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大唐:错认李二为亲爹 > 第96章 老房可以啊
    李世民看着三人脸上的困惑之色,心有些凉了。

    先前的问题答不上来,可以理解,如此匪夷所思的技术,普天之下除了秦渊,又有谁能想到呢?

    可这个问题不难啊!

    都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难道朕最为倚重的三位精通内政的重臣,都比不上一个年纪轻轻不过十五岁的秦渊吗?

    唉!

    队伍不好带啊!

    李世民长叹一声,心中难免涌起一阵悲哀。

    房玄龄觉察到了天子的异样,咬咬牙开口道:“微臣可以挤出一万的劳役去开采煤矿。”

    这个答案,李世民并不满意。

    “唉!”

    李世民一声叹息,目光越发凌厉。

    老李审视的目光刺得三人发毛。

    房玄龄一肚子委屈。

    中原大乱十几年,有的地方人口十不存一,实在是没办法啊。

    这一万人已经是他砸锅卖铁咬着牙硬凑出来的劳动力了。

    皇帝这还不满意,这可如何是好啊?

    快想辙,快想辙,房玄龄急的满头是汗。

    杜如晦搜肠刮肚绞尽脑汁,可以说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一点思路都没有。

    这民生凋敝是死结啊,没治。

    今儿这陛下怎么想得,怎么还有心情开始考校起他们了。

    真是给他们出难题啊……

    此时此刻魏征也是陷入了深思,究竟该如何周转捣腾出来一部分民力去开采煤矿呢?

    这开采煤矿的事情兹事体大,必须尽快提到日程上来啊。

    魏征抓耳挠腮,愁得不行,一不留神胡子都揪掉了好几根……

    静,静得可怕。

    整个政事堂,寂静无声,李世民连自己的呼吸声都听得一清二楚。

    瞧着自己最为倚重的三个大臣眉头紧锁,愁眉苦脸的样子。

    李世民的心中越发的悲哀。

    唉,朕的这些肱骨之臣,终究比不了秦渊啊。

    痛心,太痛心了。

    老李看不下去了,悠悠提醒道:“此处长安保卫战俘虏数十万突厥人,诸位觉得能否一用?”

    突厥俘虏?

    房玄龄那双苦巴巴的眼中,倏地漾起灵光,突厥人身强体健,正是劳役的好人选啊!

    这好像是个不错的点子,房玄龄还在琢磨可行性。

    不过此时,魏征已然杠精附体,撸起袖子准备开喷了:“陛下,臣虽不才却也知,非吾族类,其心必异。”

    “哦?”李世民来了精神:“玄成有何见解啊?但说无妨。”

    魏征凛然道:“其一,突厥人素来桀骜不驯,不服管教,如何能让突厥人心甘情愿供大唐驱使,为大唐开采煤矿?此一难也。”

    “其二,煤矿之事兹事体大,乃国之重器,是朝廷命脉,哪能让狼子野心的突厥人知道?若是走漏了风声,绝对是大唐的祸事!”

    魏征言辞凿凿,掷地有声。

    杜如晦也随声劝道:“陛下,魏大夫所言甚是,突厥人之事还应从长计议,断不可草率而为,否则他日极有可能酿成大祸啊!”

    尽管两位足智多谋的同僚都已经发表了看法,但是身为大唐宰相的房玄龄还是缄默不语,这事还有说道,得好好想想才是。

    魏征见房玄龄缄口不语,急声道:“房相切莫忘了去年卫国公李靖雁门大捷,俘虏了五万突厥人,结果这些突厥人降而复叛的事情!”

    这——

    房玄龄还是有些犹豫,他敢断言这个提议肯定跟秦渊有关,一定有哪些方面是他没注意到的,得再考虑考虑。

    魏征看房玄龄迟迟不开口,又催问道:“房相,此事一目了然,泾渭分明,你在迟疑些什么?”

    房玄龄深吸一口气正色道:“陛下,臣以为此事值得一试!”

    魏征当即叱道:“房相,你可知你说得是什么胡话?”

    杜如晦虽没有立即站出来反驳,可脸上的神色也很精彩。

    倒是李世民眉头舒展,展露出一丝欣慰,不愧是多谋的房玄龄啊!

    李世民的神情被房玄龄看得一清二楚。

    太好了,站对队了!

    果然秦渊不能以常理揣度之,要相信秦渊。

    房玄龄当即开口辩驳道:“魏大夫,此言差矣!”

    “试想,渭水一战俘虏突厥人四十万之众,如何处理?杀还是放?”

    既然方向对了,房玄龄的嘴即刻便像连珠炮似得喷个不停:“若是杀,这可是四十万人啊!如此大的杀戮不伤天和吗?”

    “再者,杀俘一事对大唐的形象损害过大,日后大唐再也不会有俘虏了,只会遇上精诚团结,死战到底的突厥人!”

    “若是放之,这四十万突厥人回归草原,顷刻间又是一支骁勇善战的突厥大军,岂不是放虎归山?”

    “若是羁押起来,四十万啊!我大唐要耗费多少军力来看管这些突厥人,要白费多少粮食?”

    “大唐的百姓尚且难以果腹,拿什么来养活这四十万的突厥人!”

    房玄龄气势汹汹,一句接着一句喷了魏征一脸的唾沫。

    可以啊,有见地!

    李世民在心里给房玄龄点了个赞。

    朕手底下可不是全是庸才。

    这才是朕的肱骨之臣,左膀右臂嘛!

    这字字句句,魏征实在是找不到半点说辞反驳。

    是的,这四十万突厥俘虏的问题相当现实。

    魏征只得咬死:“房相所言,我无话可说,但是去年雁门的事情,历历在目啊!突厥人不过是反复小人不可不防!”

    还嘴硬呢?老房怼死他,朕看好你!

    杜如晦看着天子神神叨叨的,泰然自若,哪还不知道天子心里早就有了打算了?

    既然自己没什么好办法,不如就安安静静听着。

    房玄龄回答道:“渭水一战突厥大军足有五十三万人,而我军不过八千余人,却能大败突厥,俘虏四十余万。”

    “足可说明突厥人早就被小郎君,被大唐吓破了胆,没了战心,士气全无。”

    “否则,纵使大唐人人奋勇争先,以死报国,又何能如此轻而易举就将来势汹汹的突厥人拿下?”

    可以啊!

    房玄龄长进不小啊,老李都对他刮目相看了,竟能将秦渊的想法讲个八九不离十。

    李世民总算忍不住了,抛出一个问题“那,房卿,依你所见,这突厥人一事该如何运作呢?”

    房玄龄恭敬一礼回答道:“微臣以为,以突厥人为劳力一事,大有可为,但这过程需好好运作,仔细考校,不容半点差池,否则这四十万突厥人将相当棘手。”

    李世民询问的目光扫过杜如晦和魏征,杜如晦当即表示:“微臣以为此事可行。”

    魏征虽不甘心,但房玄龄说得确实一板一眼没有毛病,只得回道:“臣附议。”

    就在众人以为这事告一段落时,李世民又说道:“既然大家都没有异议了,不妨讨论下该如何运作这事,尽快拿个章程出来。”

    三人:“……”

    这事还忽悠不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