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大唐:错认李二为亲爹 > 第327章 父皇原来如此不要脸
    秦渊不收学生,纯粹是为了怕麻烦。

    实在是担心人情往来,推脱不了,直接把他这宅子变成学堂了。

    这日子谁顶得住啊?

    不过若是这个便宜弟弟,踏实肯学的话,调教一下也不是什么问题。

    给他讲讲课。

    当然了,讲课的目的可不是为了传授一点高大上的知识,说点天花乱坠,高屋建瓴的话。

    这些都是顺带的。

    他真正准备做的,就纯粹是想要体验一下当老师的感觉,顺便找个学生来,更方便自己装个逼,调剂一下无聊的生活。

    高明和小房都越来越精明了,三言两语就能点透,简直无从喷起。

    不能对人说垃圾话的日子,也太无趣了!

    如果有必要的话,偶尔还可以坑一坑这个便宜弟弟,给他涨涨人生的经验。

    毕竟便宜老爹身份上到底是自己爹,成天坑他喷他,总归他那脸上不挂。

    再者他年纪也大了,万一给气中风了,麻烦的还是秦渊自己。

    偶尔忽悠忽悠就行了,坑的话,还是坑便宜弟弟这种小年轻比较合适。

    只是现在这便宜弟弟这番恭敬的模样,让他陷入了深思。

    嗯……

    这孩子还真有些老实,自己究竟该不该打着忽悠他的主意呢?

    算了,先不管这么多了。

    秦渊还是站了起来,一副神色真诚恳切,和蔼可亲的模样。

    “放心放心,怎么说你都是我家老头子的骨肉,我不会亏待你的。”

    “以后来哥哥这里,你就放松些,把这里当自己家就行了。”

    李泰重重地点了点头,脸上全是敬佩和感动。

    他已经默默地忘记了先前被毒舌的那幅场景,只觉得这大哥对他是真好,让他十分亲切。

    血浓于水啊!

    眼瞧着场子暖差不多了,李世民对李泰眼神示意了一下,然后对秦渊说道:“浑小子,今天我出门急,忘了让这小子带衣裳了。”

    “一会儿,我们父子俩回去取,你今晚上给我们准备点好吃的!”

    毕竟今儿个是临时起意,出门急。

    还得赶紧回去安排一下。

    否则,当朝太子和卫王一起抱病,这也太扯淡了。

    准保要在大唐闹出大乱子!

    还得想个完全的计策才行。

    今天纯粹是来刷个脸熟。

    对于便宜老爹的这番话,秦渊立马点了点头,感兴趣的事情,他答应的比谁都快。

    “你放心,我一定替你好好的鞭策他,准让你们看到一个不一样的孩子!”

    鞭策这两个字,秦渊还着重的念了出来,搞得跟要玩什么物理手段一样。

    这让李世民莫名感觉有些背部凉飕飕的,怎么觉得有些不太妙啊!

    只不过瞅瞅自己那宝贝儿子的模样,现在还满脸的对秦渊的推崇。

    可以,李世民这下就放心了。

    反正这也不是单纯的坑儿子,只是为了让他能够学到更好的东西,泰儿一定会记得朕的苦心的!

    随后李世民站起来,拉着李泰就走了。

    父子二人分别坐在马车的左右两侧,才一上车,李世民就看见李泰脸上一直挂着的笑容。

    他忍不住也带着笑意问道:“怎么样,对这位老师,你觉得如何?”

    李泰立马对李世民微微行了个礼。

    “回禀父皇,儿臣相当满意,果真如您所说,这位老师学识渊博,精通天下文理。”

    “虽然未曾见到老师其他方面的本事,但今日只听他谈及政务和刑部案件,就足以印证,父皇您说的话是半点不虚。”

    “刑部和大理寺拖延了半年之久的悬案,老师不过半炷香的时间就破了。”

    “甚至还对我大唐的国政方针,有着那般清晰独到的见解,实在是让儿臣新生仰慕。”

    “光就这份对朝堂政府和天下大局的判断思考,就已经足够孩儿学习个半辈子。”

    “有这样的国之大成当做儿臣的老师,儿臣必定能够学到更多东西,日后更好的辅佐大哥!”

    “我和大哥,兄弟同心其利断金,日后为我大唐江山开疆扩土!”

    李世民听着自己儿子的如此豪情壮志,心中也是忍不住有些澎湃顿生。

    自古帝王,谁不愿意开疆扩土,大展雄风,能够青史留名,为后人评说?

    倘若他没做到,那就让他的儿子做到,李世民心中同样喜悦。

    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们兄弟相亲相爱,不会重蹈他们这些人的老路!

    他不由得拍了拍李泰的肩膀。

    “好,你能有此雄心,不愧是朕的好儿子!”

