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大唐:错认李二为亲爹 > 第166章 真理只在大炮的射程之内!
    秦渊的心里很清楚,世家不是国家的敌人。

    就算没了五姓七望,也会有关陇集团,也会有山东集团。

    屠龙少年终成恶龙。

    杀光了一批,还会有后来人。

    有人的地方,就会有私心,这天底下能做到大公无私的人太少了。

    即便是到了宋明清之时,世家已经退出了官场的政治舞台,可是从门生地域发展起来的政治集团。

    互相间因为政见不合的攻讦,对国家的伤害,有过之而无不及。

    最著名的是苏东坡,王安石执政时候,他被流放。

    王安石被罢官了,司马光上位,他又被流放。

    所以说,世家的存在对于国家而言未必就没有好处。

    与其想着消灭他们,大家鱼死网破,收拾山河重新来过。

    不如把世家换血了。

    世家子的思想观念都是以家族为先,那就教育,教育他们先有国,才有家!

    李世民陡然想到:“儿啊,既然能修一座教人读书识字的学院,何不再修一座教人带兵打仗的军校?”

    秦渊扶额,要被自己的便宜老爹气死了,“老头子,我墙都不服,就服你啊!”

    “你怎么又能想到打仗了?”

    “你咋跟个战争贩子似的,你以前真是个商人吗?”

    “我觉得不给你个兵部侍郎玩玩,简直是屈才了啊!”

    这小子,怎么一提到打仗就炸毛?

    李二有些怂了,唯唯诺诺不敢说话,生怕惹毛了秦渊,或者被他瞧出了端倪。

    谁料秦渊话锋一转,说道:“不过老头子,你这个建军校的建议很不错。”

    “既然你都提到军校了,我就多说几句好了。”

    李世民对自己的儿子都无语了,合着不问,你就不说?

    有你这么辅佐朕的吗?

    有你这么划水的嘛!

    这么咸鱼跟贾文和有什么分别!

    “这建军校,不比建学校,光像赵括那样纸上谈兵是不行的,必须要实战。”

    “如今跟着天子打天下的那些老将,年纪也都不小了,如今尚能独当一面,可十年后呢?”

    “若是没有中坚力量,朝廷就会无将可用啦!”

    “……”

    “不错!”李世民频频点头,深以为然。

    十年前的尉迟恭、秦琼等人是何等的骁勇,百万军中来去自如。

    现如今也老啦,还有一身的伤病,若是十年后,他们没法再披甲上阵了,大唐又该由何人统兵挂帅?

    如今那些个年轻人们,个个在长安城里斗鸡走狗,实在是不堪大任呐!

    这军校必须建。

    房玄龄说道:“小郎所言,甚是啊!”

    “这军校不仅要修建,而且规模还要比文院更大,如此才能培养出足够的将领啊。”

    魏征朗声道:“老夫提议,可以开武举!”

    长孙无忌哗然:“武举!开武举岂不是让天下的读书人嗤笑?”

    魏征不屑道:“老孙啊,枉你活了这么多年,从江南来的那些个手无缚鸡之力,只会读书的也配叫文人?”

    “君子六艺,他们会个啥?”

    “想当年孔圣以拳头感化了多少顽劣的弟子?”

    “我等儒生若是上马不能杀敌,下马不能治国,简直丢尽了孔圣的颜面!”

    “善!”魏征这一番话简直说到了李靖的心坎里。

    以前年少时,可没少受文人的白眼。

    “没错,老魏说得对!”魏征的话,把秦渊的兴致都勾起来了。

    明明自春秋以来,儒家秉承的理念都是,不服就揍你,揍到你服为止。

    看看两汉,多少文人把笔一丢,上阵立下了不世功勋。

    怎么到了大唐就有了阴柔之风?

    大唐早期,中期还能有汉人将领,到了中后期,基本上全得倚靠异族人。

    再到后面的大怂,大萌,更是夸张地离谱。

    重文抑武,要不得!

