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大唐:错认李二为亲爹 > 第46章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长安城中,一处硕大的富丽堂皇的庄园中。

    那七个精神矍铄,红光满面的老头又聚在一起,端着茶杯品茶。

    坐在堂首的崔姓老者率先开口说道:“想必诸位也都听说了,突厥人的三十万大军已然到了泾州。”

    “那是自然。”众人应道。

    崔老喝了口茶,又说道:“不知诸位有何想法,都说来听听便是。”

    话音刚落,王老立即说道:“突厥人乃外辱狼子野心,不可不防,吾等应该早做准备。”

    另一个老者见到王老如此小心谨慎的模样,立即啐道:“王老,你我都是半截身子埋进棺材的人了,怎么可如此胆怯?”

    老者笑道,语中满含嘲讽:“尉迟恭,大家也都熟悉,尉迟恭之勇,何人可挡?区区突厥三十万人马还想掠过泾州不成?”

    “卢老此言差矣。”王老出声驳斥,他和卢老素来不对付:“尉迟恭勇则勇矣,突厥人也不是软柿子,当年雁门一役,老夫历历在目啊,还应早做准备才是。”

    其余人附和道:“王老所言有礼。”

    卢老吃瘪冷哼一声,不在言语。

    堂首的崔老朗声道:“尉迟恭的手中毕竟有十万人,沙场宿将,岂是杨广那等小儿可比?更何况长安还有5万兵马,应当不会有失。”

    卢老听见有人站台,立即说道:“崔老所言甚是,更何况,泾阳乃重镇,易守难攻,突厥小儿断不足虑!”

    见众人起了分歧,争执不下,另一位崔老说道:“不如这样,我等通知下去,早做准备,一旦事情有变,即刻迁出长安,如何?”

    “此法甚好……”

    ……

    李世民,房玄龄,杜如晦君臣三人辞别秦渊后,便火急火燎赶回宫中。

    他们需要回去召集群臣议事,早做准备。

    所有的一切都正如秦渊所预料的一般发展,他们有太多太多的事情要准备了。

    谁想君臣三人刚到皇宫,噩耗就传来了。

    长孙无忌跌跌撞撞地奔了进来高呼道:“陛下,陛下,大事不好!”

    李世民见着长孙无忌仪态大失,喝道:“辅机出了什么事情?你堂堂吏部尚书,怎可如此作态!”

    长孙无忌也顾不上行礼,喊道:“微臣总算找到陛下了,刚收到的八百里加急,突厥人已经到了泾阳了,距离长安不足40里了!”

    李世民气定神闲,优哉游哉的说道:“慌什么,不过是突厥人到了长安而已。”

    杜如晦和房玄龄吸了口凉气。

    嘶!

    突厥人来得好快。

    李世民这幅平静的模样,让长孙无忌有些发愣,又说了遍:“陛下,突厥人的三十万大军距离长安不到40里地了……”

    李世民仍旧古波不惊的说道:“朕知道了。”

    长孙无忌傻眼了!

    皇帝今儿个怎么这么淡定?好像早就知道突厥人要来了一般。

    长孙无忌又试探道:“陛下,长安兵马不足五万,不可与突厥争锋,让羽林卫护送出京……”

    李世民一抬手,打断了长孙无忌的话。

    李世民这幅气定神闲,胸有成竹的模样,实在诡异,难道是天子暗中调兵了不成。

    长孙无忌又悄悄看了下,天子身旁的房玄龄和杜如晦。

    这两人面无表情,实在难以琢磨。

    难道是教突厥人吓傻了?

    不可能啊,他们共事多年,深知对方秉性,断不会被区区突厥吓傻的。

    真的是奇了怪了……

    长孙无忌定了定神,问道:“陛下,可是有了退敌的办法?”

    李世民微微一笑,只是让长孙无忌召集群臣议事,显然是胸中早就有了决议。

    这皇帝是在卖什么关子?

    长孙无忌很是奇怪,他追随李世民数十载,哪用得着这个样子?

    为今之计还是应该离京啊,君子不立危墙之下,突厥这三十万大军就在长安城边,如何能行?

    未几,大唐的文武百官都赶到了太极宫。

    此时的群臣一肚子疑窦,早朝都已经过去了,怎么下午又把大家全都召集过来,到底出什么事了?

    不等太监的嗓音在殿中响起,李世民便急匆匆步入了朝堂。

    众臣脸色肃然,皇帝如此行径,定是有什么大事发生。

    众臣正准备行礼。

    可随即,李世民的声音忽然响起:“免了,军情紧急,大事要紧。”

    群臣动作一僵,心中一颤,军情紧急?难道突厥人来了?

    自突厥起兵的消息传来,不到半月,突厥人怎么可能到了长安?

    霎时间,整个太极殿,寂静无声,落针可闻。

    吏部尚书长孙无忌迈出一步说道:“陛下,突厥大军已经突破了尉迟恭的防线,抵近长安!”

    长孙无忌的话音刚落,群臣哗然。

    突厥人这就到长安了?

    这还怎么得了!

    工部尚书阎立德立即开口说道:“陛下,突厥人有三十万大军,而我长安守军堪堪五万人,吾等当避其锋芒才是!”

    “避其锋芒?”李世民冰冷的声音突然响起,脸色阴沉。

    原本有些哗然的朝廷,瞬间安静下来。

    群臣一个个直起背像根标枪一样,压根就不敢大口喘气。

    李世民看着满朝文武,一脸的冷漠,浓郁的帝王之气让空气凝固。

    很显然,逃这个答案,李世民很不满意。

    倏地,太极殿,寂静无声,落针可闻。

    吏部尚书长孙无忌咬咬牙,迈出一步,说道:“陛下!突厥携大胜之威进犯长安,此时实在不是与其交战的法子啊!”

    长孙无忌扑通一下跪到地上:“臣冒死,恳请陛下暂时离京,避其锋芒!”

    群臣亦纷纷跪倒地上,说道:“臣等恳求陛下以天下苍生为念,离京暂避!”

    站在武将之列的程咬金也跳了出来说道:“陛下,臣愿领兵三万驻守长安,人在城在,至死方休!”

    一见这架势,牛进达、柴绍等人纷纷请命留守长安。

    看着下面的嘈杂景象,李世民冷哼一声。

    危险?

    他,李世民何曾惧怕过危险。

    领兵三千就敢去救援被五十万突厥大军围困的杨广!

    带着十余名精骑在万众敌营中救出李渊,大破敌军!

    玄武门之时那更是在刀尖上跳舞,李世民仍毅然决然,带着尉迟恭,秦叔宝,长孙无忌等人孤身入宫。

    这是何等的胆魄?

    即便没有秦渊,他,李世民也绝对不会弃城而走的。

    李世民冷哼一声,寒声道:“长安乃大唐国都,朕乃大唐天子,岂可离去?”

    “陛下,臣长孙无忌,跟随您也有二十载。”

    “臣请陛下,以江山社稷为重,以国家百姓为重!”

    咚!

    旋即,整个脑袋重重磕在地上。

    等他抬起时,头上已有斑驳的血污。

    看着长孙无忌的样子,李世民怒道:“辅机,你给朕记住!”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离京之事,莫要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