    “希望这大唐的盛世,便由我们父子几人共同缔造,为万世楷模!”

    这李氏父子二人又说了几句话之后,李世民看着马车已经到了一半路程。

    面上带着笑意,对李泰说道:“待会儿你去刑部和大理寺走一趟,把这桩陈年旧案翻出来。”

    “一定要说是朕的意思,你就告诉这些刑部和大理寺官员,是朕在翻阅往年的卷宗之时,无意之中看到了这桩案子。”

    “然后想出了解决之法,再把你老师交给你的判案依据,以及判决结果,转述给这些官员听。”

    “你要记住你是大唐的皇子,总有一天你也要面对这些朝堂官员,现在也年纪不小了,该是时候在他们面前露露脸了。”

    “往后你要是从你老师那边学到了什么高深的学问,你要懂得学以致用,必须明白什么时候该用在什么地方。”

    “这可都是你往后和你大哥齐心协力治理国政的宝贵经验,可千万别只当故事听听,要不然可辜负了你父皇和你老师的一片苦心!”

    “当然了,也千万别忘了说,这些都是朕的意思。”

    李世民不怀好意地笑了笑。

    这么一来,李泰就彻底明白了。

    为何如此一号人物竟然会声明不显。

    合着功劳全都被他这个不要脸的父皇给黑了啊。

    如此想来,这几个月以来,自己的父皇确实有了数之不尽的亮眼操作。

    不会都是这位的手笔吧?

    李泰嘴角隐隐有些抽搐,不过还是连忙拱手说道:“父皇请放心,儿臣待会就在宫门前换乘另一辆马车,去刑部和大理寺。”

    “得到了老师那般谆谆教诲,儿臣还是不知该如何加以运用的话,那实在是无比浪费,对不起老师的一番心血了。”

    李世民满意的点了点头。

    他的儿子们都很优秀,尤其李泰最为聪慧,诸子百家学得最好。

    不过就是身体有些臃肿,看起来没有天子之仪。

    不如他大哥。

    高大威猛。

    不过说到底,李泰只是一个工具人罢了。

    李承乾这个小兔崽子,平日里是这么乖巧。

    怎么就被秦渊忽悠了?

    居然连大唐的太子之位都不要了。

    这也太不像话了!

    这才想到,让李泰去好好刺激刺激李承乾。

    自己跟李泰越亲密,总有一天承乾会后悔的!

    到那时候,朕可得好好晾一晾他!

    不过他没想到,李泰是如此重情的一个人。

    虽然秦渊有时候也不天正经,太活泼跳脱。

    但最起码有一点,秦渊那个小子不会教一些十分恶劣,三观很不正的知识。

    少说都是对治国理政有用处的,都是顾念感情的,这样也就避免了自己的儿子被其他人给影响,从而做出什么错误的选择。

    若是秦渊真能把李泰教出来,他们兄弟二人,携手同行,励精图治。

    定能让大唐帝国繁荣昌盛,定能流芳百世,引为佳话。

    这架马车很快就到了皇宫门前,李世民先笑着目送李泰上了另一辆马车,往刑部和大理寺的方向而去。

    等到李泰离开之后,李世民又找来宦官说道:“朕传一道口谕。”

    这名太监立马恭敬的把脑袋凑了过来,一副小心谨慎的模样,聆听者李世民接下来要说的话。

    李二一遍轻轻敲打着马车的车窗,一边对太监说道:“你一会去房玄龄府上走一趟。”

    “就说是传朕的旨意。”

    “让他在最近几日内,召集六部尚书,共同商讨一件事。”

    “这件事情的内容是下令全国各府州县,对前朝积压的冤假错案进行核查。”

    “只要是能够查到卷宗案底,有蛛丝马迹可循的,一概追查。”

    “这些翻新出来的旧案,倘若当事人并未受到惩处,则重新定罪,倘若已经受到责罚,则务必记录在案。”

    “除了以上这件事情之外,你务必完完整整的讲一句话转告给房玄龄。”

    “天下之事,当无前朝本朝之分,唯有我大唐之天下!”

    这名宦官立马对李世民行了个礼,然后快步从一旁的侍卫手中接过一匹马,转身便向房玄龄的府上奔驰而去。

    等太监走后,李世民仰靠在马车的一边,有感而发:

    “以心御民,以术御天下,这才算是真正的帝王心术。”

    “高,实在是手段高超,也不知道那个臭小子年纪轻轻的,为什么能够老成于人情世故。”

    “明明只是年岁不足十五的少年郎,却仿佛活了七八十岁一般,看淡了人世春秋。”

    “权谋之术,恐怕他已经堪称当世之顶尖!”