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大唐:错认李二为亲爹 > 第292章 书都读狗肚子里去了
    这个问题他们不是没有想到过。

    房玄龄点点头,回答道:“小郎说得不错。”

    “如今我大唐最缺的便是时间,只要等马蹄铁列装大唐的军队,便可训练出一支战无不胜的大唐铁骑!”

    “但吐蕃人和突厥人显然不会给我们这么多时间。”

    “一旦我大唐和突厥开战,吐蕃远在西南高原之上。”

    “时刻威胁天府之国,与江南腹地。”

    “若是沿线布置大量兵力,必将影响我大唐对突厥的战争。”

    “为了能够没有后顾之忧,大唐恐怕只能跟吐蕃和谈呐。”

    “到时候吐蕃人狮子大开口,什么良种工匠……”

    房玄龄不敢再说下去。

    李世民更是一脸焦急的说道:“那要这么说的话,天子当堂对答,岂不就是不妥当的举动?”

    “坏了坏了,我先前也是这么想的,天子就应该先用别的话语搪塞回去,然后商议过后再考虑怎么来回答吐蕃使者。”

    秦渊顿时送了便宜老爹一个白眼。

    “停停停,你瞧你着个什么急,这事儿有啥急的?”

    “吐蕃人只是有这样的阴谋和野心,那他们就能成功吗?”

    “一切的设想只不过是建立在大唐会和突厥人,陷入旷日持久的大战的这个假设之上。”

    “可要是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速战速决了呢?”

    “所以说,当今天子和房玄龄那批人心里早就有数,这几位执掌朝政这么久了,心里头考虑的事情,难道还不如你们两个嘛?”

    李世民讪讪的笑了笑,心里却是忍不住暗自吐槽了起来。

    考虑个鬼哟。

    他们几个还真就没做什么考虑,想这么多。

    最起码他本人在大殿中气宇激昂的时候,那是真的没怎么深思熟虑过。

    不过现在听这个臭小子这么仔细的捋了捋,那他的思路就清晰多了。

    吐蕃人有阴谋,这是毋庸置疑的。

    但这么个小把戏,对大唐基本上可以说产生不了多大的影响。

    这么一想的话,所谓的阴谋诡计就无所谓了,那自己当时那么回答,也可以说是给了个最正确的答案。

    至少气魄已经展现出来了,王霸之气差点就把那普耶征服了。

    李二这下放心了,长舒了一口气。

    就在这个时候,房玄龄突然开口说道:

    “小郎君,其实我有一个事情想不明白。”

    “你说这吐蕃国为什么要火急火燎的派人出使我大唐呢?这一路可谓是昼夜兼程,丝毫没有停歇。”

    “然后他们为什么又非要出什么三道问题,过后甚至表明要奉我大唐为宗主国。”

    “以吐蕃这样的大国而言,拥有的土地不少,人口也还凑合,完全可以成就一方诸侯,偏安一隅。”

    “这样的大国虽然与我大唐相比,还是相距甚远,但也没必要摆出一副苦苦求着主动送上门,要当臣属的姿态吧?”

    “小郎君依你看,在这件事当众,他们是不是还有什么别的心思?”

    秦渊顿时用诧异的眼神看了一眼房玄龄。

    然后忍不住点了点头,说道:“老房啊,还是你问的这个问题有水平,比我家老头子问的是要高明多了。”

    “不错。”

    “这好几回了,总算提出了一个让我真正需要用心去好好思考一二的问题,而不是闭着眼睛随口就来。”

    房玄龄:“……”

    这句话看起来好像是表扬自己问的问题有水平。

    但怎么不论从哪个方向听起来,都感觉怪怪的呢?

    然而一个呼吸之后,房玄龄就感觉到自己身边的大唐天子,正在用一种略显杀气的眼神扫视着自己。

    这个眼神极具侵犯性,令他不寒而栗。

    ???

    房玄龄顿时有些懵逼。

    自己又什么时候得罪陛下了?

    这位大唐宰相觉得自己是在是冤枉极了。

    得了一句看似表扬的嘲讽,结果还把陛下的仇恨拉到自己身上来了。

    这特么也太冤了吧?!

    看着房玄龄一脸茫然的模样,李世民忍不住在心里冷哼了一句。

    还不都是因为那句“比我家老头子问的问题高明多了。”

    搞得好像他李世民之前一直都没什么脑子一样。

    这像话嘛?

    他可是大唐天子耶!

    不过呢。

    玩笑归玩笑,李世民和房玄龄还是不约而同的把目光转向了秦渊。

    他们都想知道,吐蕃国这么急着要拜大唐为宗主国,究竟是为了什么?

