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武侠修真 > 大唐至尊纨绔 > 第108章 圣旨是真的
    长安城内外的农户都来到麓山书院,打算占个便宜,结果杨元庆的态度让他们的不满达到极点。

    卢正明暗自偷喜:杨元庆你自己非得站在商户那边,可怪不着我了!

    念及此,卢正明踏前一步,来到众人面前,喊道:“本官乃是将作监卢正明,今日来就是担忧会发生这种情况,没想到还是真的发生了。”

    老百姓也不知道将作监权利多大,只要知道是个官就行了。

    苗唤等人,却是知道这里今天真的发生什么大事,他将作监也管不着,但商户就是商户,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眼见所有目光集中在自己身上,卢正明嘴角上扬,继续道:“杨元庆口口声声代天子举办义学,却不听取民.意,此事本官一定要如实上报皇上。”

    百姓情绪被安抚,纷纷夸赞起卢正明是个好官。

    “朝廷就是得有这样好心的官,咱们老百姓的日子才过得好。”

    “听说这是范阳卢氏的人,没想到卢氏这么关心咱们老百姓。”

    “和杨元庆比起来,卢大人是个好人好官了。”

    诸如此类踩低杨元庆,夸赞卢正明的话比比皆是,卢正明听得心里舒畅多了。

    “卢大人,你刚才不是说,是来帮忙的吗?”

    杨元庆突然问道。

    卢正明面上一僵,甩袖怒道:“杨元庆你好胆,皇上命你举办义学,你却张扬行事。本官是来帮忙的,但是来帮助这些百姓的,而不是你。”

    杨元庆鼓掌道:“好一副伶牙俐齿,卢大人你这见风使舵的本事,可是越来越炉火纯青了啊!”

    “什么见风使舵?”卢正明不屑道:“本官才不会和你们这些商户共事,农户的孩子也更不可能去学劳什子的经商。”

    这话是把杨元庆都捎带进去了。

    苗唤等人脸色愈发难看,他们的尊严,今日可是一次又一次的被踩在脚底下,还狠狠的跺了几脚。

    “今日真是来找晦气的,我们还留在这里做什么?”有商户不满道:“留在这里,还等着人家打我们老脸吗?”

    有一个提出的,其他商户纷纷意动。

    这正合了苗唤的心意,本来今日该苗玉来,然而苗唤耐不住苗续撒娇式的不满,是以才硬着头皮亲自过来。

    若是义学发展顺利,保不齐杨元庆会发难,而今可以离开,苗唤当然是双手赞成。

    就在这时,杨元庆又拿出圣旨,卢正明见此心不甘的跪下,其他人也纷纷跪下。

    “奉天承运,皇上诏曰……”

    如果这时有人站在杨元庆身侧,必然能看到这圣旨就是一空白圣旨,杨元庆所念的‘圣旨’,全是编的!

    念完圣旨,杨元庆‘啪’的收起,说道:“刚才你们都听见了,皇上亲口承认的,九年义务读书,不收取束脩,只收取皇上亲定的取暖等费用。”

    “也代表,以后在麓山书院上课,冬天你们的孩子不用怕冷了,咱们麓山书院要做就做最好的。”

    说到这,杨元庆顿住,看着底下面色变换的老百姓,他再加一剂猛药。

    “还有一事,各位或许没发现,本官今日就和你们一起算算。”

    杨元庆继续喊喇叭,道:“蒙学束脩每年需要一两,往后进书院的束脩也要两三两,而学的好去了太学、国子监,束脩更是高达五两之上。”

    “各位有没有想过,如果每年不交这些束脩,你们每户一年之内会省下多少银子?”

    话音落下,刚才还喊得激愤的老百姓,顿时默默的算起账。

    没走成的商户面面相觑,有人感慨道:“省下这笔钱,农户的生活也好了,皇上此举,贵在民心啊!”

    “是啊,农户的日子是好了,咱们商户的日子什么时候能好过点?”

    商户交谈的时间,百姓们也算好了自己省下了一笔怎样的银子,他们顿时纷纷后悔不已。

    家庭条件好的,三岁蒙学,六岁进书院。按照杨元庆给出的九年义务教育,那么可以免费读书到十二岁!

    “俺们家孩子今年十岁,也能读两年免费的书,唉,可以省下六两呢!”

    “俺家那俩一个七岁,一个五岁,嘿嘿,这下可省的银子更多了。”

    “哈哈,这么说俺家那个更划算了,今年三岁!”

    一时间,百姓们咧开嘴角,相互谈论着谁家孩子更给家里省银子,笑的合不拢嘴。

    卢正明却是直接沉下了脸,刚才大好的局面,都被杨元庆搅合了,他不甘心。

    “各位,难道你们忘了还有取暖、杂材等钱?他杨元庆现在说的好听,谁知道会不会从中克扣你们的钱,让你们交的束脩更多。”

    不得不说卢正明这句话很有杀伤力。

    唐初未定,老百姓心中还有前朝留下的苛税杂税阴影,那些当官的不就是收敛百姓钱财富了自己腰包吗?

    刚才还谈论着自家有几个儿子,能省下多少束脩的百姓,顿时露出戒备。

    杨元庆却是眉毛倒竖,喝道:“大胆卢正明,义学制度是皇上钦定的,你这是在质疑皇上?”

    闻言,卢正明脸上闪过慌乱,“你……你那圣旨不知道真的假的,谁知道你是不是在诓我们?”

    他可是听卢建伟亲口说的,他并没有看到圣旨内容,所以说圣旨里面内容是怎样,也只有杨元庆自己知道?

    想到这,卢正明心下担忧散去,梗着脖子道:“对,你就是诓骗我等,那圣旨只是封你做太学助教的圣旨,根本和义学无关。”

    老百姓听完卢正明的话,没有怀疑,纷纷把怀疑的目光投向了杨元庆。

    或许他们并不关心二人之间的纠葛,但是却十分关心义学的真假,因为那关系到他们能否节省下束脩的钱。

    “那要是圣旨是真的呢?”杨元庆问道。

    卢正明眼底一抹犹豫闪过,似想到什么又咬牙道:“如果是真的,我就自请辞去官职,回家永不复出。”

    “啧啧。”杨元庆啧声道:“卢大人决心还真是大呢,既然你有这个愿望,我怎么能不满足你呢?”

    明黄圣旨在卢正明眼前摊开,看到里面内容后,他顿时傻了眼。

    “这……怎么会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