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大唐:错认李二为亲爹 > 第159章 科举
    秦渊淡淡地回道:“我当然知道了,老魏。”

    “那……”魏征有些犹豫,一时间竟是不知如何开口。

    长孙无忌等不急了,阴沉着脸说道:“冠军侯,你既然知道,那为什么提出这个方法呢?”

    “朝廷要是开科举,获利的不还是世家么?”

    是啊!

    开科举,从前隋的经验来看,最终受益的是世家啊!

    正因如此,李世民等人方才举棋不定,犹豫不决。

    秦渊缓缓品了口茶,侃侃而谈道:“老孙啊,我问你们朝廷为什么要开科举呢?”

    “当然是想要广纳贤才,同时削弱以五姓七望为首的世家在朝堂的权势。”长孙无忌脱口而出回答道。

    “对啊,科举是为了招贤纳士!”

    “既然是想招贤纳士,那普天之下,还有比科举制度更合适的选拔机制吗?”

    魏征不解道:“可是小郎,隋文帝当年开科取士,结果录取的可都是世家子啊?”

    秦渊笑道:“我们要明白,科举的核心是不问出身,唯才是举。”

    “与九品中正制相比,科举制度对于大唐的百姓来说是最为公平的制度,给了大唐的寒门子弟希望啊!”

    “世家的问题是历史遗留问题,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

    房玄龄沉吟半晌开口道:“小郎的意思是,不要在乎寒门学子和世家子的比重,最重要的是给了寒门学子被录取的机会?”

    “是啊。”秦渊肯定道,“我们只需要保证考试和选拔的过程是公平的就好。”

    “以五姓七望为主体的世家大族,他们传承数百年,底蕴雄厚,需要慢慢清除他们的影响力。”

    长孙无忌在边上听的是连连点头。

    脸上全是激动和欣喜的神情,嘴里在不住的喃喃自语,回味着秦渊刚刚说的话。

    “小郎这么说,老夫就茅塞顿开了!”

    他们太过心急了。

    总想靠着这个制度帮助寒门子弟站起来。

    却忽略了世家有数百年的积累啊,书籍、注解的经文那都堆得老高。

    普通人哪有这样的机会啊?

    他们的启蒙老师远比那些只教读书识字的私塾先生强。

    给他们讲经颂典的恩师,更是族中翘楚。

    试问别人世家的孩子从起跑线上就赢了,寒门子弟拿什么跟人家比?

    所以考试考不过世家子很正常,大家接受的教育就不一样。

    朝廷只要保证科举选拔的过程是公平的,寒门子弟就永远保留着向上的希望。

    “小郎眼界之开阔长远,非老夫所能及啊。”长孙无忌夸道。

    秦渊撇撇嘴,不屑道:“要不老孙你干了十几年,只是个吏部的小吏呢?”

    “像科举的作用和价值,天子手下的大臣比如长孙无忌,杜如晦,房玄龄等人心里肯定都很清楚。”

    朕的左膀右臂长孙无忌,房玄龄可都在这呢,他们可没你这样的见解。

    想着,老李的目光还在自己的几位重臣身上一一扫过。

    唉,这些人太菜了!

    亏他们往日自诩天下第一,连朕的儿子都不如。

    丢人!

    连这点东西都想不明白,日后还怎么给朕当狗腿……谋士?!

    李世民眼中异彩连连,看着秦渊就像是绝世珍宝一般,径直起身走到李沐桌前,端起茶壶给秦渊添茶。

    身子也不由自主的低了下去,如同舔狗般盯着秦渊:“不愧是我的好儿子啊,不当官实在是可惜了。”

    长孙无忌看着这一幕,简直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丢人丢到姥姥家了!

    陛下……你能不能注意下自己的身份,太狗腿了吧?

    长孙无忌一个劲地给身边的魏征挤眉弄眼,示意他该喷喷了,这天子的节操都丢没了。

    哪知道魏征却好像失明了一样,不动声色,静静地看着李世民前倨后恭的伺候着秦渊。

    陛下,当真是求贤若渴,礼贤下士啊!

    小郎,当得起如此大礼。

    魏征如是想道。

    秦渊冲着李世民摆摆手:“老头子啊,你怎么天天想着我当官?”

    “我也就是说说而已,你们都别当真!真让我当官,那不是害我嘛?”

    “儿啊,我可是你爹啊!怎么能害你呢?”

    李世民神神叨叨地说道:“好儿子,为父觉得你很像咱们大唐的宰相啊!”

    嘶!

    长孙无忌倒吸一口凉气,这一上来就给宰相之位?

    妹夫你有点离谱啊!

    长孙无忌很是诧异,难道老夫挖人的计划破产了?

    魏征端茶的手顿时僵住了。

    小郎要是空降当宰相,还不知道会面临怎么样的压力呢。

    魏征握了握拳头在心里暗下决心:他日谁敢喷小郎,老夫怼死他!

    “呸呸呸!”秦渊连啐了好几口:“我说老头子,有你这么坑儿子的吗?”

    “这话要是让朝廷那些人听见,是要掉脑袋的!”

    房玄龄很想说:小郎,这话大唐的重臣们已经听见了,房丞相本人就在这呢。

    可惜他不行啊。

    陛下,微臣好不爽啊!

    您怎么又来招揽小郎了。

    李世民的脸颊抽了抽,这他娘的,还真是一步错,步步错,干啥都不行。

    “嘿嘿!”

    他讪讪一笑,说道:“怎么会呢?陛下是何等的贤明,哪舍得杀你,自绝长城啊!”

    “少来!”秦渊拉下脸嘲弄道,“老头子,你说天子到底给你喂了什么药?你这十句话里至少一半在舔天子。”

    “天子是啥人,你心里还没数嘛?”秦渊凑到他耳朵旁,轻轻说道:“亲兄弟……”

    呔啊!

    朕就这么点黑历史,你小子怎么回事?

    气煞朕也!

    当面被损,又不能发作。

    苍天啊!大地啊!

    朕的心情有谁能懂啊!

    为了不让秦渊再有话头损他,李世民连忙转移话题,问道:“儿啊,那朝廷应该怎么维护科举考试的公平公正呢?”

    房玄龄等三人耳根子瞬间立了起来,目光灼灼的盯着秦渊,可不能漏掉一个字,错过一条举措啊!

    秦渊慢条斯理地品了口茶,看着眼中冒着绿光的几人,不由得有些发毛。

    不会我不说,他们就要把我剥皮抽筋了吧?

    “老头子,你们淡定点,你们这些个芝麻大的小官,怎么对朝廷的大事这么感兴趣。”

    “这样不好啊!”

    “人贵知足啊!欲望太多,容易出事故的……”秦渊慢慢悠悠地告诫道。

    另一旁的李世民都要急死了。

    唉,这该死的臭小子,真特娘的会吊胃口!

    看来朕得另谋他法了,不然天天这样子着急上火,朕得少活好多年。

    长孙无忌倒是很是讶异,没想到这个小郎一点都不正经啊!

    房玄龄早就习惯了秦渊的没正形,笑道:“小郎,你放心,我等心理有数,纯粹就是好奇,好奇!”

    秦渊看着众人一闪一闪的大眼睛,跃跃欲试的神色,心里明白:

    这要是不给他们说清楚,今儿个怕是别想清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