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武侠修真 > 大唐至尊纨绔 > 第99章 这是搞命啊!
    台下学子目光平淡,显然对比自己没大几岁的杨元庆并不感冒。甚至还有的眼神鄙夷,大概是听过之前杨元庆的纨绔之名。

    杨元庆踱步两下,问出一个问题:“饱读诗书,如何救济天下民生?”

    一上来就玩这么大,秦舟老脸欣慰,默默赞了自己一把。果然,杨元庆就是杨元庆,不搞事就不叫杨元庆了。

    “当修身治国平天下,天下安则百姓安……”

    “先辈常言,百诸之首,危而不乱,坐拥天下享盛世……”

    诸多学子纷纷发言,然后发言来发言去,不外乎那些课本上的东西,也就是俗称的嘴上会说。真正的个人意见却是没有,这让杨元庆很失望。

    没有树立起自己的观点,学的都是老一套,人都要学酸腐了,还如何修身治国平天下?

    “那我再问一个问题,商贾利民,为何身份还是杂户?”

    杨元庆问罢,刚才侃侃而谈的学子立刻露出毫不掩饰的鄙夷。

    “杨助教,你出身商户,难道还想要为商户立名?”有人突然这样说道。

    秦舟闻言,神色一顿,他突然也闹不清杨元庆要玩什么了,不是要搞事吗?怎么真的像是在讲学一样?

    “我并非是要为商户立名,只是在向你们提问。”杨元庆敲了敲桌子,说道:“那位学子,请别自作聪明猜测。”

    被当场讥讽的学子面色一片涨红,没有坐下,而是继续呛道:“难道我猜错了吗?现在讲经学义,不就是为了入五望七姓,成为他们的门生,好为自己搏一个未来?”

    听到这话,很多人点了点头,赞同此话。也有人只是目光闪烁,没有表达自己的态度。

    杨元庆目光扫过讲学堂,把所有人的神态动作收进眼底,不禁自嘲一笑。

    “你叫什么名字?”

    被问起的学子,抬胸昂起下巴,倨傲道:“我叫卢尚民,为涪陵卢氏。”

    涪陵卢氏是范阳卢氏的分支,虽不是最大一支,但也小有名气。

    底下学子看向卢尚民的目光充满羡慕。杨元庆却是一阵心塞,哪哪都有卢氏的人,卢氏这么能生的吗?

    “好,卢尚民是吧?”杨元庆微微一笑,犀利的问道:“那你告诉我,你是为你卢家效命,还是为皇上效命?”

    “自然是为皇上效命。”

    “成为你卢氏门生,就能有一个好未来,你这句话的意思是成为天子门生,就没有一个好未来了?”杨元庆继续追问道。

    卢尚民神情一阵激动,道:“我没有这个意思,一切都是你胡说的。”

    “就问你是也不是?”

    杨元庆紧紧盯着对方,敛去笑容,像是一头伺机而动的孤狼。卢尚民眼中闪过慌乱,他说道:“不是,我的意思我卢氏会为皇上好好甄选人才。”

    “哦?”杨元庆讥笑道:“如今世人只知五望七姓,不知天子爱才,你卢氏名下门生享你卢氏待遇,那到底是属于天子门生,还是你卢氏门生?”

    问题又回来了。

    卢尚民一阵支支吾吾,说不出话。秦舟眼观鼻鼻观心,心下震撼。

    如今五望七姓正是鼎盛时期,连天子都要礼让三分,而杨元庆却直接把这种隐秘的事摊开来说,这是不要命了,还是有恃无恐?

    他现在有点后悔让杨元庆搞事了,这是搞事吗?这是搞命啊!

    讲学堂气氛剑拔弩张,就在众人以为杨元庆会继续犀利的问下去时,却不想他话锋一转,又回到最开始的问题上。

    “今天我们就来讲讲商贾之事,不为立名,不为经传,只为你们每日三餐!”

    “商贾行商,需百姓种田收取贩卖,亦或者经由手艺人之手做出便民之物,来丰富你们生活中的所需要品,而商贾在其中起到枢纽的作用……”

    紧接着,杨元庆把后世商业多元化灌进这些只会之乎者也的学子脑中,他并不是要为商户立名,也不是想让商人脱离杂户,只是在为这些人树一个正确三观。

    三观不正何以正天下?

    在五望七姓垄断人才的畸形市场下,满天下的学子谁不是渴.望成为他们的门生?这在杨元庆看来是病态的!

    讲完商贾一道,杨元庆清了清嗓子,说道:“这些,你们不屑接触,甚至弃之敝履,但你们的每一餐,都是经由商人之手到达你们的餐桌上。”

    “我大唐疆土万里,是你们一句‘之乎者也’能喊赢的吗?不是,那是将士们浴血奋战杀出来的。”

    “我大唐万朝来贺,是你们一句‘之乎者也’喊来的吗?不是,那是商户们跋涉万里经营来的!”

    秦舟听到这里,心绪止不住的激荡,还有些惭愧。他们天天讲经学义,然而却只会纸上做文章,上不能杀敌保家国,下不能理事辩是非,这样的讲学,有何意义?

    底下学子有的面露不屑,有的皱眉沉思。

    “所以说,你们满口道义,学的不过是纸上谈兵。归根结底,你们什么玩意不是!”

    如果刚才杨元庆就此停嘴,或许还能潜移默化的改善一两个学子的三观,然而这句话一出,却是直接把学子们的自尊自傲点炸。

    秦舟看着潇洒离开的杨元庆,也不顾身后学子了,直接跟上去。

    “杨助教,刚才你讲的好,如此下去也能让一些学子改善投靠五望七姓的想法,为何最后会……”

    杨元庆嗤笑道:“我可没时间做那水磨人的工夫,他太学不留爷,自有留爷处,难道办个义学,我还非得在这不成?”

    义学,是朝廷出钱,让上不起学的学生有书读,可不是给这群蛀虫挥霍国库资金的。

    “好一个‘自有留爷处’,杨主簿是把我太学当成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地方吗?”

    正主终于出场了,卢建伟带着一杆子太学官员,沉着脸走过来,把杨元庆堵在出路上。

    “我乃太学博士卢建伟,就商贾一道,想和出身商户的杨主簿讨教讨教。”

    一上来就直戳人身份,不得不说卢建伟用心险恶。

    果不其然,一杆子太学官员看着杨元庆的目光纷纷露出鄙夷之色,好似看到什么乐色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