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大唐:错认李二为亲爹 > 第141章 新一轮战斗拉响
    李世民一腔热忱为了安定国家社会,安定大唐。

    结果一盆又一盆的冷水从头浇了下来。

    老李的心拔凉拔凉的。

    反了!当真是反了!

    不止是杨广那个废物,这连夏桀商纣也配跟朕比吗?

    国事为重?

    朕,大唐天子,李世民!

    岂是那种贪图美色,安于享乐之辈?

    李世民的脸色越发的不善。

    王珪读到了李世民的怒火,心下大喜,这李世民已经被架在火上烤下不来了。

    他更为得意了,不管不顾当即叩首道:“微臣斗胆恳求陛下三思啊!”

    紧接着朝廷上的百官也纷纷叩首声援他,连声呼喊道:“臣等恳请陛下三思呐!”

    “臣等恳请陛下三思呐!”

    “……”

    霎时间群臣都跪在地上,头深深地贴在地上,看样子是准备死谏到底了!

    今日之事,李世民不管接受还是不接受他们谏言,他的威望都将大打折扣。

    刚登基没多久,刚打退突厥,一切还没尘埃落定,大唐的天子就想贪图享乐,酒池肉林了。

    只要把这消息传出去,李二好不容易聚拢的民心,必将荡然无存了!

    就算他虚心纳谏,他这等行径也会给大唐的百姓留下不好印象,而他们这些冒死进谏的群臣,必将受万世瞩目!

    至于说杀了他们?

    如此众怒,李二怎么可能敢?

    这会让天下人嗤笑的!

    这波他们已经站在了道德的制高点,必须把握机会!

    先前五姓七望为首的世家子吃了大亏,这波正是找回场子的时候。

    然而,令群臣意外的是——

    明明百官都已经准备冒死进谏,狠狠的刷一大波声望值。

    可魏征,房玄龄和长孙无忌三人却直挺挺的站着,丝毫没有加入劝谏大军的意思。

    他们三位与众不同的举动,简直是鹤立鸡群,分外突兀。

    劝谏李世民的急先锋,杜如晦见状心道不好!

    魏征这个大喷子却像是睡着了一般,纹丝未动。

    老魏你变了不成?

    之前那个为了规范天子的言行,豁出自己一条性命的魏征去哪儿了?

    之前那个故意把天子最喜爱的鸟儿憋死在衣袖中的魏征去哪儿了?

    此事定有蹊跷!

    再加上,亲密无间的战友房玄龄,大唐的国舅爷长孙无忌全都无动于衷,这样反常的表现,杜如晦要是还不能觉察出什么不对,实在是愧对他的的声名了。

    这事恐怕另有隐情呐……

    唉!

    杜如晦暗叹一口气,暗恨自己实在是太心急了,没有多观察观察形势呐。

    不管这些人的葫芦里卖得是什么药,王珪心知万万不能错过这个大好机会。

    眼见李世民不动声色,王珪步步紧逼。

    他深吸一口气,大喝道:“魏征,你身为朝廷的谏议大夫,讽朝政之得失,谏皇帝之功过是你的职责,遇上这等不惜民力昏庸之举,你不该劝谏吗?”

    魏征神色淡然,语气平和,悠然道:“老夫不觉得陛下此举有什么错。”

    “堂堂大唐天子,还不能选秀,修行宫了不成?”

    这事可不能明说,若是让这些世家子知道是为太上皇准备的,哪能不知道陛下安得什么心。

    他们可能会坐视两位皇帝修复隔阂矛盾而无动于衷吗?

    扯淡!

    世家大族是国家最大的祸患!

    王珪愤然道:“魏征!你个老匹夫难道不知道这是亡国之举吗?”

    魏征神色从容,开口争辩道:“天子领军,大破突厥,绝了百年边患,还不能建一座行宫来庆贺如此大殿吗?”

    “自古以来,天子登基,都应选秀充实后宫,广播龙脉,方能福泽万世。”

    “王珪,老夫问你,这究竟有什么错呢?”

    论讲道理,他魏征会怂?

    他魏征又岂是浪得虚名?若非能够辩驳得天子无话可说,李世民哪能容忍他的种种无礼举动呐。

    王珪红着脸,梗着脖子嚷嚷道:“如今大战刚刚结束,百姓苦不堪言,民生疲敝,怎么能做这等劳民伤国的行径?”

    “拉倒吧。”魏征乜着他,不屑地说道:“如今大唐的国库充盈,正是搞建设的时候,建座行宫,选个秀算得了什么?”

    国库充盈……

    艹!

    王珪的心痛了,那可是李世民这个厮鸟从他们五姓七望的手上敲诈勒索走的血汗钱呐。

    艹!

    王珪一时语塞,只好转换思维,冲着李世民说道:“陛下,臣要弹劾谏议大夫魏征,荒废国事,尸位素餐,置天下黎明苍生于不顾!”

    一时间,整个朝堂炸锅了,跟王珪同一阵营的人纷纷出声弹劾:

    “陛下,臣弹劾大唐宰相房玄龄,尸位素餐!”

    “陛下,臣弹劾大唐吏部尚书长孙无忌,尸位素餐!”

    “……”

    正在群情激愤之时,杜如晦竟是悄咪咪站了起来,退到了一旁,这事情可不能再掺和了,再这样下去要出大乱子了。

    程咬金铜铃大的双眼转的老快,他已经意识到了事情并不简单。

    这事情不能掺和了,必须给天子站台了!

    这已经不是修不修行宫,选不选妃的道德问题了,现在已经是皇权跟世家大族的又一次交锋了。

    陛下要是吃瘪,他们这些靠着皇帝起家的人,绝对不会有什么好日子过的。

    这些个文人传承千年,最看不起的就是他们这些个泥腿子了。

    如是想着,程咬金嗖得一下跳了起来,慌忙退出战场。

    有了杜如晦和程咬金的带头,跟着李世民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天策旧人,接二连三站起身来,错开走到了一旁。

    杜如晦和程咬金等人的小动作,王珪全都看在眼里,饭要一口一口吃,这次就先放过他们这些人。

    更何况,他们一口也吃不下这么多手握实权的重臣呐。

    他们今天就要站在道义的制高点,制裁李二和他的这些个左膀右臂!

    面对如此架势,魏征等人可不会怂。

    房玄龄当即跪在地上,义正言辞道:“臣,房玄龄,恳求陛下,举行盛典以贺大破突厥,福泽百年!”

    魏征和长孙无忌齐刷刷跪在地上,不约而同开口道:“臣附议!”

    果然,此中另有内情,陛下定是有什么谋划!

    杜如晦和程咬金这些政治嗅觉敏锐的文臣武将也纷纷跪在地下大吼道:

    “臣附议!”

    “臣附议!”

    “……”

    见此情形,王珪哪能没意识到了事情并不简单,但阻止天子耗费民力,铺张浪费,这绝对是政治正确,决计不会亏的。

    更何况,李世民这个小儿已经露出了獠牙,若是不能抓住一切机会,奋起反抗。

    要是被李二这厮温水煮青蛙,一点一点赶出朝堂,那么他们几代人的辛苦努力都要白费了。

    不到最后时刻,决计不能认怂反抗,必须尽可能多维护一些他们的利益。

    清河崔氏在长安的力量已经倒了,正是他们太原王氏重新执牛耳的时候!

    所以,必须一条道走到黑,富贵险中求。

    一时间,整个朝堂分成两派,以五姓七望为首的世家子与李世民的秦王党,针锋相对,势成水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