    秦渊兀的,拍案而起,热血激昂地说道:“尊严只在剑锋之上,道理只在弓箭的射程之中!”

    唰!

    这话犹如惊雷声一下子在众人的脑中炸开。

    说得太对了!

    自春秋战国以来,中原饱受外族侵略,不就是因为军力不够强大吗?

    若有大汉之威,何惧突厥?

    这话,朕要写刻成石碑,树立在长安城的大门前!

    这些年来,为了统一中原,大唐没少向突厥认怂,那些个汉奸们,带路党,更是不知道割据了多少土地工匠给突厥。

    前些日子若非秦渊神兵突降。

    他恐怕又要蒙受耻辱了!

    他,李家出身关陇,怎可不修武功?

    今后,凡大唐铁骑所到之处,俱是大唐的国土!

    这军校,就算有天大的压力,朕也要修出来,然后可得请这小子写副门联不可。

    ……

    “卫国公,走吧,咱们下兵棋去!”

    总算把印刷术的东西都教给他们了,秦渊已经迫不及待想跟李靖切磋一下了。

    白起VS李靖,究竟谁更胜一筹?

    期待,太期待了!

    “也好。”李靖洗过手后,眉开眼笑跟着秦渊走了。

    但——

    李世民等人就为难了。

    魏征眉头一挑,劝谏道“陛下,国事为重,还请为了大唐的三千万百姓,快马奔回皇宫,把任务安排下去才是!”

    房玄龄也站了出来,给魏征壮声势:“魏大夫说得对,陛下放心,微臣会把将战况记录详尽带给您瞧的。”

    看着两位大臣的劝谏。

    李世民又把目光投到了长孙无忌的身上,谁知长孙无忌两眼一闭,当作什么也没瞧见,什么也没听见。

    李世民:“……”

    你们可真行。

    等着一人发双小鞋吧!

    你们老匹夫让朕回去,自己看巅峰对决!

    哪有这么美的事情?

    他作为马背上的皇帝,怎么可能愿意错过这场世纪之战!

    魏征眼见着李世民无动于衷,又劝谏道:“陛下,先前就急着想走了,还是抓紧回宫吧!莫让皇后挂念才是。”

    皇后?

    皇后才不管呢,她自己还想来这蹦迪!

    李世民的脸色越来越黑。

    朕出手晚了啊,这魏征一出手就把朕架得老高。

    大唐三千万百姓,难以推脱啊……

    突然间,他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

    李世民淡然道:“房乔啊。”

    “不知陛下又何指教啊?”在秦渊的眼皮底下,房玄龄飘得很。

    “朕前些日子有几幅字画借给你了,就劳驾你辛苦一趟吧,那《兰亭集序》就当做谢礼送给你了。”

    兰……兰亭集序!

    “王右军的《兰亭集序》?”

    魏征和长孙无忌齐刷刷盯住了房玄龄,眼里闪着凶光,似乎要吃了房玄龄。

    卧艹!

    老房,大家都是同事好朋友,有这种好东西不分享,说不过去了吧?

    房玄龄先是一愣,立即否定道:“没有,没有!”

    “我手上怎么可能有失传了的《兰亭集序》呢?”

    淦!

    本来就是老夫的东西,怎么是借的。

    臭不要脸!

    “玄龄啊,你放心去吧,朕会很耐心,一字一句的给你讲战况的!”

    李二得意万分。

    这样不就解决了吗?

    看戏,治国两不误。

    “陛下,你们可千万不能漏掉半点细节呐……”房玄龄感觉自己都快哭了。

    这李靖和秦渊两大军神的世纪对决,居然错过了?……

    房玄龄落寞地走了,背影萧瑟,颇有种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既视感。

    魏征在心里冷哼一声,此地无银三百两!

    好东西就得大家一起分享,老房啊,咱们走着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