素司令最终难逃悲剧命运,他被自己的左右侍从官员薛宗同志、李楚客同志这两个叛徒刺死,这两个家伙投降了唐军,把尧君素司令的人头送到长安。尧君素司令虽然被叛徒杀害,但是他这种赤胆忠心、宁死不屈的精神仍然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在一些势利之徒的眼中,尧君素司令这样的人是不识时务、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傻子”,但如果没有屈原、岳飞、文天祥、袁崇焕、史可法、秋瑾等无数舍生取义的“傻子”,所有人都趋炎附势、见风使舵,投靠最强大的势力集团,甚至为虎作伥,这样所谓的“聪明人”多了,也不见得是国家、民族之福!

    出人意料的是,河东郡并没有因为尧君素司令的被害而从此落入唐军手中,因为坚强不屈的尧君素司令还留了一手,在此以前,尧君素司令派参谋长王行本同志率隋军的精锐战士七百人,驻扎在城外别的地方遥相呼应。王行本参谋长得到尧君素司令危急的消息,连忙赶回来营救,可是已经来不及,尧君素司令早已经遇害,王行本参谋长怒不可遏,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率领隋军抓获叛徒薛宗、李楚客等同党数百人,全部斩首示众,终于为尧君素司令报仇雪恨。

    王行本同志再次率领隋军登城拒守。李渊同志又派表弟独孤怀恩部长率唐军再行包围河东郡。此后王行本同志又坚守河东一年多时间。从屈突通到尧君素再到王行本,他们在强大的唐军的北魏下,先后坚守河东郡这座孤城三年多时间,这在战争史上算是一个奇迹。从另一方面说,可以看出李渊同志的高明之处,他没有对河东郡这个硬骨头一往情深,忠贞不二是多么狡猾,如果他像王莽集团对昆阳、杨玄感集团、李密集团对洛阳那样对河东执着,也许李渊集团的宏图大业就会葬送在河东这座孤城之下!

    王行本同志再次率领隋军登城拒守。李渊同志又派表弟独孤怀恩部长率唐军再行包围河东郡。此后王行本同志又坚守河东一年多时间。从屈突通到尧君素再到王行本,他们在强大唐军的包围下,先后坚守河东郡这座孤城三年多时间,这在战争史上算是一个奇迹。从另一方面说,可以看出李渊同志的高明之处,他没有对河东郡这个硬骨头一往情深,忠贞不二是多么狡猾,如果他像王莽集团对昆阳;杨玄感集团、李密集团对洛阳那样对河东执着,也许李渊集团的宏图大业就会葬送在河东这座孤城之下

    李唐王朝虽然粉墨登场,但公元618年夏天的全国形势仍然是天下大乱、群雄割据,为了从宏观上看清楚此时的天下大势,现在有必要对天下群雄的实力做一个简单的归纳梳理。

    毋庸置疑,李密集团的军事实力排名第一。

    此时的李魏集团一枝独秀,瓦岗军将士久经战火考验,领袖李密同志足智多谋,裴仁基、裴行俨、徐世勣、单雄信、秦叔宝、程咬金、罗士信、王伯当等名将如云,瓦岗军的士兵人数超过50万(包括新归附的以及其它地区的士兵,洛阳一带有30余万),精兵不低于20万;控制着中原即河南的绝大多数地区以及周围山东、安徽、江苏等部分地区,拥有洛口仓、黎阳仓、回洛仓三大粮仓。是群雄之中最有实力夺得天下的一个!

    不利之处是:翟让事件以后,瓦岗军内部人心惶惶,不太团结,导致战斗力有所下降,而且领袖李密同志的志向变幻无常,两位得力的谋士柴孝和、房彦藻死后,李密集团缺乏出谋划策的谋臣,又处于群雄混战的四面受敌之地,隋朝的东都洛阳政权像一颗钉子插在李密集团的心脏,瓦岗军长期在洛阳城下久攻不下,军心有些疲惫。

    不利之处是:翟让事件以后,瓦岗军内部人心惶惶,不太团结,导致战斗力有所下降,而且领袖李密同志的志向变幻无常,两位得力的谋士柴孝和、房彦藻死后,李密集团缺乏出谋划策的谋臣,又处于群雄混战的四面受敌之地,隋朝的东都洛阳政权像一颗钉子插在李密集团的心脏,瓦岗军长期在洛阳城下久攻不下,军心有些疲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