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唐朝二世祖 > 第203章 讲道理是不可能讲道理.
    魏征怔住。

    怎么感觉房遗爱的言语之中波及到了他,骂谁是狗东西!?

    感情本相向陛下禀明长安城之内的情况,倒还出错了,你房遗爱满口道义。

    “这混小子到底什么意思?”

    李世民清楚,再这么打下去,肯定会出人命的。

    房遗爱就算功劳再大,又有当朝驸马的身份,可无端杀人,也要以命偿命。

    更何况,若是杀了平民百姓,有官大欺人的嫌疑,令百姓对朝廷生出仇恨之心。

    魏征依旧在怨恨之中。

    本想着对房遗爱落井下石,但考虑到事态及时形势,魏征最后还是忍住。

    算你小子走运!

    “陛下,驸马出手越重,就证明他遭受到的侮辱越大,可他曲解陛下口谕的意思,拒不停手,这有忤逆圣意之嫌,臣请陛下勒令房遗爱停手,将其召入宫中,一问究竟。”

    现在这也是唯一办法。

    李世民听到此处,心中暗暗点头,可若继续让宦官去传命,显示不出李世民的愤怒程度。

    “不如魏相替朕走一趟?”

    魏征拱手,眉眼带笑道:

    “老臣遵旨。”

    说罢,扭身出了御书房。

    魏征向张宇询问了房遗爱现在的具体位置,不敢耽搁,急匆匆的出发。

    城北。

    房遗爱果然说话算话,敏而学馆中的学子们,连同青松先生在内,一个都不落下。

    全部拖到城北闹市的街头,拳打脚踢,动作不曾轻了半分。

    青松先生在人群之中摇摇晃晃的站了起来,已经是鼻青脸肿,面目全非。

    以往,他是极其注重形象的!

    早年间在裴寂府中做门客,青松先生高远是想借着裴寂的身份地位扶摇直上。

    可并未得到自己想要的!

    一来二去,他便想要效仿那些竹林贤者一般的谋士,不贪图功名利禄,则自有人会登门拜访。

    可惜,青松先生失算了!

    朝廷并没有人请他做官,也并没有人将他当回事,他不过是那个自命清高的小丑而已。

    于是他想到了更能引人注意的办法---针砭时政!

    正赶上房遗爱揭发裴寂和萧瑀的事情发生,他认为这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于是煽动敏而学馆的学子,大肆在房遗爱的人格和过往事迹上做文章。

    以此来显示自己胸怀天下,心系百姓,有铮铮铁骨,不惧朝中权贵。

    从始至终,青松先生都是以自身的利益出发!

    那些道义、为民请愿、声讨逆臣...终究只是挂在嘴边。

    若让这样的人有资格去评判天下,那么才是这个王朝最大且难以洗刷的欺辱。

    城北围观了许多人,却没有一个人敢出声,连风也轻了许多,针落可闻。

    青松先生双眼遍布血丝,冷冷的盯着房遗爱,似乎已经对这个天下绝望。

    “房...房遗爱,是你毁了斯文,是你寒了天下读书人的心,我绝不屈服于你...”

    “本驸马毁了斯文?!本驸马寒了天下读书人的心?!简直是放屁,臭不可闻。”

    房遗爱自然看出了轻松先生的愤怒,他却依旧淡定如常,冷笑的望着这群读书人。

    百姓们看着这群读书人,心疼的厉害,也有人心中咒骂房遗爱,但却没有人制止。

    他们也害怕房遗爱发威啊!

    房遗爱昂首挺胸,眼眸中写满了不屑一顾:

    “你这老狗,未免也抬高看自己,你代表得了斯文嘛?还是说你代表的了天下的读书人?”

    “你这样的人,对于国家没有任何的作用!”

    “是读了许多书,可从不为国家出力,只会坐在家里,对外面的人和事指手画脚。”

    “天塌下来,不关你们的事;地陷下去,也不关你们的事。”

    “看着灾荒之年饿殍遍野的百姓,你们只会说真可怜,却什么都不会去做。”

    噗...

    轻松先生直接吐出一大口鲜血,今日已经是斯文扫地。

    “哼,满口的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

    “你斯文?!就可以随意评价他人的是非,来抬高自己的名声?”

    “你斯文?!就不管事情的对与错,只要你们看着不顺眼,就随意跌倒黑白?”

    “你斯文?!就看着煽动百姓情绪,令那些无知百姓与你们有同样的情绪?”

    “你斯文...你斯文你奶奶个孙子...”

    房遗爱极尽全力的挖苦、怒骂,没有给这些敏而学馆的读书人一丁点面子。

    听着这些话,那些围观百姓中原本对房遗爱有意见的,也开始反思自己。

    是啊,他们都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又怎么能说驸马就一定错了呢?!

    难道因为这些人挨揍,就要强行说驸马有恶行!?

    这是生硬道德绑架!

    回头想想这几年,驸马为了长安、为了天下,做了多少事,不胜枚举...

    制造雪花盐、制造肥皂、扣起了大棚、发掘了东林山矿脉...每一桩每一件,都救了许多穷苦百姓。

    可这些读书人呢?

    他们确实像驸马爷说的一样,只知道煽风点火,而没对现实起到一丁点的作用。

    口口声声提斯文,他们大多是农民,与斯文根本就不沾边!

    时常将这些话挂在嘴边之人,无非是饱暖思淫欲,不愁吃喝,才会有时间去讨论什么是斯文。

    远处。

    魏征早已经到了,他坐在马车里,掀开帘子,可以看清街头上发生的一切。

    一些话,也被魏征听在耳朵里。

    他本想立刻去传命的,但听到二人的辩论,竟觉的大有道理,自己深受启发。

    是啊,连饭都吃不饱,要斯文干什么?!

    难不成洪灾发生的时候,所有人为了斯文,就弃大唐百姓的安危于不顾,都不下水?

    这显然是屁一样的道理!

    跟着魏征一起来的侍卫,有些焦急,毕竟陛下还在御书房之内等候着。

    他轻声提醒道:

    “魏相,您是否要早些去传旨?”

    魏征不疾不徐,一脸的淡然,目光却紧紧的盯在房遗爱的身上,吐出了三个字:

    “再等等!”

    “魏相在等什么?”

    魏征道:

    “等知书达理的读书人和不明事理的驸马讲道理,看看谁更有道理一些。”

    这一番话,直接将侍卫给绕的懵圈!

    可魏征却心如止水,也许那个不讲道理的房遗爱口中所说,才是世上最大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