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武侠修真 > 大唐至尊纨绔 > 第224章 谈笔大买卖
    座上,杨元庆脸直接黑了下来,李承乾、李宇俩姐弟淡然的看着杨元庆演戏,心里却是憋笑不已。

    池寿几人脸色就没那么好看了,他们何止是吕家赶尽杀绝、瓜分庆楼那么简单。期间为了达到目的,还用了李承乾和杨元庆的名头。

    如今听李承乾、杨元庆的意思,是他们会错意?

    呸,哪里有会错什么意,分明是掉进杨元庆布置好的陷阱了。在场都是老狐狸,这时候要还不知道自己被坑了,那可以洗干净回老家了。

    “杨、杨将军。”池寿支支吾吾道:“我们是对庆楼产业动手了,要不这么着,我们再还给吕家怎样?”

    池寿说的很委婉,还‘贴心’的提出了解决方案,他并没有去辩解什么是杨元庆拿话术坑人,所以他们才上当,因为池寿知道辩解无用。

    他现在就寄希望,稍后杨元庆能看在金子的份上,对他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挥手让下人拿来准备好的一箱金子,池寿双手奉上,讨好道:“我们也知道自己做错了,杨将军没那个意思,是我们会错意了,这点赔礼还请杨元庆收下。”

    金灿灿的金子摆在面前,杨元庆点头接过,‘啪’的一下合上盖子,善解人意道:“赔礼我就收下了,郑不为那边我会为你们美言几句。”

    “谢谢,谢谢杨将军。”池寿松了一口气。

    “不过……”

    “不过什么?”

    刚松了口气,池寿再次把心提起来。

    杨元庆笑道:“既然你们说要补偿庆楼,那就把庆楼产业全部还回去吧,至于吕家就算了。”

    “欸对了,记得要多还点,不然郑不为要是发起火来,本将军就可不给你们兜着。”

    闻言,池寿几人面色齐齐一变,他以为杨元庆收下金子,意思是这件事他会帮他们解决了,结果呢?

    结果却是,杨元庆收了金子,庆楼产业还得让他们还回去,相当于他们分瓜了吕家,但和送出去的金子比起来,还赔本了!

    心底小算盘‘噼里啪啦’打起来,池寿一算自己不是赔钱赚吆喝吧?

    “杨将军。”池寿指着那一小箱金子,赔笑道:“您看,要不我们把这座庆楼还回去,其他的不然就算了?”

    “我倒是无所谓,关键是庆楼楼主郑不为肯定不会同意。”

    叩击着桌面,杨元庆继续说道:“你说说你们,对付吕家就对付吕家的,还动了歪心思觊觎庆楼,郑不为能放过你们吗?”

    “说到底你们只是扬州本土商户,和满大唐朝都有分店的庆楼比起来……啧,你们如果能承担的起郑不为的怒火,我是没什么意见的。”

    池寿脸色再次一变,钱都收了,杨元庆却还是在这里给他们挖坑设陷阱。

    要是能承受的主郑不为的怒火,他们至于给那么多好处?不就是想借着杨元庆三人的名头,以此想让郑不为认栽吗?

    然而听杨元庆的意思,金子他要了,事要是不按照他说的做,他也不管了,钱不退!

    “杨将军。”

    池寿咬了咬牙,说道:“之前您可不是这么说的,您说的是让我们尽管放手去做。”

    把吃的再吐出来,对池寿几人来说根本是不可能的事,只是在杨元庆三人的身份面前,态度却不能那么硬化。

    如今池寿怒急攻心,大有一副撕破脸皮的样子,本身就落入了杨元庆为他们设置的第二层圈套。

    “呵。”冷笑一声,杨元庆说道:“是啊,我是让你们放手去做了,可那是对吕家父子而言,之前我有说过半个字要对庆楼名下产业动手吗?”

    “再者,于情于理,本将军与郑不为相熟,若是他在我面前,本将军必然会给他一个满意答复。”

    话外意思就是,赔钱吧,不然他杨元庆没法给郑不为一个交代。

    池寿脸绿了,还能这么玩?那他们这几天辛辛苦苦的到底为了什么?

    就在池寿几人.大为光火时,又听杨元庆说道:“或者,你们还有一条路可走。”

    要冲破天灵盖的怒气,一瞬沉下去,池寿憋屈道:“还请杨将军示下。”

    “吃进去多少,就捐多少给朝廷做水利。这么一来,便是吕家先招惹你们,所以你们才吞下庆楼,二来你们在扬州百姓间也赚足了名声。”

    听罢,池寿几人对视一眼,纷纷陷入沉默。

    现在摆在他们面前的有两条路,要么怎么吃进去的怎么吐出来,得罪庆楼同时也没在杨元庆面前刷到多少好感。

    要么把他们手中瓜分庆楼的产业变换成银子,捐出去给朝廷做水利,从而在民间树立起他们的良好形象。

    但后一条路,池寿不确定杨元庆会不会帮他们挡住郑不为的怒火。

    “若是选择第二条路,京城那边……”

    池寿迟疑的说着,杨元庆大手一挥,笑道:“本将军收了你们的礼,自然也得出份力。”

    一句含糊的话,池寿却是把心放回了肚子里。

    杨元庆收了钱终于肯办事了,总比不办事来得好,若不然他们还真没辙。

    原以为事情结束了,池寿几人就当白玩了,殊不知接下来杨元庆要说的话才是重头戏。

    “既然你们扬州本土商户要发展自己的产业,那我这里有份大买卖,不知道几位有没有想法?”

    哪怕知道杨元庆是个坑,但在‘大买卖’三个字的强调下,池寿还是心动了。

    “不知道杨将军说的大买卖是什么?”

    “你们既然捐给朝廷不少钱,那么朝廷自然不能亏待了你们,是不是?”

    池寿虚假的笑了笑,真要是不想他们吃亏,就不该让他们再把庆楼产业吐出来,现在假惺惺的说这些,有卵用?

    “大唐朝海岸线冗长,每到涨潮季节就会成为水灾,所以本将军发明一物,可帮助海岸线村落避免被水灾波及。”

    “而此物之间的利润,你们都是商户出身,这个不用我多说了吧?”

    听完杨元庆的话,池寿几人心脏狠狠的颤了颤。

    他们这些商户辛辛苦苦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赚钱,但现在赚谁的钱,有比赚朝廷的钱来的更快?

    如今有了能和朝廷合作的机会,池寿的心情和过山车一样,一路冲到了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