    难道真的就只是吃饱了撑的的没事干,单纯想要找个大哥,找个靠山?

    那这个结论可就未免有点太扯淡了吧。

    秦渊没有理会两人,仍旧躺在藤椅上,悠闲无比,然后反问了一句说道:

    “我记得这吐蕃国新任的国主名叫松赞干布是吧?”

    “而且还是个年轻人?”

    李世民立马点了点头,这一点他是能够确定的,松赞干布还真就是一个小年轻,才刚刚登临吐蕃国国君的位置不到几个月。

    关于这一点,他还亲口问过那个名叫普耶的使者。

    秦渊“嗯”了一声,而后又自言自语了起来: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匆匆忙忙的要认实力强大的国家为宗主国,无非就是几个原因。”

    “要么是本国实力一直都很弱小,需要个大哥罩一下。”

    “要么就是整个国家内忧外患,需要找个强有力的靠山来扶持。”

    “否则不会有哪一国真就贱得难受,非得在自己头顶上找个人压着。”

    李世民和房玄龄一脸赞同,对于这一点,他们也是确信无疑的。

    以往奉大唐为宗主国的那些小国,还不都是因为靠大唐太近了,而自己自身实力又微不足道,只能不得已而为之。

    要不然,哪里会有人真的愿意给自己认个大哥认个爹的?

    当然了,大怂除外。

    看着两人纷纷点头的模样,秦渊也就接着是说道:“吐蕃国的实力不算弱小了。”

    “放在西南一带,那都是充当土皇帝的角色,因此如果说他国力弱小而不得不依附于别人,显然是不切实际的。”

    “如果考虑内忧外患的话……”

    秦渊的话戛然而止,目光停留在了李世民和房玄龄的身上。

    很显然,这是在考校两人。

    李世民丝毫不慌,瞥了一眼房玄龄,似乎是在说:玄龄,你登场的时候到了。

    房玄龄只得接过话茬,继续分析了起来:

    “如果说吐蕃有什么内忧外患的话。”

    “他们的外患无非就是我们大唐,以及北边的突厥。”

    “可现在我们大唐和北边的突厥,摆明了就是敌对关系,早晚有一场大战,也没谁真的有闲工夫先去对付吐蕃。”

    “再说了吐蕃地处青藏高原,手握巨大的地利优势,突厥人又全是骑军,就算是脑子给驴踢了,也不会攻打吐蕃。”

    “如此一来,吐蕃国如此焦急要奉大唐为宗主国的原因,也就跃然纸上了。”

    “吐蕃国真正的问题绝对是内忧,他们内部出了岔子。”

    房玄龄这一番简短的分析,直接把思路给李世民理清楚了。

    李世民眼中闪着奇异的光芒。

    他正了正衣冠,不由得主动举一反三说道:“那按照你们这个意思说,吐蕃国是出了内乱咯?”

    “而且这个内乱还是和松赞干布有关系的。”

    “莫不是主少国疑?有大臣手握大权!”

    李世民惊呼了起来。

    主少国疑,先主遗臣把持朝政……

    这剧情在华夏千年的历史上,可谓是屡见不鲜了。

    秦渊顿时打了个响指,然后十分干脆的说道:“不错,老头子你的聪明劲总算是提上来一点了。”

    “也不枉费我这些日子以来一直对你的言传身教,悉心教导。”

    李世民顿时额头上冒出几根黑线。

    悉心教导?

    言传身教?

    这特么都是个什么鬼?

    不过他也懒得纠结这些细枝末节的问题了。

    反正都已经习惯了。

    看着秦渊茶杯空空荡荡的,极有眼力劲的李世民当即给他满上,最后有些期待的说道:

    “那不知道这究竟是怎么样的内乱,到底到了什么样的程度,才会让松赞干布如此急切的寻求大唐的庇护呢?”

    横竖脸都丢没了,不如就一次性问个清楚,省的回去再剖析动脑。

    秦渊脸色一僵。

    合着你根本没懂吗?

    你要是懂了,还用问这么一出吗?

    白瞎了对你的夸奖和鼓励了!

    秦渊颇有些愤懑。

    这个自家便宜老爹一点脑子都没有,这居然没被朝廷里的人吃得连骨头都不剩?

    这他喵也太奇怪了吧……

    简直是活久见。

    秦渊完全不想搭理他,只是冷冷的说道:“我都提示到这份上了,你还问我?”

    “用你的猪脑子好好想想!读了这么多书别读狗肚子里去了!”

    “……”

    秦渊的嘴像是连珠炮似的,垃圾话一句又一句,不停的蹦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