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大唐:错认李二为亲爹 > 第44章 老杜能给天子带话
    李世民等了挺久也没见秦渊说话,只好催促道:“儿啊,你可有什么解决的办法?赶紧说说。”

    儿……儿!?

    杜如晦听见李世民对秦渊的称呼,眼睛瞪得老大,差点掉了出来。

    这是怎么个什么情况!

    这不是于大唐有大功绩,大恩德的绝世奇才吗?

    怎么成了你儿子……

    杜如晦左看看李世民,右看看秦渊,别说,还真有点像。

    秦渊听着李世民的话又些不耐,责问道:“老头子,你可是又要去找天子请功了?”

    老……老头子?

    杜如晦三观碎了。

    一个喊儿子,一个喊老头子,你们俩这到底啥关系?

    饶是机敏的杜如晦也给这两人整晕了。

    李世民见秦渊没个正形,搭着秦渊的肩说道:“这还不是为了你小子,你想天下若不安定,你的小日子怎么过?”

    “你说是不是这么个道理……”

    看着天子和秦渊两人这没个正形的玩闹,杜如晦彻彻底底傻眼了。

    简直毫无礼数可言。

    他突然怀念起那个牛脾气的魏征来了。

    魏大喷子怎么能不在这儿?

    来人,关门放魏征……

    “其实吧,想解决天子和太上皇的事情很容易。”秦渊总算愿意说说了。

    “哦?小郎君有何见解?”房玄龄有些好奇。

    “老房,我跟你说,你得分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新奇的术语让三人有些不解。

    唔!矛……盾,细细揣测一下,好像就能体悟到意思,这种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当真其妙。

    不愧是儒道宗师,出口成章!

    “老房,我且问你,你说目前主要矛盾,哦不……”秦渊意识到自己说得词汇太高级了,立马改口道:“当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最大问题么?房玄龄沉思了一下试探性问道:“突厥人?”

    秦渊点点头说道:“没错,正是突厥人。”

    “你们看哈,太上皇是借突厥人的势,才有了机会。只要天子能够解决突厥人的问题,那所有的一切都好说了。”

    唔,几人一想还真就是这么一个道理。

    现在最大的问题还真就是突厥人。

    太上皇既然已经退位了,想要复辟就没这么容易,李世民可是已经登基的正统,绝对的名正言顺。

    可要是李世民出事,又或者突厥人攻下了长安,那太上皇趁乱复辟,另立国家,也就顺理成章,容易了不少。

    秦渊的分析极为到位,给了三人一种拨云见日的感觉,只要解决了突厥人,太上皇的问题也就不成问题了。

    那么接下来该是如何解决突厥人的问题了吧?

    杜如晦有些困惑,昨日朝会时候,天子似乎成竹在胸,卖了个关子……

    “再说了。”秦渊的话还没说完。

    杜如晦有些心急了,再说什么?这说话卖关子,实在是急死人了,莫非还有什么不对吗?

    “再说了,”秦渊笑道:“天子是什么人?天策上将啊!那是立下了赫赫战功,在军队中的威望可以说无人可及。”

    “只要天子牢牢掌握住军队,太上皇再有人脉,再怎么奔走呼号,又有什么用呢?”

    “毕竟,枪杆子里出政权,你们说是不是?”秦渊笑呵呵的问道。

    枪杆子里出政权?

    唔,枪杆子代表军队,太有道理了,话糙理不糙。这话,我,杜如晦收下了,论军队对一个国家的作用……

    的确如此,李世民也很赞同。

    自己的老父亲之所以传位给自己,一来么,骨肉相残,让他甚是痛心。二来,也是自己携玄武门之势而来,手中无兵无将的他,又能做些什么呢?

    不如退位乐的清静。

    可他当了九年的皇帝,又怎么甘心如此窝囊?留一世骂名呢?

    再加上还有一些大臣,从李世民登基以来就跟太上皇眉来眼去的,若非他刚登基不久,立足未稳,不好动手,否则早把这些人清理干净了。

    只要军队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即便那些人拥戴幽禁在深宫中的太上皇复辟又如何呢?

    他,李世民,早晚会回来的。

    如今的心腹大患是突厥。

    唯有解决了突厥的问题,他才能真正的高枕无忧。

    他已然下定决心。

    他,大唐天子李世民,要以身作饵围猎突厥三十万大军!

    至于长安的那些宵小,就让他看看,这些宵小之辈能掀起多大的浪花!

    等李世民解决了突厥人,他再一个一个挨个收拾!

    最危险,最危难的时候他都过来了,如今又算得了什么呢?

    李世民整个人的精神顿时大振,一股凌云之势平地而起,震动云霄。

    这股王霸之气,杜如晦和房玄龄并不陌生,每当李世民遭遇危机时,都会如这般散发威势,豪气自生,所以才会有这么多能臣猛士甘愿供他驱使。

    天子肯定是做了什么决定。

    房玄龄叹了口气,看来木已成舟,天子亲自出征的事情已经无法制止了。

    杜如晦则有些疑惑,老搭档何故叹气?天子心中有了决策,这可是大好事啊!

    杜如晦他到底是不知道秦渊的冒险计划,自是想破脑袋也理解不了房玄龄。

    自家便宜老爹的变化,秦渊并没有注意到。

    毕竟是最亲近的人,经过这些日子的接触,他的心中早就不设防了,至于为啥喊老头子。

    习惯了,改不了口了!

    “对了,老房,突厥人来了,盐的事该收网了。”秦渊突然想起这事,嘱咐道。

    “那是自然,那是自然。”秦渊的计划,房玄龄那可谓是一清二楚。

    借着突厥人三十万大军直取长安的事情,营造恐怖的气氛,迫使那些囤了百万斤精盐的五姓七望,不得不低价抛售。

    不然若是长安被突厥人攻下,那可真就是血本无归了!

    要知道突厥人远胜蝗虫,所过之处都是挖地三尺,寸草不生!

    这些精盐可是大漠上极其稀罕的玩意,绝对不可能放过的。

    杜如晦更奇怪了,这两人在打什么哑谜?

    秦渊叹了口气说道:“可惜,没法让天子配合一下我们,不然让那五姓七望的蛀虫们赔掉几十年的基业!”

    “天子配合?”李世民没想明白。

    房玄龄灵机一动说道:“老杜啊!老杜跟大唐内相杜如晦有旧,给天子递个话应该不成问题!”

    “哦?”秦渊一听眼前也亮了,笑道:“难怪老杜能在泾州和长安有大生意,原来是有杜相罩着啊。”

    杜如晦摸不着头脑,只好尴尬地笑着:“杜宰相是我的族兄,若是此时与国有利,想来他断不会推却。”

    登时,秦渊就来了精神,说道:“那真是再好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