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大唐:错认李二为亲爹 > 第35章 以长安为饵,聚歼突厥!
    房玄龄接到快报,立马马不停蹄赶到宫中,结果扑了个空。

    二话不说,立即赶来秦渊这。

    李世民站了起来问道:“当真来了?”

    房玄龄郑重道:“千真万确,而且有三十万大军,朔方城恐怕已经丢了……”

    嘶!

    大事不妙,李世民和魏征脑子都动起来,竭力寻找补救之策。

    尉迟恭整军十万在泾州应该可以拦住突厥人,保下长安。

    还好准备得早,否则仓皇出征,长安城定是岌岌可危,念及此,李世民松了口气。

    这一切多亏了秦渊啊。

    “不。”秦渊突然开口:“朔方城并没有被攻下。”

    秦渊很清楚,突厥人这次可以说是来势汹汹,目标很明确直取长安,逼得李世民同他们签下屈辱的渭水之盟。

    “小郎君,何出此言呢?”魏征问道。

    “老魏啊,我问你,你仔细想想朔方城有多少守军?”

    魏征迟疑片刻回答道:“朔方城作为防御草原的第一线,驻军不会少于三万。”

    “是啊,那朔方城的城防情况又怎么样呢?”

    魏征朗声道:“朔方城经历朝历代不断加固,城坚墙厚,可以说是一座堡垒,城内囤积的物资可用一年有余……”

    说着说着魏征和房玄龄等人突然明白过来,他们也是关心则乱。

    凭借朔方城的强度,坚守数月不成问题!

    房玄龄的眉头有了喜色。

    李世民说道:“如此看来,突厥人应当还在围攻朔方城,老魏,你当去进谏,让皇帝筹备兵马,反攻突厥!”

    李世民说得兴起,很是得意。

    魏征也说道:“正该如此!”

    话落,起身便准备走,军情紧急,刻不容缓!

    “且慢!”

    魏征起身一礼问道:“小郎君,还有何指教?”

    “老头子啊!你想得太简单了。”秦渊摇了摇头:“既然是座坚城,一时半会攻不下,那何不绕开这朔方城?”

    “莫非你朔方城的守将还有胆量出来追击不成?如此突厥人更是求之不得!”

    唰!

    僵硬,愣住!

    空气凝固!

    对啊!既然一时半会打不下,那何必要打?更何况突厥人本就不善攻城。

    如果守将胆敢出城野战,那岂不是正中了突厥人的下怀?

    可如果守将坚守不出,突厥人留下少量兵马围城,耀武扬威,绕过你这朔方城就是了。

    嘶!

    大事不妙啊。魏征有些慌了。

    不过李世民却有些成竹在胸,还有尉迟恭呢。

    尉迟恭骁勇善战,百万军中取敌酋首级犹如探囊取物。

    有尉迟恭为泾州总管领军十万,再算上泾州的驻军足有二十万人马,当可挡住突厥人!

    李世民可以说是相当放心。

    房玄龄也对尉迟恭充满信心。

    当年尉迟恭在刘黑闼的麾下,可是让他们吃了不少的苦头啊。

    带兵打仗尉迟恭绝对没有问题。

    魏征皱了皱眉头问道:“小郎君,即便突厥人绕过了朔方城,可前些日子天子任命尉迟恭领军出征,整个泾州足有20W人马,应当能和突厥人抗衡吧?”

    秦渊叹了口气问道:“话虽如此,不假。”

    “但是老魏啊!尉迟恭带兵怎么样呢?”

    “尉迟将军啊……”魏征陷入沉思,尉迟恭是秦王府的将领,他并不熟悉,但是尉迟恭的大名,还是如雷贯耳。

    魏征答道:“尉迟将军,勇冠三军,锐不可当。”

    房玄龄见魏征说得有些片面,补充道:“尉迟恭逢战争先,身先士卒,于百万军中取敌首级如探囊取物!”

    “尉迟将军,战功卓著,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实在是难得的猛将啊!”

    房玄龄的话语中满是敬佩。

    秦渊摇摇头说道:“老房,老魏,你们看,你们也知道尉迟恭就是个莽夫。”

    “莽……莽夫?”李世民有些错愕。

    魏征也有些不解问道,“小郎君何出此言呢?”

    “你们想啊,突厥人来势汹汹,又都是骑兵,来去如风。怎么都比尉迟恭的步卒大军行动得快吧?”

    “倘若突厥人,游而不击,牵着尉迟恭得鼻子走,疲兵之计,再一举击溃尉迟恭怎么办?”

    “这……”君臣三人面面相觑,有些不相信这个结果。

    “我始终觉得,突厥人这次进犯目的就是长安,想趁着当今皇上继位不稳,企图入主中原。”

    “那么他们就不可能跟尉迟恭纠缠,很可能派一步迷惑尉迟恭,大军南下就是了。”

    嘶!

    一旦突厥人分兵,用偏军牵制尉迟恭,大军南下,那长安城就真的危险了!

    李世民想想都后怕。

    “尉迟恭只是个莽夫,又怎么能知道他应该咬住突厥人呢?”

    “尉迟恭可以为将,作先锋,却不能为帅啊,他没有大局观。”

    的确,尉迟恭是个猛将,必然拦不住突厥人南下,进犯长安。

    李世民突然很后悔让尉迟恭领军出征了。

    魏征也有些急了,又问道:“一旦事态如小郎君所言那样,那我大唐就危险了!长安乃大唐国都不容有失!”

    “小郎君,在下告辞,我即可前去面见圣上,泾州必须换帅!”魏征请辞。

    “老魏,糊涂啊!”房玄龄说道:“三军已动,岂可轻易临阵换帅?”

    魏征也急了:“那老房你说,该怎么办才是?”

    “我认为可以发诏书征兵,保证长安的兵员充沛!”

    “再昭告尉迟恭,令他在泾州阻击突厥军队,不要与偏军纠缠,衔尾追击。”

    房玄龄摸着胡子得意地说道。

    “所言甚是,老夫当禀告圣上记你一功!”魏征也觉得房玄龄说得很对。

    “可以啊,老房,没想到你这打仗还有点东西啊。”秦渊也很意外。

    “不过,光这样还不行,两只脚的步兵,想追上四只脚的骑兵也不现实。”

    “而且,尉迟恭也不一定能找着突厥人主力,几万骑兵跑起来,那可是旌旗蔽空,烟尘缭绕。”

    “那依小郎君看应当如何?”魏征恭敬地对秦渊一礼说道。秦渊屡次救大唐社稷于水火,造福大唐百姓,他魏征,这辈子没服过谁,秦渊,是一个!

    “突厥日后必然是心腹大患,我觉得这仗眼光要放得远一些。”

    “远一些?”李世民不明白了。

    的确,突厥人自前隋起实力与日俱盛,必定是心腹大患!

    秦渊朗声道:“此战不若以长安为饵,全歼突厥大军,消灭突厥的有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